CN215714567U - 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14567U CN215714567U CN202121838847.9U CN202121838847U CN215714567U CN 215714567 U CN215714567 U CN 215714567U CN 202121838847 U CN202121838847 U CN 202121838847U CN 215714567 U CN215714567 U CN 2157145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chor head
- preformed hole
- anchor
- hole
-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包括多个锚垫板,多个锚垫板依次层叠。锚垫板包括主体及承插部,多个层叠的主体通过连接板连接,主体开设有第一预留孔和与第一预留孔连通的缺口,缺口延伸贯穿主体的侧壁。承插部插设于缺口内,承插部和主体通过固定板连接,承插部开设有第二预留孔,第二预留孔和第一预留孔围成供锚头穿设的锚头孔。上述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便于安装,施工效率高,定位准确,可以直接卡住锚头,无锚垫板滑落风险,便于精确调整对位,多层锚垫板预留孔始终同心,不会发生错台错位问题,施工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
背景技术
在斜拉桥、悬索桥、拱桥等桥梁施工中,经常利用张拉吊索或斜拉索的形式来调整桥梁结构受力及线形,或者在其他建筑施工中,通过张拉索体传递荷载或者提升重物;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锚头长度不能满足伸长量的要求,此时通常采用在锚固面与锚头螺母间增设锚垫板来解决。
但因锚头等结构无法拆除,支垫整块钢板将无法穿过锚头,故需均分为两半或多块结构进行安装,当锚头角度发生变化时,安装困难,且当支垫厚度不同时,多层支垫很难保证预留孔同心,使锚头与锚垫板发生碰撞,破坏锚头结构,影响结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锚垫板当锚头角度发生变化时,安装困难,且当支垫厚度不同时,多层支垫很难保证预留孔同心的问题,提供一种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
一种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包括多个锚垫板,多个所述锚垫板依次层叠,所述锚垫板包括:
主体,多个层叠的所述主体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主体开设有第一预留孔和与所述第一预留孔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延伸贯穿所述主体的侧壁;及
承插部,插设于所述缺口内,所述承插部和所述主体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承插部开设有第二预留孔,所述第二预留孔和所述第一预留孔围成供锚头穿设的锚头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相邻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相对的两侧,所述承插部位于两组所述连接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同组的两个所述连接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插部插设于所述缺口内后,所述承插部的端面与所述缺口的端面平齐,所述固定板分别连接所述承插部的端面和所述缺口的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插部的端面和所述缺口的端面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对应开设有固定孔,固定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安装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留孔和所述第二预留孔均为半圆孔,所述缺口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预留孔的直径。
上述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常规锚垫板均分为两半或多块进行拼装,无定位保证措施,很难保证安装精度,本申请将锚垫板仅分为主体及承插部,便于安装,施工效率高,定位准确。
(2)常规锚垫板当锚头角度发生变化时,很容易滑落,必须采用其他措施进行固定,本申请锚垫板的主体加工为U型结构,可以直接卡住锚头,无锚垫板滑落风险,便于精确调整对位。
(3)常规锚垫板不能满足不同厚度的支垫要求,且当支垫厚度过大时,容易造成锚垫板间错位,在施工过程中导致锚头与锚垫板碰撞,破坏锚头结构,安全风险高。本申请根据不同支垫厚度,可随意进行组合,能够适应不同支垫厚度,且通过锚垫板外侧的连接板连接为整体,使多层锚垫板预留孔始终同心,不会发生错台错位问题,施工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安装锚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锚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承插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2-锚头,3-锚固面,4-螺母,10-锚垫板,11-主体,112-第一预留孔,114-缺口,116-定位孔,118-安装孔,12-承插部,122-第二预留孔,13-连接板,14-固定板,15-锚头孔,16-定位件,1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1,主要适用于斜拉桥斜拉索、悬索桥主缆及吊索、拱桥吊杆等承压式锚头锚垫板施工。锚头2穿设于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1内,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1位于锚固面3和螺母4之间。具体地,该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1包括多个锚垫板10,多个锚垫板10依次层叠。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锚垫板10包括主体11及承插部12,多个层叠的主体11通过连接板13连接,实现将层叠的锚垫板10连接为整体。主体11开设有第一预留孔112和缺口114,缺口114与第一预留孔112连通,且缺口114贯穿主体11的侧壁。承插部12插设于缺口114内,承插部12和主体11通过固定板14连接。承插部12开设有第二预留孔122,第二预留孔122和第一预留孔112围成供锚头2穿设的锚头孔15。
一实施方式中,固定板14和连接板13分别位于主体11相邻的两侧,固定板14和连接板13错位设置,可以避免固定板14和连接板13相互干涉。同时,固定板14和连接板13位于主体11的侧壁上,可以避免固定板14和连接板13影响锚垫板10的层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连接板13设有两组,两组连接板13分别设置于主体11相对的两侧,承插部12位于两组连接板13之间。两组连接板13可以保证锚垫板10之间连接的紧固,避免层叠的锚垫板10发生错位。一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连接板13的数量为两个,同组的两个连接板13间隔设置于主体11的侧壁上。锚垫板10的四个角均设置连接板13,进一步保证锚垫板10之间连接的紧固。
一实施方式中,主体11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116,连接板13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图未标),定位件16依次穿设于连接孔和定位孔116内,实现连接板13与主体11的连接,定位件16可以定位主体11的位置。具体地,定位件16可以为定位螺栓。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件16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固定连接板13和主体11的结构,如螺钉等。
一实施方式中,承插部12插设于缺口114内后,承插部12的端面与缺口114的端面平齐,固定板14分别连接承插部12的端面和缺口114的端面。固定板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板14均连接承插部12后,两个固定板14分别连接缺口114两侧的端面。
一实施方式中,承插部12的端面和缺口114的端面均设有安装孔118,固定板14的两端对于开设有固定孔(图未标),固定件17依次穿设于固定孔和安装孔118内,实现固定板14连接主体11和承插部12。具体地,固定件17可以为螺栓,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7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如螺钉等。
上述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1,锚垫板10仅分为主体11及承插部12,便于安装,施工效率高,定位准确。锚垫板10的主体11加工为U型结构,可以直接卡住锚头2,无锚垫板10滑落风险,便于精确调整对位。根据不同支垫厚度,可随意进行组合,能够适应不同支垫厚度,且通过锚垫板10外侧的连接板13连接为整体,使多层锚垫板10预留孔始终同心,不会发生错台错位问题,施工安全性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锚垫板,多个所述锚垫板依次层叠,所述锚垫板包括:
主体,多个层叠的所述主体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主体开设有第一预留孔和与所述第一预留孔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延伸贯穿所述主体的侧壁;及
承插部,插设于所述缺口内,所述承插部和所述主体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承插部开设有第二预留孔,所述第二预留孔和所述第一预留孔围成供锚头穿设的锚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相邻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相对的两侧,所述承插部位于两组所述连接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同组的两个所述连接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部插设于所述缺口内后,所述承插部的端面与所述缺口的端面平齐,所述固定板分别连接所述承插部的端面和所述缺口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部的端面和所述缺口的端面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对应开设有固定孔,固定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安装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留孔和所述第二预留孔均为半圆孔,所述缺口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预留孔的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38847.9U CN215714567U (zh) | 2021-08-06 | 2021-08-06 | 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38847.9U CN215714567U (zh) | 2021-08-06 | 2021-08-06 | 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14567U true CN215714567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7999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38847.9U Active CN215714567U (zh) | 2021-08-06 | 2021-08-06 | 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14567U (zh) |
-
2021
- 2021-08-06 CN CN202121838847.9U patent/CN2157145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56762B (zh) | 三节式拉杆悬挑外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989366B (zh) | 一种用于梁模板支撑结构组件 | |
CN215714567U (zh) | 承压式锚头支垫结构 | |
CN212404782U (zh) | 一种栈桥钢梁上吊架装置 | |
CN209412981U (zh) | 一种垂直错位钢结构连接件 | |
KR101714159B1 (ko) | 전도방지장치가 구비된 휨모멘트 전달 분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멘교 | |
CN103701074A (zh) | 一种电缆桥架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8951910B (zh) | 一种带有t型耗能件摇摆墙的连接构造和摇摆墙 | |
CN219365021U (zh) | 一种减震装配式墙体结构 | |
DK2612789T3 (en) | Method of connecting power rails | |
CN212611932U (zh) | 一种用于桥梁支座的临时固定及预偏量调节的装置 | |
CN111305588A (zh) | 一种高效率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体系 | |
EP3553247A1 (en) | Tile fixing device, tile mounting method and roof | |
CN214785867U (zh) | 一种用于钢梁底部的钢丝绳挂设装置 | |
WO2021261653A1 (ko) | 라멘교, 라멘교 시공방법 | |
CN109853732B (zh) | 一种钢结构安装连接机构 | |
CN207846966U (zh) | 一种瓷砖干挂结构 | |
CN216072828U (zh) | 一种配重结构及配重装置 | |
CN219862384U (zh) | 一种索夹结构 | |
CN222227724U (zh) | 一种防开裂的预制墙板结构 | |
CN112240080A (zh) | 一种提高屋面抗风揭性能的装置以及屋面板结构 | |
CN216403581U (zh) | 一种铝排吊装夹具 | |
CN221989566U (zh) | 一种钢梁安装结构 | |
CN20566931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浇筑面板及其组成的模板 | |
CN218990977U (zh) | 一种墙板构件固定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