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5764U -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5764U
CN215705764U CN202121771918.8U CN202121771918U CN215705764U CN 215705764 U CN215705764 U CN 215705764U CN 202121771918 U CN202121771918 U CN 202121771918U CN 215705764 U CN215705764 U CN 215705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arm
line
driving wheel
lead screw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19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鹏进
李先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y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y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y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y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19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5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5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5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包括上臂、支座以及充电线,所述上臂的内部中空,所述充电线设于上臂的内部,所述支座包括上盖以及底座,所述上臂固定于上盖,所述上盖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支座设有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上盖连接,所述上臂包括支撑段以及出墙段,所述支撑段的一端固定于上盖,所述支撑段的另一端与出墙段连接,所述支撑段与出墙段之间形成角度,所述出墙段设有供充电线伸出的出线口。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充电桩能够实现自动出入墙功能,便于充电桩的收纳,很好地解决了充电桩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旋转进行调整,使充电桩的出线口位于最佳充电方位。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目前汽车行业的研发热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用的充电桩普遍体积较大,充电桩无法收纳起来,安装在公共场所或者私人场所都占据较大的空间,日常不注意容易受到撞击,从而增加了充电桩损坏的几率,另外现有的充电桩出线口方位固定,出线口难以位于最佳充电方位,给用户充电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包括上臂、支座以及充电线,所述上臂的内部中空,所述充电线设于上臂的内部,所述支座包括上盖以及位于上盖下方的底座,所述上臂的底端固定于上盖,所述上盖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支座设有用于驱动上盖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上盖连接,所述上臂包括支撑段以及出墙段,所述支撑段的一端固定于上盖,所述支撑段的另一端与出墙段连接,所述支撑段与出墙段之间弯折形成角度,所述出墙段设有供充电线伸出的出线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放线的放线驱动组件,所述放线驱动组件与充电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充电线的绕线轮,所述上臂设有用于驱动收线的收线驱动组件,所述充电线的一端与绕线轮连接,所述绕线轮与收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驱动轮以及转盘轴承,所述底座的上端向内凹陷使底座与上盖之间形成容纳腔室,所述旋转电机设于上盖,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轮以及转盘轴承设于容纳腔室,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上盖并与旋转电机驱动轮连接,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轮与转盘轴承连接,所述转盘轴承与上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还包括旋转电机电源控制器,所述底座设有用于检测上盖旋转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旋转电机电源控制器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电源控制器与旋转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有用于防止上盖旋转角度过大的限位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的内部沿上臂的高度延伸方向设有若干导向轮组,所述充电线依次贯穿若干导向轮组并延伸至出线口。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驱动组件包括放线电机,所述放线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组导向轮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驱动组件包括收线电机、电机驱动轮、同步带以及收线从动轮,所述收线电机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轮,所述电机驱动轮通过同步带与收线从动轮连接,所述收线从动轮与绕线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还设有理线组件,所述理线组件包括丝杆、丝杆从动轮以及理线轮,所述丝杆架设于上臂的内部并设于绕线轮的上端,所述同步带与丝杆从动轮连接,所述丝杆从动轮与丝杆连接,所述理线轮设置有供充电线穿过的埋线孔以及与丝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理线轮通过螺纹孔套设于丝杆。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电机设置于上臂的内部,所述电机驱动轮、同步带、收线从动轮以及丝杆从动轮设置于上臂的外侧,所述丝杆架设于上臂的内部,所述收线电机的输出端突伸出上臂的外侧并与电机驱动轮连接,所述绕线轮的输入端突伸出上臂的外侧并与收线从动轮连接,所述丝杆的输入端突伸出上臂的外侧并与丝杆从动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包括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绕线轮、收线电机以及丝杆的两端均分别架设于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电机驱动轮、同步带、收线从动轮以及丝杆从动轮均设于第一挡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呈弧形倒钩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充电桩能够实现自动出入墙功能,充电桩能装入墙内或平行墙装配,便于充电桩的设置与收纳,很好地解决了充电桩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旋转进行调整,使充电桩的出线口位于最佳充电方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隐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为:1—上臂;2—支座;3—充电线;4—绕线轮;5—收线驱动组件;6—放线驱动组件;21—上盖;22—底座;7—旋转驱动组件;11—支撑段;12—出墙段;51—收线电机;52—电机驱动轮;53—同步带;54—收线从动轮;8—理线组件;81—丝杆;82—丝杆从动轮;83—理线轮;71—旋转电机;72—旋转电机驱动轮;73—转盘轴承;221—角度传感器;222—限位挡块;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8—导向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包括上臂1、支座2以及充电线3,所述上臂1的内部中空,所述充电线3设于上臂1的内部,所述支座2包括上盖21以及位于上盖21下方的底座22,所述上臂1的底端固定于上盖21,所述上盖21与底座22活动连接,所述支座2设有用于驱动上盖21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7,所述旋转驱动组件7的输出端与上盖21连接,所述上臂1包括支撑段11以及出墙段12,所述支撑段11的一端固定于上盖21,所述支撑段11的另一端与出墙段12连接,所述支撑段11与出墙段12之间弯折形成角度,所述出墙段12设有供充电线3伸出的出线口。
具体地,所述出线口设于出墙段12的首端,本实施例中的首端是指出墙段12的远离支撑段11的一端,所述支撑段11与出墙段12一体设置。
具体地,支撑段11竖直设置于上盖21,所述支撑段11与出墙段12之间弯折形成角度便于实现旋转出墙功能。本实用新型可装入墙内收纳空间或与墙体平行装配。当本实用新型与墙体平行装配时,处于收纳状态下的支撑段11以及出墙段12均与墙体平行,占用空间小,需要充电时,通过旋转驱动组件6驱动上盖21绕底座22旋转90°进而带上臂1旋转,使上臂1的出墙段12突伸出墙体实现出墙功能,将充电线3插入待充电的能源车的充电接口进行充电,完成充电后,旋转驱动组件7驱动上盖21绕底座22旋转进而带动上臂1旋转使上臂1的出墙段12恢复至原位实现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充电桩能够实现自动出入墙功能,充电桩能装入墙内或平行墙装配,便于充电桩的设置与收纳,很好地解决了充电桩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旋转进行调整,使充电桩的出线口位于最佳充电方位。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1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放线的放线驱动组件6,所述放线驱动组件6与充电线3连接。
具体地,所述放线驱动组件6设置于上臂1的内部靠近出线口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充电桩能够实现自动放线功能,充电时不需要手动拉线,使充电操作更简便。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1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充电线3的绕线轮4,所述上臂1设有用于驱动收线的收线驱动组件5,所述充电线3的一端与绕线轮4连接,所述绕线轮4与收线驱动组件5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充电桩能够实现自动收线功能,充电完成后不需要手动收纳充电线3,充电线3能够完全收入上臂内,很好地解决了充电线3太长、太粗、不好打理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7包括旋转电机71、旋转电机驱动轮72以及转盘轴承73,所述底座22的上端向内凹陷使底座22与上盖21之间形成容纳腔室,旋转电机71设于上盖21,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轮72以及转盘轴承73设于容纳腔室,所述旋转电机71的输出端贯穿上盖21并与旋转电机驱动轮72连接,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轮72与转盘轴承73连接,所述转盘轴承73与上盖21连接。
具体地,所述转盘轴承73的外部回转面设置有与旋转电机驱动轮72配合的外齿轮,所述转盘轴承73的承动圈与外部回转面连接,所述转盘轴承73的静圈与底座22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73的承动圈与上盖21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73的外齿轮面与旋转电机驱动轮72啮合转动,带动转盘轴承73的承动圈进行旋转运动,进而带动上盖21进行旋转运动,实现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的旋转进入墙。
上述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成本低,稳定性好,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的旋转出入墙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7还包括旋转电机电源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底座22设有用于检测上盖21旋转角度的角度传感器221,所述角度传感器221与旋转电机电源控制器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电源控制器与旋转电机71连接。
具体地,所述角度传感器221为磁感应传感器,所述上盖21设有与磁感应传感器配合的磁性配件。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22设有用于防止上盖21旋转角度过大的限位挡块222。
通过固定设置于底座22的磁感应传感器以及固定设置于上盖21的磁性配件能够感应上盖21的旋转角度,当上盖21旋转带动上臂1完成出入墙的动作时,角度传感器221将信号传送至旋转电机电源控制器,旋转电机电源控制器控制步电机停止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1的内部沿上臂1的高度延伸方向设有若干导向轮组8,所述充电线3依次贯穿若干导向轮组8并延伸至出线口。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对充电线3的运动方向起到导向作用,利于充电线3放线拉出与收线动作的实现,增强本实用新型的运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驱动组件6包括放线电机,所述放线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组导向轮组8连接。
通过放线电机驱动其中一组导向轮组8转动,进而带动充电线3往出线口的放线移动,实现自动放线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驱动组件5包括收线电机51、电机驱动轮52、同步带53以及收线从动轮54,所述收线电机51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轮52,所述电机驱动轮52通过同步带53与收线从动轮54连接,所述收线从动轮54与绕线轮4连接。
上述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成本低,稳定性好,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的自动收线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1还设有理线组件8,所述理线组件8包括丝杆81、丝杆从动轮82以及理线轮83,所述丝杆81架设于上臂1的内部并设于绕线轮4的上端,所述同步带53与丝杆从动轮82连接,所述丝杆从动轮82与丝杆81连接,所述理线轮83设置有供充电线3穿过的埋线孔以及与丝杆81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理线轮83通过螺纹孔套设于丝杆81。
收线时,所述收线电机51带动电机驱动轮52,所述电机驱动轮52带动同步带53,同步带53同时带动收线从动轮54以及丝杆从动轮82,所述收线从动轮54带动绕线轮4旋转进行收线,所述丝杆从动轮82带动丝杆81,所述丝杆81带动理线轮83左右移动,对充电线进行排线。上述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成本低,稳定性好,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的自动排线收纳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电机51设置于上臂1的内部,所述电机驱动轮52、同步带53、收线从动轮54以及丝杆从动轮82设置于上臂1的外侧,所述丝杆81架设于上臂1的内部,所述收线电机51的输出端突伸出上臂1的外侧并与电机驱动轮52连接,所述绕线轮4的输入端突伸出上臂1的外侧并与收线从动轮54连接,所述丝杆81的输入端突伸出上臂1的外侧并与丝杆从动轮82连接。
上述结构简单紧凑,占用面积小,便于设置安装,且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1包括第一挡板13以及第二挡板14,所述绕线轮4以、收线电机51以及丝杆81的两端均分别架设于第一挡板13以及第二挡板14,所述电机驱动轮52、同步带53、收线从动轮54以及丝杆从动轮82均设于第一挡板13的外侧。
上述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成本低,稳定性好,便于充电线3以及绕线轮4等部件的收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1呈弧形倒钩状。
上述结构外形美观大方,便于收纳,并且利于上臂1的出墙段12实现出墙充电和入墙收纳动作。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臂、支座以及充电线,所述上臂的内部中空,所述充电线设于上臂的内部,所述支座包括上盖以及位于上盖下方的底座,所述上臂的底端固定于上盖,所述上盖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支座设有用于驱动上盖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上盖连接,所述上臂包括支撑段以及出墙段,所述支撑段的一端固定于上盖,所述支撑段的另一端与出墙段连接,所述支撑段与出墙段之间弯折形成角度,所述出墙段设有供充电线伸出的出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放线的放线驱动组件,所述放线驱动组件与充电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充电线的绕线轮,所述上臂设有用于驱动收线的收线驱动组件,所述充电线的一端与绕线轮连接,所述绕线轮与收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驱动轮以及转盘轴承,所述底座的上端向内凹陷使底座与上盖之间形成容纳腔室,所述旋转电机设于上盖,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轮以及转盘轴承设于容纳腔室,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上盖并与旋转电机驱动轮连接,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轮与转盘轴承连接,所述转盘轴承与上盖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的内部沿上臂的高度延伸方向设有若干导向轮组,所述充电线依次贯穿若干导向轮组并延伸至出线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驱动组件包括收线电机、电机驱动轮、同步带以及收线从动轮,所述收线电机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轮,所述电机驱动轮通过同步带与收线从动轮连接,所述收线从动轮与绕线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还设有理线组件,所述理线组件包括丝杆、丝杆从动轮以及理线轮,所述丝杆架设于上臂的内部并设于绕线轮的上端,所述同步带与丝杆从动轮连接,所述丝杆从动轮与丝杆连接,所述理线轮设置有供充电线穿过的埋线孔以及与丝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理线轮通过螺纹孔套设于丝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电机设置于上臂的内部,所述电机驱动轮、同步带、收线从动轮以及丝杆从动轮设置于上臂的外侧,所述丝杆架设于上臂的内部,所述收线电机的输出端突伸出上臂的外侧并与电机驱动轮连接,所述绕线轮的输入端突伸出上臂的外侧并与收线从动轮连接,所述丝杆的输入端突伸出上臂的外侧并与丝杆从动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包括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绕线轮、收线电机以及丝杆的两端均分别架设于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电机驱动轮、同步带、收线从动轮以及丝杆从动轮均设于第一挡板的外侧。
CN202121771918.8U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 Active CN215705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1918.8U CN215705764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1918.8U CN215705764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5764U true CN215705764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1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1918.8U Active CN215705764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5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1259A (zh) * 2022-03-24 2022-07-15 广东易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集成升降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1259A (zh) * 2022-03-24 2022-07-15 广东易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集成升降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62555B2 (ja) 充電ケーブル収容装置および車両
CN211943009U (zh) 一种具有电缆收纳功能的新型充电桩
CN21570576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桩
CN102185271B (zh) 自动收卷线盘
CN110893783B (zh) 一种便于收线的充电桩
CN210792826U (zh) 一种可收纳充电线的充电桩连接器
CN112319287A (zh) 一种自动插拔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10386017A (zh) 一种自动收线型充电桩
CN209351263U (zh) 一种便于收卷充电线的充电桩
CN207328175U (zh) 一种自动收线型充电桩
CN210502309U (zh) 一体式藏于地下的充电桩
CN213056750U (zh) 一种便于收线的充电桩
CN212073738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桩
CN112498159A (zh) 一种自动收纳充电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柱
CN212709025U (zh) 一种带检修维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
CN215154016U (zh) 用于存放汽车充电桩之充电插头的装置
CN107634408A (zh) 一种充电桩用自动收线装置
CN109159703B (zh) 一种具有限长功能的充电桩
CN21028394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线缆收纳装置
CN215322079U (zh) 一种自动充电桩
CN216401179U (zh) 一种基于plc调节高度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16580179U (zh) 一种可伸缩式新能源车充电桩停车位
CN219326449U (zh) 一种充电枪线收放器
CN110303925A (zh) 插枪自动识别启动控制器的汽车充电桩
CN219096509U (zh) 一种带显示装置的便携式汽车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