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1727U - 配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配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1727U
CN215701727U CN202121372227.0U CN202121372227U CN215701727U CN 215701727 U CN215701727 U CN 215701727U CN 202121372227 U CN202121372227 U CN 202121372227U CN 215701727 U CN215701727 U CN 215701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supporting body
dispensing
robot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722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伟林
黄钟晖
王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722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1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1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1727U/zh
Priority to EP22824289.7A priority patent/EP4335600A1/en
Priority to JP2023600174U priority patent/JP3247020U/ja
Priority to KR2020237000063U priority patent/KR20240000200U/ko
Priority to PCT/CN2022/099209 priority patent/WO2022262816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送机器人,所述配送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和安装在移动底盘上的配送舱体,配送舱体上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配送机器人还包括可开合设置在开口上的盖合机构,盖合机构用于在盖合开口时与容纳空间形成用于封装待配送物品的密闭腔体;配送舱体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位于开口的相对两侧,围板组件以及盖合机构均安装在第一支撑体和/或第二支撑体上,容纳空间由围板组件、第一支撑体以及第二支撑体围成。该配送机器人可以保障待配送物品的卫生安全状态,提升用户体验和信任度;同时可以有效防止物品丢失情况出现,保证待配送物品可以正确配送给用户,提升了待配送物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配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送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比如,配送机器人可以用于为用户提供自动配送服务。现有技术中,配送机器人通常采用托盘等开放空间盛装待配送物品进行配送,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开放空间并不具有密封性,因此,在某些对卫生条件具有一定要求的领域(比如餐饮等领域)中,其无法保障待配送物品的卫生安全状态,将使得配送机器人的本身效用大打折扣,降低用户体验和信任度;此外,利用开放空间配送物品的配送机器人将无法有效防止物品丢失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配送机器人的开放空间无法保证待配送物品的卫生状况以及可能出现丢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配送机器人。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配送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和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上的配送舱体,所述配送舱体上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配送机器人还包括可开合设置在所述开口上的盖合机构,所述盖合机构用于在盖合所述开口时与所述容纳空间形成用于封装待配送物品的密闭腔体;所述配送舱体包括围板组件、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位于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所述围板组件以及所述盖合机构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体上,所述容纳空间由所述围板组件、所述第一支撑体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围成。
可选地,所述围板组件包括侧围板和顶板;所述侧围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侧围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体;所述顶板连接所述侧围板、所述第一支撑体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的顶端;所述容纳空间由所述侧围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支撑体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围成。
可选地,所述配送舱体包括前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连接在所述前侧面的相对两侧,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前侧面,所述第一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
可选地,所述配送舱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倾斜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第二倾斜支撑杆;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远离所述前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倾斜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远离所述前侧面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盖合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上且用于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的开合门。
可选地,所述盖合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开合门且用于驱动所述开合门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配送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上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开合门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控制器以及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屏。
可选地,所述控制屏设置在所述配送舱体的顶端且与水平面呈第一倾斜角度设置。
可选地,所述开合门包括均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上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位于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配送舱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且用于分隔所述密闭腔体的至少一块第一隔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板上设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二门板上设有第二凸条。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板为多块,多块所述第一隔板平行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配送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和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上的配送舱体,所述配送舱体上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配送机器人还包括可开合设置在所述开口上的盖合机构,所述盖合机构用于在盖合所述开口时与所述容纳空间形成用于封装待配送物品的密闭腔体;所述配送舱体包括围板组件、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位于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所述围板组件以及所述盖合机构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体上,所述容纳空间由所述围板组件、所述第一支撑体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围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配送舱体的围板组件、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共同围合成上述容纳空间,配送机器人通过盖合机构对容纳空间的开口进行打开或盖合操作,其中,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位于开口的相对两侧,因此,在通过位于开口两侧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安装支撑盖合机构之后,便于通过该盖合机构盖合开口,进而使得盖合在开口上的盖合机构可以与容纳空间形成密闭腔体;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该密闭腔体盛装需要进行配送的待配送物品,可以保障待配送物品的卫生安全状态,提升用户体验和信任度;同时,利用配送舱体上的密闭腔体盛装需要进行配送的待配送物品,可以有效防止物品丢失情况出现,保证待配送物品可以正确配送给用户,提升了待配送物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配送机器人的盖合机构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配送机器人的盖合机构盖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配送机器人的盖合机构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配送机器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移动底盘;2、配送舱体;21、容纳空间;211、开口;22、第一隔板;23、定位部;24、围板组件;241、侧围板;242、顶板;25、第一支撑体;26、第二支撑体;27、第一倾斜支撑杆;28、第二倾斜支撑杆;F1、前侧面;F2、第一侧面;F3、第二侧面;3、盖合机构;31、开合门;311、第一门板;312、第二门板;313、第一凸条;314、第二凸条;4、控制模块;41、控制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提供的一种配送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1和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1上的配送舱体2,所述配送舱体2上设有具有开口211的容纳空间21,所述配送机器人还包括可开合设置在所述开口211上的盖合机构3,所述盖合机构3用于在盖合所述开口211时与所述容纳空间21形成用于封装待配送物品的密闭腔体;所述配送舱体2包括围板组件24、第一支撑体25和第二支撑体26,所述第一支撑体25和所述第二支撑体26位于所述开口211的相对两侧,所述围板组件24以及所述盖合机构3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体25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体26上,所述容纳空间21由所述围板组件24、所述第一支撑体25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26围成。
在本实施例中,配送舱体2的围板组件24、第一支撑体25和第二支撑体26共同围合成上述容纳空间21,且所述第一支撑体25和所述第二支撑体26位于所述开口211的相对两侧,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体25与第二支撑体26靠近开口211的侧边即为所述开口211的边缘的一部分,以在第一支撑体25和第二支撑体26上安装盖合机构3之后,便于通过盖合机构3盖合所述开口211。
其中,移动底盘1上设有用于驱动配送机器人移动的驱动轮组,驱动轮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驱动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万向轮,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轮和万向轮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实现带动配送机器人移动和转动的目的即可。配送舱体2安装在移动底盘1上的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比如配送舱体2可以通过卡扣、螺钉或其他连接件固定或可拆卸地安装在移动底盘1上均可,只要能实现两者的稳定连接即可。可理解地,配送舱体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比如,其可以为类矩形(即整体是长方体,但在长方体的棱角处采用光滑的弧面过度)、圆柱或者类圆柱体等,可理解地,上述类矩形、圆柱或者类圆柱体的配送舱体2上的大部分外表面上呈曲面设计,如此,不仅提升了其外形美观程度,且在与外界物体或人接触时,不会对其产生伤害。
可理解地,所述容纳空间2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图1中的容纳空间21设置为方形,但其亦可以设置为除方形之外的圆形、椭圆形等亦可。开口211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比如,在配送舱体2和容纳空间21均为图1至图3中所示的类矩形时,开口211可以设置在容纳空间21的其中一个侧面(比如,容纳空间21的前侧面F1、后侧面、第一侧面F2或第二侧面F3均可,其中,前侧面F1和后侧面相对设置,第一侧面F2和第二侧面F3相对设置,第一侧面F2和第二侧面F3分别设置在前侧面F1以及后侧面的相对两侧)上,且开口211的形状亦可以设置为与该容纳空间21的侧面形状类似的长方形,以使得开口211尽可能大,便于取放物体;可理解地,上述开口211亦可以设置在容纳空间21的顶部(也即配送舱体2的顶面),此时,可以从顶部的开口211中取放待配送物品。可理解地,在盖合机构3盖合开口211时,盖合机构3与容纳空间21共同形成一用于盛装待配送物品的密闭腔体,保障待配送物品的卫生安全;在盖合机构3不再盖合所述开口211时,也即密闭腔体被打开而不再处于密闭状态,此时,可以从容纳空间21中取出或放置待配送物品,因此,具备有可以自动开合所述开口211功能的盖合机构3,可以确保代配送物品(比如食品等)准确安全卫生地配送到需要的地方去。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配送舱体2的围板组件24、第一支撑体25和第二支撑体26共同围合成上述容纳空间21,配送机器人通过盖合机构3对容纳空间21的开口211进行打开或盖合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体25和所述第二支撑体26位于所述开口211的相对两侧,以在第一支撑体25和第二支撑体26上安装盖合机构3之后,便于通过盖合机构3盖合所述开口211,进而使得盖合在开口211上的盖合机构3可以与容纳空间21形成密闭腔体;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该密闭腔体盛装需要进行配送的待配送物品,可以保障待配送物品的卫生安全,提升用户体验和信任度;同时,利用配送舱体2上的密闭腔体盛装需要进行配送的待配送物品,可以有效防止物品丢失情况出现,保证待配送物品可以正确配送给用户,提升了待配送物品的安全性。
在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配送舱体2包括前侧面F1、第一侧面F2和第二侧面F3,所述第一侧面F2和所述第二侧面F3分别连接在所述前侧面F1的相对两侧,所述开口211设置在所述前侧面F1,所述第一支撑体25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F2,所述第二支撑体26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F3。也即,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25和第二支撑体26分别安装在配送舱体的第一侧面F2和第二侧面F3上靠近开口所在的前侧面F1的位置,且第一支撑体25和第二支撑体26位于开口211的相对两侧,进而便于安装和使用盖合机构3。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围板组件24包括侧围板241和顶板242;所述侧围板24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25,所述侧围板24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体26;所述顶板242连接所述侧围板241、所述第一支撑体25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26的顶端;所述容纳空间21由所述侧围板241、所述顶板242、所述第一支撑体25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26围成。在该实施例中,侧围板241可以如图4所示为一块一体成型的U型板,但侧围板241亦可以由分离设置的多块板组成,侧围板241的形状也并不限定为图4中所示的U型,只要最终可以实现由所述侧围板241、所述顶板242、所述第一支撑体25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26围成容纳空间21的效果即可,顶板242设置在侧围板241、所述第一支撑体25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26的顶端,其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配送舱体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F2上的第一倾斜支撑杆27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F3上的第二倾斜支撑杆28;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杆27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25远离所述前侧面F1的一侧;所述第二倾斜支撑杆28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26远离所述前侧面F1的一侧。其中,围板组件24安装在第一倾斜支撑杆27和第二倾斜支撑杆28上,以通过第一倾斜支撑杆27和第二倾斜支撑杆28更好地支撑围板组件24,进而使得配送舱体2的整体结构更为稳固,具体地,侧围板241贴合连接在第一倾斜支撑杆27和第二倾斜支撑杆28的外侧表面上,第一倾斜支撑杆27和第二倾斜支撑杆28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其倾斜度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可以使得侧围板241得到更好的支撑;在本实施例中,顶板242连接在第一倾斜支撑杆27和第二倾斜支撑杆28的顶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盖合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2上且用于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211的开合门31。所述开合门31的形状和开合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比如,开合门31可以为一块整体的门板,亦可以如图1至3中所示由两块门板(第一门板311和第二门板312)组成;开合门31可以铰接在所述配送舱体2上,也可以与配送舱体2滑动连接,只要可以实现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211的效果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合机构3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2上的驱动装置(图未示,驱动装置可以为电机或者气缸等均可);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开合门31且用于驱动所述开合门31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211。也即,通过驱动装置可以控制开合门31自动实现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211。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配送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2上的控制模块4,所述控制模块4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开合门31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211。也即,控制模块4可以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或通信连接,通过控制模块4可以录入控制指令并发送给驱动装置,进而通过该控制指令控制驱动装置实现驱动开合门31的盖合或打开。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控制模块4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控制器(图未示)以及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屏41。其中,控制屏41可以为平面的液晶屏,用户可以在控制屏41上通过触摸或按压等操作实现控制操作,比如,通过控制屏41可以生成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开合门31开合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可以通过控制器传递至驱动装置,进而控制驱动装置执行与该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同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合门31需要具有一定权限的人员才可以打开,此时,用户需要首先通过控制屏41输入验证信息,进而使得控制器可以根据验证信息验证人员身份无误之后,再通过控制屏41和控制器生成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开合门31开合的控制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或者位置识别方式控制开合门31打开,比如当配送机器人识别到具有权限的人员(如服务员)或识别到位置为目标点位置时,就会自动生成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开合门31开合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屏41设置在所述配送舱体2的顶端,且当配送机器人立放在地面时,所述控制屏41与水平面呈第一倾斜角度设置。其中,第一倾斜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设定,设置第一倾斜角度可以使得控制屏41呈现一个便于用户观看的倾斜角度,不仅方便了控制操作的执行,也提升了观看待显示信息的用户的体验,可理解地,上述顶部是指配送机器人处于图2中所示的直立的正常使用状态时,配送机器人的顶部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开合门31包括均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2上的第一门板311和第二门板312,所述第一门板311和所述第二门板312位于所述开口211的相对两侧。在该实施例中,开合门31由第一门板311和第二门板312两部分组成,此时,在打开所述开口211时,第一门板311和第二门板312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进而打开所述开口211,而需要盖合所述开口211时,第一门板311和第二门板312朝向靠近对方的方向移动,最终相互贴合实现封闭容纳空间21以形成密闭腔体。如图1至图3中所示,盖合机构3中的第一门板311安装在第一支撑体25上,第二门板312安装在第二支撑体26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门板311上设有第一凸条313,所述第二门板312上设有第二凸条314。上述第一凸条313和第二凸条314的设计,可以增加配送机器人的美观程度,第一凸条313和第二凸条314在外观上可以视为配送机器人的手,使得配送机器人更加人性化。此外,第一凸条313和第二凸条314可以作为手动开启开合门31的把手使用。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配送舱体2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21中且用于分隔所述密闭腔体的至少一块第一隔板22。其中,第一隔板22可以设置为一块或者多块,以将密闭腔体分隔为多个不同大小的储物格,容纳不同体积的待配送物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22为多块,多块所述第一隔板22平行间隔排布。如图1中所示,容纳空间21中设有两块第一隔板22,如图3所示,容纳空间21中设有三块第一隔板22,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隔板2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且第一隔板22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可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形成符合不同储物需求(比如,储物格大小和板面倾斜度等不同需求)的储物格,第一隔板22之间设置为并不相互平行亦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送舱体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21中且用于分隔所述密闭腔体的至少一块第二隔板(图未示),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22呈第二倾斜角度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隔板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为一块或者多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板为多块,多块所述第二隔板间隔排布(多块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可以平行或不平行,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22之间的第二倾斜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22呈90度设置,即第二隔板垂直于第一隔板设置。在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开口211设置在配送舱体2的前侧面F1,配送舱体2的后侧面与所述开口211相对的位置设有基准平面,在配送机器人处于直立的工作状态时,所述基准平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均垂直于上述基准平面,其中,进一步地,第一隔板22与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二倾斜角度为包括但不限定于为9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板22与配送机器人的高度方向垂直,在配送机器人处于直立的工作状态时,所述配送机器人的高度方向垂直于水平面。根据上述内容可知,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可以形成不同体积的储物格,进而容纳不同体积的待配送物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配送舱体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21内侧壁上的定位部23,所述第一隔板22或/和所述第二隔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定位部23上。也即,每一所述第一隔板22或所述第二隔板均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定位部23可拆卸连接在容纳空间21内侧壁上,可以设置定位部23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隔板22和所述第二隔板的总数量,如此,可以在不同的定位部23上调换安装所述第一隔板22或所述第二隔板,可以随时调整容纳空间21中的储物格的体积,进而使得配送机器人的适用范围更广。进一步地,定位部23包括但不限于安装在图4中所示的第一支撑体25、第二支撑体26、第一倾斜支撑杆27和第二倾斜支撑杆28上,以使得定位部23的定位安装效果更为稳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盘和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上的配送舱体,所述配送舱体上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配送机器人还包括可开合设置在所述开口上的盖合机构,所述盖合机构用于在盖合所述开口时与所述容纳空间形成用于封装待配送物品的密闭腔体;所述配送舱体包括围板组件、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位于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所述围板组件以及所述盖合机构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体上,所述容纳空间由所述围板组件、所述第一支撑体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围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组件包括侧围板和顶板;所述侧围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侧围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体;所述顶板连接所述侧围板、所述第一支撑体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的顶端;所述容纳空间由所述侧围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支撑体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围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舱体包括前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连接在所述前侧面的相对两侧,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前侧面,所述第一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舱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倾斜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第二倾斜支撑杆;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远离所述前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倾斜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远离所述前侧面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上且用于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的开合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开合门且用于驱动所述开合门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上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开合门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控制器以及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屏设置在所述配送舱体的顶端且与水平面呈第一倾斜角度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门包括均安装在所述配送舱体上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位于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上设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二门板上设有第二凸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舱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且用于分隔所述密闭腔体的至少一块第一隔板。
CN202121372227.0U 2021-06-18 2021-06-18 配送机器人 Active CN215701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2227.0U CN215701727U (zh) 2021-06-18 2021-06-18 配送机器人
EP22824289.7A EP4335600A1 (en) 2021-06-18 2022-06-16 Delivery robot
JP2023600174U JP3247020U (ja) 2021-06-18 2022-06-16 配送ロボット
KR2020237000063U KR20240000200U (ko) 2021-06-18 2022-06-16 배송 로봇(delivery robot)
PCT/CN2022/099209 WO2022262816A1 (zh) 2021-06-18 2022-06-16 一种配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2227.0U CN215701727U (zh) 2021-06-18 2021-06-18 配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1727U true CN215701727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3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72227.0U Active CN215701727U (zh) 2021-06-18 2021-06-18 配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17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2816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2816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2838B1 (en) Storage system
CN215701727U (zh) 配送机器人
EP3169954B1 (en) Refrigerator having a door
US20090009938A1 (en) Bag computer, front mount, top/bottom holder
US5483253A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6015883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an enclosure for a displa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5258437B (zh) 用于冰箱的门以及冰箱
CN105413002B (zh) 透析机
WO2019192208A1 (zh) 用于冰箱的门体组件、装配方法及冰箱
US9976795B2 (en) Refrigerator
CN111998607B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用户界面单元以及制冷设备
US8748023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battery pack
CN111312960B (zh) 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电池仓
CN205536871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显示控制组件及冷藏冷冻装置
EP4335600A1 (en) Delivery robot
CN205957594U (zh) 冰箱内触摸操作基板的安装结构
US10189598B2 (en) Display carrier
CN220229735U (zh) 冰箱内饰防护组件及冰箱
CN217893641U (zh) 一种新型围框式礼品盒
CN210718249U (zh) 储冰箱及制冰设备
CN207898109U (zh) 玻璃背板式保护套
CN205536865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显示控制组件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4595557U (zh) 烹饪器具
CN211823337U (zh) 一种冷柜
CN215255731U (zh) 门组件及储物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