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90408U - 灌肠导管 - Google Patents
灌肠导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90408U CN215690408U CN202120583777.0U CN202120583777U CN215690408U CN 215690408 U CN215690408 U CN 215690408U CN 202120583777 U CN202120583777 U CN 202120583777U CN 215690408 U CN215690408 U CN 2156904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theter
- catheter body
- enema
- patient
- 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0792859 Enema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7920 enema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29940095399 enema Drug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41000195940 Bryophyt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5000011929 mouss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872 defe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0436 an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968 intest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496 gastr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10539 Congenital megacol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04592 Hirschsprung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072 col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035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815 abdomina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813 small intest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4232 Enter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48 spas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784 stomac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4680 Rectal Fistul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255 anal cana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2156 anal fistul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16 dilat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36 intest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840 megacol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85 pathological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915 pathological chang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5 peristal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肠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灌肠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截止管;导管本体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泄流孔;截止管固定设置在导管本体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达到了保证患者安全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灌肠导管。
背景技术
现使用的一次性硅处理无菌导尿管及一次性使用16#-18#胃管为洗肠管。一次性硅处理无菌导尿管,其规格一般在14-26号,管身直约4.7mm-8.7mm。一次性使用胃管,其规格一般使用16#-18#,16 号胃管长度为105cm。肛管长度约40cm,胃管长度为105cm。巨结肠分型有:短段型、常见型、长段型和全结肠型。
在使用时,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的导管容易缩入到患者体内,威胁患者的安全。
因此,提供一种保证患者安全的灌肠导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肠导管,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导管容易缩入到患者体内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肠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截止管;
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泄流孔;
所述截止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另一端的侧壁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导管本体的设置所述泄流孔的一端为圆端。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泄流孔位于所述圆端的上方。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截止管通过连接绳与所述导管本体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连接绳采用慕丝手术缝线。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多个所述泄流孔沿所述导管本体的周向分布在所述导管本体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多个所述泄流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导管本体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导管本体的直径等于所述截止管的直径。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截止管的长度在1-3cm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导管本体上设置有刻度线。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截止管的长度为1c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肠导管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患者体型截取导管本体的长度;
准备缝针和缝线;
通过缝针在导管本体上进行缝线,且距离导管本提前端较近的针孔与导管本体前端的长度不小于治疗所需长度;
导管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缝制有两针,且两针之间的距离为1cm,并将两针缝线打结;
准备截止管,采用缝线连接截止管,并打结固定截止管。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缝线采用慕丝手术缝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肠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截止管;导管本体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泄流孔;截止管固定设置在导管本体的另一端的侧壁上。
在具体使用时,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前/后的病人,有些要持续留置肛门管排便和排气,每天定时灌肠预防大便堵塞导管才能够满足病人排便和排气需求,即肛门造瘘,起到扩张结肠/小肠行腹壁造口排便、排气效果。使用时,医务人员可以将导管本体插入到患者的肛门内,通过泄流孔的设置,能够便于患者排便和排气,而且便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灌肠,而且通过截止管的设置,能够避免患者将导管本体缩入到肛门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灌肠导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灌肠导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灌肠导管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灌肠导管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标:
100-导管本体;
200-截止管;
300-连接绳;
400-泄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肠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00和截止管200;导管本体100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泄流孔400;截止管200固定设置在导管本体100 的另一端的侧壁上。
在具体使用时,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前/后的病人,有些要持续留置肛门管排便和排气,每天定时灌肠预防大便堵塞导管才能够满足病人排便和排气需求,即肛门造瘘,起到扩张结肠/小肠行腹壁造口排便、排气效果。使用时,医务人员可以将导管本体100插入到患者的肛门内,通过泄流孔400的设置,能够便于患者排便和排气,而且便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灌肠,而且通过截止管200的设置,能够避免患者将导管本体100缩入到肛门内。
具体的,通过截止管200的设置,能够避免因为患者体质问题造成导管本体100缩入患者的肛门内。
需要指出的是,截止管200距离导管本体100的尾端为2cm。
还需要指出的是,导管本体100可以作为胃管使用,还可以作为肛门造瘘管使用。其中,当导管本体100可以作为胃管使用时,泄流孔400沿导管本体100长度方向开设在导管本体100侧壁上,如图3 和图4所示。其中,当导管本体100可以作为肛门造瘘管使用时,泄流孔400沿导管本体100周向开设在导管本体100侧壁上,如图1 和图2所示。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导管本体100的设置泄流孔400的一端为圆端。
具体的,导管本体100的一端设置成圆端,从而便于医务人员将导管本体100插入到患者的肛门内。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泄流孔400位于圆端的上方。
具体的,导管本体100上开设有泄流孔400,通过泄流孔400的设置,能够使得患者肠道内的气体和大便顺着泄流孔400进入到导管本体100内,从而排除到外界。
具体的,将泄流孔400设置在剪断的侧壁上。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截止管200通过连接绳300与导管本体100连接。
具体的,截止管200能够通过连接绳300与导管本体100连接在一起,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方便的连接截止管200与导管本体100。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连接绳300采用慕丝手术缝线。
具体的,连接绳300可以采用慕丝手术缝线,其中,医务人员可以采用慕丝手术缝线1号线完成截止管200与导管本体100的连接。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多个泄流孔400沿导管本体100的周向分布在导管本体100上。
具体的,多个泄流孔400沿导管本体100的周向分布在导管本体 100上,从而使得多个泄流孔400能够同时将患者倡导内的气体或者液体排出。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多个泄流孔400均匀分布在导管本体100上。
具体的,将多个多个泄流孔400均匀分布在导管本体100上,从而使得多个泄流孔400能够同时将患者倡导内的气体或者液体排出。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导管本体100的直径等于截止管200的直径。
具体的,将导管本体100的直径等于截止管200的直径,从而当医务人员选用适用于患者的导管本体100时,通过设置在导管本体 100上的截止管200能够将导管本体100的一端限制在患者的肛门处,避免导管本体100的缩入到患者的肠道内。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截止管200的长度在1-3cm之间。
具体的,将截止管200的长度设置在1-3cm之间,例如,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将截止管200的长度设置成1cm;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将截止管200的长度设置成1.5cm;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将截止管200的长度设置成2cm;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将截止管200的长度设置成2.5cm;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将截止管200的长度设置成3cm。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截止管200 的长度,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导管本体100上设置有刻度线。
具体的,在导管本体100上设置有刻度线,以便医务人员观察导管本体100插入到患者内的长度。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肠导管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患者体型截取导管本体100的长度;准备缝针和缝线;通过缝针在导管本体100上进行缝线,且距离导管本提前端较近的针孔与导管本体 100前端的长度不小于治疗所需长度;导管本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缝制有两针,且两针之间的距离为1cm,并将两针缝线打结;准备截止管200,采用缝线连接截止管200,并打结固定截止管200。
具体的,医务人员在制造本实施例提供的灌肠导管时,首先准备导管本体100(一次性硅处理无菌导尿管或者一次性使用胃管,或者灌肠导管),然后根据患者各自的体型和情况决定导管的长度,然后剪断导管本体100,准备缝针缝线。通过缝针在导管本体100上进行缝线,且距离导管本提前端较近的针孔与导管本体100前端的长度不小于治疗所需长度;导管本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缝制有两针,且两针之间的距离为1cm,并将两针缝线打结;准备截止管200,采用缝线连接截止管200,并打结固定截止管200。
具体的,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前/后病人,有些要持续留置肛门管排便、排气,每天定时灌肠预防大便堵塞导管才能够满足病人排便、排气需求,即肛门造瘘(起到扩张结肠/小肠行腹壁造口排便、排气效果)。巨结肠患者灌肠后有些不会自主排出灌肠导管,需要人工拔管。患儿术前灌肠后导管能否自主排出取决于:1)患者扩张肠管与痉挛段肠管形成的角度,角度越小,导管越不会自主排出;2)痉挛段肠管越长,导管越不会自主排出;3)扩张肠管收缩蠕动功能越弱,导管越不会自主排出。其中,患儿术后有些因肠动力不足,不能触发肛门松弛,仍需要持续留置肛门管,对于排便和排气减压,每天定时灌肠,预防大便堵塞导管才能够满足肠道排便和排气的需求,例如:术中保留较多扩张肠管或术前有严重肠炎病史患儿,术后早期停留肛门管患儿常常不会自主排出导管。患儿置入导管本体100后,以置管后有气体及大便排出,灌肠能有效排出积粪和积气为原则,导管本体 100置入长度存在个体差异,本实施例提供的灌肠导管能够根据患者灌肠需求而改变导管本体100的长短,到达灌肠最佳位置或者患者尾端预留合适导管长度,从而使得患儿舒适,使得导管本体100不会被积粪堵塞,有利持续引流大便及降低护理难度。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灌肠导管可以根据不同个体,裁剪/设计灌肠导管长短。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缝线采用慕丝手术缝线。
具体的,缝线可以采用慕丝手术缝线。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截止管200的长度为1cm。
具体的,截止管200的长度可以设置为1c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截止管200的长度,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灌肠导管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病变肠管的长短,根据不同患者插入肠道不同长度需求,可自行剪裁导管本体 100的长短。并且在导管本体100的尾端预留2cm,使得患者舒适,可长时间留置管道,满足患者排便排气的需求,减少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另外,通过截止管 200的设置能够防止导管本体100滑入患者的肠道,保证患者的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灌肠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100)和截止管(200);
所述导管本体(100)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泄流孔(400);
所述截止管(200)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100)的另一端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00)的设置所述泄流孔(400)的一端为圆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孔(400)位于所述圆端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管(200)通过连接绳(300)与所述导管本体(1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300)采用慕丝手术缝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导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泄流孔(400)沿所述导管本体(100)的周向分布在所述导管本体(1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灌肠导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泄流孔(400)均匀分布在所述导管本体(10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灌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管(200)的长度为1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83777.0U CN215690408U (zh) | 2021-03-22 | 2021-03-22 | 灌肠导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83777.0U CN215690408U (zh) | 2021-03-22 | 2021-03-22 | 灌肠导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90408U true CN215690408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80013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83777.0U Active CN215690408U (zh) | 2021-03-22 | 2021-03-22 | 灌肠导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904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1667A (zh) * | 2021-03-22 | 2021-06-04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灌肠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
-
2021
- 2021-03-22 CN CN202120583777.0U patent/CN21569040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1667A (zh) * | 2021-03-22 | 2021-06-04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灌肠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51043B2 (en) | Feeding device and bols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 |
EP2254644B1 (en) | Feeding tube | |
CN113384390B (zh) | 用于在组织腔中锚定护套的装置和方法 | |
EP3785679B1 (en) | A degradable intestinal diversion device | |
RU149161U1 (ru) | Мочеточниковый стент | |
WO2011062882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 |
WO2003101520A2 (en) | Low profile transpyloric jejunostomy system and method to enable | |
US20130158401A1 (en) | Ultrasonic percutaneous enteral feeding tube | |
WO2010075032A2 (en) | Low-profile external fitting | |
CN110013377A (zh) | 造口转向器装置 | |
CN215690408U (zh) | 灌肠导管 | |
CN112891667A (zh) | 灌肠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8851810U (zh) | 一种胃肠造口患者术后使用的腹带 | |
CN214342871U (zh) | 一种经腹壁可调节回肠造口装置 | |
US20240189193A1 (en) | Improved feeding catheter | |
CN219646280U (zh) | 一种兼具胃肠减压的可调节头端方向的可视肠内营养管 | |
CN109893330A (zh) | 一种腹壁管道及经腹壁可调节回肠造口装置 | |
CN211796677U (zh) | 一种可降解的肠道完全转流支架 | |
CN214807767U (zh) | 预防肠造口梗阻的导管结构 | |
CN215585194U (zh) | 一种痔疮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 |
CN219355032U (zh) | 一种小肠排列管 | |
CN108635656B (zh) | 一种可预防全膀胱术后输尿管皮肤造口狭窄装置 | |
US20250041096A1 (e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nchoring a sleeve in a tissue cavity | |
JP2023517359A (ja) | 便迂回補助装置 | |
CN115212424A (zh) | 一种用于腹部外科手术中的拖出式胃肠道减压引流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