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90022U - 胃管固定装置及医用辅助进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胃管固定装置及医用辅助进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90022U
CN215690022U CN202121957316.1U CN202121957316U CN215690022U CN 215690022 U CN215690022 U CN 215690022U CN 202121957316 U CN202121957316 U CN 202121957316U CN 215690022 U CN215690022 U CN 215690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ranch
fixing part
stomach tube
gastric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73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9573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90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90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900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及医用辅助进食装置,其中,胃管固定装置包括:胃管固定器,胃管固定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与第一固定部相连的第二固定部,且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限定有通孔,通孔用于供胃管穿过;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设置在胃管固定器相对的两侧,并向远离胃管固定器的方向延伸,用于固定胃管固定器。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牢固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使用胶布固定胃管相比,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经常更换粘合度下降的胶布的工作量,也避免了频繁更换胶布损伤患者皮肤的问题。

Description

胃管固定装置及医用辅助进食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及医用辅助进食装置。
背景技术
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能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胃管应一月一换。胃管包括鼻肠管和鼻胃管,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其中,鼻胃管长约105cm,需经患者鼻孔插入 45~55Cm左右,经由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
鼻胃管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固定,现有技术是通过胶布将胃管包裹后固定于患者鼻翼,再将胃管尾端用胶布固定于患者的面颊或耳垂,由于患者面部油脂分泌,胶布在长时间使用后粘合度下降,从而导致胃管固定不牢固、胃管脱落、移位,需要工作人员频繁更换胶布,否则,极易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频繁更换胶布也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及医用辅助进食装置,用以实现牢固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胃管固定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的第二固定部,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限定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胃管穿过;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分别设置在所述胃管固定器相对的两侧,并向远离所述胃管固定器的方向延伸,用于固定胃管固定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且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闭合时能够限定出用于固定胃管的通孔,在使用时,先将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对转动一定角度或先拆卸,将胃管的一端连接装有营养物质的容器,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通孔处,随后将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闭合连接,使胃管固定于通孔内,并将胃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患者的鼻腔,通过食道到达胃部,将胃管固定器贴设在患者的鼻翼下方、唇部上方的位置,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从患者的脸颊经过耳朵后在患者的脑后部连接,使固定胃管的胃管固定器借助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患者头部固定,从而实现牢固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使用胶布固定胃管相比,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经常更换粘合度下降的胶布的工作量,也避免了频繁更换胶布损伤患者皮肤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既可以以合页的方式转动连接,也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进行可拆卸连接,因为为了防止胃管在通孔内移动,通孔的内径会小于胃管的外径或者稍大于胃管的外径,通孔内径稍大于胃管外径时,因为通孔内还设有具有一定厚度的防滑件,所以留给胃管通过的直径依然小于胃管的外径,在通孔的内径会小于胃管的外径或者稍大于胃管的外径的情况下,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先将胃管的输出端放置于第一固定部或第二固定部的待限定通孔处并延伸出一定距离,随后将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闭合连接,使胃管固定于通孔内,方便了患者进行将胃管置于通孔内的操作,同时,对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的情况,可以更换损坏的第一固定部或第二固定部,实现节省成本,避免资源浪费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的情况,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凸起,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凸起插设或脱离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实现连接或分离;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的情况,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二凸起,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凸起插设或脱离于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实现连接或分离。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对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的情况,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和第二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中的一者上设置第一凸起,另一者上设置与第一凸起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孔,通过第一凸起插设或脱离于第一连接孔,实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连接或分离。
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中的一者上设置圆环,另一者上设置卡扣紧固件和卡扣定位件,卡扣紧固件与卡扣定位件之间设有一定距离,且卡扣定位件相较于卡扣紧固件远离圆环,卡扣紧固件穿过圆环后插设于卡扣定位件,实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连接,卡扣紧固件脱离于卡扣定位件,实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分离,或是通过在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中的一者上设置第一磁吸件,另一者上设置第二磁吸件,利用磁吸件异极相吸的原理实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通过外力实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分离。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的情况,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中的一者待连接处设置第二凸起,另一者待连接处设置与第二凸起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二凸起插设或脱离于第二连接孔,实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连接或分离。
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中的一者待连接处设置第一磁吸件,另一者待连接处设置第二磁吸件,利用磁吸件异极相吸的原理实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通过外力实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槽对应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限定出供胃管穿过的所述通孔。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弧形槽开设在第一固定部的一个面上,第一弧形槽的两个弧形开口分别位于第一固定部相对的两个面上,第二弧形槽以同样的方式开设在第二固定部上,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实现连接后,使得第一弧形槽的两个弧形开口分别与第二弧形槽的两个弧形开口紧密接触,使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限定出供胃管穿过的通孔,从而使胃管固定在胃管固定器的通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防滑件。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的内壁上均连接有一个与其凹槽相适配的防滑件,防滑件的内表面与胃管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增大了胃管外表面的摩擦力,使得胃管在通孔内不会发生位移,从而更加牢固固定胃管。
其中,防滑件可以是硅胶件,也可以是硅橡胶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用于与皮肤接触的面上均设有防压凸起。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与患者皮肤接触的地方通过设置细微防压凸起,一方面,防止固定带与患者皮肤完全贴合,从而避免固定带与患者皮肤完全贴合形成剪切力造成患者皮肤压伤的问题,另一方面,使患者皮肤与固定带接触处更好地进行通风,提升患者的舒适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胃管固定器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分叉出第一支带和第二支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中的另一者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胃管固定器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分叉出第三支带和第四支带;其中,所述第一支带与所述第三支带和所述第四支带中的一者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带与所述第四支带和所述第三支带中的另一者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带分叉出第一支带和第二支带,第二固定带分叉出第三支带和第四支带,第一支带和第二支带中靠近患者耳朵上方的从患者一只耳朵的上方经过绕至患者脑后部,另一个则从患者一只耳朵的下方经过绕至患者脖颈处上方位置,第三支带和第四支带以同样方式分别从患者另一只耳朵经过绕至患者脑后部及脖颈处上方位置,第一支带与第三支带和第四支带中的一者可拆卸连接,第二支带与另一者可拆卸连接,实现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的连接或分离,同时实现胃管固定器的固定与拆卸,通过分叉出的第一支带、第二支带、第三支带和第四支带,借助患者耳朵限定了固定带在上下方向上的自由度,增强了固定带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固定带上移或脱落,同时增强了胃管固定的稳定性,防止胃管意外移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带和所述第二支带上均设有多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三支带和所述第四支带上均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三凸起相适配的多个第三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三凸起对应插设或脱离于多个所述第三连接孔,使所述第一支带与所述第三支带和所述第四支带中的一者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二支带与所述第四支带和所述第三支带中另一者连接或分离,用于调节连接位置;或,所述第三支带和所述第四支带上均设有多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一支带和所述第二支带上均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三凸起相适配的多个第三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三凸起对应插设或脱离于多个所述第三连接孔,使所述第一支带与所述第三支带和所述第四支带中的一者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二支带与所述第四支带和所述第三支带中另一者连接或分离,用于调节连接位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一固定带分叉出的两个支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叉出的两个支带中一者上沿支带的自然延伸方向设置多个第三凸起,另一者上以同样方式设置多个第三连接孔,方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连接位置,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胃管固定器与所述固定带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胃管固定器为硅胶件,且所述胃管固定器外表面的硬度大于所述胃管固定器内表面的硬度;和/或,所述固定带为硅胶件;和/或,所述防滑件为硅胶件。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胃管固定器与固定带一体成型时,便于大规模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当胃管固定器与固定带可拆卸连接时,便于更换损坏的胃管固定器或固定带,节省成本,防止造成浪费。
防滑件、胃管固定器和固定带均可以为硅胶件,硅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机体排异反应极少,与体液以及组织接触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弹性和柔软度,患者在使用硅胶制作的胃管固定装置时,与胃管固定装置接触处的皮肤会更加舒适,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胶布相比,缓解了患者的不适感,且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加工成型方便,易加工雕刻形状,为胃管固定装置的加工生产提供了方便。
胃管固定器外表面硬度大于内表面硬度,使得在胃管固定器在生产时易于成型,且不易变形,同时胃管固定器内表面,即通孔内表面的硬度小于胃管固定器外表面,使得通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胃管,同时也会增大胃管外表面的摩擦力,防止胃管在通孔内移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用辅助进食装置,包括:胃管主体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所述胃管主体穿设于所述胃管固定装置的所述通孔内。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医用辅助进食装置,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因此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胃管固定装置,胃管固定器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闭合时能够限定出用于固定胃管的通孔,在使用时,先将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对转动一定角度或先拆卸,将胃管的一端连接装有营养物质的容器,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通孔处,随后将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闭合连接,使胃管固定于通孔内,并将胃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患者的鼻腔,通过食道到达胃部,将胃管固定器贴设在患者的鼻翼下方、唇部上方的位置,固定带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从患者的脸颊经过耳朵后在患者的脑后部连接,使固定胃管的胃管固定器借助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患者头部固定,从而实现牢固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使用胶布固定胃管相比,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经常更换粘合度下降的胶布的工作量,也避免了频繁更换胶布损伤患者皮肤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胃管固定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胃管固定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胃管固定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用辅助进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胃管固定装置;200-医用辅助进食装置;1-胃管固定器;2- 固定带;3-防滑件;101-第一固定部;102-第二固定部;201-第一固定带; 202-第二固定带;203-防压凸起;103-通孔;104-第一凸起;105-第一连接孔;106-第二凸起;107-第二连接孔;1011-第一弧形槽;1021-第二弧形槽; 2011-第一支带;2012-第二支带;2021-第三支带;2022-第四支带;204-第三凸起;205-第三连接孔;4-胃管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施例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请参考图1、图2 和图3,如图1所示,胃管固定装置100包括:
胃管固定器1,胃管固定器1包括第一固定部101和与第一固定部101 相连的第二固定部102,且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之间限定有通孔103,通孔103用于供胃管穿过;固定带2,固定带2包括第一固定带201 和第二固定带202,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分别设置在胃管固定器1相对的两侧,并向远离胃管固定器1的方向延伸,固定带2用于固定胃管固定器1。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闭合时能够限定出用于固定胃管的通孔103,通孔103的中心可以位于胃管固定器1的中心,也可以远离胃管固定器1的中心,通孔103的内径小于胃管的外径或稍大于胃管的外径,从而可以将胃管稳固固定在通孔103内,而不会出现胃管上移或下移的问题,在使用时,先将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相对转动一定角度或先拆卸,将胃管的一端连接装有营养物质的容器,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01或第二固定部102之间的限定通孔103处并沿通孔103的轴向向外延伸出一定距离,随后将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闭合连接,使胃管固定于通孔103内,并将另一端连接至患者的鼻腔,通过食道到达胃部,将胃管固定器1贴设在患者的鼻翼下方、唇部上方的位置,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从患者的脸颊经过耳朵后在患者的脑后部连接,使固定胃管的胃管固定器1借助第一固定带201、第二固定带202 和患者头部固定,从而实现牢固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使用胶布固定胃管相比,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经常更换粘合度下降的胶布的工作量,也避免了频繁更换胶布损伤患者皮肤的问题。
此外,在通孔103中心远离胃管固定器1中心的情况下,通孔103的局部侧壁与胃管固定器1的外表面可能重合,此时通孔103则变为凹槽,凹槽的开口朝向为通孔103的局部侧壁与胃管固定器1的外表面重合处,在使用胃管固定装置100时,既可以将胃管从凹槽开口处置入凹槽内,也可以先将闭合的第一固定部101和第二固定部102分离,再将胃管临时放置在第一固定部101或第二固定部102待限定凹槽处,最后闭合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从而将胃管固定在凹槽内。
其中,胃管固定器的形状不受限定,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圆柱形等任意形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既可以以合页的方式转动连接,也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进行可拆卸连接,因为为了防止胃管在通孔103内移动,通孔103的内径会小于胃管的外径或者稍大于胃管的外径,通孔103内径稍大于胃管外径时,因为通孔103内还设有具有一定厚度的防滑件3,所以留给胃管通过的直径依然小于胃管的外径,在通孔103的内径会小于胃管的外径或者稍大于胃管的外径的情况下,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先将胃管的输出端放置于第一固定部101或第二固定部102的待限定通孔103 处并沿通孔103的轴向向外延伸出一定距离,随后将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闭合连接,使胃管固定于通孔103内,方便了患者进行将胃管置于通孔103内的操作,同时,对于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 可拆卸连接的情况,可以更换损坏的第一固定部101或第二固定部102,实现节省成本,避免资源浪费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对于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转动连接的情况,第一固定部10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部102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固定部101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部102的另一端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凸起104,另一者上设有与第一凸起104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孔105,第一凸起104插设或脱离于第一连接孔105,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实现连接或分离。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部101的一端和第二固定部102的一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一固定部101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部102的另一端中的一者上设置第一凸起104,另一者上设置与第一凸起104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孔105或凹槽,通过第一凸起104插设或脱离于第一连接孔105 或凹槽,实现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连接或分离。
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固定部101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部102的另一端中的一者上设置圆环,另一者上设置卡扣紧固件和卡扣定位件,卡扣紧固件与卡扣定位件之间设有一定距离,且卡扣定位件相较于卡扣紧固件远离圆环,卡扣紧固件穿过圆环后插设于卡扣定位件,实现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连接,卡扣紧固件脱离于卡扣定位件,实现第一固定部101 与第二固定部102分离,或是通过在第一固定部101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部102的另一端中的一者上设置第一磁吸件,另一者上设置第二磁吸件,利用磁吸件异极相吸的原理实现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的连接,通过外力实现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的分离,由于均能够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因此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对于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可拆卸连接的情况,第一固定部101和第二固定部102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二凸起106,另一者上设有与第二凸起106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 107,第二凸起106插设或脱离于第二连接孔107,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实现连接或分离。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一固定部101和第二固定部102中的一者待连接处设置第二凸起106,另一者待连接处设置与第二凸起106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107或凹槽,通过第二凸起106插设或脱离于第二连接孔107或凹槽,实现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连接或分离。
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在第一固定部101和第二固定部102中的一者待连接处设置第一磁吸件,另一者待连接处设置第二磁吸件,利用磁吸件异极相吸的原理实现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的连接,通过外力实现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的分离,由于均能够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因此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部101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1011,第二固定部102上开设有与第一弧形槽1011对应的第二弧形槽1021,第一弧形槽1011与第二弧形槽1021限定出供胃管穿过的通孔 103。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部101为带有弧形凹槽的长方体,第一固定部101沿与弧形凹槽垂直的方向上截面形状为“凹”型,第二固定固定部102为带有弧形凹槽的长方体,第二固定部102沿与弧形凹槽垂直的方向上截面形状为“凹”型,第一弧形槽1011开设在第一固定部101的一个面上,第一弧形槽1011的两个弧形开口分别位于第一固定部101相对的两个面上,第二弧形槽1021以同样的方式开设在第二固定部102上,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实现连接后,使得第一弧形槽1011的两个弧形开口分别与第二弧形槽1021的两个弧形开口紧密接触,使第一弧形槽 1011与第二弧形槽1021限定出供胃管穿过的通孔103,从而使胃管固定在胃管固定器1的通孔103内,应注意的是,第一固定部101上的第一弧形槽1011与第二固定部102上的第二弧形槽1021既可以完全相同,即,均为两个半圆弧形槽,也可以不相同,只要两者的弧形开口紧密接触后可以限定出供胃管穿过的通孔103即可,由此出发所做的任何变形,由于均能够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所以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同理,由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连接形成的胃管固定器1 既可以为带有通孔103的长方体,也可以是带有通孔103的球体,还可以为带有通孔103的弧形体,只要胃管固定器1带有供胃管穿过的通孔103 即可,由此出发所做的任何变形,由于均能够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所以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通孔103的内壁上设有防滑件3。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防滑件3呈扇面状,第一弧形凹槽1011和第二弧形凹槽1021的内壁上均连接有一个与其凹槽相适配的防滑件3,防滑件3 的内壁与胃管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增大了胃管外表面的摩擦力,使得胃管在通孔103内不会发生位移,从而更加牢固固定胃管。
当然,防滑件3也可以是扁平状的柔性带,多个扁平状的柔性带圆周间隔设置在通孔103的内壁上,由于均能够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所以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其中,防滑件可以是硅胶件,也可以是硅橡胶件。
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用于与皮肤接触的面上均设有防压凸起203。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与患者皮肤接触的地方通过设置细微防压凸起203,一方面,防止固定带2与患者皮肤完全贴合,从而避免固定带2与患者皮肤完全贴合形成剪切力造成患者皮肤压伤的问题,另一方面,使患者皮肤与固定带接触处更好地进行通风,提升患者的舒适感。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带201的一端与第一固定部101连接,另一端向远离第一固定部101的方向延伸,且另一端分叉出第一支带2011和第二支带2012;第二固定带20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02连接,另一端向远离第二固定部102的方向延伸,且另一端分叉出第三支带2021和第四支带2022;其中,第一支带2011与第三支带2021 和第四支带2022中的一者可拆卸连接,第二支带2012与第四支带2022和第三支带2021中的另一者可拆卸连接;或,第二固定带20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部101连接,另一端向远离第一固定部101的方向延伸,且另一端分叉出第三支带2021和第四支带2022;第一固定带20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部 102连接,另一端向远离第二固定部102的方向延伸,且另一端分叉出第一支带2011和第二支带2012;其中,第一支带2011与第三支带2021和第四支带2022中的一者可拆卸连接,第二支带2012与第四支带2022和第三支带2021中的另一者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均呈扁平状,第一固定带201在距离与胃管固定器1连接处一定距离后分叉出第一支带 2011和第二支带2012,优选的,该距离为4厘米,第一支带2011的长度不小于18厘米,第二支带2012的长度不小于38厘米,第二固定带202在距离与胃管固定器1连接处一定距离后分叉出第三支带2021和第四支带2022,优选的,该距离为4厘米,第三支带2021的长度不小于18厘米,第四支带2022的长度不小于38厘米,第一支带2011和第二支带2012整体形状均为Y型或工字型,第一支带2011和第二支带2012中靠近患者耳朵上方的从患者一只耳朵的上方经过绕至患者脑后部,另一个则从患者一只耳朵的下方经过绕至患者脖颈处上方位置,第三支带2021和第四支带 2022以同样方式分别从患者另一只耳朵经过绕至患者脑后部及脖颈处上方位置,第一支带2011与第三支带2021和第四支带2022中的一者可拆卸连接,第二支带2012与另一者可拆卸连接,实现第一固定带201与第二固定带202的连接或分离,同时实现胃管固定器1的固定与拆卸,通过分叉出的第一支带2011、第二支带2012、第三支带2021和第四支带2022,借助患者耳朵限定了固定带2在上下方向上的自由度,增强了固定带2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固定带2上移或脱落,同时增强了胃管固定的稳定性,防止胃管意外移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第一支带2011和第二支带2012上均设有多个第三凸起204,第三支带2021和第四支带2022上均设有与多个第三凸起204相适配的多个第三连接孔205,多个第三凸起204对应插设或脱离于多个第三连接孔205,使第一支带2011与第三支带2021和第四支带2022 中的一者连接或分离,第二支带2012与第四支带2022和第三支带2021中另一者连接或分离,用于调节连接位置;或,第三支带2021和第四支带2022 上均设有多个第三凸起204,第一支带2011和第二支带2012上均设有与多个第三凸起204相适配的多个第三连接孔205,多个第三凸起204对应插设或脱离于多个第三连接孔205,使第一支带2011与第三支带2021和第四支带2022中的一者连接或分离,第二支带2012与第四支带2022和第三支带 2021中另一者连接或分离,用于调节连接位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一固定带201分叉出的两个支带和第二固定带202分叉出的两个支带中一者上沿支带的自然延伸方向设置多个第三凸起204,另一者上以同样方式设置多个第三连接孔205,方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连接位置,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当然,第一固定带201分叉出的两个支带和第二固定带202分叉出的两个支带也可以通过魔术贴的方式在实现第一固定带201与第二固定带202 连接或分离的同时,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连接位置,由于均能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所以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胃管固定器1与固定带2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当胃管固定器1与固定带2一体成型时,便于大规模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当胃管固定器1与固定带2可拆卸连接时,通过在胃管固定器1上设置拉环,在固定带2靠近胃管固定器1的一端上设置连接凸起,在距离连接凸起一定距离处设置与连接凸起相适配的圆孔,固定带2带有连接凸起的这端绕过拉环,再使连接凸起插设于圆孔,从而使固定带2与胃管固定器1连接,胃管固定器1与固定带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更换损坏的胃管固定器1或固定带2实现节省成本,防止资源浪费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胃管固定器1为硅胶件,且胃管固定器1 外表面的硬度大于胃管固定器1内表面的硬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固定带2为硅胶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中,防滑件3为硅胶件。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防滑件3、胃管固定器1和固定带2均可以为硅胶件,硅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机体排异反应极少,与体液以及组织接触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弹性和柔软度,患者在使用硅胶制作的胃管固定装置100时,与胃管固定装置100接触处的皮肤会更加舒适,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胶布相比,缓解了患者的不适感,且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加工成型方便,易加工雕刻形状,为胃管固定装置的加工生产提供了方便。
胃管固定器1外表面硬度大于内表面硬度,使得在胃管固定器1在生产时易于成型,且不易变形,同时胃管固定器1内表面,即通孔103内表面的硬度小于胃管固定器1外表面,使得通孔103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胃管,同时也会增大胃管外表面的摩擦力,防止胃管在通孔103内移位。
第二方面,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用辅助进食装置200,包括:胃管主体4和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100;胃管主体4穿设于胃管固定装置100的通孔103内。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医用辅助进食装置,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因此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胃管固定装置,胃管固定器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且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闭合时能够限定出用于固定胃管的通孔,在使用时,先将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对转动一定角度或先拆卸,将胃管的一端连接装有营养物质的容器,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通孔处,随后将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闭合连接,使胃管固定于通孔内,并将胃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患者的鼻腔,通过食道到达胃部,将胃管固定器贴设在患者的鼻翼下方、唇部上方的位置,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从患者的脸颊经过耳朵后在患者的脑后部连接,使固定胃管的胃管固定器借助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患者头部固定,从而实现牢固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使用胶布固定胃管相比,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经常更换粘合度下降的胶布的工作量,也避免了频繁更换胶布损伤患者皮肤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胃管固定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的第二固定部,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限定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胃管穿过;
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分别设置在所述胃管固定器相对的两侧,并向远离所述胃管固定器的方向延伸,用于固定胃管固定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的情况,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凸起,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凸起插设或脱离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实现连接或分离;
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的情况,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二凸起,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凸起插设或脱离于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实现连接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槽对应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限定出供胃管穿过的所述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防滑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用于与皮肤接触的面上均设有防压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胃管固定器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分叉出第一支带和第二支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中的另一者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胃管固定器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分叉出第三支带和第四支带;
其中,所述第一支带与所述第三支带和所述第四支带中的一者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带与所述第四支带和所述第三支带中的另一者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带和所述第二支带上均设有多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三支带和所述第四支带上均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三凸起相适配的多个第三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三凸起对应插设或脱离于多个所述第三连接孔,使所述第一支带与所述第三支带和所述第四支带中的一者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二支带与所述第四支带和所述第三支带中另一者连接或分离,用于调节连接位置;或
所述第三支带和所述第四支带上均设有多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一支带和所述第二支带上均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三凸起相适配的多个第三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三凸起对应插设或脱离于多个所述第三连接孔,使所述第一支带与所述第三支带和所述第四支带中的一者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二支带与所述第四支带和所述第三支带中另一者连接或分离,用于调节连接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固定器与所述固定带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胃管固定器为硅胶件,且所述胃管固定器外表面的硬度大于所述胃管固定器内表面的硬度;和/或
所述固定带为硅胶件。
10.一种医用辅助进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
所述胃管主体穿设于所述胃管固定装置的所述通孔内。
CN202121957316.1U 2021-08-19 2021-08-19 胃管固定装置及医用辅助进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690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7316.1U CN215690022U (zh) 2021-08-19 2021-08-19 胃管固定装置及医用辅助进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7316.1U CN215690022U (zh) 2021-08-19 2021-08-19 胃管固定装置及医用辅助进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90022U true CN215690022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8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731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690022U (zh) 2021-08-19 2021-08-19 胃管固定装置及医用辅助进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90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7556B2 (en)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s with adhesive attachnment
WO2010111788A1 (en) Device for securing a physiological sensor to the body of a user
TW200934470A (en) Spiral board used in emergency airway management
CN215690022U (zh) 胃管固定装置及医用辅助进食装置
CN215274626U (zh) 一种鼻饲管
CN209679249U (zh) 一种带有皮肤保护装置的鼻胃管固定器
CN213373841U (zh) 一种适用于胃管的固定装置
CN221206463U (zh) 一种鼻饲管固定装置及系统
US20160250435A1 (en) Pacifier
CN213697988U (zh)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鼻饲管固定器
CN216798456U (zh) 一种新型管道固定带
CN213347307U (zh) 插管固定装置
CN220213444U (zh) 一种鼻胃管内固定引导装置
CN215275323U (zh) 胃管固定器
CN216417801U (zh) 一种胃管固定夹
CN217448656U (zh) 一种临床麻醉科用防漏型麻醉面罩
US20240139074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ositioning and retaining a nasally introduced medical tube to a patient
CN219661891U (zh) 一种术中口鼻支撑架
CN215024664U (zh) 一种鼻端固定装置
CN218248091U (zh) 一种鼻管固定装置
CN218220787U (zh) 一种新生儿医疗管道固定帽
CN213099535U (zh) 一次性医用鼻饲贴
CN216908657U (zh) 胃管固定器
US20220387742A1 (en) Patient tracheostomy collar
CN213994506U (zh) 一种蝶形面部管路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