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6674U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86674U CN215686674U CN202121460574.9U CN202121460574U CN215686674U CN 215686674 U CN215686674 U CN 215686674U CN 202121460574 U CN202121460574 U CN 202121460574U CN 215686674 U CN215686674 U CN 2156866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pot body
- heat
- opening
- coo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9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6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5000019640 taste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现有烹饪器具的烹饪方式单一,影响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体和锅具组件,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外露于座体表面,所述座体可在盖合于锅体顶面的上置加热工位以及与锅体底面贴合的下置加热工位间翻转切换,以使加热部朝向锅体并传递制熟食材的热量。通过设置可在上置加热工位和下置加热工位间切换的座体,座体在不同工位能以不同的方式向锅体输送热量,使得烹饪器具可在蒸煮模式和空炸模式间切换,使得烹饪器具具有多种烹饪方式并使得食材可获得多种烹饪口感,提升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烹饪器具包括座体和锅具组件,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加热部,锅具组件搭接在座体的加热部上,以使加热部产生的热量向上传递至锅体内,由于锅具组件与座体间位置固定,使得烹饪器具的烹饪方式也较为单一,导致烹饪口感单一,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通过设置可在上置加热工位和下置加热工位间切换的座体,使得烹饪器具具有多种烹饪方式并使得食材可获得多种烹饪口感,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座体和锅具组件,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外露于座体表面,所述座体可在盖合于锅体顶面的上置加热工位以及与锅体底面贴合的下置加热工位间翻转切换,以使加热部朝向锅体并传递制熟食材的热量。通过设置可在上置加热工位和下置加热工位间切换的座体,座体在不同工位能以不同的方式向锅体输送热量,使得烹饪器具可在蒸煮模式和空炸模式间切换,使得烹饪器具具有多种烹饪方式并使得食材可获得多种烹饪口感,提升使用体验。当座体处于上置加热工位时,烹饪器具具有空炸功能,当座体处于下置加热工位时,烹饪器具具有蒸煮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座体上设有带腔口的加热腔,所述加热部设置在加热腔内,以使加热部产生的热量通过腔口向锅体内腔传递。加热部可在加热腔内产生人热量并在向锅体输送后制熟食材。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部包括风扇和加热件,所述加热腔包括形成腔口的主腔室以及供风扇安装的副腔室,所述加热件周缘与腔口周缘间预留有出风口。加热件通电产生热量,风扇转动形成流经加热腔的气流,风扇设置在与主腔室通连的副腔室,既起到隔离主腔室的作用,防止主腔室内热量进入副腔室而导致风扇发生受热变形的情况,还能确保气流从副腔室流入主腔室并在接收热量后形成加热食材的热风。出风口为热风提供外排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座体的侧部设有抓握部,所述副腔室开设在所述抓握部内,使用时,风扇抽取外界空气并在输入主腔室后形成制熟食材的热风。抓握部可供使用者抓握并取放座体,副腔室设置在抓握部内,既提升空间利用效率,还能有效降低抓握部的温度,防止发生烫伤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锅具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锅体底部的隔热座,隔热座拆离锅体后,锅体底面外露并与处于下置加热工位的座体匹配贴合。隔热座可为锅体提供支撑和保温作用,防止锅体热量向下传递至桌面,导致桌面发生烫伤的情况。隔热座可在底座位于上置加热工位时使用,确保锅体保温性能,提升烹饪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锅具组件包括设置在锅体侧壁上的手柄。通过设置手柄来为使用者提供抓握锅体的着力点,方便取放操作,防止发生烫伤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的顶面设有开口,处于上置加热工位的座体以腔口朝下的姿态自上而下盖合在所述开口处,风扇驱使气流流经加热件并形成通过出风口输入锅体的热风。座体处于上置加热工位时,腔口朝下设置,加热腔内产生的热风能通过出风口流入锅体,以使烹饪器具具备空炸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尺寸与所述腔口尺寸匹配,安装到位后,所述出风口的竖向投影完整落入所述开口内。开口的尺寸大于腔口尺寸,使得开口能完整接收来自腔口的热风,防止热风发生外泄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的底面为平整面,锅体通过底面自上而下搭接在处于下置加热工位且腔口朝上设置的座体上,以使加热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锅体底面传入锅体。锅体通过平整的底面与加热件紧密贴合,烹饪器具具有蒸煮功能,使得加热件产生的热量能通过锅体底面传递,以使锅体内食材被加热制熟。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件包括设置在主腔室内的加热管以及设置在腔口处的散热板,散热板的内侧壁与加热管紧密贴合,外侧壁敞露于所述腔口并形成向锅体传递热量的加热面。加热管通电产生热量并通过散热板向外扩散,确保热量有效传递至锅体内。当底座处于下置加热工位时,锅体通过平整的底面搭接在所述加热面上,确保热量有效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底面的竖向投影完整落入所述散热板内,加热腔内热量通过出风口排至外界空间,以降低加热腔内温度。锅体底面完整贴合在散热板上,既确保热量有效传递,还不会遮挡出风口,确保加热腔能通气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可在上置加热工位和下置加热工位间切换的座体,座体在不同工位能以不同的方式向锅体输送热量,使得烹饪器具可在蒸煮模式和空炸模式间切换,使得烹饪器具具有多种烹饪方式并使得食材可获得多种烹饪口感,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座体处于上置加热工位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座体处于下置加热工位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体,11、加热部,111、风扇,112、加热管,113、散热板,12、主腔室,121、出风口,13、副腔室,14、抓握部,2、锅具组件,21、锅体,22、手柄,3、隔热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如图1所示的一种烹饪器具,由座体1和锅具组件2组成,所述锅具组件2包括锅体21,所述座体1上设有加热部11,所述加热部11外露于座体1表面,所述座体1可在盖合于锅体21顶面的上置加热工位以及与锅体21底面贴合的下置加热工位间翻转切换,以使加热部11朝向锅体21并传递制熟食材的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体1内设有加热部11,加热部11能将电能转化为热量,由此对锅具组件2进行加热,确保锅体21食材被有效制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11设置在座体1内,座体1对加热部11起到保护作用,既防止加热部11外露而发生烫伤、触电的情况,还能防止加热部11因外力撞击而发生损坏的情况,延长加热部11使用寿命。
在使用时,首先,将食材放置在锅具组件2内;之后,将座体1和锅具组件2安装到位,使得加热部11与锅体21毗邻设置,方便热量传递;最后,对加热部11提供电能,使得加热部11产生的热量能将锅体21内食材制熟。
现有烹饪器具的座体1和锅具组件2间的装配关系相对固定,使得烹饪器具只能以固定装配结构实现固定的烹饪方式,导致烹饪方式和烹饪口感单一,影响使用体验。为此,将烹饪器具改进为座体1和锅具组件2间装配方式可变的结构,座体1可在盖合于锅体21顶面的上置加热工位以及与锅体21底面贴合的下置加热工位间翻转切换,使得烹饪器具通过切换装配方式来获得不同的烹饪方式,进而获得多样化的烹饪口感,提升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当座体1处于上置加热工位或下置加热工位时,座体1内的加热部11始终靠近锅体21设置,确保加热部11产生的热量能顺利传递至锅体21内,通过缩短传递路径来减少沿途损耗,提升热量利用效率和烹饪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当座体1处于上置加热工位时,加热部11自上而下盖合在锅体21上,座体1内的加热部11能产生热风,热风自上而下输入锅体21并制熟食材,以使烹饪器具具备空炸功能。当座体1处于下置加热工位时,锅体21自上而下搭接在加热部11上,座体1内的加热部11能将热量直接传递至锅体21内,以使烹饪器具具备蒸煮煎烤等功能。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烹饪器具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座体1上设有带腔口的加热腔,所述加热部11设置在加热腔内,以使加热部11产生的热量通过腔口向锅体21内腔传递。所述腔口开设在座体1朝向锅体21的表面上,方便加热部11产生的热量向锅体21传递。加热腔既对加热部11起到保护作用,还方便加热部11外露,进而方便锅体21获得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11包括风扇111和加热件,所述加热腔包括形成腔口的主腔室12以及供风扇111安装的副腔室13,所述加热件周缘与腔口周缘间预留有出风口121。所述主腔室12和副腔室13互为通连,主腔室12包括朝向锅体21设置的腔口,副腔室13包括与外界空间通连的开口。风扇111设置在副腔室13内,加热件设置在主腔室12内,既确保风扇111能向主腔室12输送空气,还防止主腔室12内热量通过副腔室13向外界扩散的情况,确保热量利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111和加热件可独立工作,且风扇111的启停状态以及转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烹饪器具在实现不同烹饪功能时的差异化要求。座体1和锅具组件2可以通过不同的装配结构来满足加热部11不同的工作模式,进而使得烹饪器具具有多样的烹饪方式,进而提升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设置在主腔室12内且通过腔口外露,所述加热件包括设置在主腔室12内的加热管112以及设置在腔口处的散热板113,散热板113的内侧壁与加热管112紧密贴合,外侧壁敞露于所述腔口并形成向锅体21传递热量的加热面。所述散热板113的尺寸小于所述腔口的尺寸,使得散热板113周缘与腔口周缘间围合形成环形的出风口121。
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需要烹饪器具具备蒸煮煎炸等功能时(如图3所示):首先,将座体1放置在桌面上,使得加热面朝上敞露设置,之后,将锅体21自上而下搭接在加热面上,且锅体21底面的竖向投影完整落入加热面内,以使出风口121外露且与外界空间通连。在使用时,加热管112通电产生热量,扩散至散热板113加热面的热量通过锅体21底面传递至锅体21的内腔中,由此对食材进行蒸煮煎炸等烹饪操作。当座体1处于下置加热工位并对食材进行蒸煮煎炸等烹饪操作时,主腔室12会因空气不流通而滞留较多的热量,导致座体1内的电器元件会因所处环境温度过高而出现故障,为此,风扇111在烹饪过程中会根据加热腔内温度情况进行适时开启,通过形成缓慢流经加热腔的气流来对加热腔起到降温处理,携带有加热腔内热量的热风会自下而上流出出风口121口沿锅体21侧壁向上流动,使得热风中的热量能通过锅体21侧壁传递锅体21,既保证座体1内电器元件安全,还能对锅体21起到辅助加热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需要烹饪器具具备空炸功能时,将座体1以加热面朝下的姿态自上而下搭接在锅体21上,以使出风口121与锅体21内腔通连。在使用时,转动的风扇111抽取外界空气并形成流经加热腔的气流,加热管112通电产生热量并均匀扩散至散热板113上,散热板113上的热量既会被流经的气流吸收并形成制熟食材用的热风,热风通过出风口121制熟输入锅体21内腔,还能通过热辐射方式向下传递至食材表面,有限提升烹饪效率。具体地,所述开口尺寸与所述腔口尺寸匹配,安装到位后,所述出风口121的竖向投影完整落入所述开口内,通过增大开口尺寸来使得出风口121的竖向投影完整落入所述开口内,确保从出风口121中外排的热风能全部输入锅体21内,通过减少热风外泄来提升热量传递效率,进而提升烹饪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21的顶面设有开口,处于上置加热工位的座体1以腔口朝下的姿态自上而下盖合在所述开口处,风扇111驱使气流流经加热件并形成通过出风口121输入锅体21的热风。所述开口既方便食材取放,还方便热风和热辐射输入锅体21内腔,确保食材被有效制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组件2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锅体21底部的隔热座3。当座体1处于上置加热工位时,隔热座3包裹锅体21底部,既防止锅体21内热量通过锅体21底面向外散失,确保热量利用效率,还能对烹饪器具所处位置的表面进行保护,防止发生烫伤的情况。当座体1处于下置加热工位时,隔热座3拆离锅体21,以使锅体21底面外露并能与所述加热面紧密贴合,有效提升热量传递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体1的侧部设有抓握部14,所述副腔室13开设在所述抓握部14内,使用时,风扇111抽取外界空气并在输入主腔室12后形成制熟食材的热风。所述抓握部14设置在座体1的侧部,且与锅体21的竖向投影互为错位设置,既有效增加抓握部14与锅体21间距离,提升热量传递阻力,还能利用抓握部14内风扇111抽取外界较冷空气来带走积聚在抓握部14表面的热量,由此降低抓握部14表面温度,方便使用者抓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组件2包括设置在锅体21侧壁上的手柄22。使用者通过抓握手柄22来取放锅体21,方便使用者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21的底面为平整面,锅体21通过底面自上而下搭接在处于下置加热工位且腔口朝上设置的座体1上,以使加热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锅体底面传入锅体21。锅体21底面为平整面,所述加热面为平整面,当座体1处于下置加热工位时,通过增加锅体21底面与加热面间的接触面积来提升热量传递效率。安装到位后,所述锅体21底面的竖向投影完整落入加热面内,既确保锅体21底面各区域均能被统一加热,进而确保食材被均匀制熟,提升烹饪口感,还使得出风口121外露并与外界空间通连,确保加热腔内热量能通过出风口121排至外界空间,以降低加热腔内温度。
本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座体和锅具组件,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加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外露于座体表面,所述座体可在盖合于锅体顶面的上置加热工位以及与锅体底面贴合的下置加热工位间翻转切换,以使加热部朝向锅体并传递制熟食材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设有带腔口的加热腔,所述加热部设置在加热腔内,以使加热部产生的热量通过腔口向锅体内腔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风扇和加热件,所述加热腔包括形成腔口的主腔室以及供风扇安装的副腔室,所述加热件周缘与腔口周缘间预留有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侧部设有抓握部,所述副腔室开设在所述抓握部内,使用时,风扇抽取外界空气并在输入主腔室后形成制熟食材的热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锅体底部的隔热座,隔热座拆离锅体后,锅体底面外露并与处于下置加热工位的座体匹配贴合;或者,所述锅具组件包括设置在锅体侧壁上的手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顶面设有开口,处于上置加热工位的座体以腔口朝下的姿态自上而下盖合在所述开口处,风扇驱使气流流经加热件并形成通过出风口输入锅体的热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尺寸与所述腔口尺寸匹配,安装到位后,所述出风口的竖向投影完整落入所述开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底面为平整面,锅体通过底面自上而下搭接在处于下置加热工位且腔口朝上设置的座体上,以使加热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锅体底面传入锅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设置在主腔室内的加热管以及设置在腔口处的散热板,散热板的内侧壁与加热管紧密贴合,外侧壁敞露于所述腔口并形成向锅体传递热量的加热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底面的竖向投影完整落入所述散热板内,加热腔内热量通过出风口排至外界空间,以降低加热腔内温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60574.9U CN215686674U (zh) | 2021-06-28 | 2021-06-28 | 一种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60574.9U CN215686674U (zh) | 2021-06-28 | 2021-06-28 | 一种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86674U true CN215686674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80045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60574.9U Active CN215686674U (zh) | 2021-06-28 | 2021-06-28 | 一种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86674U (zh) |
-
2021
- 2021-06-28 CN CN202121460574.9U patent/CN2156866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4000535A1 (zh) | 热源上置式电烤炉 | |
CN211186926U (zh) | 一种具有煎烤功能的空气炸锅 | |
US20030116556A1 (en) | Roasting oven with dual heating elements | |
CN210989805U (zh) | 空气炸锅 | |
US20040188412A1 (en) | Roasting oven with dual heating elements | |
CN205493513U (zh) | 烹饪器具 | |
WO2019169236A1 (en) | Cooling multi-cooker | |
US6867394B2 (en) | Roasting oven with dual heating elements | |
CN110859523A (zh) | 空气炸锅 | |
CN21115518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686674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1299594U (zh) | 空气炸锅 | |
CN111603037A (zh) | 蒸烤箱、蒸烤箱的控制方法及具有蒸烤箱的集成灶 | |
KR20090120927A (ko) | 음식물 보온용기 | |
CN214128225U (zh) | 煎烤煮空气炸一体的多功能锅 | |
CN221153840U (zh) |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 |
CN215127574U (zh) | 一种具有底部加热系统的空气炸锅 | |
CN217013663U (zh) | 一种多用的食物处理机 | |
CN103393344A (zh) | 一种电脑版慢炖锅 | |
CN216147810U (zh) | 一种多功能火锅 | |
CN213605772U (zh) | 一种双热源炒菜设备 | |
CN216494792U (zh) | 一种厨房用节能型离心电热锅 | |
CN217365361U (zh) | 一种带照烧功能的电炒锅 | |
CN215127279U (zh) | 一种电加热底座 | |
CN213940465U (zh) | 双功能烹饪电器腔体及烹饪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