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4213U - 一种新型蜂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蜂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4213U
CN215684213U CN202121577144.5U CN202121577144U CN215684213U CN 215684213 U CN215684213 U CN 215684213U CN 202121577144 U CN202121577144 U CN 202121577144U CN 215684213 U CN215684213 U CN 215684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eehive
side plates
glue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771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顺
瞿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5771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4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4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4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蜂箱,涉及蜂箱领域,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侧安装有上盖,且横梁和上盖的下方通过胶水粘合有两组三角侧板,所述三角侧板的两侧通过胶水粘合有横档杆,所述横档杆的下方通过胶水粘合有长箱体侧板,且长箱体侧板远离短箱体侧板的一侧通过胶水粘合有箱体底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中华蜜蜂抱团取暖的特性,我们缩短了传统巢框的宽度,改成了更加适合中华蜜蜂结成蜂团的小巢框,即巢框长28.5cm,高22cm,巢础长20cm,高19cm,让蜜蜂可以安稳的度过寒冷的冬天,倒梯形的设计使巢框两边有足够的空间给蜜蜂休息和散热,解决了传统蜂箱夏天蜜蜂全都趴在蜂箱外扇风散热、降低产蜜效率的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蜂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箱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蜂箱。
背景技术
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目前养蜂的群体主要由以养蜂维持生计的专业养蜂人员组成,都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掌握养蜂技术,一般学习周期在3年左右,期间必定要经受蜂蜇等各种痛苦和困难。
并且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的传统蜂箱(几百年没有更新变化过的)结构过于简单,只能为蜜蜂提供简单的生存场所,却无法改善生活条件,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低温天气很容易造成蜜蜂死亡;取蜜摇蜜时又会严重伤害蜜蜂,给养蜂户带来极大的烦恼,并且在搬运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蜜蜂飞出蜇人的现象,这种痛苦烦恼的遭遇,更是让很多业余养蜂爱好者望而生畏,渐渐放弃养蜂的念头,这对发展养蜂人员、传播蜜蜂文化及增加蜂群整体规模来讲甚是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蜂箱,以解决蜜蜂双王群饲养方法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蜂箱,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侧安装有上盖,且横梁和上盖的下方通过胶水粘合有两组三角侧板,所述三角侧板的两侧通过胶水粘合有横档杆,所述横档杆的下方通过胶水粘合有长箱体侧板,且长箱体侧板远离短箱体侧板的一侧通过胶水粘合有箱体底板,所述箱体底板的顶部通过胶水粘合有三组短箱体侧板,两组所述短箱体侧板的一侧安装有支架,所述长箱体侧板靠近短箱体侧板的一侧安装有玻璃卡扣,且长箱体侧板靠近短箱体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玻璃,所述长箱体侧板一侧位于玻璃的上方通过胶水粘合有巢框搁板,且巢框搁板的上方设置有副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中华蜜蜂抱团取暖的特性,我们缩短了传统巢框的宽度,改成了更加适合中华蜜蜂结成蜂团的小巢框,即巢框长28.5cm,高22cm,巢础长20cm,高19cm,让蜜蜂可以安稳的度过寒冷的冬天,倒梯形的设计使巢框两边有足够的空间给蜜蜂休息和散热,解决了传统蜂箱夏天蜜蜂全都趴在蜂箱外扇风散热、降低产蜜效率的的问题,通过一体式的设计解决了蜂箱和支架连接不牢靠的问题,加长式支撑让巢门远离地面,有效解决的虫害的问题,传统蜂箱的双王群都是一个副盖,打开之后很容易使两个蜂王相遇,造成一死一伤的局面,我们生态系统采用的是双副盖设计,有效防止了此类事件的发生,一箱两群的设计可以可以让这两群的蜜蜂相互调度,解决两个蜂群因为群势不平均而产生的盗蜜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盖由四组木条、铁丝网和把手构成,四组所述木条组成矩形框,且矩形框内壁固定有铁丝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蜂箱的双王群都是一个副盖,打开之后很容易使两个蜂王相遇,造成一死一伤的局面,我们生态系统采用的是双副盖设计,有效防止了此类事件的发生,一箱两群的设计可以可以让这两群的蜜蜂相互调度,解决两个蜂群因为群势不平均而产生的盗蜜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数量为四个共两组,两组所述支架以长箱体侧板的垂直中线对称设置,两组所述支架通过螺栓与短箱体侧板构成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蜂箱和支架连接不牢靠的问题,加长式支撑让巢门远离地面,有效解决的虫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上盖、三角侧板和横档杆组成箱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成的箱盖能够卡合在箱体的外壁,打开箱盖取出蜂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底板、长箱体侧板、短箱体侧板、巢框搁板、玻璃和玻璃卡扣组成箱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体式的设计解决了蜂箱和支架连接不牢靠的问题,使得蜂箱更加牢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中华蜜蜂抱团取暖的特性,我们缩短了传统巢框的宽度,改成了更加适合中华蜜蜂结成蜂团的小巢框,即巢框长28.5cm,高22cm,巢础长20cm,高19cm,让蜜蜂可以安稳的度过寒冷的冬天,倒梯形的设计使巢框两边有足够的空间给蜜蜂休息和散热,解决了传统蜂箱夏天蜜蜂全都趴在蜂箱外扇风散热、降低产蜜效率的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式的设计解决了蜂箱和支架连接不牢靠的问题,加长式支撑让巢门远离地面,有效解决的虫害的问题,传统蜂箱的双王群都是一个副盖,打开之后很容易使两个蜂王相遇,造成一死一伤的局面,我们生态系统采用的是双副盖设计,有效防止了此类事件的发生,一箱两群的设计可以可以让这两群的蜜蜂相互调度,解决两个蜂群因为群势不平均而产生的盗蜜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副盖的立体图。
图中:1、横梁;2、上盖;3、三角侧板;4、横档杆;5、箱体底板;6、长箱体侧板;7、短箱体侧板;8、巢框搁板;9、玻璃;10、玻璃卡扣;11、副盖;1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新型蜂箱,如图1-4所示,包括横梁1,横梁1的两侧安装有上盖2,且横梁1和上盖2的下方通过胶水粘合有两组三角侧板3,三角侧板3的两侧通过胶水粘合有横档杆4,横档杆4的下方通过胶水粘合有长箱体侧板6,且长箱体侧板6远离短箱体侧板7的一侧通过胶水粘合有箱体底板5,箱体底板5的顶部通过胶水粘合有三组短箱体侧板7,两组短箱体侧板7的一侧安装有支架12,长箱体侧板6靠近短箱体侧板7的一侧安装有玻璃卡扣10,且长箱体侧板6靠近短箱体侧板7的一侧设置有玻璃9,长箱体侧板6一侧位于玻璃9的上方通过胶水粘合有巢框搁板8,且巢框搁板8的上方设置有副盖11,倒梯形的设计使巢框两边有足够的空间给蜜蜂休息和散热,解决了传统蜂箱夏天蜜蜂全都趴在蜂箱外扇风散热、降低产蜜效率的的问题。
请参阅图2和图4,副盖11由四组木条、铁丝网和把手构成,四组木条组成矩形框,且矩形框内壁固定有铁丝网,传统蜂箱的双王群都是一个副盖,打开之后很容易使两个蜂王相遇,造成一死一伤的局面,我们生态系统采用的是双副盖设计,有效防止了此类事件的发生,一箱两群的设计可以可以让这两群的蜜蜂相互调度,解决两个蜂群因为群势不平均而产生的盗蜜的情况。
请参阅图1,支架12的数量为四个共两组,两组支架12以长箱体侧板6的垂直中线对称设置,两组支架12通过螺栓与短箱体侧板7构成可拆卸连接,解决了蜂箱和支架连接不牢靠的问题,加长式支撑让巢门远离地面,有效解决的虫害的问题。
请参阅图1,横梁1、上盖2、三角侧板3和横档杆4组成箱盖,组成的箱盖能够卡合在箱体的外壁,打开箱盖取出蜂蜜。
请参阅图2,箱体底板5、长箱体侧板6、短箱体侧板7、巢框搁板8、玻璃9和玻璃卡扣10组成箱体,通过一体式的设计解决了蜂箱和支架连接不牢靠的问题,使得蜂箱更加牢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将横档杆4通过胶水粘合在三角侧板3的两端,再将两组上盖2通过胶水与三角侧板3粘合,再将横梁1粘合在两组上盖2连接处,将两组长箱体侧板6和三组短箱体侧板7粘合在箱体底板5的顶部,且三组短箱体侧板7位于两组长箱体侧板6之间,再将两组玻璃9通过玻璃卡扣10分别固定在两组短箱体侧板7预留的观察窗处,再用胶水将巢框搁板8粘接在位于玻璃9上方短箱体侧板7的一侧处,将副盖11放置在巢框搁板8的上方,两组支架12通过螺栓安装在箱体的一侧,将箱盖与卡合在箱体的外部完成组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5)

1.一种新型蜂箱,包括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两侧安装有上盖(2),且横梁(1)和上盖(2)的下方通过胶水粘合有两组三角侧板(3),所述三角侧板(3)的两侧通过胶水粘合有横档杆(4),所述横档杆(4)的下方通过胶水粘合有长箱体侧板(6),且长箱体侧板(6)远离短箱体侧板(7)的一侧通过胶水粘合有箱体底板(5),所述箱体底板(5)的顶部通过胶水粘合有三组短箱体侧板(7),两组所述短箱体侧板(7)的一侧安装有支架(12),所述长箱体侧板(6)靠近短箱体侧板(7)的一侧安装有玻璃卡扣(10),且长箱体侧板(6)靠近短箱体侧板(7)的一侧设置有玻璃(9),所述长箱体侧板(6)一侧位于玻璃(9)的上方通过胶水粘合有巢框搁板(8),且巢框搁板(8)的上方设置有副盖(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盖(11)由四组木条、铁丝网和把手构成,四组所述木条组成矩形框,且矩形框内壁固定有铁丝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的数量为四个共两组,两组所述支架(12)以长箱体侧板(6)的垂直中线对称设置,两组所述支架(12)通过螺栓与短箱体侧板(7)构成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上盖(2)、三角侧板(3)和横档杆(4)组成箱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板(5)、长箱体侧板(6)、短箱体侧板(7)、巢框搁板(8)、玻璃(9)和玻璃卡扣(10)组成箱体。
CN202121577144.5U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新型蜂箱 Active CN215684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7144.5U CN215684213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新型蜂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7144.5U CN215684213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新型蜂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4213U true CN215684213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8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77144.5U Active CN215684213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新型蜂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4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9381B (zh) 一种清洁方便的中蜂蜂箱及其高产饲养蜜蜂的方法
CN107047377B (zh) 可改善蜜蜂环境的蜂箱
CN103181341A (zh) 斜底方形自动恒温中蜂蜂箱
CN215684213U (zh) 一种新型蜂箱
KR101317144B1 (ko) 벌집꿀 채집용 벌통 조립체
CN2074101U (zh) 多功能中蜂蜂箱
CN208597548U (zh) 一种墙洞内饲养中蜂的装置
CN211581197U (zh) 一种适合生产优质蜂蜜的新型中蜂活框蜂箱
CN202958447U (zh) 一种清洁方便的中蜂蜂箱
CN206547612U (zh) 物理加热治螨装置
CH705617A2 (de) Universale Bienenwohnung, die in mindestens drei, normal in vier, für Sonderanwendungen bis in sechs Richtungen mit Brut- und Honigraummodulen erweitert werden kann.
CN206866362U (zh) 可改善蜜蜂环境的蜂箱
CN206462194U (zh) 多功能蜂螨控制器
CN212487968U (zh) 一种养蜂柜
CN209806828U (zh) 一种新型双层中蜂蜂箱
AU2013101747A6 (en) Storage Devices for Bees
CN214102800U (zh) 一种用于蜜蜂养殖的蜂巢支架
CN210112618U (zh) 一种蜜蜂养殖箱
CN214431088U (zh) 一种转场用蜜蜂笼箱
CN214709625U (zh) 一种新型蜂箱
CN214593603U (zh) 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
CN217986361U (zh) 一种便于管理的蜂箱装置
CN217242125U (zh) 一种便于搬运的养蜂用蜂箱
CN21616443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养蜂用智能蜂箱
CN217284473U (zh) 一种中蜂蜂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