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3603U - 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3603U
CN214593603U CN202120913698.1U CN202120913698U CN214593603U CN 214593603 U CN214593603 U CN 214593603U CN 202120913698 U CN202120913698 U CN 202120913698U CN 214593603 U CN214593603 U CN 214593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e
beehive
combined
box body
me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136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安定
伍国强
张祖标
赵琴
赵晓
陶楚男
陈文�
兰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yang Xiangzang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9136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3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3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3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包括巢箱体、蜂箱盖、巢脾框;还包括活动安装在巢箱体内的合并隔板,合并隔板将巢箱体的内腔分为两个隔离空间;若干巢脾框分为两组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空间内;每个隔离空间都设有巢门;两个隔离空间的上开口由网格副盖封盖。该技术方案便于蜂群的群味充分混合,缩短合并时间,提高蜂群合并成功率,提高经济效益;操作简单、装卸方便;结构通风透气、不占空间;费用小,现有蜂箱均可稍加改造即可实现上述效果;蜂群合并成功后,合并隔板还可以作为限定蜂王产子用或移到箱壁作为隔热保温板使用,实现一板多用,提高组装部件的使用效率;广泛适用于各种传统蜂箱。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蜜蜂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
背景技术
蜜蜂是一种群居生活的社会性昆虫,不同群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气味,蜜蜂能凭借灵敏的嗅觉器官,辨别出本群或他群的成员,警惕地守卫着自己的蜂巢,防止他群的个体侵入。
饲养强群是夺取蜂蜜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弱群是造成低产、歉收的根源。任何一个生产蜂场,合并弱群,保持强群是养蜂人员管理蜂群的一项关键技能。早春合并弱群,能加速繁殖;晚秋合并弱群,可安全越冬;蜂群失王后没有备用蜂王或成熟王台介入时,也需及时并入它群,以免引起工蜂产卵。
近些年来,在蜜蜂饲养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蜂群合并方法:
如在合并蜂群时向蜂体上喷一些稀薄蜜水、白酒等物,从而混淆两群蜜蜂的气味,这种方法在生产中比较常见。但是对蜜蜂刺激性较强,易造成蜂群混乱,出现围王等现象,给后续管理带来不便。
另外,在缺蜜季节时,也有先将其中的一群置于巢箱中,并在巢箱上盖一张钻有许多小孔的报纸,然后再将另一群放入继箱内,叠装在巢箱上,让蜜蜂自行将报纸咬穿,上下交流,以混同群味,便于合并;但报纸容易移动、破碎,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若操作稍不小心就容易造成打斗、围王,甚至逃群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能够方便可靠地完成蜂群合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包括巢箱体、蜂箱盖、巢脾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安装在巢箱体内的合并隔板,合并隔板将巢箱体的内腔分为两个隔离空间;若干巢脾框分为两组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空间内;每个隔离空间都设有巢门;两个隔离空间的上开口由网格副盖封盖。
优选地,所述巢箱体开设巢门的内侧壁和对面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卡槽,所述合并隔板的两侧插入在卡槽内。构成所述活动安装。合并隔板的安装稳定、装卸便利。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隔离空间之间可以通过网格副盖进行空气流通,实现群味混合。为充分快速混合蜂群群味,降低合并蜂群之间的排他性,优选地,所述合并隔板上设置两个隔离空间之间的换气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换气通道为设置在合并隔板上的网格部分。
所述网格副盖、网格部分的网格如不锈钢丝网、纱网等。网格的网眼大小仅要求能够透气通风即可,网格的网眼大小应明显小于蜜蜂个体,限制蜜蜂通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方案便于蜂群群味充分混合,缩短合并时间,提高蜂群合并成功率,有效避免在缺蜜期因合并蜂群而造成蜜蜂打斗、围王、逃群等现象发生,提高养蜂人的经济效益;操作简单、装卸方便;结构通风透气、不占空间;费用小,现有蜂箱均可稍加改造即可实现上述效果;蜂群合并成功后,合并隔板还可以作为限定蜂王产子用或移到箱壁作为隔热保温板使用,实现一板多用,提高组装部件的使用效率;广泛适用于各种传统蜂箱。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做出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蜂箱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合并隔板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反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包括巢箱体1、蜂箱盖2、巢脾框3;还包括活动安装在巢箱体1内的合并隔板4,合并隔板4将巢箱体1的内腔分为两个隔离空间;六个巢脾框3等分为两组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空间内;每个隔离空间都设有巢门6;两个隔离空间的上开口由网格副盖5封盖,网格副盖5位于所述蜂箱盖2的下方。
所述网格副盖5为不锈钢丝网、纱网等材料制成,且网眼明显小于蜜蜂个体,其大小尺寸与巢箱体1对应;若纱网等为软质材料,其长度和宽度比巢箱体1的框外缘各长4cm左右,并用3~5颗的图钉将网格副盖5在合并隔板4上方固定,将整个巢箱体1上沿口覆盖无缝隙,确保巢箱体1内左右蜂群互不相通。
本例中,所述巢箱体1开设巢门6的内侧壁和对面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卡槽7,所述合并隔板4的两侧插入在卡槽7内构成所述活动安装。卡槽7由两根木制卡条相距1cm平行安装组成,卡槽7内宽与合并隔板4的厚度相适应,比合并隔板4的厚度稍宽一点,要确保蜜蜂不能通过,松紧适宜。卡槽7与巢箱体1的底板垂直,所述木制卡条的长度与巢箱体1内壁高度一致,厚度0.5cm,宽度1cm,用小铁钉固定。要求两条卡槽7在巢箱体1相对侧壁对称安装,卡槽宽度一致。
本例中,所述合并隔板上设置网格部分9,作为两个隔离空间之间的换气通道。具体地,所述合并隔板4是由木制的框体8、窗纱构成的网格部分9和挂耳10组成,合并隔板4长度、高度与巢箱体1内腔对应一致,厚度为1cm左右。框体8宽度约为2~3cm。网格部分9位于合并隔板4的中央,将框体8上安装不锈钢丝网、纱网等材料而成,不锈钢丝网、纱网等材料的网眼明显小于蜜蜂个体,仅要求透气通风即可,限制蜜蜂正常通行。挂耳10位于合并隔板4的上方两侧,与巢脾框3的挂耳一致,每侧挂耳比合并隔板4的上方长度稍长1cm左右。
蜂群合并遵循的原则是“弱群并入强群,无王群并入有王群”。待合并的两个蜂群中:合并群为A蜂群,安置A蜂群的隔离空间称之为A隔离空间;被合并群为B蜂群,安置B蜂群的隔离空间称之为B隔离空间。
A蜂群的巢脾框3移至巢箱体1的A隔离空间内,调整好A蜂群的巢脾框3布局;将合并隔板4插入卡槽7内,并用网格副盖5覆盖,确保巢箱体1内左右蜂群互不相通。
先剔除B蜂群的蜂王或王台(失王群或无王台则无需操作),将B蜂群的巢脾框3移入A蜂群的巢箱体1的B隔离空间内,并调整好巢脾框3布局,用网格副盖5将B隔离空间的上方开口覆盖好,并检查网格副盖5的覆盖情况,确保巢箱体1上沿口覆盖无缝隙,再将箱盖2盖好。
24小时后,观察巢门6的蜂群出勤正常,无打斗等现象,箱内蜜蜂平静无排他性,则说明合群成功,可开箱撤出合并隔板4和网格副盖5,调整蜂路,蜂群合并即完成。
上述的实现方式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或者变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包括巢箱体、蜂箱盖、巢脾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安装在巢箱体内的合并隔板,合并隔板将巢箱体的内腔分为两个隔离空间;若干巢脾框分为两组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空间内;每个隔离空间都设有巢门;两个隔离空间的上开口由网格副盖封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隔板上设置两个隔离空间之间的换气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为设置在合并隔板上的网格部分。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巢箱体开设巢门的内侧壁和对面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卡槽,所述合并隔板的两侧插入在卡槽内。
CN202120913698.1U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 Active CN214593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3698.1U CN214593603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3698.1U CN214593603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3603U true CN214593603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06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13698.1U Active CN214593603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3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5077B (zh) 一种多王多箱多室多功能蜂箱
CN107047377B (zh) 可改善蜜蜂环境的蜂箱
CN104335922A (zh) 一种蜂箱及辅助设备
CN106259051B (zh) 田字形蜜蜂蜂箱
CN204232094U (zh) 蜂箱及辅助设备
CN104255662A (zh) 一种蜜蜂快速繁殖的方法
CN211581197U (zh) 一种适合生产优质蜂蜜的新型中蜂活框蜂箱
CN106900597B (zh) 一种立式双门中蜂箱及用其养殖中蜂的方法
CN108353856A (zh) 一种蜜蜂养殖方法
CN214593603U (zh) 一种用于蜂群合并的蜂箱
KR20110015488A (ko) 이중바닥 벌통
CN208016686U (zh) 一种四宫室越冬安全蜂王笼结构
WO2016087883A1 (en) Multihive
CN211322594U (zh) 一种多蜂王饲养箱
CN208095687U (zh) 一种v型横卧式中华蜜蜂蜂箱
CN108935219A (zh) 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CN112956428A (zh) 一种适合中蜂养殖且便于卫生清扫的蜂箱
CN206866362U (zh) 可改善蜜蜂环境的蜂箱
CN208597548U (zh) 一种墙洞内饲养中蜂的装置
CN215736417U (zh) 一种适合中蜂养殖且便于卫生清扫的蜂箱
CN213603830U (zh) 一种长短巢框配合使用的中蜂蜂箱
CN214178662U (zh) 一种新型蜜蜂仿生巢础
CN213848243U (zh) 一种成熟蜂蜜生产装置
CN213127622U (zh) 一种多层蜂箱
CN105360017A (zh) 子蜜分离式蜂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128

Address after: No. 295, West Bank, Xihuan Village, Hehua Street, Liuyang City,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300

Patentee after: Liuyang Xiangzang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10300 No. 295, West Bank Group, Xihuan village, Hehua sub district office, Liuyang City,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an Hailia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