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7530U -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7530U
CN215677530U CN202121949539.3U CN202121949539U CN215677530U CN 215677530 U CN215677530 U CN 215677530U CN 202121949539 U CN202121949539 U CN 202121949539U CN 215677530 U CN215677530 U CN 215677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 visor
mounting bar
axis
durability test
tes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495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珺
鲍亿凡
尹霖麒
吴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rtification and Tech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rtification and Tech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rtification and Tech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rtification and Tech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495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7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7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7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该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电机组件,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和转动连接件,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设置在转动连接件的两端,第二转动臂设置于第二支架上且与第二支架转动配合,电机组件能带动第一转动臂转动,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的回转中心在电机组件的输出轴的轴线上;夹持组件,设置于转动连接件上,用于夹持遮阳板;调节组件和遮阳板安装条。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易于操控。

Description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乘用车遮阳板长期受到日晒、高温、低温、高湿、长期翻转活动等,在日常环境下使用其性能会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导致其性质改变、性能下降、最终导致损坏和失效,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为确保遮阳板使用过程的可靠性,提高遮阳板的总体质量。就必须对遮阳板总成及其组成材料的环境老化、机械运动耐久及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找出影响性能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失效形式,总结出典型遮阳板耐久的失效规律及性能变化趋势。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应适合各种型号,要求,尺寸的遮阳板进行相应的耐久测试并在测试后检测其翻转所需的扭力是否超出要求的力值。而乘用车遮阳板需在实车安装状态下进行各项耐久性试验,让试验获得的结果更加接近日常使用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易于操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包括,
底板;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
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和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设置在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两端,所述第二转动臂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第二支架转动配合,所述电机组件能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的回转中心在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的轴线上;
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件上,用于夹持所述遮阳板;
调节组件和遮阳板安装条,所述遮阳板安装条用于固定所述遮阳板,所述遮阳板安装条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遮阳板安装条的高度及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遮阳板安装条的一端设有基体固定件,所述基体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遮阳板的三角基体,在所述遮阳板安装条的另一端设有X轴安装座,用于固定所述遮阳板的X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体固定件能相对所述遮阳板安装条转动90°且被固定,以使所述遮阳板的X轴或Y轴落在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的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遮阳板安装条能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或垂直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固定在所述调节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水平导轨、水平滑块、垂直导轨、垂直滑块和安装条固定件,所述水平导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水平导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所述水平滑块能在所述水平导轨上移动且固定,所述垂直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滑块上,所述垂直滑块能在所述垂直导轨上移动且固定,所述安装条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垂直滑块上,所述遮阳板安装条设置在所述安装条固定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安装条固定件的一侧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底部滚轮贴靠于所述底板,所述滚动轴承用于协助支撑所述安装条固定件所承受的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抱箍、第一夹持块、第二固定抱箍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固定抱箍和第二固定抱箍设置在所述转动连接件上,能沿所述转动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且固定,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抱箍和第二固定抱箍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角度刻盘,用于观察所述第二转动臂的转动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角度刻盘的周边设有弧形槽,在所述弧形槽内设有接近开关,在所述第二转动臂上设有感应螺钉,所述接近快关与所述感应螺钉感应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能够实现遮阳板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耐久试验。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乘用车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在X轴耐久试验中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在X轴耐久试验中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在X轴耐久试验中的主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在X轴耐久试验中的侧面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在转换装配遮阳板安装条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在Y轴耐久试验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遮阳板 100
三角基体 101
Y轴 102
X轴 103
遮阳板本体 104
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200
底板 201
第一支架 202
第二支架 203
电机组件 204
第一转动臂 205
第二转动臂 206
转动连接件 207
夹持组件 208
调节组件 209
遮阳板安装条 210
基体固定件 211
水平导轨 212
水平滑块 213
垂直导轨 214
垂直滑块 215
安装条固定件 216
滚动轴承 217
第一固定抱箍 218
第一夹持块 219
第二固定抱箍 220
第二夹持块 221
角度刻盘 222
接近开关 223
感应螺钉 224
X轴固定座 225
把手 226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乘用车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乘用车遮阳板100包括三角基体101、Y轴102、X轴103和遮阳板本体104。Y轴102垂直设置于三角基体101上,X轴103与Y轴102垂直且与Y轴102固定连接。遮阳板本体104固定于X轴103上。常规的,三角基体101固定在车身上。遮阳板本体104可以围绕X轴103转动或者通过X轴103围绕Y轴102转动以遮挡阳光。遮阳板100耐久测试包括对遮阳板本体104围绕X轴103的耐久测试及围绕Y轴102的耐久测试。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在X轴耐久试验中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在X轴耐久试验中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在X轴耐久试验中的主视图。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在X轴耐久试验中的侧面剖视图。如图所示,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200主要包括底板201、第一支架202、第二支架203、电机组件204、第一转动臂205、第二转动臂206、转动连接件207、夹持组件208、调节组件209和遮阳板安装条210。
其中,第一支架202和第二支架203相对设置于底板20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电机组件204设置于第一支架202上。
第一转动臂205和第二转动臂206设置在转动连接件207的两端。第二转动臂206通过轴承设置于第二支架203上且与第二支架203转动配合。电机组件204能带动第一转动臂205转动,第一转动臂205通过轴承、平键连接于电机组件204的输出轴。第一转动臂205和第二转动臂206的回转中心在电机组件204的输出轴的轴线上。具体来说,第一转动臂205和第二转动臂206设置在第一支架202和第二支架203之间,两者相对设置且同步动作。转动连接件207包括长圆柱形构件,与第一转动臂205和第二转动臂206接插配合固定,转动连接件207适于固定夹持组件208。
夹持组件208设置于转动连接件207上,夹持组件208用于夹持遮阳板本体104。容易理解的,当电机组件204带动第一转动臂205转动时,带动转动连接件207转动,从而通过夹持组件208带动遮阳板100转动。
遮阳板安装条210用于固定遮阳板100。遮阳板安装条210设置于调节组件209的顶部。调节组件209用于调节遮阳板安装条210的高度及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以调整遮阳板100在试验装置上的位置。
较佳地,遮阳板安装条210的一端接近第二转动臂206,在该端上设有基体固定件211。基体固定件211用于固定遮阳板100的三角基体101。在遮阳板安装条210的另一端设有X轴安装座225,用于固定遮阳板100的X轴103。
较佳地,基体固定件211能相对遮阳板安装条210转动90°且被固定。基体固定件211以两种安装方式固定以使遮阳板100的X轴103或Y轴102落在电机组件204的输出轴的轴线上,从而分别适用在X轴103和Y轴102上的耐久测试。
较佳地,遮阳板安装条210能沿着底板201的长度方向上或垂直于底板201的长度方向上固定在调节组件209上。当遮阳板安装条210沿着底板201的长度方向上固定在调节组件209上,以用于对遮阳板100的X轴103的耐久测试;当遮阳板安装条210沿着垂直于底板201的长度方向上固定在调节组件209上,以用于对遮阳板100的Y轴102的耐久测试。遮阳板安装条210可以通过定位销固定在调节组件209上。
参考图5和图6,较佳地,调节组件209包括水平导轨212、水平滑块213、垂直导轨214、垂直滑块215和安装条固定件216。水平导轨212固定于底板201上。水平导轨212的长度方向与电机组件204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水平滑块213能在水平导轨212上移动且固定。垂直导轨214固定设置在水平滑块213上,垂直滑块215能在垂直导轨214上移动且固定。安装条固定件216固定在垂直滑块215上,遮阳板安装条210设置在安装条固定件216上。容易理解的,调整垂直滑块215在垂直导轨214上的位置,能调节遮阳板安装条210的高度位置。由于遮阳板100安装于遮阳板安装条210上,所以垂直滑块215能够调整遮阳板100的高度位置,确定高度位置后,通过锁止螺钉固定垂直滑块215。在水平导轨212上移动水平滑块213,就能够调节遮阳板安装条210在电机组件204输出轴的轴线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即调整了遮阳板100在该方向上的位置,通过锁止螺钉可以固定水平滑块213。实际上,调节组件209的作用在于调节遮阳板100在高度方向上和输出轴的轴线垂直方向上的水平位置,使遮阳板100的X轴103或Y轴102与输出轴的轴线对齐,做好耐久试验的准备。
较佳地,在安装条固定件216的一侧设有滚动轴承217。滚动轴承217的底部滚轮贴靠于底板201,滚动轴承217用于协助承载安装条固定件216及其上安装的遮阳板安装条210和遮阳板100的重量。
较佳地,夹持组件208包括第一固定抱箍218、第一夹持块219、第二固定抱箍220和第二夹持块221。第一固定抱箍218和第二固定抱箍220设置在转动连接件207的长圆柱构件上,能沿长圆柱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且被固定。第一夹持块219和第二夹持块221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抱箍218和第二固定抱箍220上。第一夹持块219和第二夹持块221上的卡槽对称平面重合且通过电机组件204输出轴的回转中心。
较佳地,参考图2和图3,在第二支架203上设有角度刻盘222,用于观察第二转动臂206的转动角度。第二转动臂206的转动角度就是遮阳板100的转动角度。更佳地,角度刻盘222的周边设有弧形槽。在弧形槽内设有接近开关223。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接近开关223,调整两个接近开关223在弧形槽中位置,接近开关223的各自中心与角度刻盘222中心的连线对应的夹角有角度刻盘222显示,该夹角基本确定了遮阳板100在耐久试验中的翻转角度。在第二转动臂206上设有感应螺钉224,接近开关223与感应螺钉224感应配合。当第二转动臂206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时,感应螺钉224的端面到达一个接近开关223的端面,接近开关223发出反馈信号,电机组件204驱动输出轴反转,第二转动臂206反向旋转,当感应螺钉224到达另一个接近开关223,发出反馈信号,电机组件204驱动输出轴反转,第二转动臂206回到第一方向上转动。第二转动臂206往复运动,通过转动连接件207带动遮阳板100往复旋转。
较佳地,在底板201的两端设有把手226,便于整个试验装置的搬运。
以下结合所有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200的具体操作过程。
参考图2,将遮阳板安装条210固定到安装条固定件216上,使遮阳板安装条210的长度方向基本与底板201的长度方向一致,固定好遮阳板安装条210。接着,把基体固定件211固定到遮阳板安装条210的一端,该端靠近第二支架203,使基体固定件211的安装表面基本达到水平。参考图3和图4,将遮阳板100的三角基体101固定到基体固定件211的安装表面,将遮阳板100X轴103的远端卡入遮阳板安装条210的X轴安装座225,相当于遮阳板100安装于车身上。遮阳板本体104不接触遮阳板安装条210。用手带动遮阳板本体104的一侧,遮阳板本体104可以绕X轴103轻松转动。通过调节组件209的垂直滑块215来调整遮阳板100的高度位置,使遮阳板100X轴103与电机组件204输出轴的轴线在统一水平位置,固定垂直滑块215,再通过水平滑块213来调整遮阳板10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最后使遮阳板100的X轴103与电机组件204输出轴的轴线共轴,固定好水平滑块213。移动第一固定抱箍218和第二固定抱箍220,将遮阳板本体104沿X轴103转动从而靠近转动连接件207,用第一夹持块219和第二夹持块221夹持遮阳板本体104。根据试验规定设置好两个接近开关223的位置,一个接近开关223调整到角度刻盘222上0°刻线位置,锁紧该接近开关223的固定螺母,另一个接近开关223调整到角度刻盘222上设定位置,例如30°、45°、60°、90°、120°、150°、180°、200°,从而确定试验翻转角度,开始遮阳板100X轴103的耐久试验。接通电源,在与电机组件204连接的控制箱的触摸屏上输入需要测试总时间、周期时间、停歇时间等测试参数,启动电机组件204,电机组件204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动臂205转动,第一转动臂205通过转动连接件207带动第二转动臂206和遮阳板本体104沿遮阳板100X轴103转动。当第二转动臂206的感应螺钉224感应到一个接近开关223,电机组件204驱动输出轴反转,第二转动臂206跟随第一转动臂205反向旋转,当第二转动臂206的感应螺钉224感应到另一个接近开关223,电机组件204驱动输出轴反转,第二转动臂206跟随第一转动臂205反向旋转。第二转动臂206在两个接近开关223之间往复旋转运动,通过转动连接件207带动遮阳板本体104往复旋转,完成遮阳板X轴103耐久试验。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200在转换装配遮阳板安装条210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200在Y轴102耐久试验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完成遮阳板X轴103耐久试验后,松开夹持组件208,将遮阳板本体104沿X轴103翻转到垂直位置。接着,松开调节组件209的水平滑块213,将遮阳板安装条210推向远离转动连接件207的一侧至限位处。取下遮阳板安装条210与安装条固定件216的定位销,沿图式方向,将遮阳板安装条210顺时针旋转90°,用定位销固定遮阳板安装条210与安装条固定件216,遮阳板安装条210的长度方向与电机组件204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垂直。松开基体固定件211和遮阳板安装条210的固定螺钉,相当于沿图视方向将基体固定件211相对遮阳板安装条210逆时针旋转90°后固定。向第二支架203一侧翻转遮阳板本体104,调整水平滑块213,使遮阳板100Y轴102与输出轴对中,固定水平滑块213。将转动连接件207逆时针翻转180°至遮阳板本体104上方。稍稍提起遮阳板本体104,使X轴103脱离X轴固定座225。移动第一固定抱箍218和第二固定抱箍220,使第一夹持块219和第二夹持块221夹持遮阳板本体104,形成图8所示图样。根据试验规定设置好两个接近开关223的位置,确定Y轴102试验翻转角度,开始遮阳板Y轴102的耐久试验。同X轴103耐久试验一样,设定好测试参数,启动电机组件204,电机组件204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动臂205转动,第一转动臂205通过转动连接件207带动第二转动臂206和遮阳板本体104沿遮阳板100Y轴102转动。当第二转动臂206的感应螺钉224感应到一个接近开关223,电机组件204驱动输出轴反转,第二转动臂206跟随第一转动臂205反向旋转,当第二转动臂206的感应螺钉224感应到另一个接近开关223,电机组件204驱动输出轴反转,第二转动臂206跟随第一转动臂205反向旋转。第二转动臂206在两个接近开关223之间往复旋转运动,通过转动连接件207带动遮阳板本体104往复旋转,完成遮阳板100Y轴102耐久试验。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对高温(+90°)和低温(-40°)的测试环境温度要求,所选用的电气元器件均应满足在此温度范围内其原有的性能不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单个电机组件完成遮阳板X轴和Y轴耐久试验;
2.通过接近开关和感应螺钉感应配合,控制遮阳板翻转角度;X轴旋转角度范围:0°-240°,Y轴旋转角度范围:0°-120°;
3.设置调节组件方便X轴和Y轴对中;
4.结构紧凑,便于提携,也适合于在较小的环境仓中进行测试;
5.适合于高温、常温、低温环境下对遮阳板进行测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
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和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设置在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两端,所述第二转动臂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第二支架转动配合,所述电机组件能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的回转中心在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的轴线上;
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件上,用于夹持所述遮阳板;
调节组件和遮阳板安装条,所述遮阳板安装条用于固定所述遮阳板,所述遮阳板安装条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遮阳板安装条的高度及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阳板安装条的一端设有基体固定件,所述基体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遮阳板的三角基体,在所述遮阳板安装条的另一端设有X轴安装座,用于固定所述遮阳板的X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固定件能相对所述遮阳板安装条转动90°且被固定,以使所述遮阳板的X轴或Y轴落在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的轴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安装条能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或垂直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固定在所述调节组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水平导轨、水平滑块、垂直导轨、垂直滑块和安装条固定件,所述水平导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水平导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所述水平滑块能在所述水平导轨上移动且固定,所述垂直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滑块上,所述垂直滑块能在所述垂直导轨上移动且固定,所述安装条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垂直滑块上,所述遮阳板安装条设置在所述安装条固定件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条固定件的一侧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底部滚轮贴靠于所述底板,所述滚动轴承用于协助支撑所述安装条固定件所承受的重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抱箍、第一夹持块、第二固定抱箍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固定抱箍和第二固定抱箍设置在所述转动连接件上,能沿所述转动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且固定,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抱箍和第二固定抱箍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角度刻盘,用于观察所述第二转动臂的转动角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刻盘的周边设有弧形槽,在所述弧形槽内设有接近开关,在所述第二转动臂上设有感应螺钉,所述接近快关与所述感应螺钉感应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把手。
CN202121949539.3U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Active CN215677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9539.3U CN215677530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9539.3U CN215677530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7530U true CN215677530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3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49539.3U Active CN215677530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75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4011A (zh) * 2021-08-18 2021-10-08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4011A (zh) * 2021-08-18 2021-10-08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CN113484011B (zh) * 2021-08-18 2024-05-28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77530U (zh)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CN107111330A (zh) 摇杆机构及使用该摇杆机构的控制装置
CN110702385A (zh) 车门开闭耐久试验装置
CN215410952U (zh) 支撑架
CN206021122U (zh) 摇杆机构及使用该摇杆机构的控制装置
CN113484011A (zh)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CN205079938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翻转试验台
CN209050377U (zh) 方向盘螺丝拧紧和开关导通一体机
US8746088B2 (en) Cycle life testing machine for pivotable articles
CN114035415B (zh) 表冠转角检测装置
CN102944207A (zh) 一种回弹式角位移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3252094B (zh) 传感器性能检测的装置
CN215111422U (zh) 三轴转向装置
CN112033625B (zh) 一种高频位移调整机构和具有高频位移调整机构的高频振动装置
CN219015612U (zh) 大角度翻转测试装置
CN112816486A (zh) 检测治具
CN215701693U (zh) 一种高精度模块化六轴机器人旋转角度保持装置
CN212480784U (zh) 一种多轴调节的显示屏安装系统
CN215339255U (zh) 车身点载荷加载装置
CN219996400U (zh) 电刷压力检测装置
CN220122979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790004U (zh) 一种顶侧互换相机支架
CN210533697U (zh) 一种锁机构综合试验台
CN216966928U (zh) 用于拧螺丝的机械手臂
CN116141383B (zh) 机械臂的末端相机安装结构、机械臂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