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2546U - 临时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临时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2546U
CN215672546U CN202121849991.2U CN202121849991U CN215672546U CN 215672546 U CN215672546 U CN 215672546U CN 202121849991 U CN202121849991 U CN 202121849991U CN 215672546 U CN215672546 U CN 215672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screw rod
splicing
hub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499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若岩
杨晓彬
马兵辉
谷洁亮
邓立峰
郝秀义
高杰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ingce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ingce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ingce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ingce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499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2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2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25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时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杆能穿设于机舱法兰的连接孔,第一螺杆具有朝向轮毂的第一端,以及背离轮毂的第二端;第二螺杆能穿设于轮毂法兰的连接孔,第二螺杆具有朝向机舱的第三端,以及背离机舱的第四端,第一端与第三端可拆卸连接,当第一端与第三端连接后,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同轴设置;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螺纹配合,第一螺母用于与机舱法兰背离轮毂的一侧限位接触;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杆螺纹配合,第二螺母用于与轮毂法兰背离机舱的一侧限位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固定装置能提升临时固定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且收纳占用空间较小,便于转运。

Description

临时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组装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新型能源,其主要依靠风力发电设备进行能量转化,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在替代传统化石能源进行发电的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风能转化设备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主要包括发电塔、机舱、轮毂和多个叶片。目前的组装方式主要先支设发电塔,并将机舱固定于发电塔的顶端,随后才会进行轮毂和机舱的组装。在组装轮毂和机舱的过程中,需要将轮毂吊起到一定的高度,使轮毂法兰与机舱法兰对正后,随后用螺栓安装。
若轮毂与机舱的对接时间过长,或遇到强风天气,出于对施工安全性的考虑,需要将轮毂与机舱进行临时固定,避免轮毂摇摆磕碰机舱,等不良工况得到改善后再继续施工。但是,目前缺乏使轮毂和机舱实现有效临时固定的装置,导致遇到特殊工况的施工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并且,现有的临时固定手段往往需要用到大型的工具和设备,运输的难度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临时固定装置,旨在使轮毂和机舱实现有效的临时固定,避免轮毂磕碰到机舱,同时,使装置在收纳状态下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临时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螺杆,能穿设于机舱法兰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杆具有朝向轮毂的第一端,以及背离轮毂的第二端;
第二螺杆,能穿设于轮毂法兰的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杆具有朝向机舱的第三端,以及背离机舱的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连接后,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同轴设置;
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母用于与机舱法兰背离轮毂的一侧限位接触;以及
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母用于与轮毂法兰背离机舱的一侧限位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临时固定装置还包括弹性垫块,所述弹性垫块设于所述第二螺母和轮毂法兰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垫块为环状垫块,所述弹性垫块设有卡接开口,所述弹性垫块的轴向厚度沿远离所述卡接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设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与所述第三端的外螺纹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临时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套筒组件,所述连接套筒组件包括:
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之外;
轴向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内套筒、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之间,并用于限制所述内套筒沿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轴向的位移;以及
外套环,套设于所述内套筒之外,所述外套环用于对所述内套筒沿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径向施加压力,以使所述内套筒紧贴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环槽及卡环,所述第一端的外周和所述第三端的外周分别开设有所述环槽,所述卡环凸设于所述内套筒的内壁,并与所述环槽卡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套筒包括多个拼接体,多个所述拼接体绕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轴向首尾顺次相连,以形成筒状结构;
每个所述拼接体的内弧面均设有弧形的卡条,多个所述卡条首尾顺次相连形成所述卡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筒状结构为直筒状结构,所述拼接体的外弧面开设有固定槽多个,不同所述拼接体上的所述固定槽首尾顺次相连形成环形槽;
所述外套环为卡箍,所述卡箍卡设于所述环形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筒状结构为锥筒状结构,所述外套环内形成有与所述锥筒状结构的外锥面适配的锥形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拼接体具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拼接体的拼接面上开设有拼接孔,另一个所述拼接体的拼接面上设有与所述拼接孔对应的拼接销。
本申请的临时固定装置,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连接形成的整体螺杆实现对机舱法兰和轮毂法兰的初步定位,随后安装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实现对机舱法兰和轮毂法兰的进一步定位,进而有效避免轮毂摆动磕碰到机舱,提升临时固定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可拆卸连接,在非使用状态下,使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离,螺杆的整体长度缩短,收纳占用空间较小,便于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临时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中临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采用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母和弹性垫块与轮毂法兰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弹性垫块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采用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连接套筒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其中一个拼接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采用的其中一个拼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采用的另一个拼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采用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其中一个拼接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采用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内套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采用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连接套筒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螺杆;110、第一端;120、第二端;2、第二螺杆;210、第三端;220、第四端;3、第一螺母;4、第二螺母;5、机舱法兰;6、轮毂;7、轮毂法兰;8、机舱;9、弹性垫块;910、卡接开口;10、内螺纹筒;11、内套筒;1110、拼接体;1120、固定槽;1130、拼接孔;1140、拼接销;12、轴向限位结构;1210、环槽;1220、卡条;13、外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固定装置进行说明。所述临时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螺杆1、第二螺杆2、第一螺母3和第二螺母4;第一螺杆1能穿设于机舱法兰5的连接孔,第一螺杆1具有朝向轮毂6的第一端110,以及背离轮毂6的第二端120;第二螺杆2能穿设于轮毂法兰7的连接孔,第二螺杆2具有朝向机舱8的第三端210,以及背离机舱8的第四端220,第一端110与第三端210可拆卸连接,当第一端110与第三端210连接后,第一螺杆1与第二螺杆2同轴设置;第一螺母3与第一螺杆1螺纹配合,第一螺母1用于与机舱法兰5背离轮毂6的一侧限位接触;第二螺母4与第二螺杆2螺纹配合,第二螺母4用于与轮毂法兰7背离机舱8的一侧限位接触。
本申请的临时固定装置的使用方式可以为:
1)将第一螺杆1穿入机舱法兰5的连接孔,将第二螺杆2穿入轮毂法兰7上相对应的连接孔;
2)将第一螺杆1的第一端110与第二螺杆2的第三端210连接;
3)将第一螺母3由机舱法兰5背离轮毂6的一侧旋拧入第一螺杆1,直至大致与机舱法兰5贴合,将第二螺母2由轮毂法兰7背离机舱8的一侧拧入第二螺杆2,直至大致贴近轮毂法兰7。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临时固定装置还可以具有其他使用方式,例如,先将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螺杆,随后将该整体螺杆依次穿入机舱法兰5和轮毂法兰7上相互对应的连接孔,最后再分别旋拧第一螺母3和第二螺母4,即成。另外,若要完成临时固定,在机舱法兰5和轮毂法兰7之间需要设置至少两个临时固定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临时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连接形成的整体螺杆实现对机舱法兰5和轮毂法兰7的初步定位,随后安装第一螺母3和第二螺母4,实现对机舱法兰5和轮毂法兰7的进一步定位,进而有效避免轮毂6摆动磕碰到机舱8,提升临时固定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可拆卸连接,在非使用状态下,使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分离,螺杆的整体长度缩短,收纳占用空间较小,便于转运。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一螺母3可设置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螺母3位于机舱法兰5背离轮毂6的一侧,另一个第一螺母3位于机舱法兰5朝向轮毂6的一侧;类似的,第一螺母3也可设置两个,其中一个第二螺母4位于轮毂法兰7背离机舱8的一侧,另一个第二螺母4位于轮毂法兰7朝向机舱8的一侧。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螺母3和两个第二螺母4,能进一步提升机舱法兰5和轮毂法兰7在螺杆上定位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临时固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及图4,临时固定装置还包括弹性垫块9,弹性垫块9设于第二螺母4和轮毂法兰7之间。在某些装配情况中,存在轮毂法兰7与机舱法兰5相对倾斜的工况(如图1所示的工况),在此工况下,第二螺母4的棱边可能与轮毂法兰7进行接触,容易造成轮毂法兰7的表面损伤。本实施例的弹性垫块9用于限制第二螺母4与轮毂法兰7的间距,避免第二螺母4与轮毂法兰7直接接触而损伤机舱法兰7,同时,由于弹性垫块9的弹性材质,弹性垫块9即使与机舱法兰7接触也不会损伤轮毂法兰7。
需要理解的是,轮毂法兰7与机舱法兰5之间不仅存在相对倾斜的工况,也存在轮毂法兰7与机舱法兰5之间基本平行的工况,图中并未示出,但本申请的临时固定装置适用于需要临时固定的各种工况。
可选的,图中未示出,在第一螺母3和机舱法兰5之间也设置弹性材质的垫块,其原理与上述的弹性垫块9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参阅图4,弹性垫块9为环状垫块,弹性垫块9设有卡接开口910,弹性垫块9的轴向厚度沿远离卡接开口910的方向逐渐增大。弹性垫块9的形状与第二螺母4和机舱法兰7之间的间隙的形状相适配,在安装时,可通过卡接开口910直接将弹性垫块9卡在第二螺杆2上,反向操作即可拆卸。弹性垫块9的结构简单,装卸便捷,与轮毂法兰7和第二螺母4之间均为面接触,避免应力集中损伤零部件。
上述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第一端110设有内螺纹筒10,内螺纹筒10与第三端210的外螺纹配合。在装卸时,通过使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之间发生相对旋转即可实现组装或拆卸,装卸方式简单快捷,便于操作。
上述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5至图11,临时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套筒组件,连接套筒组件包括内套筒11、轴向限位结构12和外套环13;内套筒11套设于第一端110和第三端210之外;轴向限位结构12设于内套筒11、第一端110和第三端210之间,并用于限制内套筒11沿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轴向的位移;外套环13套设于内套筒11之外,外套环13用于对内套筒11沿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的径向施加压力,以使内套筒11紧贴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
在连接时,将内套筒11套在第一端110和第三端210上,并使轴向限位结构12实现轴向限位配合,随后将外套环13套装在内套筒11外周,施加一定的挤压力,保证内套筒11与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紧密结合;反向操作即可拆卸。本实施例的连接套筒组件能实现可靠的连接,同时,连接套筒组件、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能分别收纳,便于收纳转运,接套筒组件、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能分别加工,降低加工难度;另外,由于本实施例通过套童状的构件与两个螺杆实现轴向和径向的限位配合,在使用时,即使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之间发生相对旋转也不会出现连接失效的情况,使用更加可靠。
参阅图6至图9,上述轴向限位结构12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轴向限位结构12包括环槽1210及卡环,第一端110的外周和第三端210的外周分别开设有环槽1210,卡环凸设于内套筒11的内壁,并与环槽1210卡接。本实施例的轴向限位结构12结构简单,定位可靠,加工难度也较低,有利于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阅图5至图11,内套筒11包括多个拼接体1110,多个拼接体1110绕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的轴向首尾顺次相连,以形成筒状结构;每个拼接体1110的内弧面均设有弧形的卡条1220,多个卡条1220首尾顺次相连形成卡环。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内套筒11和外套环13优选刚性材质,为了便于安装内套筒11,将内套筒11设计成分体结构,最终通过拼接形成完整的筒状结构。
可选的,参阅图5及图6,筒状结构为直筒状结构,拼接体1110的外弧面开设有固定槽1120多个,不同拼接体1110上的固定槽1120首尾顺次相连形成环形槽;外套环13为卡箍,卡箍卡设于环形槽。安装时,先将不同拼接体1110围绕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拼接形成完整的筒状结构,随后将卡箍卡在环形槽内并锁定即可。本实施例的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操作。
具体的,环形槽具有多个,多个环形槽分别环设于第一端10和第三端210的外周,保证内套筒11上与第一端10和第三端210对应的区域均能受到挤压作用力,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可选的,参阅图7至图11,筒状结构为锥筒状结构,外套环13内形成有与锥筒状结构的外锥面适配的锥形孔。本实施例中的外套环13为一连续的环状构件,安装时,先将不同拼接体1110围绕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拼接形成完整的筒状结构,随后将外套环13从锥筒状结构的小端套入,随着外套环13的移动,锥形孔对锥筒状结构的外锥面进行挤压,进而达到使拼接体1110贴合螺杆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7至图11,拼接体1110具有两个,其中一个拼接体1110的拼接面上开设有拼接孔1130,另一个拼接体1110的拼接面上设有与拼接孔1130对应的拼接销1140。本实施例通过拼接孔1130和拼接销1140的配合实现拼接体1110之间的预定位,相邻的拼接体1110拼接后无需手扶定位,降低了拼接的操作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螺杆,能穿设于机舱法兰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杆具有朝向轮毂的第一端,以及背离轮毂的第二端;
第二螺杆,能穿设于轮毂法兰的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杆具有朝向机舱的第三端,以及背离机舱的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连接后,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同轴设置;
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母用于与机舱法兰背离轮毂的一侧限位接触;以及
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母用于与轮毂法兰背离机舱的一侧限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固定装置还包括弹性垫块,所述弹性垫块设于所述第二螺母和轮毂法兰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块为环状垫块,所述弹性垫块设有卡接开口,所述弹性垫块的轴向厚度沿远离所述卡接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与所述第三端的外螺纹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套筒组件,所述连接套筒组件包括:
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之外;
轴向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内套筒、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之间,并用于限制所述内套筒沿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轴向的位移;以及
外套环,套设于所述内套筒之外,所述外套环用于对所述内套筒沿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径向施加压力,以使所述内套筒紧贴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环槽及卡环,所述第一端的外周和所述第三端的外周分别开设有所述环槽,所述卡环凸设于所述内套筒的内壁,并与所述环槽卡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包括多个拼接体,多个所述拼接体绕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轴向首尾顺次相连,以形成筒状结构;
每个所述拼接体的内弧面均设有弧形的卡条,多个所述卡条首尾顺次相连形成所述卡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为直筒状结构,所述拼接体的外弧面开设有固定槽多个,不同所述拼接体上的所述固定槽首尾顺次相连形成环形槽;
所述外套环为卡箍,所述卡箍卡设于所述环形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为锥筒状结构,所述外套环内形成有与所述锥筒状结构的外锥面适配的锥形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体具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拼接体的拼接面上开设有拼接孔,另一个所述拼接体的拼接面上设有与所述拼接孔对应的拼接销。
CN202121849991.2U 2021-08-09 2021-08-09 临时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672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9991.2U CN215672546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临时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9991.2U CN215672546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临时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2546U true CN215672546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0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4999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672546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临时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25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2878A (zh) * 2022-12-20 2023-03-21 易事特智能化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风轮安装对正装置及其对正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2878A (zh) * 2022-12-20 2023-03-21 易事特智能化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风轮安装对正装置及其对正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72546U (zh) 临时固定装置
US20140377072A1 (en) Root stiffener for a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
CN106438192A (zh) 分段式风力发电叶片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
CN205669461U (zh) 一种风机塔筒连接结构
US11814856B2 (en) Tower tube section, tower frame and wind power generator set
CN108547844B (zh) 一种分段式单边螺栓紧固件
CN217107309U (zh) 一种风电塔筒
CN212751746U (zh) 一种远距离输电用电缆固定装置
CN109356793A (zh) 安装架、能量存储单元、变桨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方法
CN21162362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弯头
CN216950684U (zh) 一种塔筒的胀套组合结构、塔筒和风力发电机组塔架设备
CN205918211U (zh) 模块化塔筒组件、塔架结构及塔架
CN209818204U (zh) 一种大型风电机组用叶轮导流罩
CN205194941U (zh) 一种密封连接结构
CN212643244U (zh) 一种紧固强度高的抱箍结构
CN219795453U (zh) 风力发电机组塔筒节段、塔筒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213175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发动机用飞轮壳
CN215772465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u型挂环
CN219081770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强力固定锚栓组件
CN219262905U (zh) 一种新型组合定位销
CN216086318U (zh) 便于安装的电机端盖
CN211761167U (zh) 一种骨架油封拆卸装置
CN114576244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抗弯螺栓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14519900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转子叶轮拆卸装置
CN217572743U (zh) 一种用于筒体和端盖螺钉连接的快速装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