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2439U - 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和涡轮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和涡轮增压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72439U CN215672439U CN202120378939.7U CN202120378939U CN215672439U CN 215672439 U CN215672439 U CN 215672439U CN 202120378939 U CN202120378939 U CN 202120378939U CN 215672439 U CN215672439 U CN 2156724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duct
- turbocharger
- lubricating
- pa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和涡轮增压器,其中,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包括本体,本体中部开设有轴孔,轴孔内壁开设有轴承安装部,本体开设有润滑油道、进油油道、冷却油道和回油腔,润滑油道连接至轴承安装部;进油油道的一端连接至本体的外端面,进油油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润滑油道;冷却油道为环绕轴孔开设的环形油道,冷却油道连通至进油油道;回油腔连通至冷却油道、润滑油道,回油腔具有连通至本体的外端面的回油口;本实用新型中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水冷通道,即可同时实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无需外接与水冷通道配合的水管管道,精简了零件数量、减少了零件成本,并且节省了原水冷结构占据的空间,优化了车内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和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涡轮增压技术的普及,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及动力需求,发动机的排汽温度越来越高,对于涡轮增压器的热负荷也越大。现有技术中,对于涡轮增压器的轴承部进行冷却,一般需要在涡轮增压器中间体上设计专门的水冷通道,并且需要在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外设置专用的管道与水冷通道连接配合,结构较为复杂,使得涡轮增压器占据空间较大、零件数量较多,不利于车内空间布置和成本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和涡轮增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专门的水冷通道与配合管道,不利于车内空间布置和成本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部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壁开设有轴承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开设有:
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连接至所述轴承安装部;
进油油道,所述进油油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的外端面,所述进油油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润滑油道;
冷却油道,所述冷却油道为环绕所述轴孔开设的环形油道,所述冷却油道连通至所述进油油道;
回油腔,所述回油腔连通至所述冷却油道、所述润滑油道,所述回油腔具有连通至所述本体的外端面的回油口。
可选地,所述进油油道连接至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且所述进油油道在所述本体的上端面的开口处构成进油口。
可选地,所述回油腔位于所述本体内部的下方,所述回油口对应开设于所述本体的下端面。
可选地,所述冷却油道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回油腔的第一回油开口,所述第一回油开口位于所述轴孔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轴孔的下端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回油腔的第二回油开口。
可选地,所述润滑油道包括第一润滑道、第二润滑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润滑道、所述第二润滑道的连接润滑道,所述连接润滑道连接至所述进油油道。
可选地,所述连接润滑道倾斜延伸,所述连接润滑道较高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进油油道和所述第一润滑道,所述连接润滑道较低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润滑道。
可选地,所述回油腔的下端面呈倾斜状,且所述回油腔的最低位置处开设有所述回油口。
可选地,所述轴孔靠近压气机的一端设有轴端润滑腔,所述轴端润滑腔连通至所述进油油道,所述轴端润滑腔设有连通至所述冷却油道的冷却进油道。
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压气机和上述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和涡轮增压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包括本体,本体中部开设有轴孔,轴孔内壁开设有轴承安装部,还设有润滑油道、进油油道、冷却油道和回油腔;其中,进油油道连接至润滑油道与冷却油道,冷却油道环绕轴孔设置,润滑油流经时能够充分换热带走热量,实现冷却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水冷通道,在将润滑油输入进油油道之后,通过将润滑油分支,分别进入润滑油道和冷却油道,即可同时实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由于不需要水冷通道,因此也无需外接与水冷通道配合的水管管道,彻底省去了整套水冷结构,精简了零件数量、减少了零件成本,并且节省了原水冷结构所需要占据的空间,优化了车内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的内部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的冷却油道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的另一个平面上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本体;11-轴孔;111-轴承安装部;112-第二回油开口;113-轴端润滑腔;
12-进油油道;121-进油口;
13-冷却油道;131-第一回油开口;132-冷却进油道;
14-润滑油油道;141-连接润滑道;142-第一润滑道;
15-回油腔;151-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轴孔11,轴孔11内壁开设有轴承安装部111,此外,本体1还开设有进油油道12、润滑油道、冷却油道13以及回油腔15。进油油道12的一端连接至本体1外端面,进油油道12的另一端连接至润滑油道。润滑油道连接至轴承安装部111,向轴承安装部111提供润滑油,以对轴孔11内的轴承进行润滑。冷却油道13为环绕轴孔11开设的环形油道,冷却油道13连通至进油油道12。回油腔15同时与冷却油道13、润滑油道连通,回油腔15具有回油口151,回油口151连通至本体1的外端面。
在使用时,从进油油道12输入润滑油,润滑油沿着进油油道12进入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的内部,并且进行分支,一部分润滑油进入润滑油道,被输送到轴承安装部111以向轴承提供润滑;另一部分润滑油进入冷却油道13,在冷却油道13内环绕轴承运行以进行换热,从而对轴承进行冷却;然后,润滑油道和冷却油道13内的润滑油继续移动进入回油腔15,从回油口151流出本体1,完成整个过程。
从上述的过程可以看出,进油油道连接至润滑油道与冷却油道,冷却油道环绕轴孔设置,润滑油流经时能够充分换热带走热量,实现冷却的作用。本实施中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水冷通道,在将润滑油输入进油油道12之后,通过将润滑油分支,分别进入润滑油道和冷却油道13,即可同时实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由于不需要水冷通道,因此也无需外接与水冷通道配合的水管管道,彻底省去了整套水冷结构,精简了零件数量、减少了零件成本,并且节省了原水冷结构所需要占据的空间,优化了车内空间。
可选地,进油油道12连接至本体1上端面,且进油油道12在本体1的上端面的开口处构成进油口121,润滑油从上端进入本体1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进油油道12,能够顺畅的进入内部进行润滑和冷却。
可选地,回油腔15位于本体1内部的下方,回油口151对应开设于本体1的下端面。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能够顺畅的进入回油腔15内,从本体1下端面的回油口151离开本体1。
可选地,回油腔15的下端面呈倾斜状,且回油腔15的下端面最低位置处开设回油口151。润滑油进入回油腔15后,沿着回油腔15倾斜的下端面流动,最终从回油口151离开,不易出现滞留回油腔15内的残油,能够促进润滑油高效流出本体1。
可选地,冷却油道13开设有连通至回油腔15的第一回油开口131,且第一回油开口131位于轴孔11的下方,润滑油进入冷却油道13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从下方的第一回油口151进入回油腔15,使得润滑油的流动顺畅,以保证轴承的润滑。
可选地,在轴孔11的下端面开设有连通至回油腔15的第二回油开口112。润滑油先从润滑油道进入轴承安装部111,继而进入轴孔11内,然后从第二回油开口112流入回油腔15,进一部提高润滑油流动的顺畅,以保证轴承的润滑。
可选地,本实施中的轴承安装部111数量为两个,润滑油道包括第一润滑道142和第二润滑道,以及同时连接于第一润滑道142、第二润滑道的连接润滑道141,连接润滑道141连接至进油油道12。润滑油进入进油油道12后,一部分润滑油进入连接润滑道141,在连接润滑道141内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第一润滑道142,一部分进入第二润滑道,以起到同时润滑两个轴承安装部111的作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润滑道141倾斜延伸,连接润滑道141较高的一端连接至进油油道12和第一润滑道142,连接润滑道141较低的一端连接至第二润滑道。润滑油从进油油道12进入连接润滑道141较高的一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一部分直接进入第一润滑道142,另一部分继续沿着连接润滑道141行进最终进入第二润滑道。
可选地,在轴孔11靠近压气机的一端设有轴端润滑腔113,轴端润滑腔113同时连通至进油油道12、冷却油道13,轴端润滑腔113连通有冷却进油道132,冷却进油道132的另一端连通至冷却油道13。润滑油可从进油油道12进入轴端润滑腔113,一部分润滑油参与润滑,另一部分润滑油通过冷却进油道132进入冷却油道13参与冷却。由于靠近压气机的一端温度较低,因此从将该端部的轴端润滑腔113将润滑油引入冷却油道13,使润滑油以较低的温度进行冷却,有助于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压气机和上述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涡轮增压器时,润滑油从涡轮增压器中间体上端的进油口121进入本体1的内部,然后沿着进油油道12进入连接润滑道141,然后沿着连接润滑道141分别进入第一润滑道142和第二润滑道,对两个轴承安装部111进行润滑。此外,靠近压气机的一端温度较低,该端部设有轴端润滑腔113,从两个轴承安装部111流入的润滑油通过轴孔11流入轴端润滑腔113,然后通过冷却进油道132进入冷却油道13。冷却油道13环形环绕在轴孔11的外侧,润滑油进入后与冷却油道13的侧壁换热,带走热量。在轴孔11内的润滑油沿着第二回油开口112进入回油腔15,在冷却油道13的内的润滑油沿着第一回油开口131进入回油腔15,在回油腔15内的润滑油沿着回油腔15的下端面流动进入回油口151,从本体1内流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在对涡轮增压器进行冷却的时候不需要外接额外的水冷管道,通过特殊设计的冷却油路,即可使用润滑油同时进行润滑和冷却,不仅精简了零件数量、降低了零件成本,同时不需要预留外部的水冷管道等相关结构的空间,更有利于车内空间的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部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壁开设有轴承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开设有:
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连接至所述轴承安装部;
进油油道,所述进油油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的外端面,所述进油油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润滑油道;
冷却油道,所述冷却油道为环绕所述轴孔开设的环形油道,所述冷却油道连通至所述进油油道;
回油腔,所述回油腔连通至所述冷却油道、所述润滑油道,所述回油腔具有连通至所述本体的外端面的回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油道连接至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且所述进油油道在所述本体的上端面的开口处构成进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腔位于所述本体内部的下方,所述回油口对应开设于所述本体的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道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回油腔的第一回油开口,所述第一回油开口位于所述轴孔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下端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回油腔的第二回油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道包括第一润滑道、第二润滑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润滑道、所述第二润滑道的连接润滑道,所述连接润滑道连接至所述进油油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润滑道倾斜延伸,所述连接润滑道较高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进油油道和所述第一润滑道,所述连接润滑道较低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润滑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腔的下端面呈倾斜状,且所述回油腔的最低位置处开设有所述回油口。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靠近压气机的一端设有轴端润滑腔,所述轴端润滑腔连通至所述进油油道,所述轴端润滑腔设有连通至所述冷却油道的冷却进油道。
10.一种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气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78939.7U CN215672439U (zh) | 2021-02-19 | 2021-02-19 | 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和涡轮增压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78939.7U CN215672439U (zh) | 2021-02-19 | 2021-02-19 | 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和涡轮增压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72439U true CN215672439U (zh) | 2022-01-28 |
Family
ID=79969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78939.7U Active CN215672439U (zh) | 2021-02-19 | 2021-02-19 | 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和涡轮增压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72439U (zh) |
-
2021
- 2021-02-19 CN CN202120378939.7U patent/CN2156724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59024B2 (en) | Turbocharger comprising a cooling device and an oil supply pipe | |
CN103403302A (zh) | 具有冷却的涡轮机壳体的废气涡轮增压机 | |
CN215672439U (zh) | 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和涡轮增压器 | |
CN115750752A (zh) | 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 |
CN201034030Y (zh) | 发动机机油冷却器与机油滤清器组合装置 | |
CN207437743U (zh) | 一种变速器壳体油路布置结构 | |
CN102392753B (zh) | 内燃机的齿轮室结构 | |
CN201756998U (zh) | 柴油机中冷器安装箱体 | |
CN2752530Y (zh) | 一种水冷式滑动轴承 | |
CN202611861U (zh) | 增压器回油装置 | |
CN205532918U (zh) | 一种柴油机齿轮室 | |
CN213807785U (zh) |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滤清模块 | |
CN202273772U (zh) | 内燃机的齿轮室结构 | |
CN204664371U (zh) | 发动机变速箱机油循环系统 | |
CN210003386U (zh) | 增压器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818132U (zh) | 船用低速机油底壳强化冷却装置 | |
CN202707233U (zh) | 一种内燃机增压器回油结构 | |
CN209925133U (zh) | 一种高度集成的每缸双歧管进气管 | |
CN218377795U (zh) | 集水阀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557059U (zh) | 发动机润滑系统安装结构 | |
CN205779228U (zh) | 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集成水冷进气歧管 | |
CN218760113U (zh) | 节温器壳体 | |
CN211952203U (zh) | 通用航空内燃机用双排机油泵 | |
CN206030961U (zh) | 一种带润滑冷却的桥壳总成 | |
CN206707827U (zh) | 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