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1356U - 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1356U
CN215671356U CN202121377194.9U CN202121377194U CN215671356U CN 215671356 U CN215671356 U CN 215671356U CN 202121377194 U CN202121377194 U CN 202121377194U CN 215671356 U CN215671356 U CN 215671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ergency
plate
service station
rescue servic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771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娇玲
杨煜博
杨煜硕
杨煜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Muzhixi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Muzhixi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Muzhixi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Muzhixi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771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1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1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1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包括站体及设置在站体内的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站体为通过底板、墙板和顶板与支架相互扣合形成的矩形腔室,且矩形腔室内通过隔板分割成至少两个腔室,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分类设置在腔室内,腔室之间通过设置在隔板上的开关门连通,墙板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外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装配式的站体与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的配合,对常见突发事件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储存,一站式服务,实现相应产品的及时提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同时,具有自助售货功能和阅读柜,便于人员获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解决救援的燃眉之急,减少人员伤亡,保护民生财产。

Description

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健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城市中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大量人口的聚集,对城市管理者的管理造成一定困难,其中,应急突发情况是城市管理中最常见的事件,但是,往往突发事件时间比较紧急,人员来不及处理,尤其是相应的应急设备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装配式的站体与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的配合,对常见突发事件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储存,一站式服务,实现相应产品的及时提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同时,具有自助售货功能和阅读柜,便于人员获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解决救援的燃眉之急,减少人员伤亡,保护民生财产的应急救援服务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包括站体及设置在所述站体内的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其特征是:所述站体为通过底板、墙板和顶板与支架相互扣合形成的矩形腔室,且所述矩形腔室内通过隔板分割成至少两个腔室,所述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分类设置在所述腔室内,腔室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开关门连通,所述墙板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外门;
所述支架为四根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立柱顶部的条形槽,所述顶板和底板均为矩形结构,其拐角处设置有与之为一体的安装导向块,所述安装导向块从所述立柱顶部向下滑动嵌入所述条形槽内,并通过限位机构对两者进行固定限位,所述墙板被夹持在所述顶板和下底板之间,且其左右两端伸入所述条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为两个,且之间通过所述墙板进行支撑,并形成放置有电池组的顶部隔层,电池组与设置在顶板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底板上设置有网状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和嵌入其内并能在其内滑动的限位块,限位槽在所述立柱上沿所述条形槽开设,且两者连通,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导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顶端螺接有固定帽,固定帽的一端抵在所述顶板上,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旋转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腔室包括消防器械间、应急设备间、卫生间、隔离间和会议室,且会议室内放置有应急物资柜、急救装备柜、自动售货机和自动阅读柜。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板和隔板为玻镁彩钢板,所述墙板为设置有子卡槽和母卡槽的集成保温墙板,所述立柱为钢材。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顶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墙板相同的子卡槽和母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隔层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组连接ups电源,电池组与腔室内的用电设备和墙板外的LED显示屏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会议室内设置有会议桌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桌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装配式的站体与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的配合,对常见突发事件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储存,一站式服务,实现相应产品的及时提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同时,具有自助售货功能和阅读柜,便于人员获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解决救援的燃眉之急,减少人员伤亡,保护民生财产。
2、本实用新型站体通过隔板分割成多个腔室,腔室分别设置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隔板上开设有开关门,通过开关门的开关实现各个腔室的隔断和连通,便于各种设备的分类放置,免受之间的干扰,墙板设置有外门,通过外门进出各个腔室,便于对腔室内部器材进行管理的同时,便于人员进入休息开会等操作。
3、本实用新型顶板和底板通过安装导向块能够在条形槽中上下滑动的同时,通过限位机构对顶板和底板在径向方向上进行限位,实现立柱与顶板和底板为一体结构,防止在使用中立柱径向移动,造成立柱移位使顶板和底板脱落,造成事故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墙板被夹持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且其左右两端伸入条形槽内,顶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对墙板进行下压操作,且底板对墙板和顶板的重量进行支撑,实现对墙板的上下限位,同时墙板左右两端伸入条形槽内,实现对墙板的左右和前后限位,保证墙板设置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中墙板移动脱落。
5、本实用新型顶板和底板上均设置有呈网状的加强筋,加强筋增加顶板和底板的强度,保证支撑的强度,通过加强筋的设置,增加顶板和底板强度的同时,还便于后续对顶板和底板的限位支撑,保证装配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和嵌入其内并能在其内滑动的限位块,限位槽在立柱上沿条形槽开设,且两者连通,限位块设置在安装导向块的两端,由于限位槽在立柱上与条形槽垂直,当安装导向块两端的限位块嵌入在条形槽和限位槽中后,实现对立柱的拉伸,防止立柱沿其径向向外倾斜,造成立柱的脱落,造成事故的发生。
7、本实用新型墙板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在重力的作用下,顶板、墙板和底板压在一起,使三者紧密连接,保证矩形腔室的密封性。
8、本实用新型立柱顶端螺接有固定帽,固定帽的一端抵在顶板上,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旋转吊环,通过固定帽螺接在立柱的顶端,对立柱顶端的条形槽和限位槽进行封堵,防止顶板、墙板和底板从条形槽中向上移动脱离,同时固定帽压紧在顶板上,产生一个下压力,使顶板、墙板和底板之间紧密连接,防止之间晃动,增加连接强度的同时,保证矩形腔室内部的密封性,固定帽上设置有弧形旋转吊环,通过弧形旋转吊环对固定帽进行旋转对顶板进行压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吊环把站体整体吊起,便于进行快速转运操作。
9、本实用新型顶板为两个,之间通过墙板进行支撑,形成用于放置电池组和UPS电源的顶部隔层,电池组与设置在顶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连接,实现对腔室内外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的同时,还增加顶板的下压力,保证墙板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使电池组和UPS电源设置在腔室顶部,减少占地面积,便于进行放置。
10、本实用新型底板、顶板和隔板为玻镁彩钢板,墙板为设置有子卡槽和母卡槽的集成保温墙板,之间进行拼装组合形成矩形腔室,墙板与墙板之间通过子卡槽和母卡槽相互卡合,增加连接强度,便于进行运输和拆装,且消毒后可重复循环使用。
11、本实用新型底板和顶板上开设有与墙板相同的子卡槽和母卡槽,能够实现底板和顶板与墙板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增加对墙板的限位功能,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增加密封性。
12、本实用新型腔室包括消防器械间、应急设备间、卫生间、隔离间和会议室,且会议室内放置有应急物资柜、急救装备柜、自动售货机和自动阅读柜,实现各种器材的分类存放,同时,自动售货机和自动阅读柜的设置,提高休息人员的休息体验的同时,还能够随时阅读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增加人员的处理能力。
13、本实用新型墙板外设置有LED显示屏,用以应急信息发布,应急产品介绍,提高人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认知。
14、本实用新型会议室内设置有会议桌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桌子,便于人们进行休息的同时,能够针对相应的突发事件现场进行会谈,讨论解决方案,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应急救援服务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板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板、顶板和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墙板的剖视图。
图6为墙板与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H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7中J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固定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图中,1-底板,2-墙板,3-顶板,4-支架,5-隔板,6-开关门,7-外门,8-条形槽,9-安装导向块,10-太阳能电池板,11-网状加强筋,12-限位槽,13-限位块,14-固定帽,15-弧形旋转吊环,16-子卡槽,17-母卡槽,18-LED显示屏;
A-消防器械间、B-应急设备间、C-卫生间、D-隔离间、E-会议室、E1-应急物资柜、E2-急救装备柜、E3-自动售货机、E4-自动阅读柜、F-顶部隔层。
应急救援服务站,包括站体及设置在站体内的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站体为通过底板、墙板和顶板与支架相互扣合形成的矩形腔室,且矩形腔室内通过隔板分割成至少两个腔室,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分类设置在腔室内,腔室之间通过设置在隔板上的开关门连通,墙板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外门;通过装配式的站体与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的配合,对常见突发事件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储存,一站式服务,实现相应产品的及时提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同时,具有自助售货功能和阅读柜,便于人员获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解决救援的燃眉之急,减少人员伤亡,保护民生财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站体为通过底板1、墙板2和顶板3与支架4相互扣合形成的矩形腔室,且矩形腔室内通过隔板5分割成至少两个腔室,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分类设置在腔室内,腔室之间通过设置在隔板5上的开关门6连通,墙板2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外门7。
站体通过隔板5分割成多个腔室,腔室分别设置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隔板5上开设有开关门6,通过开关门6的开关实现各个腔室的隔断和连通,便于各种设备的分类放置,免受之间的干扰,墙板2设置有外门7,通过外门7进出各个腔室,便于对腔室内部器材进行管理的同时,便于人员进入休息开会等操作。
支架4为四根立柱,立柱上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并延伸至立柱顶部的条形槽8,顶板3和底板1均为矩形结构,其拐角处设置有与之为一体的安装导向块9,安装导向块9从立柱顶部向下滑动嵌入条形槽8内,并通过限位机构对两者进行固定限位,墙板2被夹持在顶板3和底板1之间,且其左右两端伸入条形槽8内。
顶板3和底板1通过安装导向块9能够在条形槽8中上下滑动的同时,通过限位机构对顶板3和底板1在径向方向上进行限位,实现立柱与顶板3和底板1为一体结构,防止在使用中立柱径向移动,造成立柱移位使顶板3和底板1脱落,造成事故的发生。
墙板2被夹持在顶板3和底板1之间,且其左右两端伸入条形槽8内,顶板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对墙板2进行下压操作,顶板3、墙板2和底板1压在一起,使三者紧密连接,保证矩形腔室的密封性,且底板1对墙板2和顶板3的重量进行支撑,实现对墙板2的上下限位,同时墙板2左右两端伸入条形槽8内,实现对墙板2的左右和前后限位,保证墙板8设置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中墙板8移动脱落。
顶板3为两个,且之间通过墙板2进行支撑,并形成放置有电池组的顶部隔层F,电池组与设置在顶板3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10电连接;实现对腔室内外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的同时,还增加顶板3的下压力,保证墙板2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使电池组和UPS电源设置在腔室顶部,减少占地面积,便于进行放置。
顶板3和底板1上设置有网状加强筋11;网状加强筋11增加顶板3和底板1的强度,保证支撑的强度,通过加强筋的设置,增加顶板3和底板1强度的同时,还便于后续对顶板3和底板1的限位支撑,保证装配的稳定性。
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12和嵌入其内并能在其内滑动的限位块13,限位槽12在立柱上沿条形槽8开设,且两者连通,限位块13设置在安装导向块9上;由于限位槽12在立柱上与条形槽8垂直,当安装导向块9两端的限位块13嵌入在条形槽8和限位槽12中后,实现对立柱的拉伸,防止立柱沿其径向向外倾斜,造成立柱的脱落,造成事故的发生。
立柱顶端螺接有固定帽14,固定帽14的一端抵在顶板3上,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旋转吊环15;通过固定帽14螺接在立柱的顶端,对立柱顶端的条形槽8和限位槽9进行封堵,防止顶板3、墙板2和底板1从条形槽8中向上移动脱离,同时固定帽14压紧在顶板3上,产生一个下压力,使顶板3、墙板2和底板1之间紧密连接,防止之间晃动,增加连接强度的同时,保证矩形腔室内部的密封性,固定帽14上设置有弧形旋转吊环15,通过弧形旋转吊环15对固定帽14进行旋转对顶板3进行压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弧形旋转吊环15把站体整体吊起,便于进行快速转运操作。
腔室包括消防器械间A、应急设备间B、卫生间C、隔离间D和会议室E,且会议室E内放置有应急物资柜E1、急救装备柜E2、自动售货机E3和自动阅读柜E4;实现各种器材的分类存放,同时,自动售货机E3和自动阅读柜E4的设置,提高休息人员的休息体验的同时,还能够随时阅读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增加人员的处理能力。
自动售卖机E3:用于放置矿泉水,方便面,自热食品,手电筒,家庭救生包,救灾帐篷,救生衣。
急救物资柜(急救装备柜E2):用于放置家庭急救包、折叠担架床、医用防护服,医用(纱布、口罩,棉球胶布,绷带夹板,手套等)。
应急装备柜(应急物资柜E1):用于放置正负压呼吸器,负压式呼吸器,自救呼吸器,抢险救援鞋,防护头盔,绝缘手套,安全腰带,安全网,绳子,应急灯,手机充电插口,充电宝。
消防器械(消防器械间A):用于放置阻燃防护服,隔热鞋罩,灭火弹,灭火器,灭火毯,防高温手套,消防手套。
车辆应急设备(应急设备间B):用于放置车行者应急电瓶,袖珍灭火器,危险指示牌,充电桩等。
借阅书柜(自动阅读柜E4):主要放置书籍品类:急救知识类、中医养生类,应急装备及消防器械使用及消防知识类等书目。
隔离间D:作为备用房间使用。
底板3、顶板1和隔板4为玻镁彩钢板(或铝扣板或钢化玻璃或防爆玻璃),墙板2为设置有子卡槽16和母卡槽17的集成保温墙板,立柱为钢材;之间进行拼装组合形成矩形腔室,墙板2与墙板2之间通过子卡槽16和母卡槽17相互卡合,增加连接强度,便于进行运输和拆装,且消毒后可重复循环使用。
顶部隔层F内设置有与电池组连接UPS电源,电池组与腔室内的用电设备和墙板2外的LED显示屏18电连接;墙板2外设置有LED显示屏18,用以应急信息发布,应急产品介绍,提高人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认知。
会议室E内设置有会议桌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桌子;便于人们进行休息的同时,能够针对相应的突发事件现场进行会谈,讨论解决方案,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底板1和顶板3上增加子卡槽16和母卡槽17等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增加技术特征的详细描述为:底板1和顶板3上开设有与墙板2相同的子卡槽16和母卡槽17。
墙板2与墙板2之间通过子卡槽16和母卡槽17相互卡合,增加连接强度;底板1和顶板3上开设有与墙板2相同的子卡槽16和母卡槽17,能够实现底板1和顶板3与墙板2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增加对墙板2的限位功能,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增加密封性。
使用时,本申请能够放置在社区、车站或商业中心等人口密集场所,便于随时给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人员通过外门7进入到会议室E内,依据需求根据相应的设备完成相应的操作(通过应急物资柜E1获取应急物资、通过急救装备柜E2获得急救物资、通过自动售货机E3获得生活用品、通过自动阅读柜E4获取相应的应急手册、通过桌子和椅子进行休息或临时会议),
通过开关门6进入到消防器械间A、应急设备间B、卫生间C、隔离间D,依据需求进行选择性进入,完成相应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包括站体及设置在所述站体内的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其特征是:所述站体为通过底板、墙板和顶板与支架相互扣合形成的矩形腔室,且所述矩形腔室内通过隔板分割成至少两个腔室,所述应急物资和急救装备分类设置在所述腔室内,腔室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开关门连通,所述墙板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外门;
所述支架为四根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立柱顶部的条形槽,所述顶板和底板均为矩形结构,其拐角处设置有与之为一体的安装导向块,所述安装导向块从所述立柱顶部向下滑动嵌入所述条形槽内,并通过限位机构对两者进行固定限位,所述墙板被夹持在所述顶板和下底板之间,且其左右两端伸入所述条形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救援服务站,其特征是:所述顶板为两个,且之间通过所述墙板进行支撑,并形成放置有电池组的顶部隔层,电池组与设置在顶板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救援服务站,其特征是:所述顶板和底板上设置有网状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救援服务站,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和嵌入其内并能在其内滑动的限位块,限位槽在所述立柱上沿所述条形槽开设,且两者连通,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导向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救援服务站,其特征是:所述立柱顶端螺接有固定帽,固定帽的一端抵在所述顶板上,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旋转吊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急救援服务站,其特征是:所述腔室包括消防器械间、应急设备间、卫生间、隔离间和会议室,且会议室内放置有应急物资柜、急救装备柜、自动售货机和自动阅读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急救援服务站,其特征是:所述底板、顶板和隔板为玻镁彩钢板,所述墙板为设置有子卡槽和母卡槽的集成保温墙板,所述立柱为钢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急救援服务站,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和顶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墙板相同的子卡槽和母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救援服务站,其特征是:所述顶部隔层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组连接ups电源,电池组与腔室内的用电设备和墙板外的LED显示屏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急救援服务站,其特征是:所述会议室内设置有会议桌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桌子。
CN202121377194.9U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 Active CN215671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7194.9U CN215671356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7194.9U CN215671356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1356U true CN215671356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77194.9U Active CN215671356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1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71356U (zh) 一种应急救援服务站
CN202767557U (zh) 数码箱式睡眠舱
CN201326225Y (zh) 多功能的避难逃生间
CN111332476A (zh) 一种安全座椅
CN204502204U (zh) 一种公共场所消防救援箱
CN203424579U (zh) 新型多功能应急避险柜
CN102061815A (zh) 折叠式地震紧急避难器
JP3222540U (ja) 停電時用機器収納箱
CN206433949U (zh) 一种医用医药箱
CN213218287U (zh) 一种具有药械智能管理功能的消防员医学应急装置
CN206331520U (zh) 应急物品存储装置及应急物品存储车
CN201452351U (zh) 太空舱式睡眠床
CN202760711U (zh) 一种地震安全逃生的避难床
TWM528757U (zh) 避難裝置
CN207624288U (zh) 一种多功能数字标牌
CN217661164U (zh) 一种安全舱
CN215045490U (zh)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应急箱
CN113331607A (zh) 社区应急救援站
CN220743924U (zh) 一种家用多灾种应急救援箱
KR102029280B1 (ko) 재난 안전 디스펜서 테이블 장치
CN217724380U (zh) 一种便于林业使用的便携式灭火装置
CN206867648U (zh) 一种槌球用具放置架
CN213758976U (zh) 一种急诊护理急救箱
CN210185948U (zh) 一种急诊预检用组合式分检装置
CN108283740A (zh) 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外科输液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