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4738U - 模块箱及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块箱及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64738U
CN215664738U CN202121200241.2U CN202121200241U CN215664738U CN 215664738 U CN215664738 U CN 215664738U CN 202121200241 U CN202121200241 U CN 202121200241U CN 215664738 U CN215664738 U CN 215664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sitioning
piece
matching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002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桂铭
陈文�
谭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002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64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64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64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箱及运输装置,包括骨架和拉臂滚动机构,骨架包括侧板、与侧板相邻设置的底板、与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与侧板和底板相连接的正板和后板,顶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配合件;拉臂滚动机构包括拉臂机构和滚动机构,拉臂机构包括与正板相连接的拉动件以及与底板相连接的第二配合件;滚动机构设于第二配合件远离拉动件的一侧,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骨架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第一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卡合。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箱中拉臂滚动机构的设置便于对模块箱进行装卸,而且第一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的配合可以实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模块箱堆叠摆放,减少占地面积,实现一位多箱的功能。

Description

模块箱及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箱及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抢险救援时,所需的救援设备很多,在同一条件下使用的相关设备绝大部分并未统一装载运输,所以市面上现在设置了类似单元模块的箱体进行装载救援设备。
现有的模块箱空间体积较大,由此造成模块箱取放、安装运输非常不方便,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箱及运输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块箱取放、安装运输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箱,包括:骨架,包括侧板、与所述侧板相邻设置的底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与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相连接的正板和后板,所述顶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配合件;
拉臂滚动机构,包括拉臂机构和滚动机构,所述拉臂机构包括与所述正板相连接的拉动件以及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的第二配合件;
所述滚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二配合件远离所述拉动件的一侧,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所述骨架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二配合件卡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箱,所述第一配合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一配合单元;
所述第二配合件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与所述第一配合单元相对应的第二配合单元,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所述骨架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所述第一配合单元与所述第二配合单元卡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箱,所述第一配合单元和所述第二配合单元中的一者为限位槽,另一者为与所述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箱,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避让孔;
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所述骨架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所述滚动机构嵌设于所述避让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箱,所述顶板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配合件垂直设置;
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槽,且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所述骨架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箱,所述定位块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并排设置的第一定位单元;
所述定位槽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与所述定位单元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箱,所述侧板上设有可拆卸的侧门,所述侧门与所述侧板之间铰接;
所述后板上设有可拆卸的后门,所述后门与所述后板之间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箱,所述侧板靠近所述正板和所述后板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距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定位孔距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箱,所述顶板与所述正板、所述后板以及所述侧板之间的边角位置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角件;
所述连接角件周侧开设有多个钩挂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输装置,包括本体以及上述的模块箱,所述本体用于对所述模块箱进行输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箱及运输装置,模块箱上设有拉臂滚动机构,拉臂滚动机构的设置便于对模块箱进行装卸。底板和顶板上均设有第一配合件,拉臂机构包括第二配合件,且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骨架垂直叠放状态下,第一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卡合,以便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模块箱进行限位。由此模块箱可以堆叠摆放,减少占地面积,实现一位多箱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箱的堆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主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左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10、骨架;110、侧板;1110、侧门;1120、第一铰接件;1130、第一定位孔;1140、第二定位孔;120、底板;1210、定位槽;1211、第二定位单元;130、顶板;1310、定位块;1311、第一定位单元;140、正板;150、后板;1510、后门;1520、第二铰接件;160、第一配合件;1610、第一配合单元;170、避让孔;180、连接角件;1810、钩挂孔;
20、拉臂滚动机构;210、拉臂机构;2110、拉动件;2111、拉动主体;2112、拉环组件;21121、拉环安装件;21122、拉环;2113、加强筋;2114、加强板;2120、第二配合件;2121、第二配合单元;220、滚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箱,包括骨架10和拉臂滚动机构20,骨架10包括侧板110、与侧板110相邻设置的底板120、与底板120相对设置的顶板130以及与侧板110和底板120相连接的正板140和后板150,顶板130上分别设有第一配合件16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骨架10为六面体设置,且顶板130、底板120、两个侧板110、正板140和后板15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连接。骨架10外侧还设有拉臂滚动机构20,拉臂滚动机构20包括拉臂机构210和滚动机构220,拉臂机构210包括与正板140相连接的拉动件2110以及与底板120相连接的第二配合件2120。滚动机构220设于第二配合件2120远离拉动件2110的一侧,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骨架10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第一配合件160与第二配合件2120卡合。
请继续参照图1,图1中为两个模块箱进行堆叠,在其他实施场景中也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在此不做限定。多个骨架10可以通过第一配合件160与第二配合件2120卡合以实现层叠放置,进而可以一位多箱,便于节省模块箱的放置空间,提高了模块箱的放置灵活性。请参照图2,拉臂机构210和滚动机构220的设置便于对模块箱进行拆装,例如可以采用自装卸车进行模块箱的装卸。滚动机构220设于第二配合件2120远离拉动件2110的一侧,以避免模块箱在通过拉臂机构210拉动过程中,靠近后板150侧的骨架10与地面产生摩擦,对骨架10的底板120表面造成磨损。
请参照图1至图4,第一配合件160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一配合单元1610,第二配合件2120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与第一配合单元1610相对应的第二配合单元2121,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骨架10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第一配合单元1610与第二配合单元2121卡合。具体地,第一配合单元1610和第二配合单元2121中的一者为限位槽,另一者为与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块。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单元1610为限位槽,且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而第二配合单元2121为限位块,限位块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限位块与两个限位槽均并排设置。当两个模块箱上下叠放时,此时位于下方的模块箱的顶板130的限位槽与位于上方的模块箱底板120的限位块卡合,由此实现对上方的模块箱进行限位。滚动机构220设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配合单元2121的相对侧,也即两个滚动机构220之间的间距较大,有利于提高模块箱在滚动机构220的带动下移动的稳定性,且滚动机构220上可以设置与底板120相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与底板12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板与第二配合单元2121也可以采用螺栓或者焊接进行连接,用以提高固定板对于滚动机构220中的滚轮结构的支撑强度。需要说明的是,滚动机构220也可以单独设置于第二配合单元2121一侧并与底板120固定连接,在此不对滚动机构220的设置方式进行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顶板130上开设有避让孔170,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骨架10层叠放置状态下,滚动机构220嵌设于避让孔170内。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模块箱堆叠会使得堆叠后的模块箱整体重心升高,由此造成稳定性的下降。而顶板130上避让孔170的设置,可以使得安装于第二配合件2120上的滚动机构220不用再占用模块箱堆叠方向上的高度,也即使得上下堆叠设置的模块箱在堆叠状态下,位于上方的模块箱的底板120与位于下方的模块箱的顶板130相贴合,由此使得拉臂滚动机构20不会占用模块箱堆叠方向上的厚度,以降低模块箱堆叠的整体高度进而提高模块箱堆叠的稳定性。
顶板130上设有定位块1310,定位块13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配合件160垂直设置,底板120上设有定位槽1210,且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骨架10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定位块1310与定位槽1210相配合。模块箱在实际堆叠过程中,如果只设置第一配合件160和第二配合件2120的限位,模块箱也会沿第一配合件160的长度延伸方向移动,造成模块箱放置稳定性不够的问题。由此与第一配合件160垂直方向上进一步设置定位块1310,且定位块13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配合件160垂直设置。由此当多个模块箱层叠设置时,通过第一配合件160与第二配合件2120一方向的限位,以及通过定位块1310和定位槽1210另一方向的限位,使得模块箱在堆叠状态下不会发生移动,进而进一步提高模块箱堆叠状态的稳定性。在多个模块箱堆叠时,位于底部的模块箱的底板120设置的定位槽1210可以同时作为叉车的叉车孔,以可以通过叉车对模块箱进行搬运。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其他搬运装置对模块箱进行搬运,模块箱的顶板130也可以设置为定位槽1210,底板120上设置与定位槽1210相对应的定位块1310,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定位块1310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并排设置的第一定位单元1311,定位槽1210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与定位单元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单元12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单元1311和第二定位单元1211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并排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单元1311、第二定位单元121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者五个等,在此不做限定。多个定位块1310和多个定位槽1210的设置便于进一步提高多个模块箱堆叠状态下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和图6,侧板110上设有可拆卸的侧门1110,侧门1110与侧板110之间铰接,侧门1110顶部、底部或者侧部与侧板110之间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一铰接件1120,也即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在侧门1110的顶部、侧部或者底部设置第一铰接件1120,由此实现侧门1110的开启或者关闭,优选地,在侧门1110顶部设置第一铰接件1120,也即从下往上打开侧门1110,以免侧门1110在打开的过程中内部的物品掉落。同理,后板150上设有可拆卸的后门1510,后门1510与后板150之间铰接,后门1510顶部、底部或者侧部与后板150之间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二铰接件1520。优选地,第二铰接件1520设于后门1510的顶部。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地,侧板110靠近正板140和后板150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1130和第二定位孔1140,第一定位孔1130距底板120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定位孔1140距底板120之间的距离相同。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1130和第二定位孔1140设于靠近侧板110中部位置设置,也即设于侧板110两侧的中间位置。例如,当堆高机对模块箱进行搬运时,堆高机输出端会插设于第一定位孔1130和第二定位孔1140,而第一定位孔1130和第二定位孔1140位于侧板110中部位置,使得堆高机在对模块箱进行搬运时,模块箱整体不会发生抖动或者倾斜状态,以免使得模块箱内的物品发生晃动。
进一步地,顶板130与正板140、后板150以及侧板110之间的边角位置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角件180,连接角件180周侧开设有多个钩挂孔18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优选在骨架10的顶板130的四角位置均设置连接角件180,且连接角件180朝向侧板110的一端面、朝向正板140或者后板150的一端面以及朝向顶板130的一端面上均开设有钩挂孔1810。钩挂孔1810的设置便于适应不同的钩挂设备对模块箱进行搬运。例如钩挂孔1810可以作为堆高机、正面吊、行车、塔吊的勾挂点,以便于对模块箱进行搬运。具体钩挂孔1810的形状为圆孔、长圆孔或者方孔等,在此以设备的需求进行设定,不对此进行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5,拉臂滚动机构20中的拉动件2110,进一步包括拉动主体2111、与拉动主体2111相连接的拉环组件2112以及加强筋2113,拉环组件2112包括拉环安装件21121和与拉环安装件21121相配合的拉环21122,加强筋2113位于拉动主体2111靠近底板120一侧。拉环安装件21121与拉动主体2111连接,拉环21122与安装件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拉环安装件21121与拉动主体2111之间通过两个加强板2114进行限位,以提高拉环安装件21121的安装稳定性。加强筋2113设于拉动主体2111靠近底板120的一侧,进而提高拉动主体2111与骨架10之间的受力稳定性。在骨架10经拉臂机构210进行拖动时,正板140底部靠近底板120位置与拉动主体2111之间为主要受力区域,由此加强筋2113的设置可以提高拉动主体2111靠近底板120侧的刚度,进而提高拉动主体2111的使用寿命。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强筋2113的数量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筋2113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包括本体和上述的模块箱,本体用于对模块箱进行输送。需要说明的是,本体可以为叉车、堆高机、作业船等,在此不做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箱设有拉臂滚动机构20,拉臂滚动机构20的设置便于对模块箱进行装卸。底板120和顶板130上均设有第一配合件160,拉臂机构210包括第二配合件2120,且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骨架10垂直叠放状态下,第一配合件160与第二配合件2120卡合,以便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模块箱进行限位。由此模块箱可以堆叠摆放,减少占地面积,实现一位多箱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块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包括侧板、与所述侧板相邻设置的底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与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相连接的正板和后板,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配合件;
拉臂滚动机构,包括拉臂机构和滚动机构,所述拉臂机构包括与所述正板相连接的拉动件以及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的第二配合件;
所述滚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二配合件远离所述拉动件的一侧,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所述骨架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二配合件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一配合单元;
所述第二配合件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与所述第一配合单元相对应的第二配合单元,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所述骨架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所述第一配合单元与所述第二配合单元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单元和所述第二配合单元中的一者为限位槽,另一者为与所述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避让孔;
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所述骨架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所述滚动机构嵌设于所述避让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配合件垂直设置;
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槽,且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所述骨架垂直层叠放置状态下,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并排设置的第一定位单元;
所述定位槽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与所述定位单元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可拆卸的侧门,所述侧门与所述侧板之间铰接;
所述后板上设有可拆卸的后门,所述后门与所述后板之间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靠近所述正板和所述后板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距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定位孔距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正板、所述后板以及所述侧板之间的边角位置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角件;
所述连接角件周侧开设有多个钩挂孔。
10.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模块箱,所述本体用于对所述模块箱进行输送。
CN202121200241.2U 2021-05-31 2021-05-31 模块箱及运输装置 Active CN215664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0241.2U CN215664738U (zh) 2021-05-31 2021-05-31 模块箱及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0241.2U CN215664738U (zh) 2021-05-31 2021-05-31 模块箱及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64738U true CN215664738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3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00241.2U Active CN215664738U (zh) 2021-05-31 2021-05-31 模块箱及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64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7564B2 (en) Spatial integration module
CN107323895A (zh) 折叠式集装箱的组装方法
CN215664738U (zh) 模块箱及运输装置
AU643496B2 (en) Offshore container
AU2022335314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JP5243591B2 (ja) 組立式コンテナ及び組立式コンテナの輸送方法
US20060016807A1 (en) Foldable freight container
CN218859212U (zh) 一种可折叠的运输架
EP0598885A1 (en) LIFTING FITTING FOR CARGO CONTAINERS.
CN217599385U (zh) 一种集装箱
CN216508449U (zh) 物流台车
JP2014097673A (ja) ダンプトラックへの箱型コンテナの着脱機構
JP2002337923A (ja) 建築用複合パネルの搬送装置
CN113493052B (zh) 一种岩屑收集箱
CN209905318U (zh) 日化产品物流托盘
CN217100926U (zh) 零件托盘
CN210259678U (zh) 物流货运箱用一体式锁定装置
CN218930512U (zh) 一种可快速拆分拼装的防倾倒型仓储集装箱
JPH0144421Y2 (zh)
CN217625282U (zh) 散货集装箱
CN216547621U (zh) 一种可翻转式平运货架
CN217755827U (zh) 转运工装
CN212712596U (zh) 一种叉车装车运料专用装置
CN217436681U (zh) 罐式集装箱
CN214935543U (zh) 一种船用垃圾吊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