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3891U - 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63891U
CN215663891U CN202122114298.7U CN202122114298U CN215663891U CN 215663891 U CN215663891 U CN 215663891U CN 202122114298 U CN202122114298 U CN 202122114298U CN 215663891 U CN215663891 U CN 215663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in
impeller
battery
pro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42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142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63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63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63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包括冲浪板,冲浪板的底端表面上设置有尾鳍,尾鳍的表面上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推进装置,推进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转轴,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叶轮,电机的一端还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圆周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水口,壳体远离电机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导流罩。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该推进器导流罩及叶轮尺寸更小,降低水阻;增加了总的进水口的开口面积,在叶轮高转速的情况下保证充足进水量;导流罩相较市面一般导流圈长且直径小,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尾鳍延伸至推进装置以下,增加了运行平稳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进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
背景技术
推进器是将任何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旋转叶片、喷气或喷水来产生推力的。可以用来驱动交通工具前进,或是作为其他装置如发电机的动力来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速度、效率有了更高的追求,装备有电动水下推进器的冲浪板应运而生。
现有电动推进冲浪板方案均采用大叶轮方案,大幅增加尾鳍横截面积,导致前进过程中水阻增大,不工作时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现有方案进水口多为圆形,截面垂直于轴向,且导流圈较短,工作时进水口出水口都存在伤害到用户手指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包括冲浪板,所述冲浪板的底端表面上设置有尾鳍,所述尾鳍的表面上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叶轮,所述电机的一端还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圆周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壳体远离电机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导流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叶轮为开式叶轮,所述转轴和叶轮均位于壳体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尾鳍的内侧开有电池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槽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机与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槽位于尾鳍的上部,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该推进器导流罩及叶轮尺寸更小,降低水阻;增加了总的进水口的开口面积,在叶轮高转速的情况下保证充足进水量;导流罩相较市面一般导流圈长且直径小,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尾鳍延伸至推进装置以下,增加了运行平稳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1、推进装置;2、冲浪板;3、电机;4、转轴;5、叶轮;6、壳体;7、进水口;8、导流罩;9、尾鳍;10、安装槽;11、电池槽;12、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包括冲浪板2,冲浪板2的底端表面上设置有尾鳍9,尾鳍9的表面上开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内安装有推进装置1,推进装置1包括电机3,电机3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转轴4,转轴4远离电机3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叶轮5,电机3的一端还设置有壳体6,壳体6的圆周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水口7,壳体6远离电机3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导流罩8。
进一步的,叶轮5为开式叶轮,转轴4和叶轮5均位于壳体6的内部,叶轮5在壳体6的内部转动。
尾鳍9的内侧开有电池槽11,电池槽11用于安装电池12。
电池槽11内设置有电池12,电机3与电池12电性连接,电池12为推进装置1提供电力。
电池槽11位于尾鳍9的上部,电池12为充电电池,电池槽11位于尾鳍9上部能够减少走线的长度,电池12充电后能重复使用。
具体的,该推进器将推进装置1安装在尾鳍9的安装槽10内,电池槽11用于安装电池12,电池槽11位于尾鳍9上部能够减少走线的长度,电池12充电后能重复使用,推进装置1由安装在电池槽11内的电池12提供电力,推进装置1的电机3带动转轴4上的叶轮5转动,电机3为防水电机,叶轮5在壳体6的内部转动,由于叶轮5的转动水被从进水口7吸入到壳体6内,再由叶轮5通过导流罩8使水流喷出,从而产生推力使冲浪板2前进,冲浪板2长1.5~2.7米、宽约60厘米、厚7~10厘米,板轻而平,前后两端稍窄小,后下方有起稳定作用的尾鳍(9),为了冲浪板2表面的增加摩擦力,在板面上还涂有防滑的外膜,推进装置1安装在尾鳍9的中部,该设计可减少阻力,且可增加冲浪板2的稳定性,进水口7设置在壳体6的两侧,且进水口7有多个,可增加进水量,增强推进装置1的推进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该推进器导流罩8及叶轮5尺寸更小,降低水阻;增加了总的进水口7的开口面积,在叶轮5高转速的情况下保证充足进水量;导流罩8相较市面一般导流圈长且直径小,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尾鳍9延伸至推进装置1以下,增加了运行平稳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包括冲浪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浪板(2)的底端表面上设置有尾鳍(9),所述尾鳍(9)的表面上开有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内安装有推进装置(1),所述推进装置(1)包括电机(3),所述电机(3)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远离电机(3)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叶轮(5),所述电机(3)的一端还设置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圆周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壳体(6)远离电机(3)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导流罩(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为开式叶轮,所述转轴(4)和叶轮(5)均位于壳体(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鳍(9)的内侧开有电池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11)内设置有电池(12),所述电机(3)与电池(12)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11)位于尾鳍(9)的上部,所述电池(12)为充电电池。
CN202122114298.7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 Active CN215663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4298.7U CN215663891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4298.7U CN215663891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63891U true CN215663891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9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4298.7U Active CN215663891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63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29994U (zh) 螺旋桨桨后助推装置
CN209396017U (zh) 一种潜艇喷水推进装置
US6427618B1 (en) Bow mou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jet-propelling a submarine or torpedo through water
CN111086611A (zh) 水下推进器
CN110697014B (zh) 无轴泵喷矢量推进装置
CN215663891U (zh) 一种双侧入水的鳍状推进器
CA2691301A1 (en) Marine propelling system
CN112406434A (zh) 一种电动水空两用推进器
CN207843285U (zh) 一种双面吸水的喷水推进泵
CN110539866B (zh) 一种组合推进器
CN107719610A (zh) 一种船用涡轮轮缘发电拖式吊舱推进器
CN208306966U (zh) 一种船舶组合推进装置
CN1948083A (zh) 风电船
CN202574603U (zh) 一种船用喷射泵
CN211543846U (zh) 一种螺旋桨组件、推进装置及航行设备
CN201211414Y (zh) 便携泅渡推进器
CN112319752A (zh) 一种浸没式推进水面船舶
CN204587277U (zh) 单人水下推进装置
KR102028320B1 (ko) 와류를 이용한 일체형 추진 장치 및 이의 에너지 하베스팅 시스템
GB2419861A (en) Shrouded vane marine propeller
US20070014669A1 (en) Centrifugal engine
CN108216543B (zh) 一种喷水推进装置
CN211196565U (zh) 一种可穿戴的潜水推进装置
CN212951075U (zh) 一种船舶水下风力推进装置
CN211001768U (zh) 一种船用推进器以及推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