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7153U - 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7153U
CN215657153U CN202121404316.9U CN202121404316U CN215657153U CN 215657153 U CN215657153 U CN 215657153U CN 202121404316 U CN202121404316 U CN 202121404316U CN 215657153 U CN215657153 U CN 215657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xed
motor
threaded rod
pipe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043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联明
卢衍涛
丁原华
李宗席
郭刚
韦有学
张念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zhao Zhongyi Huakun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zhao Zhongyi Huakun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zhao Zhongyi Huakun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zhao Zhongyi Huakun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043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7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7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7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具体涉及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有夹持固定装置,所述基板顶部设有固定设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柱与管件的接触,接触时检测柱因压力对限位开关进行挤压,限位开关将信号传送给接收器,而管件的弯折部分,则未能对相对应的检测柱进行挤压,而未受挤压的检测柱则不能通过对应的限位开关向接收器传输信号,所以没有信号的一段则表示为管上的弯折部分,第二电机则通过丝杆带动活动板和其上的电动气缸移动至对应管件的上方进行挤压,整体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只对管件的弯折部分进行挤压,避免了对管件其他位置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
背景技术
调直机,也叫直丝机,调直断丝机,调直切断机。调直断丝机它属于调直设备中的一种。可调直切断不锈钢丝、铝丝、冷拔丝、包塑料皮钢丝等、切口齐、误差小、性能好,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各种周转材料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方管、钢管是一种最常见的周转材料,而由于一些客户对钢管的要求偏高,所以就需要对钢管进行精确的调直。
现有的调直机都是粗劣的对钢管进行调直,将出现弯折的管件夹持在两个支撑件之间,并没有直接对管件的弯折处进行调直,所以其在调直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管件完好处造成损坏,从而影响最终的调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通过检测柱与管件的接触,接触时检测柱因压力对限位开关进行挤压,限位开关将信号传送给接收器,而管件的弯折部分,则未能对相对应的检测柱进行挤压,而未受挤压的检测柱则不能通过对应的限位开关向接收器传输信号,所以没有信号的一段则表示为管上的弯折部分,第二电机则通过丝杆带动活动板和其上的电动气缸移动至对应管件的上方进行挤压,整体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只对管件的弯折部分进行挤压,避免了对管件其他位置造成损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有夹持固定装置,所述基板顶部设有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凹槽顶部,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夹持固定装置顶部,所述基板后侧固定设有L形板,所述形板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底部固定设有挤压调直装置,所述基板前侧固定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夹持固定装置前侧,所述L形板顶端一侧固定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挤压调直装置一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固定装置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凹槽前后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两端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与凹槽内壁相接触,所述螺纹座顶部固定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截面设置为L形,所述L形板远离螺纹座的一端与支撑板顶部相接触,所述螺纹杆两端螺纹螺向相反,所述螺纹杆两端螺纹关于螺纹杆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基板前侧,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基板并延伸至凹槽内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螺纹杆前端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限位槽,多个限位槽均开设于支撑板顶部,多个限位槽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槽内部设有检测柱,所述检测柱顶端贯穿限位槽并延伸至限位槽顶部,所述限位槽内腔底部固定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限位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顶端与检测柱底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检测柱一侧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调直装置包括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开设于L形板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底部,所述活动槽内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活动槽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丝杆中部外壁螺纹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活动槽内壁相接触,所述活动板底部固定设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底端固定设有调直板,所述活动板底部固定设有接收器,所述接收器设置于电动气缸一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于L形板顶部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L形板并延伸至活动槽内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丝杆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柱与管件的接触,接触时检测柱因压力收缩至限位槽内部,并对限位开关进行挤压,限位开关将信号传送给接收器,而管件的弯折部分,则未能对相对应的检测柱进行挤压,而未受挤压的检测柱则不能通过对应的限位开关向接收器传输信号,所以没有信号的一段则表示为管上的弯折部分,第二电机则通过丝杆带动活动板和其上的电动气缸移动至对应管件的上方进行挤压,而在挤压的过程中,管件对应的检测柱与限位开关接触时,则表示管件已调直,此时对应的限位开关则将信号发送至接收器,接收器接收信息则不对管件进行挤压,整体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只对管件的弯折部分进行挤压,避免了对管件其他位置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槽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板伸展图。
附图标记为:1、基板;2、凹槽;3、支撑板;4、L形板;5、螺纹杆;6、螺纹座;7、挤压板;8、第一电机;9、限位槽;10、检测柱;11、限位开关;12、弹簧;13、活动槽;14、丝杆;15、活动板;16、电动气缸;17、调直板;18、接收器;19、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顶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部设有夹持固定装置,所述基板1顶部设有固定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设置于凹槽2顶部,所述支撑板3顶部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夹持固定装置顶部,所述基板1后侧固定设有L形板4,所述形板靠近支撑板3的一端底部固定设有挤压调直装置,所述基板1前侧固定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夹持固定装置前侧,所述L形板4顶端一侧固定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挤压调直装置一侧,通过检测柱10与管件的接触,接触时检测柱10因压力收缩至限位槽9内部,并对限位开关11进行挤压,限位开关11将信号传送给接收器18,而管件的弯折部分,则未能对相对应的检测柱10进行挤压,而未受挤压的检测柱10则不能通过对应的限位开关11向接收器18传输信号,所以没有信号的一段则表示为管上的弯折部分,第二电机19则通过丝杆14带动活动板15和其上的电动气缸16移动至对应管件的上方进行挤压,而在挤压的过程中,管件对应的检测柱10与限位开关11接触时,则表示管件已调直,此时对应的限位开关11则将信号发送至接收器18,接收器18接收信息则不对管件进行挤压,整体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只对管件的弯折部分进行挤压,避免了对管件其他位置造成损伤。
所述夹持固定装置包括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凹槽2前后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两端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6,所述螺纹座6与凹槽2内壁相接触,所述螺纹座6顶部固定设有挤压板7,所述挤压板7截面设置为L形,所述L形板4远离螺纹座6的一端与支撑板3顶部相接触,所述螺纹杆5两端螺纹螺向相反,所述螺纹杆5两端螺纹关于螺纹杆5中心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螺纹杆5的转动,可带动其上的螺纹座6进行移动,螺纹座6移动的同时也带动其上的挤压板7对支撑板3上的管件进行挤压固定,使管件在调直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设置于基板1前侧,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端贯穿基板1并延伸至凹槽2内部,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端与螺纹杆5前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螺纹杆5转动,螺纹杆5转动时带动螺纹座6和其上的挤压板7对支撑板3上的管件进行挤压固定,避免在调直的过程中管件发生偏移晃动。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限位槽9,多个限位槽9均开设于支撑板3顶部,多个限位槽9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槽9内部设有检测柱10,所述检测柱10顶端贯穿限位槽9并延伸至限位槽9顶部,所述限位槽9内腔底部固定设有限位开关11,所述限位开关11外部套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与限位槽9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顶端与检测柱10底部固定连接,检测柱10在受压的过程中与限位开关11接触,然后限位开关11将信号传输给接收器18,而其中检测柱10未能与对应的限位开关11接触,则表示其所在位置为管件的弯折部分。
所述挤压调直装置包括活动槽13,所述活动槽13开设于L形板4靠近支撑板3的一端底部,所述活动槽13内部设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活动槽13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丝杆14中部外壁螺纹连接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与活动槽13内壁相接触,所述活动板15底部固定设有电动气缸16,所述电动气缸16底端固定设有调直板17,所述活动板15底部固定设有接收器18,所述接收器18设置于电动气缸16一侧,丝杆14转动时可带动受活动槽13限位的活动板15进行移动,活动板15在移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电动气缸16进行位置调节,使电动气缸16移动至管件对应的弯折部分,然后电动气缸16带动调直板17对管件进行调直。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固定设置于L形板4顶部一侧,所述第二电机19输出端贯穿L形板4并延伸至活动槽13内部,所述第二电机19输出端与丝杆14一端固定连接,由第二电机19带动丝杆14转动,丝杆14转动时可带动受活动槽13限位的活动板15进行移动,活动板15在移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电动气缸16进行位置调节,使电动气缸16移动至管件对应的弯折部分。
实施场景具体为:将管件放置于支撑板3上,并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螺纹杆5转动,螺纹杆5转动的同时则带动螺纹座6和其上的挤压板7向中心移动对管件进行挤压固定,而检测柱10在受到管件的压力收缩至限位槽9内部,并在收缩的同时也对限位槽9内的限位开关11进行挤压,限位开关11将信号传送给接收器18,而管件的弯折部分,则在放置的过程中,未能对相对应的检测柱10进行挤压,而未受挤压的检测柱10则未能对相对应的限位开关11进行挤压,所以接收器18就没有接收到相应的限位开关11信号,所以其没有信号的一段则表示为管件上的弯折部分,第二电机19则通过丝杆14带动其上的活动板15进行移动,并使活动板15移动至未发送信号的检测柱10顶部,然后启动电动气缸16,使电动气缸16带动调直板17对未发送信号的检测柱10上的管件进行挤压,在挤压的过程中,管件同时也对检测柱10进行挤压,而当检测柱10与限位开关11接触时,则表示管件已调直,此时对应的限位开关11则将信号发送至接收器18,接收器18接收信息则不对管件进行挤压,整体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只对管件的弯折部分进行挤压,避免了对管件其他位置造成损伤。
参照说明书附图2和3,该实施例的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所述限位槽9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检测柱10一侧固定连接,检测柱10在受压移动的过程中,也受滑块和滑槽的限制,从而检测柱10只能进行上下直线运动,避免了检测柱10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了检测柱10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实施场景具体为:检测柱10在受压移动的过程中,也受滑块和滑槽的限制,从而检测柱10只能进行上下直线运动,避免了检测柱10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了检测柱10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顶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部设有夹持固定装置,所述基板(1)顶部设有固定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设置于凹槽(2)顶部,所述支撑板(3)顶部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夹持固定装置顶部,所述基板(1)后侧固定设有L形板(4),所述形板靠近支撑板(3)的一端底部固定设有挤压调直装置,所述基板(1)前侧固定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夹持固定装置前侧,所述L形板(4)顶端一侧固定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挤压调直装置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装置包括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凹槽(2)前后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两端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6),所述螺纹座(6)与凹槽(2)内壁相接触,所述螺纹座(6)顶部固定设有挤压板(7),所述挤压板(7)截面设置为L形,所述L形板(4)远离螺纹座(6)的一端与支撑板(3)顶部相接触,所述螺纹杆(5)两端螺纹螺向相反,所述螺纹杆(5)两端螺纹关于螺纹杆(5)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设置于基板(1)前侧,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端贯穿基板(1)并延伸至凹槽(2)内部,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端与螺纹杆(5)前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限位槽(9),多个限位槽(9)均开设于支撑板(3)顶部,多个限位槽(9)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槽(9)内部设有检测柱(10),所述检测柱(10)顶端贯穿限位槽(9)并延伸至限位槽(9)顶部,所述限位槽(9)内腔底部固定设有限位开关(11),所述限位开关(11)外部套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与限位槽(9)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顶端与检测柱(10)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9)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检测柱(10)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调直装置包括活动槽(13),所述活动槽(13)开设于L形板(4)靠近支撑板(3)的一端底部,所述活动槽(13)内部设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活动槽(13)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丝杆(14)中部外壁螺纹连接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与活动槽(13)内壁相接触,所述活动板(15)底部固定设有电动气缸(16),所述电动气缸(16)底端固定设有调直板(17),所述活动板(15)底部固定设有接收器(18),所述接收器(18)设置于电动气缸(16)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固定设置于L形板(4)顶部一侧,所述第二电机(19)输出端贯穿L形板(4)并延伸至活动槽(13)内部,所述第二电机(19)输出端与丝杆(14)一端固定连接。
CN202121404316.9U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 Active CN215657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4316.9U CN215657153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4316.9U CN215657153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7153U true CN215657153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4316.9U Active CN215657153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7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0221B (zh) 一种制作雨刮器连杆的机械设备
CN215657153U (zh) 一种方管自动调直机
CN114558910A (zh) 消除铝型材的扭曲的铝型材矫直装置及方法
CN210936496U (zh) 一种用于钠棒挤压成型机的导向机构
CN111375644B (zh) 一种用于钠棒挤压成型机的导向机构
CN210475104U (zh) 中空玻璃隔条加工用多工位折弯机
CN117139427B (zh) 一种导电铜排制造用折弯装置
CN219357607U (zh) 一种可调式压管机
CN216729103U (zh) 用于金属材料的折弯模具
CN217889996U (zh) 一种塔机片标单肢踏步焊机的反变形型工装
CN218534270U (zh) 一种管道夹具
CN217858449U (zh) 一种便于调节钢结构摆放位置的液压式折弯装置
CN216881397U (zh) 一种夹杆机
CN218975799U (zh) 一种不易损伤金属导线的穿透夹
CN220210207U (zh) 异形线圈端部成型工装
CN211679421U (zh) 折弯机用上模夹具及折弯机
CN219130401U (zh) 管件校正用的管件固定装置
CN219817520U (zh) 棒材送料设备用对中装置
CN217397798U (zh) 移料装置
CN216462807U (zh) 一种焊管中心浮动调节夹紧装置
CN218079795U (zh) 一种膜式壁成排弯曲工装
CN213103940U (zh) 一种不锈钢角钢折弯机
CN219805152U (zh) 一种精细金属箔带材整平机
CN219132021U (zh) 手机摄像头加工工装
CN216027550U (zh) 用于手机天线模组的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