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2242U - 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2242U
CN215652242U CN202121357389.7U CN202121357389U CN215652242U CN 215652242 U CN215652242 U CN 215652242U CN 202121357389 U CN202121357389 U CN 202121357389U CN 215652242 U CN215652242 U CN 215652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late assembly
assembly
adjus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73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泽霈
万普华
杨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3573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2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2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2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包括运行部、输送平台部,输送平台部通过调节连接组件与运行部连接,运行部带动输送平台部在地面上进行移动;运行部包括平台基座和驱动轮,调节连接组件包括水平调节部和竖直调节部,平台基座为内设有空腔的壳体结构,驱动轮设置在平台基座底部,竖直调节部设置在平台基座内,且平台基座通过竖直调节部与水平调节部连接,水平调节部与输送平台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竖直调节部带动输送平台部进行高度上的调节,通过水平调节部带动输送平台部进行水平方位上的调节,从而便于将输送平台部精准移动至于患者和床体之间,以实现对患者的搬运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
背景技术
对于行走不便或处于昏迷瘫痪的患者,在医院就诊时,需要平躺休息进行治疗或接受检查,同时需要通过座椅或可移动病床实现对患者的搬运工作。
而现有的搬运手段一般都是采用床单等工具以人工的方式进行,不仅费事费力,同时也对患者造成不适或损伤。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包括运行部、输送平台部,所述输送平台部通过调节连接组件与所述运行部连接,所述运行部带动所述输送平台部在地面上进行移动;
所述运行部包括平台基座和驱动轮,所述调节连接组件包括水平调节部和竖直调节部,所述平台基座为内设有空腔的壳体结构,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底部,所述竖直调节部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内,且所述平台基座通过所述竖直调节部与所述水平调节部连接,所述水平调节部与所述输送平台部连接,所述竖直调节部可实现所述输送平台部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调节,所述水平调节部可实现所述输送平台部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调节。
较佳的,所述竖直调节部包括伸缩调节杠和升降板,所述伸缩调节杠竖直设置,所述伸缩调节杠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内,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水平调节部包括水平移动架、调节电机、齿轮、齿条、移动导轨和滑块,所述齿条和所述移动导轨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调节电机和所述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架上,所述输送平台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架上,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导轨和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平台基座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患者坐立时脚部放置的脚踏板。
较佳的,所述输送平台部包括背板组件、坐板组件和腿板组件,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腿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腿板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坐板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轴、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调节轴、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置为两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座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上,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座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腿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上,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轴转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调节部,所述腿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均设置为调节气缸。
较佳的,所述背板组件、所述坐板组件和所述腿板组件上均设置有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包括输送辊组、输送带和输送动力件,所述输送带绕设在所述输送辊组上,所述输送动力件和所述输送辊组传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输送辊组包括两个支撑输送辊、三个导向输送辊和一个动力张紧输送辊,所述支撑输送辊、所述导向输送辊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均平行设置,两所述支撑输送辊对称设置在所述背板组件或所述坐板组件或所述腿板组件的两侧,所述导向输送辊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均对应一所述支撑输送辊设置,其中两所述导向输送辊的导向轴心连线和两所述支撑输送辊的支撑轴心连线平行,另一所述导向输送辊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设置在所述支撑轴心连线和所述导向轴心连线之间,所述输送动力件与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传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坐板组件上所述支撑输送辊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背板组件和靠近所述腿板组件的端部,在所述平躺状态下,所述背板组件、所述坐板组件和所述腿板组件上位于上方的所述输送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面为运输水平端面。
较佳的,所述背板组件、所述坐板组件和所述腿板组件还设置有保护腔体部,所述保护腔体部设置为矩形箱体结构,所述输送动力件、所述导向输送辊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均设置在所述保护腔体部内,所述水平移动架和所述坐板组件的所述保护腔体部固定连接;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腿板组件的所述保护腔体部设置于所述运输水平端面下方,所述坐板组件的所述保护腔体部设置于所述运输水平端面上方;
所述第一调节部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坐板组件上所述保护腔体部的底部,另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背板组件上所述保护腔体部的侧部,所述第二调节部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坐板组件上所述保护腔体部的底部,另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腿板组件上所述保护腔体部的侧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竖直调节部带动所述输送平台部进行高度上的调节,通过所述水平调节部带动所述输送平台部进行水平方位上的调节,从而便于将所述输送平台部精准移动至于患者和床体之间,以实现对患者的搬运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医疗自动搬运椅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所述医疗自动搬运椅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所述医疗自动搬运椅的立体爆炸视图;
图4为所述输送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运行部;2-输送平台部;3-调节连接组件;11-平台基座;12-驱动轮;13-脚踏板;21-背板组件;22-坐板组件;23-腿板组件;24-第一调节部;25-第二调节部;26-输送带;27-支撑输送辊;28-导向输送辊;29-动力张紧输送辊;30-保护腔体部;31-伸缩调节杠;32-升降板;33-水平移动架;34-调节电机;35-齿轮;36-齿条;37-移动导轨;38-滑块;39-导向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所述医疗自动搬运椅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所述医疗自动搬运椅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所述医疗自动搬运椅的立体爆炸视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疗自动搬运椅包括运行部1、输送平台部2,所述输送平台部2通过调节连接组件3与所述运行部1连接,所述运行部1带动所述输送平台部2在地面上进行移动,所述输送平台部2用于搬运患者并实现患者平躺和坐立之间的自由切换,所述调节连接组件3调节所述输送平台部2的水平和竖直位置。
所述运行部1包括平台基座11和驱动轮12,所述调节连接组件3包括水平调节部和竖直调节部,所述平台基座11为内设有空腔的壳体结构,所述驱动轮12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11底部,所述竖直调节部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11内,且所述平台基座11通过所述竖直调节部与所述水平调节部连接,所述水平调节部与所述输送平台部2连接,所述竖直调节部可实现所述输送平台部2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调节,所述水平调节部可实现所述输送平台部2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调节。
所述竖直调节部包括伸缩调节杠31和升降板32,所述伸缩调节杠31竖直设置,所述伸缩调节杠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11内,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板32固定连接,提供所述伸缩调节杠31的制动可带动所述升降板32竖直上下移动。
一般的,所述伸缩调节杠31至少设置有两个,且两所述伸缩调节杠31对称设置在所述升降板32上。
所述水平调节部包括水平移动架33、调节电机34、齿轮35、齿条36、移动导轨37和滑块38,所述齿条36和所述移动导轨37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板32上,所述调节电机34和所述滑块38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架33上,所述输送平台部2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架33上,所述齿轮35设置在所述调节电机34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35和所述齿条36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导轨37和所述滑块38滑动连接,通过所述调节电机34带动所述齿轮35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齿轮35在所述齿条36上的滚动,以实现所述水平移动架33沿所述移动导轨37的水平移动。
一般的,所述移动导轨37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齿条36和所述移动导轨37均平行设置,所述齿条36设置于两所述移动导轨37之间,从而保证所述输送平台部2在水平方位上的稳定调节。
通过所述竖直调节部带动所述输送平台部2进行高度上的调节,通过所述水平调节部带动所述输送平台部2进行水平方位上的调节,从而便于将所述输送平台部2精准移动至于患者和床体之间,以实现对患者的搬运操作。
实施例二
所述输送平台部2包括背板组件21、坐板组件22和腿板组件23,所述背板组件21和所述坐板组件22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腿板组件23和所述坐板组件22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背板组件21和所述腿板组件23分别设置在所述坐板组件22的两侧。
所述输送平台部2通过调节可形成所述背板组件21和所述坐板组件22、所述坐板组件22和所述腿板组件23均具有一定夹角的坐立状态,以及所述背板组件21、所述坐板组件22和所述腿板组件23均位于同一平面的平躺状态,所述坐立状态下所述背板组件21和所述坐板组件22之间的夹角为90°~0°,所述腿板组件23和所述坐板组件22之间的夹角为90°~0°。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轴、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为两连接座,两所述连接座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组件21和所述坐板组件22上,两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轴转动连接,两所述连接座可绕所述第一调节轴轴线自由转动,从而实现所述背板组件21和所述坐板组件22之间的相对转动。
具体的,一所述连接座和所述第一调节轴固定连接,另一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调节轴设置在所述连接通孔内。
同理所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调节轴、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为两所述连接座,两所述连接座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腿板组件23和所述坐板组件22上,两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轴转动连接,两所述连接座可绕所述第二调节轴轴线自由转动,从而实现所述腿板组件23和所述坐板组件22之间的相对转动。
较佳的,所述背板组件21和所述坐板组件22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调节部24,所述腿板组件23和所述坐板组件22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调节部25,所述第一调节部24和所述第二调节部25均设置为调节气缸,通过所述调节气缸的伸缩推动从而带动所述背板组件21和所述坐板组件22之间的相对转动、所述腿板组件23和所述坐板组件22之间的相对转动。
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实现所述背板组件21和所述坐板组件22之间、所述坐板组件22和所述腿板组件23之间夹角的调节,以完成坐立状态和平躺状态之间的切换。
所述背板组件21、所述坐板组件22和所述腿板组件23上均设置有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包括输送辊组、输送带26和输送动力件,所述输送带26绕设在所述输送辊组上,所述输送动力件和所述输送辊组传动连接,从而实现所述输送动力件带动所述输送带26的定向运输。
如图4所示,图4为所述输送辊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所述输送辊组包括两个支撑输送辊27、三个导向输送辊28和一个动力张紧输送辊29,所述支撑输送辊27、所述导向输送辊28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29均平行设置,两所述支撑输送辊27对称设置在所述背板组件21或所述坐板组件22或所述腿板组件23的两侧,所述导向输送辊28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29均对应一所述支撑输送辊27设置,其中两所述导向输送辊28的导向轴心连线和两所述支撑输送辊27的支撑轴心连线平行,另一所述导向输送辊28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29设置在所述支撑轴心连线和所述导向轴心连线之间,所述输送动力件与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29传动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29位置,从而保证所述输送带26的张紧状态,且确保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29对所述输送带26的动力传输。
较佳的,所述坐板组件22上所述支撑输送辊2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背板组件21和靠近所述腿板组件23的端部,从而实现所述输送带26的侧向运输。
所述背板组件21、所述坐板组件22和所述腿板组件23还设置有保护腔体部30,所述保护腔体部30一般设置为矩形箱体结构,所述输送动力件、所述导向输送辊28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29均设置在所述保护腔体部30内,以对部件进行保护,一般的,所述水平移动架33和所述坐板组件22的所述保护腔体部30固定连接。
在所述平躺状态下,所述背板组件21、所述坐板组件22和所述腿板组件23上位于上方的所述输送带26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面为运输水平端面,从而保证对患者的稳定运输。同时所述背板组件21和所述腿板组件23的所述保护腔体部30设置于所述运输水平端面下方,所述坐板组件22的所述保护腔体部30设置于所述运输水平端面上方,从而实现所述保护腔体部30在所述背板组件21、所述坐板组件22和所述腿板组件23上的高度差。
所述第一调节部24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坐板组件22上所述保护腔体部30的底部,另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背板组件21上所述保护腔体部30的侧部,所述第二调节部25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坐板组件22上所述保护腔体部30的底部,另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腿板组件23上所述保护腔体部30的侧部,通过所述第一调节部24和所述第二调节部25的伸缩从而改变自身倾斜状态,以实现所述坐立状态和所述平躺状态的切换。
较佳的,所述水平移动架33上设置有导向槽孔39,所述第一调节部24和所述第二调节部25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槽孔39,以实现所述第一调节部24和所述第二调节部25对所述水平移动架33的穿设,同时所述导向槽孔39的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从而保证所述第一调节部24和所述第二调节部25在伸缩过程中,实现对所述第一调节部24和所述第二调节部25竖直摆动的导向,以提高状态切换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较佳的,所述平台基座11的一侧还设置有脚踏板13。所述脚踏板13对应在坐立状态下的所述输送平台部2,用于患者坐立时的脚部放置。
所述医疗自动搬运椅还包括供电部和自动控制部,所述供电部和所述自动控制部、所述驱动轮12、所述水平调节部、所述竖直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24、所述第二调节部25、所述输送动力件连接,以提供电力支持,所述自动控制部和所述驱动轮12、所述水平调节部、所述竖直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24、所述第二调节部25、所述输送动力件连接,以控制各部件运转。
所述供电部包括蓄电池和充电装置,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充电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11内,所述充电装置和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自动控制部、所述运行部1、所述输送平台部2连接。
所述自动控制部包括轮自动导航装置、系统控制器和控制按钮,所述轮自动导航装置和所述系统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11上,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输送平台部2上,所述轮自动导航装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系统控制器连接,所述系统控制器与所述运行部1、所述输送平台部2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两种状态的相互转换,通过平躺状态的所述输送平台部2对患者进行床位和医疗自动搬运椅之间的搬运,速度快,效率高,通过坐立状态的所述输送平台部2对患者进行移动转移,占用空间小,移动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将平躺状态的所述输送平台部2移动至患者侧面,并采用对患者进行侧向运输的方式,便于提前确定患者的在所述输送平台部2或床位上的放置位置,保证运输位置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行部、输送平台部,所述输送平台部通过调节连接组件与所述运行部连接,所述运行部带动所述输送平台部在地面上进行移动;
所述运行部包括平台基座和驱动轮,所述调节连接组件包括水平调节部和竖直调节部,所述平台基座为内设有空腔的壳体结构,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底部,所述竖直调节部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内,且所述平台基座通过所述竖直调节部与所述水平调节部连接,所述水平调节部与所述输送平台部连接,所述竖直调节部可实现所述输送平台部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调节,所述水平调节部可实现所述输送平台部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自动搬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调节部包括伸缩调节杠和升降板,所述伸缩调节杠竖直设置,所述伸缩调节杠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内,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自动搬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部包括水平移动架、调节电机、齿轮、齿条、移动导轨和滑块,所述齿条和所述移动导轨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调节电机和所述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架上,所述输送平台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架上,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导轨和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自动搬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基座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患者坐立时脚部放置的脚踏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自动搬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平台部包括背板组件、坐板组件和腿板组件,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腿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腿板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坐板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轴、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调节轴、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置为两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座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上,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座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腿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上,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轴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自动搬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调节部,所述腿板组件和所述坐板组件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均设置为调节气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自动搬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组件、所述坐板组件和所述腿板组件上均设置有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包括输送辊组、输送带和输送动力件,所述输送带绕设在所述输送辊组上,所述输送动力件和所述输送辊组传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自动搬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组包括两个支撑输送辊、三个导向输送辊和一个动力张紧输送辊,所述支撑输送辊、所述导向输送辊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均平行设置,两所述支撑输送辊对称设置在所述背板组件或所述坐板组件或所述腿板组件的两侧,所述导向输送辊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均对应一所述支撑输送辊设置,其中两所述导向输送辊的导向轴心连线和两所述支撑输送辊的支撑轴心连线平行,另一所述导向输送辊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设置在所述支撑轴心连线和所述导向轴心连线之间,所述输送动力件与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传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自动搬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组件上所述支撑输送辊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背板组件和靠近所述腿板组件的端部,在平躺状态下,所述背板组件、所述坐板组件和所述腿板组件上位于上方的所述输送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面为运输水平端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自动搬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组件、所述坐板组件和所述腿板组件还设置有保护腔体部,所述保护腔体部设置为矩形箱体结构,所述输送动力件、所述导向输送辊和所述动力张紧输送辊均设置在所述保护腔体部内,所述水平移动架和所述坐板组件的所述保护腔体部固定连接;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腿板组件的所述保护腔体部设置于所述运输水平端面下方,所述坐板组件的所述保护腔体部设置于所述运输水平端面上方;
所述第一调节部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坐板组件上所述保护腔体部的底部,另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背板组件上所述保护腔体部的侧部,所述第二调节部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坐板组件上所述保护腔体部的底部,另一端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腿板组件上所述保护腔体部的侧部。
CN202121357389.7U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 Active CN215652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7389.7U CN215652242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7389.7U CN215652242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2242U true CN215652242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5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7389.7U Active CN215652242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2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54137B2 (en) Patient transfer and transport bed
KR101437305B1 (ko) 환자 리프트 및 이송 장치
US7484252B2 (en) Automatic patient transfer system
US20060174405A1 (en) Patient transfer and transport bed
CN107928910A (zh) 轮椅及轮椅组合床
CN102462616B (zh) 温热治疗仪及温热治疗仪用上下运动调节装置
JP2017529879A (ja) 患者移送装置
US200700560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ient transfer
CN215652242U (zh) 一种医疗自动搬运椅
CN113558883A (zh) 一种转移用医疗轮椅
CN215652100U (zh) 一种医疗用转移平台
CN111568651A (zh) 一种重症监护用病人安全转运装置
CN113018014A (zh) 一种医疗转移平台
CN112960590A (zh) 医用辅助转运装置
CN212395222U (zh) 一种高度可调滑动式过床转运车
CN112168507B (zh) 一种折叠式转运医用床
NL2025483B1 (en) Patient turning device
CN213406605U (zh) 一种患者转移床
CN215652088U (zh) 一种转移平台
RU2364384C1 (ru) Тележка-подъемник для больных
CN211244137U (zh) 一种病患转移医护推床
CN215081005U (zh) 一种转接轮架
CN219071003U (zh) 一种骨科用电动转运车
CN218899965U (zh) 一种便于上下救护车的紧急救护担架
CN220938345U (zh) 一种可移动式的约束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