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0956U - 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及洗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及洗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0956U
CN215650956U CN202120332366.4U CN202120332366U CN215650956U CN 215650956 U CN215650956 U CN 215650956U CN 202120332366 U CN202120332366 U CN 202120332366U CN 215650956 U CN215650956 U CN 215650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pad
pad
cushion
base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323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绪明
褚延宾
邵明阳
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Dishwash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Dishwash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Dishwash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Dishwash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323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0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0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0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及洗碗机,所述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包括底座、减震垫,所述减震垫沿第一方向对称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减震垫两侧的侧挡壁。本实用新型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能够有效防止内胆减震垫出现松脱、跑位的问题,提高了减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及洗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及洗碗机。
背景技术
洗碗机是一种用来清洗餐具或烹调器皿的家用厨房电器,其正逐步进入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中。洗碗机的内胆安装在洗碗机的底座上,内胆在工作时可能会发生震动,导致内胆与底座之间产生应力,可能使内胆或底座变形,影响洗碗机的使用寿命。
为此,公开号CN209107265U公开了一种洗碗机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以及和底座相互连接的内胆减震垫,底座对应内胆减震垫设置有限位槽,内胆减震垫一侧对应限位槽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一侧设置有卡槽,限位块插入限位槽、且限位块通过卡槽和限位槽相互卡扣配合。当内胆减震垫和底座装配时,内胆减震垫的限位块对准限位槽后,将内胆减震垫的限位块向下插入限位槽,限位块沿限位槽的导向斜面插入到限位槽内,此时,限位块的卡槽卡在限位槽的一侧,进行限位固定。当内胆震动时,虽然内胆减震垫能够减缓震动冲击带来的变形,延长洗碗机的使用寿命,但是,底座的限位槽与内胆减震垫的限位块之间的配合结构,易使得内胆减震垫受到反复拖拽,容易出现松脱、跑位,所以,内胆减震垫的缓冲效果一般,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能够有效防止内胆减震垫出现松脱、跑位的问题,提高了减震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包括:
底座;
减震垫,所述减震垫沿第一方向对称地安装于所述底座;
其中,所述底座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减震垫两侧的侧挡壁。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垫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侧挡壁适配的侧凹台。
进一步的,所述侧挡壁呈阶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垫的底板朝所述底座的内侧凸出。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减震垫之间形成边缘平齐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形成有第一插装部,所述减震垫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插装部适配的第一配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装部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凸块;
呈弧形延伸的第二凸块;
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延伸至所述第二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位于所述第二凸块的两侧,所述第三凸块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侧挡壁、所述第二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凸块低于所述侧挡壁、所述第二凸块设置。
基于上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洗碗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减震垫的两侧设置侧挡壁,利用侧挡壁实行限位、进行阻挡,将减震垫有效地限定其安装区域内,在减震垫受到挤压、变形时,避免产生松脱、跑位的问题,确保起到较好地缓冲效果。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底座中减震垫安装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洗碗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座1;
侧挡壁11;减震垫安装口12;第一凸块13;第二凸块14;第三凸块15;
减震垫2;
底板21;侧板22;侧凹台23;外侧面24;第一凹槽25、第二凹槽26;第三凹槽27;延伸块28;
内胆底板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包括有底座1、减震垫2,如图1、图2所示,减震垫2具有两个,两个减震垫2沿第一方向对称地安装在底座1的后部,在安装内胆时,内胆位于两个减震垫2之间,利用减震垫2的隔震、减震作用对内胆形成防护,特别的,在底座1上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侧挡壁11,如图3、图4所示,在减震垫2的两侧均形成有侧挡壁11。
通过在减震垫2的两侧设置侧挡壁11,利用侧挡壁11实行限位、进行阻挡,将减震垫2有效地限定其安装区域内,在减震垫2受到挤压、变形时,避免产生松脱、跑位的问题,确保起到较好地缓冲效果。
如图5至图7所示,减震垫2呈L形,其包括底板21、侧板22,制造减震垫2的材料以弹性材料为优选,具体可旋转具有良好弹性和绝缘性的橡胶材料。
在底座1后部的两侧各形成有一个支柱,支柱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加强筋,支柱的顶部与支柱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L形的减震垫安装口12,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与减震垫2的侧板22配合,减震安装口的底面与减震垫2的底板21配合。
由于底座1与减震垫2之间的配合结构并不唯一,以下通过几个实施例对减震安装口处的具体结构以及减震垫2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侧挡壁11由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开始延伸,即侧挡壁11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相接,使得侧挡壁11具有更好地抵抗变形的能力。
侧挡壁11呈阶梯形,阶梯形包括L形,为了简化结构,侧挡壁11具体呈L形,如图4所示,更适配减震垫2的形状,并在竖向和横向上能够较大范围内阻挡减震垫2移位。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减震垫2的两侧形成有与侧挡壁11适配的侧凹台23。
在将减震垫2由上至下插入在两个侧挡壁11之间后,侧挡壁11的端面以及其朝向减震垫2的内侧面均能与减震垫2的侧凹台23接触并形成抵靠,有利于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侧凹台23呈L形,侧凹台23由减震垫2的侧板22延伸至减震垫2的底板21上。
在具有L形的侧凹台23后,减震垫2的两侧形成了阶梯形的外侧面24,如图5所示,在将减震垫2由底座1上拆卸下来时,可直接用手掰动减震垫2两侧的外侧面24,或者夹紧减震垫2两侧的外侧面24,之后向上拖拽减震垫2来将其取出。
为了更方便地将减震垫2由底座1上取下,本实施例中减震垫2朝向底座1的内侧凸出,如图2所示,减震垫2的底板21伸出于减震安装口的底面,一方面有利于增大与内胆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在拿取减震垫2时,可由下向上掰动减震垫2的底板21的伸出部分。
为了将减震垫2可靠地固定在底座1上,本实施例在底座1上形成有第一插装部,并在减震垫2的底部上形成有与第一插装部适配的第一配合部。
由于减震垫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为了易于插装、保证缓冲效果,本实施例第一插装部包括凸块,第一配合部包括与凸块适配的凹槽。
具体地,第一插装部形成在减震安装口的底面,如图4所示,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凸块13、呈弧形延伸的第二凸块14以及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凸块15。如图5所示,为了适配第一插装部,第一配合部形成在减震垫2的底板21上,其包括有与第一凸块13对应的第一凹槽25、与第二凸块14对应的第二凹槽26以及与第三凸块15对应的第三凹槽27。
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第一凸块13延伸至第二凸块14上,如图4所示,第三凸块15位于第二凸块14的两侧,第三凸块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侧挡壁11、第二凸块14。
本实施例中,侧挡壁11、第二凸块14以及第三凸块15均相对第一凸块13对称设置。
具体地,第一凸块13位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与第二凸块14之间,利用第一凸块13、第二凸块14涉及减震垫2底部的大部分区域,确保减震垫2底部与减震安装口的底面之间紧密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三凸块15的高度低于侧挡壁11以及第二凸块14的高度,第三凸块15主要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为了能够在安装减震垫2时较为直观地查看减震垫2是否插装到位,本实施例在底座1、减震垫2之间还形成有边缘平齐结构,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形成的边缘平齐结构,提示安装人员减震垫2已安装到位。
具体地,边缘平齐结构包括减震垫2的侧板22的顶端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的顶端,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减震垫2的侧板22的顶端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的顶端平齐。
具体地,边缘平齐结构还包括减震垫2的外侧面24与侧挡壁11,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减震垫2的外侧面24与侧挡壁11平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侧挡壁11呈直线形,侧挡壁11由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开始延伸,即侧挡壁11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相接,使得侧挡壁11具有更好地抵抗变形的能力。
本实施例中,在减震垫2的两侧形成有与侧挡壁11适配的侧凹台23,侧凹台23呈直线形,位于减震垫2两侧的底部,其仅形成在减震垫2的底板21上,如图6所示。
在将减震垫2由上至下插入在两个侧挡壁11之间后,侧挡壁11的端面以及其朝向减震垫2的内侧面均能与减震垫2的侧凹台23接触并形成抵靠,有利于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由于减震垫2的底板21的厚度大于减震垫2的侧板22的厚度,仅在减震垫2的底板21上设置侧凹台23,也有利于确保减震垫2的侧板22具有足够的缓冲能力。
在具有直线形的侧凹台23后,减震垫2的两侧形成有位于侧凹台23上侧且呈L形的外侧面24,在将减震垫2由底座1上拆卸下来时,可直接用手掰动减震垫2两侧的外侧面24,或者夹紧减震垫2两侧的外侧面24,之后向上拖拽减震垫2来将其取出。
为了更方便地将减震垫2由底座1上取下,本实施例中减震垫2朝向底座1的内侧凸出,减震垫2的底板21伸出于减震安装口的底面,一方面有利于增大与内胆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在拿取减震垫2时,可由下向上掰动减震垫2的底板21的伸出部分。
为了将减震垫2可靠地固定在底座1上,本实施例在底座1上形成有第一插装部,并在减震垫2的底部上形成有与第一插装部适配的第一配合部。
由于减震垫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为了易于插装、保证缓冲效果,本实施例第一插装部包括凸块,第一配合部包括与凸块适配的凹槽。
具体地,第一插装部形成在减震安装口的底面,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凸块13、呈弧形延伸的第二凸块14以及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凸块15。如图6所示,为了适配第一插装部,第一配合部形成在减震垫2的底板21上,其包括有与第一凸块13对应的第一凹槽25、与第二凸块14对应的第二凹槽26以及与第三凸块15对应的第三凹槽27。
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第一凸块13延伸至第二凸块14上,第三凸块15位于第二凸块14的两侧,第三凸块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侧挡壁11、第二凸块14。
本实施例中,侧挡壁11、第二凸块14以及第三凸块15均相对第一凸块13对称设置。
具体地,第一凸块13位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与第二凸块14之间,利用第一凸块13、第二凸块14涉及减震垫2底部的大部分区域,确保减震垫2底部与减震安装口的底面之间紧密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三凸块15的高度低于侧挡壁11以及第二凸块14的高度,第三凸块15主要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为了能够在安装减震垫2时较为直观地查看减震垫2是否插装到位,本实施例在底座1、减震垫2之间还形成有边缘平齐结构,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形成的边缘平齐结构,提示安装人员减震垫2已安装到位。
具体地,边缘平齐结构包括减震垫2的侧板22的顶端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的顶端,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减震垫2的侧板22的顶端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的顶端平齐。
具体地,边缘平齐结构还包括减震垫2的外侧面24与侧挡壁11,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减震垫2的外侧面24与侧挡壁11平齐。
实施例三
为了方便地将减震垫2由底座1上取下,本实施例中减震垫2朝底座1的内侧凸出,减震垫2的底板21伸出于减震安装口的底面,一方面有利于增大与内胆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在拿取减震垫2时,可由下向上掰动减震垫2的底板21的伸出部分。
为了使得减震垫2的底板21的伸出部分更好地抵靠在支柱上,提高安装的可靠性,本实施例在减震垫2的底板21的内端形成有朝下延伸的延伸块28,如图7所示,利用延伸块28与支柱的内侧壁接触并形成抵靠。
本实施例中,侧挡壁11由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开始延伸,即侧挡壁11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相接,使得侧挡壁11具有更好地抵抗变形的能力。
侧挡壁11呈阶梯形,阶梯形包括L形,为了简化结构,侧挡壁11具体呈L形,更适配减震垫2的形状,并在竖向和横向上能够较大范围内阻挡减震垫2移位。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减震垫2的两侧形成有与侧挡壁11适配的侧凹台23。
在将减震垫2由上至下插入在两个侧挡壁11之间后,侧挡壁11的端面以及其朝向减震垫2的内侧面均能与减震垫2的侧凹台23接触并形成抵靠,有利于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侧凹台23呈L形,侧凹台23由减震垫2的侧板22延伸至减震垫2的底板21上。
在具有L形的侧凹台23后,减震垫2的两侧形成阶梯形的外侧面24。
本实施例中,减震垫2两侧的外侧面24凸出于侧挡壁11,在将减震垫2由底座1上拆卸下来时,可直接用手掰动减震垫2两侧的外侧面24,外凸的外侧面24更利于向上拖拽减震垫2。
为了将减震垫2可靠地固定在底座1上,本实施例在底座1上形成有第一插装部,并在减震垫2的底部上形成有与第一插装部适配的第一配合部。
由于减震垫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为了易于插装、保证缓冲效果,本实施例第一插装部包括凸块,第一配合部包括与凸块适配的凹槽。
具体地,第一插装部形成在减震安装口的底面,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凸块13、呈弧形延伸的第二凸块14以及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凸块15。如图7所示,为了适配第一插装部,第一配合部形成在减震垫2的底板21上,其包括有与第一凸块13对应的第一凹槽25、与第二凸块14对应的第二凹槽26以及与第三凸块15对应的第三凹槽27。
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第一凸块13延伸至第二凸块14上,第三凸块15位于第二凸块14的两侧,第三凸块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侧挡壁11、第二凸块14。
本实施例中,侧挡壁11、第二凸块14以及第三凸块15均相对第一凸块13对称设置。
具体地,第一凸块13位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与第二凸块14之间,利用第一凸块13、第二凸块14涉及减震垫2底部的大部分区域,确保减震垫2底部与减震安装口的底面之间紧密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三凸块15的高度低于侧挡壁11以及第二凸块14的高度,第三凸块15主要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为了能够在安装减震垫2时较为直观地查看减震垫2是否插装到位,本实施例在底座1、减震垫2之间还形成有边缘平齐结构,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形成的边缘平齐结构,提示安装人员减震垫2已安装到位。
具体地,边缘平齐结构包括减震垫2的侧板22的顶端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的顶端,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减震垫2的侧板22的顶端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的顶端平齐。
实施例四
为了将减震垫2可靠地固定在底座1上,本实施例在底座1上形成有第一插装部,并在减震垫2上形成有与第一插装部适配的第一配合部。
第一插装部可包括凹槽或通孔,第一配合部则包括与凹槽或通孔适配的凸块。
或者第一插装部可包括凸块,第一配合部则包括与凸起适配的凹槽或通孔。
在安装减震垫2时,将凸块插入凹槽或通孔中,形成紧密配合。
由于减震垫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为了易于插装、保证缓冲效果,本实施例第一插装部为凸块,第一配合部为与凸块适配的凹槽。
具体地,第一插装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凸块13,如图8所示,第一凸块13呈L形, 第一凸块13形成在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以及底面,即第一凸块13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相接,使得第一凸块13具有更好地抵抗变形的能力。对应地,在减震垫2上形成L形的第一凹槽25,第一凹槽25形成在减震垫2的侧板22以及底板21上,利用第一凸块13与第一凹槽25形成插装配合,来对减震垫2的中部区域进行有效限位。
当然,第一插装部还可包括与第一凸块13相连接或不连接的其他凸块。
为了能够在安装减震垫2时较为直观地查看减震垫2是否插装到位,本实施例在底座1、减震垫2之间还形成有边缘平齐结构,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形成的边缘平齐结构,提示安装人员减震垫2已安装到位。
具体地,边缘平齐结构可包括减震垫2的侧板22的顶端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的顶端,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减震垫2的侧板22的顶端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侧面的顶端平齐。
具体地,边缘平齐结构还可包括减震垫2的外侧面24与侧挡壁11,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减震垫2的外侧面24与侧挡壁11平齐。
具体地,边缘平齐结构还可包括减震垫2的底板21的内端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底面的内端,当减震垫2插装到位后,减震垫2的底板21的内端与减震垫安装口12的底面的内端平齐。
基于上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洗碗机的实施例,其包括内胆以及上任一实施例中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内胆包括有内胆底板3,在将减震垫2安装于底座1上后,内胆底板3的后部坐落在减震垫2上,如图9所示,减震垫2的侧板22与内胆底板3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限制,侧挡壁11在第二方向上对减震垫2形成限制。由于洗碗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因此,其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包括:
底座;
减震垫,所述减震垫沿第一方向对称地安装于所述底座;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减震垫两侧的侧挡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侧挡壁适配的侧凹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壁呈阶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的底板朝所述底座的内侧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减震垫之间形成边缘平齐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形成有第一插装部,所述减震垫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插装部适配的第一配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装部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凸块;
呈弧形延伸的第二凸块;
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延伸至所述第二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位于所述第二凸块的两侧,所述第三凸块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侧挡壁、所述第二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块低于所述侧挡壁、所述第二凸块设置。
10.一种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
CN202120332366.4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及洗碗机 Active CN215650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2366.4U CN215650956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及洗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2366.4U CN215650956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及洗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0956U true CN215650956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8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32366.4U Active CN215650956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及洗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0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4548B (zh) 洗碗机及其内胆与底座的配合结构
CN203912073U (zh) 液晶电视机的后壳的连接结构
CN107348927B (zh) 洗碗机及其内胆与底座的插装结构
CN107374553B (zh) 洗碗机及其内胆与底座的安装结构
CN107374555B (zh) 洗碗机及其底盘组件
CN215650956U (zh) 一种洗碗机内胆减震组件及洗碗机
CN210249753U (zh) 一种洗碗机的内胆结构
CN211796318U (zh) 一种控制面板及洗碗机
CN107397517B (zh) 洗碗机及其底座组件
CN210424222U (zh) 脚垫及家用电器
CN216823350U (zh) 洗涤泵安装结构及洗碗机
CN219000211U (zh) 底座组件及洗碗机
CN216854632U (zh) 洗涤泵安装结构及洗碗机
CN221285671U (zh) 洗碗机搁架支撑结构、洗碗机搁架组件及洗碗机
CN211749439U (zh) 一种内胆防震动脱落装置的安装结构及洗碗机
CN107440661B (zh) 洗碗机及其底座组件
CN107550435B (zh) 洗碗机及其底座组件
CN216491160U (zh) 一种组合型防松抗静电膜
CN220735221U (zh) 一种刀架盒的防撞保护结构
CN219048306U (zh) 一种洗碗机
CN217592797U (zh) 洗碗机
CN217792076U (zh) 一种抽屉、下位机以及集成灶
CN221285670U (zh) 一种洗碗机下搁架固定结构、洗碗机搁架组件及洗碗机
CN219000214U (zh) 把手组件及洗碗机
CN218186729U (zh) 一种餐具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