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0486U - 一种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0486U
CN215650486U CN202121440031.0U CN202121440031U CN215650486U CN 215650486 U CN215650486 U CN 215650486U CN 202121440031 U CN202121440031 U CN 202121440031U CN 215650486 U CN215650486 U CN 215650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ooking
chamber
wat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00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振柏
林嘉权
胡静利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14400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0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0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0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包括:烹饪腔,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设置;底腔,设置在烹饪腔的底侧,与所述烹饪腔连通设置,一侧设置有底腔开口;盛水容器,设置在所述底腔中,并与所述底腔活动连接,适于存储来自烹饪腔内的冷凝水,并在外力作用下进出所述底腔开口。通过在烹饪腔底侧设置容纳有盛水容器的底腔,一方面烹饪腔中的冷凝水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盛水容器中,实现冷凝水的收集,同时无需外设动力,降低收集冷凝水的能耗,另一方面,盛水容器与底腔活动连接,便于用户取出盛水容器,倾倒废水,提高盛水容器安装和取出的便捷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当蒸烤一体机在蒸制完成后,烹饪腔底部会留存有蒸汽冷凝形成的部分水滴,还需用户进行手动清洁,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目前大多采用两种方法处理冷凝水,一种是在烹饪结束后通过烹饪腔内的发热管参与工作,直接对烹饪腔腔体烘干,另一种通过增设盛水容器与烹饪腔连通,收集烹饪腔内的冷凝水。但是在第一种方案中,需要对整个烹饪腔体进行烘干,耗能较高,另一种方案中,盛水容器还需要通过连管等结构与喷饪腔连通,安装不便,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蒸烤一体机去除冷凝水能耗高,安装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烹饪腔,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设置;
底腔,设置在烹饪腔的底侧,与所述烹饪腔连通设置,一侧设置有底腔开口;
盛水容器,设置在所述底腔中,并与所述底腔活动连接,适于存储来自烹饪腔内的冷凝水,并在外力作用下进出所述底腔开口。
底腔,和/或,所述盛水容器的周侧设置有加热件,适于蒸发所述盛水容器中的冷凝水。
底腔与所述烹饪腔沿同向开口设置,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底腔开口两侧的外壁上。
加热件为发热管,沿所述底腔开口两侧的外壁均匀设置。
底腔的顶面设置有若干排水孔,适于连通所述底腔和所述烹饪腔。
排水孔沿所述底腔顶侧完全且均匀分布。
烹饪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蒸汽孔,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设置。
盛水容器在所述底腔开口的同侧设置有把手。
烹饪腔的顶壁呈弧形面设置。
烹饪装置为蒸烤一体机,所述烹饪腔设置有架体和背部发热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包括:烹饪腔,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设置;底腔,设置在烹饪腔的底侧,与所述烹饪腔连通设置,一侧设置有底腔开口;盛水容器,设置在所述底腔中,并与所述底腔活动连接,适于存储来自烹饪腔内的冷凝水,并在外力作用下进出所述底腔开口。
通过在烹饪腔底侧设置容纳有盛水容器的底腔,一方面烹饪腔中的冷凝水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盛水容器中,实现冷凝水的收集,同时无需外设动力,降低收集冷凝水的能耗,另一方面,盛水容器与底腔活动连接,便于用户取出盛水容器,倾倒废水,提高盛水容器安装和取出的便捷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底腔,和/或,所述盛水容器的周侧设置有加热件,适于蒸发所述盛水容器中的冷凝水。
设置加热件可以在烹饪装置工作过程中,加热盛水容器及其内部盛放的冷凝水,并释放到烹饪腔中,对烹饪腔内的蒸汽进行补充,提高冷凝水的利用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所述底腔与所述烹饪腔沿同向开口设置,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底腔开口两侧的外壁上。
这样设置,一方面底腔和烹饪腔的开口同向,可以在烹饪装置上设置单个开合门,即可同时控制底腔和烹饪腔的开闭,在烹饪腔的工作过程中,也可以避免底腔内的盛水容器发生脱离;另一方面,加热件设置在底腔的外壁上,可以避免加热件干涉盛水容器的移动,同时避让开底腔以及烹饪腔的开口位置,避免用户在取用食品或盛水容器的过程中被烫伤。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烹饪腔的顶壁呈弧形面设置。
烹饪腔的顶壁呈穹顶状的弧形面设置,这样设置,通过改变顶壁与水平方向的角度,有效避免冷凝水在烹饪腔顶壁上的积聚,提高底腔内的盛水容器的集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烹饪装置在盛水容器抽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装置在盛水容器收回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烹饪腔;2、底腔;3、盛水容器;4、加热件;21、排水孔;5、蒸汽孔;31、把手;6、架体;7、背部发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具体为蒸烤一体机,包括烹饪腔1、底腔2以及盛水容器3。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蒸烤一体机也可以为蒸箱等电器。
烹饪腔1呈方壳状设置,一端设置有烹饪腔1开口,烹饪腔1开口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架体6,适于盛放烤盘等结构,与烹饪腔1开口正对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背部发热管7,可以加热烹饪腔1,同时在该侧内壁上还设置有蒸汽孔5,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可以通过蒸汽孔5,向烹饪腔1内通入蒸汽。
底腔2设置在烹饪腔1的下方,通过隔板分隔设置,两个腔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排水孔21连通设置,底腔2沿水平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底腔2开口;盛水容器3设置在底腔2中,与底腔2活动连接,可以存储来自烹饪腔1内的冷凝水,在本实施例中,废水口在底腔2开口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把手31,可供用户的手动抽拉,自底腔2开口取出或置入盛水容器3。进一步地,盛水容器3和底腔2上还可以沿抽拉方向设置的导轨件,以实现更加顺滑的抽拉取放,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通过在烹饪腔1底侧设置容纳有盛水容器3的底腔2,一方面烹饪腔1中的冷凝水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盛水容器3中,实现冷凝水的收集,同时无需外设动力,降低收集冷凝水的能耗,另一方面,盛水容器3与底腔2活动连接,便于用户取出盛水容器3,倾倒废水,提高盛水容器3安装和取出的便捷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底腔2与烹饪腔1沿同向开口设置,加热件4设置在底腔2开口两侧的外壁上。
设置加热件4可以在烹饪装置工作过程中,加热盛水容器3及其内部盛放的冷凝水,并释放到烹饪腔1中,对烹饪腔1内的蒸汽进行补充,提高冷凝水的利用效率。而底腔2和烹饪腔1的开口同向的设置,使得在烹饪装置上设置单个开合门,即可同时控制底腔2和烹饪腔1的开闭,在烹饪腔1的工作过程中,也可以避免底腔2内的盛水容器3发生脱离;另一方面,在底腔2的外壁上设置加热件4,可以避免加热件4干涉盛水容器3的移动,同时避让开底腔2以及烹饪腔1的开口位置,避免用户在取用食品或盛水容器3的过程中被烫伤。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加热件4也可以设置在底腔2的内壁,或者盛水容器3的内壁或外壁上。
具体地,加热件4为发热管,若干加热件4沿底腔2开口两侧的外壁均匀分布。这样设置提高了加热件4对底腔2以及盛水容器3的加热效率,降低了无效的热损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底腔2的顶面,即隔板上设置有若干排水孔21,排水孔21沿底腔2顶侧完全且均匀分布,可以连通底腔2和烹饪腔1,排水孔21的具体分布方式呈环形或螺旋状,也可以呈方格状分布。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排水孔21也可以少量分布在隔板上,通过隔板形状的调整,如呈漏斗状等结构形式,实现对排水孔21的导流排水。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腔1的顶壁呈弧形面设置。烹饪腔1的顶壁呈穹顶状的弧形面设置,这样设置,通过改变顶壁与水平方向的角度,有效避免冷凝水在烹饪腔1顶壁上的积聚,提高底腔2内的盛水容器3的集水效率。
作为另一种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烹饪腔1的顶壁也可以呈平面设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腔(1),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设置;
底腔(2),设置在烹饪腔(1)的底侧,与所述烹饪腔(1)连通设置,一侧设置有底腔(2)开口;
盛水容器(3),设置在所述底腔(2)中,并与所述底腔(2)活动连接,适于存储来自烹饪腔(1)内的冷凝水,并在外力作用下进出所述底腔(2)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腔(2),和/或,所述盛水容器(3)的周侧设置有加热件(4),适于蒸发所述盛水容器(3)中的冷凝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腔(2)与所述烹饪腔(1)沿同向开口设置,所述加热件(4)设置在所述底腔(2)开口两侧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4)为发热管,沿所述底腔(2)开口两侧的外壁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腔(2)的顶面设置有若干排水孔(21),适于连通所述底腔(2)和所述烹饪腔(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21)沿所述底腔(2)顶侧完全且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1)的内壁上设置有蒸汽孔(5),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容器(3)在所述底腔(2)开口的同侧设置有把手(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1)的顶壁呈弧形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为蒸烤一体机,所述烹饪腔(1)设置有架体(6)和背部发热管(7)。
CN202121440031.0U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烹饪装置 Active CN215650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0031.0U CN215650486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0031.0U CN215650486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0486U true CN215650486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7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0031.0U Active CN215650486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0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13423U (zh) 蒸汽饭煲
CN215650486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13696580U (zh) 一种冷凝器及应用其的蒸汽烹饪设备
CN112137395B (zh) 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蒸汽加热结构及烹饪设备
CN108143255A (zh) 一种电蒸箱用水结构及电蒸箱
CN209846889U (zh) 烹饪器具的蒸盒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1488863U (zh) 一种实验室器皿自动清洗装置
CN210089424U (zh) 一种陶瓷烧结制作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08582206U (zh) 一种电蒸箱用水结构及电蒸箱
CN209883804U (zh) 一种蒸烤组合机
CN208567339U (zh) 一种节能型电池极板烘箱
CN211782360U (zh) 一种可分层的防烫伤烘干箱
CN218128065U (zh) 一种清洗系统及蒸烤箱
CN212415464U (zh) 烹饪器具
CN110887349A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烘干设备
CN21033762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瓶车智能充电装置
CN219460867U (zh) 一种蒸箱与空气炸锅组合式烹饪设备
CN212755255U (zh) 一种智能蒸饭车
CN216048782U (zh) 一种合成革环保型烘箱热能回收系统
CN211432262U (zh) 一种一盖多用的电蒸锅
CN215898751U (zh) 一种面胚醒面装置
CN217161794U (zh) 一种养生机及其降噪结构
CN218044738U (zh) 一种火培鱼制作用可热能回收的蒸柜设备
CN216244566U (zh) 一种热力站间供站余热回收装置
CN217852396U (zh) 一种智能节能蒸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