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6276U - 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6276U
CN215646276U CN202121830864.8U CN202121830864U CN215646276U CN 215646276 U CN215646276 U CN 215646276U CN 202121830864 U CN202121830864 U CN 202121830864U CN 215646276 U CN215646276 U CN 215646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novel vehicle
mounted charger
lower shell
charging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08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厚旭
王新胜
殷华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Lailid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Lailid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Lailid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Lailid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308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6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6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6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涉及车载电器技术领域。该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包括下壳体、电路板、充电线缆和上壳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便于装配,装配后结构紧凑、牢固可靠;外轮廓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携带;使电路板悬空于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在使用过程中,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可以散出至电路板的上方或下方的空间,并继续从充电孔散出,避免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电路板因热量积聚产生发烫甚至自燃现象;其充电线缆可以缠绕在缠线柱上,使充电线缆布置于支撑板与下壳体之间的空间,避免充电器在使用以及携带时充电线缆缠绕得过于杂乱。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在乘坐车辆时一般会携带车载充电器,以方便为数码产品等充电。目前的车载充电器质量参差不齐,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电路板会因热量积聚产生发烫甚至自燃现象,为正常使用车载充电器埋下安全隐患。此外,目前的车载充电器与汽车点烟器连接的充电线缆一般较长,在使用以及携带时缠绕过于杂乱,导致充电线缆极易折断,也降低了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以使内部电路板产生热量及时散出,避免电路板产生发烫甚至自燃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包括下壳体、电路板、充电线缆和上壳体;
下壳体的上表面的边沿位置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沿纵向延伸,下壳体的边沿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卡钩,下壳体的中间位置开设一个线缆孔;
电路板的边沿位置设置与支撑柱位置对应的装配孔,所述电路板放置于支撑柱上,装配件穿过装配孔装配连接支撑柱的末端;
电路板连接充电线缆的一端,充电线缆的另一端穿过线缆孔;
电路板上连接若干个电源输出接口,电源输出接口布置于电路板的边沿位置;
上壳体的边沿位置设置与卡钩位置对应的卡槽,上壳体的侧壁开设与电源输出接口位置对应的充电孔;
上壳体扣合在下壳体上,所述卡钩卡合连接于卡槽内,所述电源输出接口对应充电孔的位置,所述电路板与上壳体之间留有空间。
优选的,下壳体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缠线柱,所述缠线柱的末端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充电线缆缠绕在缠线柱上。
优选的,所述缠线柱的内部设置为中空腔体,所述线缆孔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所述缠线柱的侧面开设与中空腔体连通的出线孔;充电线缆的另一端继续穿过中空腔体及出线孔。
优选的,支撑柱的侧面与下壳体的上表面之间连接若干块肋板。
优选的,下壳体的上表面四个角的边沿位置各设置一个支撑柱。
优选的,若干个电源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接口设置为USB接口。
优选的,电路板上连接六个电源输出接口。
优选的,所述充电线缆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便于装配,装配后结构紧凑、牢固可靠;外轮廓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携带;使电路板悬空于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在使用过程中,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可以散出至电路板的上方或下方的空间,并继续从充电孔散出,避免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电路板因热量积聚产生发烫甚至自燃现象;其充电线缆可以缠绕在缠线柱上,使充电线缆布置于支撑板与下壳体之间的空间,避免充电器在使用以及携带时充电线缆缠绕得过于杂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下壳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下壳体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下壳体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下壳体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下壳体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下壳体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电路板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电路板的右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上壳体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上壳体的后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上壳体的左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上壳体的右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上壳体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车载充电器上壳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于后方将参照所附附图做更全面性地描述,其中一些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将被示出。实际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数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对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实用新型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请参考图1至图16所示。
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包括下壳体1、电路板2、充电线缆3和上壳体4等。
下壳体1的上表面的边沿位置设置有四个支撑柱11,具体在下壳体1的上表面四个角的边沿位置各设置一个支撑柱11,支撑柱11沿着纵向延伸布置。支撑柱11的侧面与下壳体1的上表面之间连接四块肋板111,肋板111用于加强对支撑柱11的固定,避免因支撑柱11高度过高因承受电路板2的重力而发生歪斜。
下壳体1的边沿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卡钩12,其中,在下壳体1的四个侧边的边沿位置各设置两个卡钩12。
下壳体1的中间位置开设一个线缆孔13。
电路板2的边沿位置设置装配孔21,装配孔21与支撑柱11的位置对应。电路板2放置于支撑柱11上,装配件(如螺钉)穿过装配孔21装配连接支撑柱11的末端。如此,以将电路板2装配于支撑柱11上。支撑柱11对电路板2进行支撑,以使电路板2与下壳体1之间留有空间。
电路板2的电源接线端连接充电线缆3的一端,充电线缆3的另一端穿过线缆孔13,以使充电线缆3从充电器壳体引出。
充电线缆3的另一端连接电插头,电插头用于与汽车上点烟器电源接口连接。
下壳体1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缠线柱51,缠线柱51的末端设置支撑板52。支撑板52与下壳体1之间留有空间,支撑板52与下壳体1的下表面保持平行布置。充电线缆3缠绕在缠线柱51上,使充电线缆3布置于支撑板52与下壳体1之间的空间。
缠线柱51的内部设置为中空腔体,线缆孔13与中空腔体连通,缠线柱51的侧面开设出线孔511,出线孔511与中空腔体连通。充电线缆3的另一端继续穿过中空腔体及出线孔511。如此,使充电线缆3从出线孔511引出后,充电线缆3直接缠绕在缠线柱51的表面,使充电线缆3从内向外层层缠绕,使充电线缆3缠绕得更加平顺。
电路板2上连接六个电源输出接口22,电源输出接口22布置于电路板2的边沿位置。其中,六个电源输出接口22中的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接口22设置为USB接口,当然,六个电源输出接口22可以都设置为USB接口。
上壳体4的边沿位置内壁设置卡槽,卡槽与卡钩12的位置对应。上壳体4的侧壁开设充电孔41,充电孔41与电源输出接口22的位置对应。
上壳体4扣合在下壳体1上,卡钩12卡合连接于卡槽内,实现上壳体4与下壳体1的装配。电源输出接口22对应充电孔41的位置,电路板2与上壳体4之间留有空间。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有了清楚的认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便于装配,装配后结构紧凑、牢固可靠;外轮廓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携带;使电路板2悬空于下壳体1和上壳体4之间,在使用过程中,电路板2产生的热量可以散出至电路板2的上方或下方的空间,并继续从充电孔41散出,避免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电路板2因热量积聚产生发烫甚至自燃现象;其充电线缆3可以缠绕在缠线柱51上,使充电线缆3布置于支撑板52与下壳体1之间的空间,避免充电器在使用以及携带时充电线缆3缠绕得过于杂乱。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电路板、充电线缆和上壳体;
下壳体的上表面的边沿位置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沿纵向延伸,下壳体的边沿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卡钩,下壳体的中间位置开设一个线缆孔;
电路板的边沿位置设置与支撑柱位置对应的装配孔,所述电路板放置于支撑柱上,装配件穿过装配孔装配连接支撑柱的末端;
电路板连接充电线缆的一端,充电线缆的另一端穿过线缆孔;
电路板上连接若干个电源输出接口,电源输出接口布置于电路板的边沿位置;
上壳体的边沿位置设置与卡钩位置对应的卡槽,上壳体的侧壁开设与电源输出接口位置对应的充电孔;
上壳体扣合在下壳体上,所述卡钩卡合连接于卡槽内,所述电源输出接口对应充电孔的位置,所述电路板与上壳体之间留有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下壳体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缠线柱,所述缠线柱的末端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充电线缆缠绕在缠线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柱的内部设置为中空腔体,所述线缆孔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所述缠线柱的侧面开设与中空腔体连通的出线孔;充电线缆的另一端继续穿过中空腔体及出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柱的侧面与下壳体的上表面之间连接若干块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下壳体的上表面四个角的边沿位置各设置一个支撑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电源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接口设置为USB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电路板上连接六个电源输出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缆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插头。
CN202121830864.8U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 Active CN215646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0864.8U CN215646276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0864.8U CN215646276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6276U true CN215646276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5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0864.8U Active CN215646276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6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46276U (zh) 一种新型车载充电器
WO2017139905A1 (en) On-board charger
CN206349563U (zh) 一种安全防尘式双重固定线束连接器
CN211089165U (zh) 一种可放置耳机盒的车载充电器
CN210866389U (zh) 蓄电池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8580884U (zh) 墙壁隐藏式插座
CN212114133U (zh) 一种受电座及电动汽车
CN211790806U (zh) 移动充电电源
CN218330007U (zh) 一种用于汽车传感器安装的陶瓷安装壳
CN212114852U (zh) 一种线材隐藏式移动电源
CN213460227U (zh) 一种拼装式排插
CN219477163U (zh) 一种集成电源的插座结构
CN218070474U (zh) 一种带伸缩充电线的车载充电器
CN215070547U (zh) 一种放电装置
CN214013900U (zh) 一种多用安装式车载充电器
CN210490008U (zh) 两芯充电座
CN212366296U (zh) 一种魔方插座
CN220569627U (zh) 一种汽车保险丝盒
CN216120437U (zh) 下行布线的电池包
CN220325317U (zh) 一种可拆卸式车载充电器
CN216120616U (zh) 电池包
CN211045652U (zh) 一种具有柔性pcb板的可充电式多端口锂电池
CN214625556U (zh) 充电座
CN213752955U (zh) 用于无模组电池包的安装结构及无模组电池包
CN210668906U (zh) 带usb插孔排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