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2201U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2201U
CN215642201U CN202121452909.2U CN202121452909U CN215642201U CN 215642201 U CN215642201 U CN 215642201U CN 202121452909 U CN202121452909 U CN 202121452909U CN 215642201 U CN215642201 U CN 215642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mounting
hole
ligh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529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远
季明玉
周丰茂
杜肖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eina Sh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eina Sh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eina Sh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eina Sh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529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2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2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2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涉及光学设备技术领域,该成像装置包括滤光组件、透光孔以及第一传感器,所述滤光组件包括安装盘、以及与所述安装盘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盘具有若干个滤光片以及与所述滤光片一一对应设置的位置标记点;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旋转所述安装盘,以切换与所述透光孔对应的滤光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盘上设置与滤光片一一对应的位置标记点,以及用于感应位置标记点的第一传感器,当其中一个位置标记点运动至第一传感器感应区后,第一驱动件停止驱动安装盘旋转,使得该位置标记点所对应的滤光片正对透光孔,这样可以精准地选择所需的滤光片,进而得到所需波段的光线,以提高成像装置的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成像装置的成像过程,目标物体与成像装置的相对距离通常会发生变化,为使目标物体能够在成像装置的成像器件上形成清晰的画面,通常需要在成像装置上设有调焦组件,通过调焦组件来调焦成像器件与光学系统之间距离,以调节画面的清晰度;同时成像装置还包括具有多个滤光片的滤光组件,滤光组件包括若干个通过滤光组件来过滤光线以得到特定波段的光线。
但是,上述成像装置并不能准确切换滤光片,难以保证成像装置的成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能够精准地对滤光片进行切换,以保证成像装置的成像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滤光组件、透光孔以及第一传感器;
所述滤光组件包括安装盘、以及与所述安装盘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盘具有若干个滤光片以及与所述滤光片一一对应设置的位置标记点;
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旋转所述安装盘,以切换与所述透光孔对应的滤光片;
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位置标记点,并在检测到所述位置标记点后,所述第一驱动件停止驱动所述安装盘旋转,使得所述位置标记点所对应的滤光片正对所述透光孔,所述滤光片对经过透光孔进入所述滤光组件内的光线进行过滤。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位置标记点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盘上的第一检测孔,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检测孔。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多个第一检测孔沿所述安装盘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检测孔与多个所述滤光片依次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孔感应所述滤光片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检测孔均匀周向分布在所述安装盘上。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安装盘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每个所述滤光片通过压紧件安装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安装孔内。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外表面上形成外螺纹;
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滤光片的环形凸台,安装孔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所述压紧环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压紧环将所述滤光片压紧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安装盘嵌设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内,所述第一主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带动所述安装盘运动。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安装盘上还设置有第二检测孔,第二检测孔为原点检测孔,所述第二检测孔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检测孔之间,多个第一检测孔和第二检测孔位于同一圆周上。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底座,所述透光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所述滤光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安装盘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的中心与所述安装盘的中心重合;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销轴,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轴孔的两端,并与所述轴孔同轴设置,所述销轴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销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轴孔后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调焦组件,所述调焦组件包括调节套管、镜头以及第二驱动件;
所述调节套管螺纹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调节套管内,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调节套管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调节套管沿所述连接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调节套管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调节套管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调焦组件还包括具有第一安装孔的安装板,所述调节套管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第二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调节套管上,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调节套管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调焦组件还包括第二传感器和两个第三检测孔,两个第三检测孔置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或第二从动齿轮行程的两端;
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第三检测孔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传感器感应到所述第三检测孔后,所述第二驱动件停止驱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或反向驱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调焦组件还包括电机安装支架,所述电机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柱以及套设在安装柱上的电机安装板,所述安装柱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电机安装板之间。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柱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柱绕所述输出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一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给所述第一电机发出动作指令;
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第二电机和第二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给所述第二电机发出动作指令。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还包括光源发射组件,所述光源发射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背离所述调焦组件的表面上,所述光源发射组件用于为待观测物提供光源。
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发射组件包括固定管和卤素灯,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在所述透光孔内,所述卤素灯设置在所述固定管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成像装置中,通过在安装盘上设置与滤光片一一对应的位置标记点,以及用于感应位置标记点的第一传感器,当其中一个位置标记点运动至第一传感器感应区后,第一驱动件停止驱动安装盘旋转,使得该位置标记点所对应的滤光片正对透光孔,这样可以精准地选择所需的滤光片,进而得到所需波段的光线,以提高成像装置的成像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盘、部分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一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盘、部分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一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底座; 110:第一底座;
120:第二底座; 130:透光孔;
140:连接管; 150:盖板;
200:滤光组件; 210:滤光片;
220:安装盘; 221:压紧件;
230:第一驱动件; 231:第一电机;
232:第一主动齿轮; 233:第一从动齿轮;
240:连接件; 241:第一轴承;
242:第二轴承; 243:销轴;
250:第一传感器; 260:第一检测孔;
270:第一传感器支架; 280:第二检测孔;
300:调焦组件; 310:调节套管;
320:镜头; 330:第二驱动件;
331:第二电机; 332:第二主动齿轮;
333:第二从动齿轮; 340:安装板;
341:第一安装板; 342:第二安装板;
350:电机安装支架; 351:安装柱;
352:电机安装板; 360:第二传感器;
370:第三检测孔; 380:第二传感器支架;
400:光源发射组件; 410:固定管;
420:卤素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成像装置中的滤光组件通常是手动进行切换滤光片,难以保证滤光片切换的准确性,进而难以保证成像装置的成像效果。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通过在安装盘上设置与滤光片一一对应的位置标记点,以及用于感应位置标记点的第一传感器,当位置标记点运动至第一传感器感应区后,第一驱动件停止驱动安装盘旋转,使得与该位置标记点所对应的滤光片正对透光孔,这样可以精准地选择所需的滤光片,进而得到所需波段的光线,以提高成像装置的成像效果。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可以应用于医疗器械中,比如,成像装置可以为动物活体荧光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既具有调焦功能也具备滤光片自动切换的功能。
示例性地,如图1至图4所示,成像装置可以包括滤光组件200、透光孔130以及第一传感器250。
其中,透光孔130用于使外界的光线或者是光源发射组件所发出的光线传递至滤光组件200处,以便于滤光组件200对光线进行滤光。
如图2所示,滤光组件200可以包括安装盘220、第一驱动件230,安装盘220上设置有若干个滤光片210,若干个滤光片210沿着安装盘220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滤光片210用于过滤不同波段的光线,以得到所需波段的光线,其中,安装盘22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
安装盘220上还设置有若干个位置标记点,若干个位置标记点与若干个滤光片210一一对应设置,即,每个滤光片与安装盘的边缘之间设置一个位置标记点,示例性地,本实施例提供安装盘220上设置有六个滤光片,相应地,位置标记点的个数也为六个。
需要说明的是,位置标记点是为了便于第一传感器检测滤光片的位置,因此,位置标记点可以是设置在安装盘220上的凸起,也可以是设置安装盘220的凹槽。
示例性地,如图3和图4所示,位置标记点可以包括第一检测孔260,第一传感器250用于感应第一检测孔26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孔260可以沿着安装盘220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第一检测孔260与多个滤光片210依次对应,第一传感器250通过第一检测孔260感应滤光片210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检测孔260沿安装盘220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相邻的两个第一检测孔260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示例性地,多个第一检测孔260均匀周向分布在安装盘220上,即,多个第一检测孔260沿安装盘220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第一驱动件230与安装盘220连接,第一驱动件230带动安装盘220旋转切换与透光孔130对应的滤光片210,具体地,第一驱动件230带动安装盘220旋转,使得其中一个滤光片210与透光孔130对齐。
第一传感器250的检测端可以位于安装盘220的上方,第一传感器250用于检测位置标记点,当位置标记点运动到第一传感器250的感应区后,第一驱动件230停止驱动安装盘220旋转,使得与该位置标记点所对应的滤光片正对透光孔130,滤光片210对经过透光孔130进入滤光组件200内的光线进行过滤,以得到所需要的波段的光线,保证成像装置的成像效果。
示例性地,第一传感器250可选用EE-SX672-WR 1M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第一检测孔的感应原理为:第一传感器250可以包括发光端和感应端,发光端和感应端分别置于第一从动齿轮233或者安装盘220的上下两侧,当第一检测孔260运动至第一传感器处时,发光端发出的光透过第一检测孔进入感应端,第一传感器250会产生感应信号,该感应信号证明此时其中一个滤光片210与透光孔130对齐;而在第一从动齿轮233或安装盘220旋转至其它位置时,感应端均无法感应到发光端的光,此时证明滤光片210与透光孔130并不对齐,仍需第一驱动件230带动安装盘220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成像装置中,通过在安装盘上设置与滤光片一一对应的位置标记点,以及用于感应位置标记点的第一传感器,当其中一个位置标记点运动至第一传感器感应区后,第一驱动件停止驱动安装盘旋转,使得该位置标记点所对应的滤光片正对透光孔,这样可以精准地选择所需的滤光片,进而得到所需波段的光线,以提高成像装置的成像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安装盘22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沿安装盘220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滤光片210通过压紧件221安装在对应的一个安装孔内。
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用于给滤光片210提供承载面,以保证滤光片的稳固性。
安装孔内还设置有压紧件221,通过压紧件221靠近滤光片210的端面与滤光片210抵接,为滤光片提供压紧力,并将滤光片210压紧在环形凸台上,进而起到固定滤光片的作用,以图2所示的方位为例,压紧件221的下端面与滤光片210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压紧件221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压紧凸起,压紧凸起卡接在安装孔的内壁上,压紧件221也可以包括压紧环,压紧环的外表面上形成外螺纹,安装孔的内壁上形成有与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压紧环螺纹连接在安装孔内,且压紧环靠近滤光片的端面与滤光片210抵接,以将滤光片压紧在环形凸台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30可以包括第一电机231、与第一电机231连接的第一主动齿轮232以及与第一主动齿轮232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233,安装盘220嵌设于第一从动齿轮233上,第一主动齿轮232通过第一从动齿轮233带动安装盘220运动。
当第一电机231工作时,第一电机231带动第一主动齿轮232转动,第一从动齿轮233与第一主动齿轮232啮合传动,以带动安装盘220进行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盘220与第一从动齿轮233为一体结构,可以是分体结构,当安装盘220与第一从动齿轮233为一体结构,第一从动齿轮233可以理解为设置在安装盘220的外圆周上的齿条;当安装盘220与第一从动齿轮233为分体结构,第一从动齿轮233可以焊接在安装盘220的外圆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成像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传感器250和第一电机231连接,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一传感器250的检测信号,给第一电机231发出动作指令,当第一传感器250检测到第一检测孔260之后,证明其中的一个滤光片210已经与透光孔130对齐了,此时,第一传感器250会将检测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防止滤光片与透光孔发生错位,提高了滤光片的滤光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成像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检测孔280,第二检测孔280设在安装盘220上,第二检测孔280为原点检测孔,第二检测孔280位于相邻的第一检测孔260之间,多个第一检测孔260和第二检测孔280位于同一圆周上。
示例性地,以图3所示的方位为例,滤光片210的个数为六个,将位于第二检测孔280的前方的滤光片210记为第一滤光片,沿逆时针方向,其余的滤光片依次记为第二滤光片、第三滤光片、第四滤光片、第五滤光片和第六滤光片。
当第一电机因故障或者其他原因发生断电,待通电后之后重新启动时,若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孔洞时,会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很难判别是那个滤光片转动至与透光孔对应的位置上,此时,第一电机带动安装盘继续转动,待检测下一个孔洞时,若检测这两个孔洞所用的时间小于检测两个第一检测孔的时间,则控制器会判断第一次检测到孔洞为第二检测孔,然后,再通过判断检测到两个相邻的孔洞之间所用的时间来判断到底是哪个滤光片移动至透光孔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成像装置还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底座100,底座100用于给滤光组件200、第一驱动件230以及第一传感器250提供安装的载体。
示例性地,如图5和图6所示,底座100可以包括第一底座110以及与第一底座110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底座120,其中,第一底座110可以包括顶壁以及连接在顶壁上的第一环形侧壁,第一环形侧壁和顶壁围合成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底座120可以包括底壁以及连接在底壁上的第二环形侧壁,第二环形侧壁和底壁围合成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构成容置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底座110与第二底座12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或者螺纹连接,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100上还设置有维修孔,维修孔上可以盖设有盖板150,盖板150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100上,比如,维修孔可以设置于第一底座110上,盖板150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底座110上,本实施例通过维修孔和盖板的设置,可以便于对设置在容置空间内滤光片进行更换或者维修,提高了成像装置的便利性。
底座100上设置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透光孔130,透光孔130用于使外界的光线或者是光源发射组件所发出的光线传递至调焦组件300处,其中,透光孔130可以设置在底座1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也就是说,透光孔130的个数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透光孔130设置在第一底座110的顶壁上,另一个透光孔130设置在第二底座120的底壁上,为了提高光线的传输效率,两个透光孔的中心连线与第二底座120的顶壁相互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滤光组件200可以通过连接件240转动连接在底座100,示例性地,安装盘220可以通过连接件240转动连接在容置空间内。
作为连接件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安装盘220上设置有轴孔,轴孔的中心与安装盘220的中心重合,也就是说,安装盘220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轴孔。
继续参考图2至图4,连接件240包括第一轴承241、第二轴承242和销轴243,第一轴承241和第二轴承242设置在轴孔的两侧,并与轴孔同轴设置,以图2所示的方位为例,第一轴承241设置在安装盘220的上表面上,第二轴承242设置在安装盘220的下表面上,销轴243的一端连接在底座上,即,销轴243的一端卡设在第二底座120的底壁上,销轴24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轴承242和轴孔后连接在第一轴承24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241和第二轴承242可以设置在轴孔内,也可以贴合设置在安装盘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其中,第一轴承为推力球轴承,第二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设置,可以保证安装盘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滤光片切换过程中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30可以设置在底座100上,并驱动安装盘220转动,以使其中一个滤光片210与透光孔130对齐。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第一电机231设置在第一底座110的顶壁上,与第一电机231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技术方案相比,可以缩小容置空间体积,进而降低成像装置的体积。
第一主动齿轮232和第一从动齿轮233设置在容置空间,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容置空间,以降低成像装置的体积。
第一传感器250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例如,第一传感器250可以通过第一传感器支架270安装在第二底座120的底壁的内表面上,且第一传感器250的感应端和发光端分别位于第一从动齿轮23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装置还包括调焦组件300,调焦组件300设置在底座100上,并位于透光孔130的正上方,调焦组件300用于调整调焦组件中镜头与透光孔之间的垂直距离。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调焦组件300包括调节套管310、镜头320以及第二驱动件330,其中,调节套管310螺纹连接在底座100上,具体调节套管310螺纹连接在第一底座110上。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套管310可以与底座100直接螺纹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管140与底座100连接,示例性地,连接管140固定连接在底座100上,具体连接管14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底座100上。
连接管140可以设置在第一底座110的顶壁上,且连接管140套设在透光孔130上,即连接管140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透光孔130的直径。
连接管140上可以设置外螺纹,调节套管310上可以设置内螺纹,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使用,实现连接管140与调节套管310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40可以采用不透光材质制成,既可以防止连接管内光线辐射至连接管的外部,也可以防止外界的光线辐射至连接管内,提高了成像装置的成像效果。
其次,连接管140的直径可以处处相等,也可以不等,只要连接管140与调节套管310和透光孔130相适应即可,例如,如图2所示,连接管1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第一管体设置在透光孔内,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的直径依次减小。
调节套管310内设置有镜头320,镜头320可以通过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设置在调节套管310的内壁上。
第二驱动件330与调节套管310连接,用于带动调节套管310沿连接管140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以调整调节套管310与透光孔130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焦组件300还包括具有第一安装孔的安装板340,调节套管310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内,为了提高调节套管的转动的稳定性,可以在第一安装孔内设置轴承,调节套管310与安装板34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第二驱动件330包括设置在安装板340上的第二电机331、与第二电机331连接的第二主动齿轮332以及与第二主动齿轮332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333,第二从动齿轮333套设在调节套管310上,并且第二从动齿轮333与调节套管310固定连接。
当第二电机331工作时,第二主动齿轮332会带动第二从动齿轮333转动,进而带动调节套管310转动,以使调节套管310相对于连接管140移动,比如,第二电机正转时,调节套管可以相对于连接管向下移动,第二电机反转时,调节套管可以相对于连接管向上移动。
当第二电机或者第二主动齿轮发生损坏的时候,就需要将整个安装板拆卸下来,再对第二电机或者第二主动齿轮进行更换,这样就会增加拆装和维修的难度,因此,本实施例对安装板的结构进行了改进。
示例性地,安装板340可以包括第一安装板341以及与第一安装板34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342,第二电机331设置在第二安装板342上,这样当第二电机或者第二主动齿轮发生损坏的时候,可以先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离,然后再将第二安装板拆卸下来,之后再对第二电机或者第二主动齿轮进行更换,以增加维修和更换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其次,若第一安装板的尺寸较大,第一安装孔的可以全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若第一安装板的尺寸较小,第一安装孔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安装板上,另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
第二电机331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板342上,也可以通过电机安装支架350安装在第二安装板342上,例如,电机安装支架350包括安装柱351以及套设在安装柱351上的电机安装板352,安装柱351靠近第二安装板34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板342上,以使第二安装板342与电机安装板352之间具有安装空间。
第二电机331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板352上,且第二电机331的输出轴穿过电机安装板352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板342上,第二主动齿轮332套设在输出轴上,并位于第二安装板342和电机安装板352之间,即,第二主动齿轮332设置在安装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安装板352可以沿着安装柱351的轴线方向上下调节,通过电机安装板352的移动,来调整第二主动齿轮332和第二从动齿轮333的之间的啮合,以减缓第二主动齿轮332和第二从动齿轮333之间的磨损,当第二主动齿轮332与第二从动齿轮333之间啮合宽度不足时,使电机安装板352沿安装柱351上升,远离第二从动齿轮333,旋转调整第二从动齿轮333,使第二主动齿轮332与第二从动齿轮333之间啮合间距达到要求后,电机安装板352下落至合适位置,并固定电机安装板352。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第二电机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安装板也会发生转动,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轴承,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安装在轴承的轴承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柱351的个数可以为多个,多个安装柱351可以绕输出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安装板342上,以增加电机安装支架的稳固性,进而提高了调焦组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以图7所示的方位为例,安装柱351背离第二安装板342的一端可以穿过电机安装板352延伸至电机安装板352的外部,这样相邻的安装柱351位于电机安装板352上方的部分,可以对第二电机进行限位,以增加第二电机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调焦组件300还包括第二传感器360和两个第三检测孔370,第二传感器360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41上,其中,第二传感器360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41上,也可以通过第二传感器支架380固定在第一安装板341上,且第二传感器360的检测端位于第二从动齿轮的上方,即,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第二从动齿轮背离第一安装板的表面的上方。
两个第三检测孔370设置在第二从动齿轮333上,且两个第三检测孔370的中心与第二从动齿轮333的中心共线,两个第三检测孔370置于第二主动齿轮332或第二从动齿轮333行程的两端。
以图8所示的方位为例,其中一个第三检测孔370设置在第二从动齿轮333行程的前端,另一个第三检测孔370设置在第二从动齿轮333行程的后端,即,两个第三检测孔370分别位于镜头的调焦范围的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检测孔37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孔,或者弧形孔。
第二传感器360用于感应第三检测孔370的位置,第二传感器360感应到第三检测孔370后,第二驱动件停止驱动第二主动齿轮332或反向驱动第二主动齿轮332。
进一步,控制器还分别与第二电机331和第二传感器360连接,用于根据第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给第二电机发出动作指令,第二传感器可选用型号为EE-SPY302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检测原理与第一传感器类似。例如,当第二传感器识别到其中一个第三检测孔时,代表镜头已经旋转至调焦范围的边界,第一传感器会将检测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给第一电机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机进行反转,防止出现过度调焦的状况,避免损坏镜头,提高了镜头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成像装置还包括光源发射组件400,光源发射组件400设置在底座100背离调焦组件300的表面上,且光源发射组件400的出光端与透光孔130对齐,也就是说,光源发射组件400设置在第二底座120的下表面上。
示例性地,光源发射组件400可以包括固定管410和卤素灯420,固定管410固定连接在透光孔130内,卤素灯420设置在固定管410上,在自然光不足等条件下,光源发射组件400用于为待观测的物体提供光。
本实施例通过光源发射组件的设置,可以为镜头提供光线,以实现成像装置的成像功能。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光组件、透光孔以及第一传感器;
所述滤光组件包括安装盘、以及与所述安装盘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盘具有若干个滤光片以及与所述滤光片一一对应设置的位置标记点;
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旋转所述安装盘,以切换与所述透光孔对应的滤光片;
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位置标记点,并在检测到所述位置标记点后,所述第一驱动件停止驱动所述安装盘旋转,使得所述位置标记点所对应的滤光片正对所述透光孔,所述滤光片对经过透光孔进入所述滤光组件内的光线进行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标记点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盘上的第一检测孔,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检测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检测孔沿所述安装盘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检测孔与多个所述滤光片依次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孔感应所述滤光片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检测孔均匀周向分布在所述安装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每个所述滤光片通过压紧件安装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外表面上形成外螺纹;
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滤光片的环形凸台,安装孔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所述压紧环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压紧环将所述滤光片压紧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安装盘嵌设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内,所述第一主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带动所述安装盘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上还设置有第二检测孔,第二检测孔为原点检测孔,所述第二检测孔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检测孔之间,多个第一检测孔和第二检测孔位于同一圆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底座,所述透光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所述滤光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的中心与所述安装盘的中心重合;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销轴,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轴孔的两端,并与所述轴孔同轴设置,所述销轴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销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轴孔后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调焦组件,所述调焦组件包括调节套管、镜头以及第二驱动件;
所述调节套管螺纹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调节套管内,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调节套管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调节套管沿所述连接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管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调节套管螺纹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组件还包括具有第一安装孔的安装板,所述调节套管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第二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调节套管上,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调节套管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组件还包括第二传感器和两个第三检测孔,两个第三检测孔置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或第二从动齿轮行程的两端;
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第三检测孔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传感器感应到所述第三检测孔后,所述第二驱动件停止驱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或反向驱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组件还包括电机安装支架,所述电机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柱以及套设在安装柱上的电机安装板,所述安装柱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电机安装板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柱绕所述输出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18.根据权利要求8或1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一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给所述第一电机发出动作指令;
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第二电机和第二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给所述第二电机发出动作指令。
19.根据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发射组件,所述光源发射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背离所述调焦组件的表面上,所述光源发射组件用于为待观测物提供光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射组件包括固定管和卤素灯,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在所述透光孔内,所述卤素灯设置在所述固定管上。
CN202121452909.2U 2021-06-28 2021-06-28 成像装置 Active CN215642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2909.2U CN215642201U (zh) 2021-06-28 2021-06-28 成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2909.2U CN215642201U (zh) 2021-06-28 2021-06-28 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2201U true CN215642201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46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52909.2U Active CN215642201U (zh) 2021-06-28 2021-06-28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2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29236A1 (en) Imaging device with focused illumination
CN210732443U (zh) 一种变电站机器人自动巡检系统
CN215642201U (zh) 成像装置
CN102954441B (zh) 灯具自动调焦机构及高顶灯
CN100501484C (zh) 数码相机模组
CN115598900A (zh) 成像装置
CN212811308U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和反光板导引的自动充电装置
CN211145770U (zh) 一种电动居中变径爬行机器人
CN208806888U (zh) 可调朝向的电磁驱动式摄像头
CN216718782U (zh) 新型可变焦式透镜组件
CN115164726A (zh) 一种无扫描相机离焦测量平行光管
CN210862450U (zh) 一种模具零件孔位检测装置
CN110216454B (zh) 一种镜片压圈自动装配装置
CN109433642B (zh) 一种表面缺陷通用检测分选装置和表面缺陷成像装置
CN112984309A (zh) 一种多角度色彩识别装置
CN219455451U (zh) 一种实现检测高亮度模组蓝光的装置
CN218481688U (zh) 一种高性能定焦镜头
CN210691019U (zh)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闪光灯
CN220826323U (zh) 一种摄像机镜头环贴纸半自动贴附治具
CN220480825U (zh) 一种汽车灯壳螺栓装配结构
CN216647072U (zh) 一种激光投影仪用自动调焦电机组件以及激光投影仪
CN218768311U (zh) 一种高精度农机自动驾驶偏航报警装置
CN213581383U (zh) 自动装配线物料检测系统
CN217893188U (zh) 水下孔洞检测设备及水下机器人
KR100231236B1 (ko) 등명기 및 그 원격자동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