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7978U - 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7978U
CN215637978U CN202121802781.8U CN202121802781U CN215637978U CN 215637978 U CN215637978 U CN 215637978U CN 202121802781 U CN202121802781 U CN 202121802781U CN 215637978 U CN215637978 U CN 2156379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tank
tank body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27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祥慧
陈佳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Zishe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Zishe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Zishe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Zishe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27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79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79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79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包括罐体、散热管和吸热管;所述散热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中,所述吸热管与散热管连通并形成循环管路;所述吸热管倾斜固定于地面,且散热管和吸热管之间设有风机;吸热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通过卡子固定且内管和外管之间抽真空密封;所述内管的外表面设有吸热层;所述罐体设有进水嘴、排水嘴和排气嘴。本实用新型减缓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的匮乏,煤、天然气、石油等能源越来越紧张,开发可持续、环保的新能源的任务越来越重。日常生活用水或者工业用水必不可少,每天加热水所消耗的能源巨大,现有加热水体的主要电加热、天然气加热,煤气加热,煤炭加热,木材加热等。
上述加热水体的方式一方面造成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加快,另外一方面燃烧产生的废气和固体物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因此现急需一种可持续的、环保的加热设备,以减缓能源危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减缓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包括罐体、散热管和吸热管;所述散热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中,所述吸热管与散热管连通并形成循环管路;
所述吸热管倾斜固定于地面,且散热管和吸热管之间设有风机;吸热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通过卡子固定且内管和外管之间抽真空密封;所述内管的外表面设有吸热层;所述罐体设有进水嘴、排水嘴和排气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吸热管倾斜并朝向正南方,充分吸收光照,吸热管内部的气体吸收热量。热气体通过风机送入散热管中传递至罐体内的水,使得水温上升。热气体释放热量后回到吸热管再次吸热,由此重复以达到加热罐体内的水的作用。整个设备仅仅风机消耗少量的电能,不产生任何污染物,不消耗不可再生资源,节能环保,减缓能源危机。
优选地,所述进水嘴位于罐体的底部,所述排水嘴位于罐体的上部,以及所述排气嘴位于罐体的顶部。热水位于罐体的上部,排水嘴排出温度最高的部分热水。冷水位于罐体的下部,外部冷水进入底部,避免与热水过渡混合,减少对上部热水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进水嘴和排水嘴分别设有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罐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的两端与吸热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保温管一一对应导通连接。吸热管与罐体之间存在一段距离,通过保温管满足各种安装环境要求。
优选地,两根所述保温管中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风机。采用双风机加快循环管路中的气流循环和热量传递,提升加热效率。
优选地,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电连接,以及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磁阀和风机电连接。
控制器可以设定排出的水温,温度传感器将水温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水温低于设定水温,控制器则使风机工作对水继续加热。反之,如果水温高于设定水温,则控制器使风机停止工作,则停止加热,形成温度反馈。另外,通过液位传感器和电磁阀形成液位反馈,保持罐体内的水位,避免出现干烧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侧壁设有保温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吸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罐体1、散热管2、吸热管3、内管4、外管5、卡子6、吸热层7、保温管8、风机9、进水嘴10、排水嘴11、排气嘴12、电磁阀13、温度传感器14、液位传感器15、控制器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1,包括罐体1、散热管2和吸热管3。所述吸热管3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1中,所述吸热管3与散热管2连通并形成循环管路。所述吸热管3倾斜固定于地面,具体是吸热管3倾斜并朝向正南方,充分吸收光照,吸热管3内部的气体吸收热量。散热管2的具体的结构如下:
如图2所示,吸热管3的形状为“S”形,吸热管3包括内管4和外管5;所述内管4和外管5之间通过卡子6固定且内管4和外管5之间抽真空密封。所述内管4的外表面设有吸热层7,吸热层7采用铝氮铝涂层,吸热层7提高对光线的吸收。真空层可以大大减小内管4的热量散失。另外,罐体1的侧壁设有保温层,进一步减少热量散失。
散热管2的两端与吸热管3的两端分别通过保温管8一一对应导通连接。吸热管3与罐体1之间存在一段距离,通过保温管8满足各种安装环境要求。另外,散热管2和吸热管3之间设有风机9,具体地,两根所述保温管8中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风机9。采用双风机9加快循环管路中的气流循环和热量传递,提升加热效率。风机9采用轴流式风机9,安装于保温管8的内部。
本实施例的罐体1设有进水嘴10、排水嘴11和排气嘴12,进水嘴10和排水嘴11分别设有电磁阀13。进水嘴10位于罐体1的底部,所述排水嘴11位于罐体1的上部,以及所述排气嘴12位于罐体1的顶部。热水位于罐体1的上部,排水嘴11排出温度最高的部分热水。冷水位于罐体1的下部,外部冷水进入底部,避免与热水过渡混合,减少对上部热水的影响。罐体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4和液位传感器15,另外,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16,所述控制器16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4和液位传感器15电连接,以及控制器16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磁阀13和风机9电连接。控制器16可以设定排出的水温,温度传感器14将水温信息发送至控制器16,水温低于设定水温,控制器16则使风机9工作对水继续加热。反之,如果水温高于设定水温,则控制器16使风机9停止工作,则停止加热,形成温度反馈。另外,通过液位传感器15和电磁阀13形成液位反馈,保持罐体1内的水位,避免出现干烧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散热管和吸热管;所述散热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中,所述吸热管与散热管连通并形成循环管路;
所述吸热管倾斜固定于地面,且散热管和吸热管之间设有风机;吸热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通过卡子固定且内管和外管之间抽真空密封;所述内管的外表面设有吸热层;所述罐体设有进水嘴、排水嘴和排气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嘴位于罐体的底部,所述排水嘴位于罐体的上部,以及所述排气嘴位于罐体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嘴和排水嘴分别设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两端与吸热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保温管一一对应导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保温管中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电连接,以及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磁阀和风机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侧壁设有保温层。
CN202121802781.8U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 Active CN2156379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2781.8U CN215637978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2781.8U CN215637978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7978U true CN215637978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4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2781.8U Active CN215637978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79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205A (zh) * 2021-08-03 2021-10-22 内蒙古子申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新能源气体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205A (zh) * 2021-08-03 2021-10-22 内蒙古子申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新能源气体肥装置
CN113522205B (zh) * 2021-08-03 2022-05-31 内蒙古子申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新能源气体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200051B2 (en) Heat storage device
US20120285442A1 (en) Heat storage device
US10533776B2 (en) Heat storage device
CN215637978U (zh) 一种加热水体的罐体
CN100593683C (zh) 锅炉排烟余热回收热交换器壁温自动控制系统
CN203052704U (zh) 热媒水式烟气-空气换热器
CN202253901U (zh) 弃风风能热电联供系统
CN203172156U (zh) 一种应用于凹版印刷机和干式复合机的混合节能热烘干系统
CN206585525U (zh) 一种太阳能蒸汽闭路循环发电装置
CN201802462U (zh) 气体发电机组排气余热利用装置
CN103542445A (zh) 采用吸收热泵回收火电厂循环水废热系统
CN202041045U (zh) 一种具有散热片热交换器的自然能干燥设备
CN207701210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102062432A (zh)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自循环供热系统
CN209840055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低氮冷凝蒸汽发生器
CN203772037U (zh) 一种玻璃窑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10463071U (zh) 基于无机超导传热材料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19913468U (zh) 废水热回收空气源热泵组
CN213119020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塔的热量回收装置
CN202074613U (zh) 智能石英电子采暖器
CN210292352U (zh) 太阳能辅助锅炉系统
CN210772101U (zh) 一种改进节能锅炉
CN215723481U (zh) 一种高效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6080479U (zh) 一种利用污水和污泥潜热的冷热分布式区域能源站系统
CN217503992U (zh) 一种燃气锅炉高效冷凝余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