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7749U - 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7749U
CN215637749U CN202121664950.6U CN202121664950U CN215637749U CN 215637749 U CN215637749 U CN 215637749U CN 202121664950 U CN202121664950 U CN 202121664950U CN 215637749 U CN215637749 U CN 215637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feeding
atomization
feeding suppor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649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湘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 Xiangning
Original Assignee
Yang Xiangn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 Xiangning filed Critical Yang Xiangning
Priority to CN2021216649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7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7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7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水腔、上水系统;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气口;其中:所述上水系统具有上水支架,所述上水支架的进水端连通水腔,所述上水支架出水端侧设置有第一雾化片;工作时,上水系统将水体从上水支架的进水端进入上水支架,从上水支架的出水端喷出,且,喷出的水体和第一雾化片接触,并受第一雾化片的雾化作用形成有雾化气体从壳体的出气口逸出。如此,通过对加湿净化器的具体设计,具体指其将雾化片将水体分离;使得在工作时水体中的杂质和重金属不会随同雾化气体震动到空气中,提高了健康系数;同时使得本实用新型之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具备多种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净化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湿器通常是通过雾化片(超声波)对水体进行雾化,再将雾化气体排出至空气中,起到加湿作用;其通常是采用淹没式和覆盖式,即将雾化片设置于水腔中;这种雾化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主要是雾化片长时间浸没在水体中,水里的杂质和重金属成分都被超声波连同水一起震动到空气中了,所以形成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影;其次是水体流动速率慢如同死水,很容易滋生细菌和发霉,比如水箱的底部的常形成有黑色的霉菌,同时变质的水体会加快对雾化片的腐蚀从而缩短了雾化片的使用寿命;以及,现有的加湿器也存在加湿效率不高、功能较单一的不足,比如当前无雾加湿采用风机通过带水绵向空气中吹出带有水汽的无雾加湿,超声波加湿则通过雾化震动实现可见有雾加湿,但两种功能和应用场景单一。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其通过对加湿净化器的具体设计,具体指其将雾化片将水体分离;使得在工作时水体中的杂质和重金属不会随同雾化气体震动到空气中,提高了健康系数;同时使得本实用新型之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具备多种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水腔、上水系统;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气口;其中:
所述上水系统具有上水支架,所述上水支架的进水端连通水腔,所述上水支架出水端侧设置有第一雾化片;
工作时,上水系统将水体从上水支架的进水端进入上水支架,从上水支架的出水端喷出,且,喷出的水体和第一雾化片接触,并受第一雾化片的雾化作用形成有雾化气体从壳体的出气口逸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水支架的出水端的向上设置,且,所述出水端的上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有安装凹位,且所述安装凹位的底壁设置有通孔贯穿挡板的上下侧;其中:
所述第一雾化片安装于所述安装凹位,且盖于通孔的上侧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板的下侧向下延伸有对冲部,所述通孔位于对冲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连接所述第一雾化片,且,所述控制系统还控制连接有第二雾化片和第三雾化片;其中:
所述第二雾化片和第三雾化片设置于上水支架的外周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有空气过滤系统和进气口,所述空气过滤系统包括通风机和空气过滤装置;所述通风机将壳体外的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出气口排出;其中,所述空气过滤装置设置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雾化片和第三雾化片均具有多个,且都布置于上水支架的外周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对加湿净化器的具体设计,具体指其将雾化片将水体分离;使得在工作时水体中的杂质和重金属不会随同雾化气体震动到空气中,提高了健康系数;
其次,在上水支架的上侧、周侧相应地设置有挡板和若干个雾化片,使得本实用新型之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具备多种功能(例如能够实现有雾加湿和无雾加湿),具体地说:
一、通过控制水体冲击到挡板,并受第一雾化片的作用实现有雾加湿(此时控制第一雾化片工作);也可以控制第二雾化片、第三雾化片工作,直接加水进行雾化实现有雾加湿(即同时具备了现有的加湿器的加湿方式);
二、雾化片不参与工作过程,只控制水体撞击挡板,产生水母面进行洒水(产生有负离子),风经过洒水实现自然加湿;同时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流动速率慢,容易产生霉菌的不足。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截面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截面体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0、壳体;101、出气口;102、进气口;103、触摸屏显示界面;104、灯带灯光显示模块;10、水腔;11、水容器;20、上水支架;21、马达;22、水泵;221、水过滤棉;31、第一雾化片;32、第二雾化片;33、第三雾化片;40、挡板;41、通孔;42、对冲部;51、通风机;52、空气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参照附图1至图7,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包括有壳体100和设置于壳体100内的水腔10、上水系统;且,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出气口101;其中:
所述上水系统具有上水支架20,所述上水支架20的进水端连通水腔10,所述上水支架20出水端侧设置有第一雾化片31;
工作时,上水系统将水体从上水支架20的进水端进入上水支架20,从上水支架20的出水端喷出,且,喷出的水体和第一雾化片31接触,并受第一雾化片31的雾化作用形成有雾化气体从壳体100的出气口101逸出。
如此,将雾化片和水体隔开设置,相较现有技术中的雾化片位置设计而言,其能够有效地避免了水体对雾化片的腐蚀,对雾化片起到保护作用,也间接地延长了雾化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而言:所述上水支架20的出水端的向上设置,且,所述出水端的上侧设置有挡板40,所述挡板40设置有安装凹位,且所述安装凹位的底壁设置有通孔41贯穿挡板40的上下侧;其中:
所述第一雾化片31安装于所述安装凹位,且盖于通孔41的上侧开口。具体地,所述挡板40的下侧向下延伸有对冲部42,所述通孔41位于对冲部42。参阅附图2,所述对冲部42可以为曲面延伸。以及,所述通孔41优选设置于对冲部42的中心位置(如附图所示,对冲部42为圆形,通孔41设置于对冲部42的圆心处)。
如此,通过对挡板40的具体设计,使得净化器在使用过程时,上水支架20将水体喷出至对冲部42,对冲部42将水体引导水平喷洒至下侧,形成了喷泉洒水效果。需说明的是,在对冲过程中,水体会产生大量负离子(类似于瀑布效应),当这些负离子逸出至壳体100外部与人体接触时,能够带给人们清爽的感觉。同时,形成喷泉洒水效果在视觉效果上也相较于普通的对冲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所述壳体100内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连接所述第一雾化片31,且,所述控制系统还控制连接有第二雾化片32和第三雾化片33;其中:
所述第二雾化片32和第三雾化片33设置于上水支架20的外周侧。如此,水体经挡板40冲撞之后,水体产生水花落入第二雾化片32或第三雾化片33上,所述第二雾化片32、第三雾化片33对水体进行进一步地雾化,使之产生一个立体瀑布效应的加湿器;同时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之净化器的雾化效率。且,所述上水支架20的外周侧设置有安装柱,所述第二雾化片32和第三雾化片33设置于相应的安装柱上,以使得:第二雾化片32和第三雾化片33在不使用状态下,两者和水体也是隔开的。此处,所述第二雾化片32和第三雾化片33均可以设置有多个,且都布置于上水支架20的外周侧;即可以根据产品灵活布置雾化片的位置及其数量,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用时,所述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第一雾化片31、第二雾化片32和第三雾化片33单独运行,也可控制三者或其两者同时工作运行;即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当然,控制系统也可以控制三者均在休息状态下,而控制上水支架20上水,上水支架20的喷出水和挡板40碰撞形成水花,通风机将风经过水花进行活水净化,净化后的空气从出气口逸出(即水花对空气进行加湿、净化),实现无雾加湿模式。需理解的是,当雾化片工作时,本实施例之多功能加湿净化器是有雾加湿。当三个雾化片或者多个雾化片同时工作时,能够实现立体加湿瀑布喷泉效应的场景。
优选地,所述壳体100还包括有空气过滤系统和进气口102,所述空气过滤系统包括通风机51和空气过滤装置52;所述通风机51将壳体100外的气体从进气口102吸入,出气口101排出;其中,所述空气过滤装置52设置于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1之间。
具体而言,参阅图1至图3,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所述上水支架20是通过马达21带动叶轮上水,且,所述马达21为双输出轴马达21,其一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叶轮,另一输出轴连接有风扇(此处,该风扇即为前述的通风机51,其使壳体100内部形成负压状态,从而带动壳体100内的气体和外界气体进行流动交换)。
同时,于实施例一的附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设置有两个空气过滤装置52,其一设置于通风机51的上侧,另一设置于壳体100的出气口101处;对此,需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厂家可以灵活应用,即:厂家可以选择设置两个空气过滤装置52,也可以选择设置一个空气过滤装置52。所述空气过滤装置52的作用主要但不局限于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粉末灰尘、异味等)。工作时,外界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壳体内,外界空气通过空气过滤装置52完成过滤步骤,再流动至出气口和前述雾化效应所产生的负离子气体混合飘至外界中。
以及,通过通风机51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壳体100内和外界的热量交换,提高了净化器内部的散热效率。
同时,需补充的是,于实施例一的附图中,所述出气口101、进气口102均设置于壳体100的侧面,在实际应用中,厂家可以根据产品需要,将出气口101、进气口102设置于顶部或立体环绕多出个出气口101、进气口102的方式;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0上还设置有触摸屏显示界面103,其可以通过植入PCBA板的方式来实现人机操作和互动;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灯带灯光显示模块104,通过灯光唤醒各种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颜色效果。所述触摸屏显示界面103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的上侧,所述灯带灯光显示模块104设置于触摸屏显示界面103的下侧;且其灯光能够沿壳体100的外周散发。
需补充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器而言,其可以通过触摸、液晶、智能遥控等控制方式。
进一步地,参阅图4至图5,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其结构大致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一、所述上水支架20是通过水泵22进行上水的,也就是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通过实施例一种的马达21带动叶轮上水,也可以通过实施例二的水泵22进行上水;
二、其独立设置有通风机51,且所述通风机51设置于壳体100的上侧,而实施例一设置于壳体100的下侧且和供水装置为同一马达21;对应本实施新型而言,将通风机51设置于壳体100的上侧或下侧,只是一种较佳实施例,实际应用时,具体位置不做限定。
三、其独立设置有水容器11和可分离式的水箱(此处的水箱作用为前述的水腔10);而实施例一中实际将水腔10和水容器11作为一个部件。
优选地,在水泵22的进水端还设设置有水过滤棉221/水过滤器。
进一步地,参阅图6至图7,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实施例三的具体结构;其结构、原理和实施例一、二大致相同;其水箱为分离式设置,水箱内的水通过加湿、雾化后从出气口101逸出;其特点在于,水箱为杯状,并具有把手,如此,方便使用者更换水箱;对于实施例二中的水箱,也可以做类似设计;其采用的加湿雾化结构、方式可采用实施例一、二的结构方式。
同时,对本实用新型之加湿净化器需补充的是:还可以设置加热系统对加湿净化器内的水体进行加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对加湿净化器的具体设计,具体指其将第一雾化片将水体分离;使得在工作时水体中的杂质和重金属不会随同雾化气体震动到空气中,提高了健康系数;
其次,在上水支架的上侧、周侧相应地设置有挡板和若干个雾化片,使得本实用新型之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具备多种功能(例如能够实现有雾加湿和无雾加湿),具体地说:
一、通过控制水体冲击到挡板,并受第一雾化片的作用实现有雾加湿(此时控制第一雾化片工作);也可以控制第二雾化片、第三雾化片工作,第一雾化片可选择性参与工作;使用者直接加水进行雾化实现有雾加湿(即同时具备了现有的加湿器的加湿方式);也就是水体撞击到挡板,可以同时触发第一雾化片和产生负离子,完了撞击到挡板产生水母后水会下落到底部的第二雾化片和第三雾化片,就同时实现了水柱撞击产生了负离子,触发雾化片工作。
二、雾化片不参与工作过程,只控制水体撞击挡板,产生水母面进行洒水(产生有负离子),风经过洒水实现自然加湿;同时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流动速率慢,容易产生霉菌的不足。
再者,设计有空气过滤系统,增加了加湿净化器的功能;且,空气过滤系统的设计合理巧妙,利用同一电机作为空气驱动的动力,节约了成本。
以及,需补充的是:现有的加湿器都是静态加水加湿,人工将谁加入到容器里面,水不能循环,本实用新型之加湿净化器实现了立体循环,将容器里的死水变成了活水(水柱撞击挡板形成水母落下,如此循环,大量水汽和空气接触),可以实现自动清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体容易滋生细菌和发霉的不足,不会存在粘附于水箱底部的黑色霉菌这个致命缺陷。
还有,壳体内可以设置加热系统对水体进行冷热加湿和雾化,例如将水加热到100摄氏度后,上水支架将水体撞击到挡板和第一雾化片,形成热水冷雾加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水腔、上水系统;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气口;其中:
所述上水系统具有上水支架,所述上水支架的进水端连通水腔,所述上水支架出水端侧设置有第一雾化片;
工作时,上水系统将水体从上水支架的进水端进入上水支架,从上水支架的出水端喷出,且,喷出的水体和第一雾化片接触,并受第一雾化片的雾化作用形成有雾化气体从壳体的出气口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支架的出水端的向上设置,且,所述出水端的上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有安装凹位,且所述安装凹位的底壁设置有通孔贯穿挡板的上下侧;其中:
所述第一雾化片安装于所述安装凹位,且盖于通孔的上侧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下侧向下延伸有对冲部,所述通孔位于对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连接所述第一雾化片,且,所述控制系统还控制连接有第二雾化片和第三雾化片,其中:
所述第二雾化片和第三雾化片设置于上水支架的外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有空气过滤系统和进气口,所述空气过滤系统包括通风机和空气过滤装置;所述通风机将壳体外的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出气口排出;其中,所述空气过滤装置设置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雾化片和第三雾化片均具有多个,且都布置于上水支架的外周侧。
CN202121664950.6U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Active CN215637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4950.6U CN215637749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4950.6U CN215637749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7749U true CN215637749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1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64950.6U Active CN215637749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7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72900U (zh) 一种空气加湿净化装置
CN203657130U (zh) 一种加湿装置
CN216845046U (zh) 一种雾化消毒及空气净化一体机
CN201297729Y (zh) 空气净化加湿器
CN2413780Y (zh) 喷淋式空气净化器
CN210832403U (zh) 一种室内加湿装置
CN210448525U (zh) 一种废气处理环保设备
CN215637749U (zh) 一种新型喷泉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CN213089955U (zh) 一种恒温恒湿的智能组合式空调机组
CN210241820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超声波负离子加湿器
CN203100046U (zh) 加湿器
CN110433653B (zh) 一种生物酶空气治理器
CN210118920U (zh) 加湿器
CN210425403U (zh) 具有净化功能的空气加湿器
CN2802326Y (zh) 水喷淋空气净化装置
CN2278541Y (zh) 多用途超声波雾化装置
CN211953063U (zh)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超声无雾加湿器
CN214746206U (zh) 一种空气净化加湿一体机
CN205690640U (zh) 一种室内环境用紧凑型空气净化器
CN111336604A (zh)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超声无雾加湿器
CN21377805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7815578U (zh) 一种火龙果香薰加湿器
CN214581698U (zh) 一种基于叶轮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
CN206247542U (zh) 超声波加湿器
CN205613204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