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6146U - 电子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6146U
CN215636146U CN202121866231.2U CN202121866231U CN215636146U CN 215636146 U CN215636146 U CN 215636146U CN 202121866231 U CN202121866231 U CN 202121866231U CN 215636146 U CN215636146 U CN 215636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dapter
assembly
bearing plat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662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树伟
明振华
唐元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x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x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x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x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662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6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6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6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中,电子设备支架包括支撑架、托盘装置、转动组件及转接组件;托盘装置包括承托板,承托板上开设有转动孔,承托板的正面对应转动孔的周缘开设有第一沉槽;转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转动盘及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盘嵌置于第一沉槽,第二转动盘安装于承托板的背侧,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的其中一者凸设有与转动孔相适配的转动轴台,以使承托板可绕转动轴台的周向转动;转接组件包括转接座,转接座的一侧连接于支撑架的上端,另一侧固定连接于转动组件。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能够减小电子设备支架的托盘装置的厚度。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辅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逐渐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物品,且电子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例如有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等。则电子设备的辅助产品,例如用于固定支撑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支架也被广泛使用。
目前的电子设备支架的承托板一般通过转动组件来实现相对支撑架的360度周向转动,且转动组件通过转接组件与支撑架连接,则会导致承托板、转动组件、转接组件连接处的厚度和体积大。此外,目前的承托板在绕其周向转动的时候容易发生晃动,造成产品品质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更为轻薄、周向转动更为平稳的电子设备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设备支架包括支撑架、托盘装置、转动组件及转接组件;
所述托盘装置包括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承托板的正面对应所述转动孔的周缘开设有第一沉槽;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转动盘及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嵌置于所述第一沉槽,所述第二转动盘安装于所述承托板的背侧,所述第一转动盘与所述第二转动盘的其中一者凸设有与所述转动孔相适配的转动轴台,以使所述承托板可绕所述转动轴台的周向转动;
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座,所述转接座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托板朝向所述支撑架的板面对应所述转动孔的周缘开设有第二沉槽,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阻尼环和第二阻尼环,所述第一阻尼环安装于所述第一沉槽,所述第一转动盘覆盖于所述第一阻尼环背离所述转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阻尼环安装于所述第二沉槽,所述第二转动盘覆盖于所述第二阻尼环朝向所述转接组件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尼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沉槽的深度,且所述第二转动盘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阻尼环的直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盘上凸设有所述转动轴台,所述转动轴台与所述转接座的其中一者设有插接凸起,另一者设有与所述插接凸起适配的插接槽,所述第二转动盘上开设供所述插接凸起穿设的过孔,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对应所述过孔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及所述转接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上设有所述插接凸起,所述转接座朝向所述第二转动盘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环绕所述插接凸起并与所述第二转动盘相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及所述插接凸起呈沿横向延伸的长条状,所述过孔与所述插接凸起相适配,所述插接凸起及所述转接座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转动盘的直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台的端面位于所述第二沉槽的底面与所述承托板朝向转接组件的板面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托板的背面绕所述第一沉槽的外周间隔设有多个卡槽;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弹性件以及定位体,所述转接座朝向所述承托板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弹性件嵌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定位体安装于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且部分凸出所述转接座的侧面设置,所述定位体具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凸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体为定位球,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卡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定位球的半径,所述定位球的一端抵接所述弹簧,另一端抵接所述卡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组件朝向所述承托板的侧面凸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体,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体分布于所述转动孔径向上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盘背离所述转接组件的外表面与所述承托板背离所述支撑架的板面相平齐;或,所述承托板背离所述支撑架的板面凸出于所述第一转动盘背离所述转接组件的外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有沿横向延伸的转筒,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轴及套设于转轴外围的阻尼套,所述转接座包括沿横向延伸的基板及设于所述基板两端的凸耳,每一所述凸耳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转筒位于两所述凸耳之间,所述转轴及所述阻尼套穿设所述转筒的内腔,且两端伸出所述转筒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筒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前侧,且与所述支撑架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通过在承托板的正面开设第一沉槽,使得第一转动盘嵌置于第一沉槽内,如此,在使得承托板能够在其板面所在平面内进行360度周向转动的同时,充分利用承托板的厚度,可以减小第一转动盘凸出承托板的正面的高度,使得整个托盘装置的厚度更薄更均匀,且保持了承托板的整体一致性。同时,使得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夹设承托板设置,且承托板可绕转动轴台的周向转动,能够增大承托板与转动组件之间的摩擦力,且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分别从承托板的正面和背面夹紧承托板,使得承托板在其所在板面内的周向转动更为平稳,不易发生晃动,进而提升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子设备支架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电子设备支架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的正视图;
图7为图6中沿I-I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6中沿II-II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支撑架 311 转动轴台 413 安装槽
110 转筒 311a 插接槽 414 基板
200 托盘装置 320 第二转动盘 415 凸耳
210 承托板 321 过孔 415a 安装孔
211 转动孔 330 第一阻尼环 420 弹性件
212 第一沉槽 340 第二阻尼环 430 定位体
213 卡槽 400 转接组件 440 转轴
214 第二沉槽 410 转接座 450 阻尼套
300 转动组件 411 容置槽 500 转接件
310 第一转动盘 412 插接凸起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该电子设备支架包括支撑架100、托盘装置200、转动组件300及转接组件400。托盘装置200包括承托板210,承托板210上开设有转动孔211,承托板210的正面对应转动孔211的周缘开设有第一沉槽212。转动组件30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转动盘310及第二转动盘320,第一转动盘310嵌置于第一沉槽212,第二转动盘320安装于承托板210的背侧,第一转动盘310与第二转动盘320的其中一者凸设有与转动孔211相适配的转动轴台311,以使承托板210可绕转动轴台311的周向转动。转接组件400包括转接座410,转接座410的一侧连接于支撑架100的上端,另一侧固定连接于转动组件30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本文主要以电子设备支架面向用户使用时为参考描述方位,承托板210的正面是指面向用户的一侧,背侧是指远离用户的一侧,且电子设备支架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也以电子设备支架面向用户使用为参考描述方位。支撑架100用于为整个托盘装置200提供支撑,支撑架100的结构和形状可以有很多,例如支撑架100可以为底座加立柱的结构,也可以整体呈L形或类似L形的结构,还可以为椎体结构等,只需能够实现对托盘装置200的支撑即可,在此对支撑架100的形状和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托盘装置200用于固定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例如Ipad、也可以是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托盘装置200的整体形状可以有很多,例如整体呈矩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异形等。托盘装置200固定电子设备的方式也可以有很多,例如托盘装置200可以通过磁吸件、卡爪、卡扣、卡接套等方式固定电子设备,以使得电子设备能够从托盘装置200上进行快速取放。在一实施例中,托盘装置200包括装饰板及磁吸组件,磁吸组件嵌置于承托板210内,装饰板贴合于承托板210背离转接组件400的板面。通过装饰板覆盖承托板210的正面,能够遮挡承托板210的正面,进而保证托盘装置200正面的平整度和外观一致性,则能够保证电子设备在托盘装置200上的安装稳固性。通过磁吸组件实现磁吸固定电子设备,更加便于电子设备在托盘装置200上的取放。而将磁吸组件嵌置在承托板210内,在保证磁吸组件安装稳固性的同时不会额外增加承托板210的厚度。磁吸组件具体可以设置多组,每组磁吸组件设置多个磁铁,使得多组磁吸组件分布于承托板210的四周,以对电子设备进行稳固吸附。
为了保证承托板210的重力分布更加均匀,可选地,转动孔211设置于承托板210的中心。可以理解的是,转动孔211呈圆形设置。承托板210的正面,也即承托板210背离支撑架100的板面对应转动孔211的周缘开设有第一沉槽212,并使得第一转动盘310嵌置于第一沉槽212。则第一沉槽212的径向尺寸与第一转动盘310的径向尺寸相适配。第二转动盘320安装于承托板210的背侧,则第一转动盘310和第二转动盘320夹设承托板210设置,但该夹持力较小,不会影响承托板210的周向转动。当在第一转动盘310上设置转动轴台311时,该转动轴台311朝向第二转动盘320插设于转动孔211。当在第二转动盘320上设置转动轴台311时,该转动轴台311朝向第一转动盘310插设于转动孔211内。可以理解的是,转动轴台311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转动轴台311与转动孔211相适配,指的是转动轴台311与转动孔211之间具有一定的安装间隙,则转动轴台311对承托板210的转动孔211起到周向定位的作用,使得承托板210可绕转动轴台311的周向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动盘310、第二转动盘320与转接座410三者固定连接。第一转动盘310与第二转动盘320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间接连接。转接座410的一侧与转动组件300固定连接,则转接座410可以与第一转动盘310固定连接,也可以与第二转动盘320固定连接,还可以同时与第一转动盘310和第二转动盘320固定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第二转动盘320与转接座410固定连接时,两者可以分体设置,也可以一体设置。
通过在承托板210的正面开设第一沉槽212,使得第一转动盘310嵌置于第一沉槽212内,以及使得第一转动盘310和第二转动盘320夹设承托板210设置,且承托板210可绕转动轴台311的周向转动,如此,在使得承托板210能够在其板面所在平面内进行360度周向转动的同时,充分利用承托板210的厚度,可以减小第一转动盘310凸出承托板210的正面的高度,保持了承托板210的整体一致性,且使得整个托盘装置200的厚度更薄更均匀。此外,由于承托板210通常采用塑胶材质,而第一转动盘310通常采用金属材质,则在承托板210上开设第一沉槽212,使得第一转动盘310嵌置于第一沉槽212内,则第一转动盘310能够对承托板210的结构起到加强作用,进而提高整个托盘装置200的结构强度。通过使得转动组件300与承托板210分体设置,便于承托板210的成型制造,且转动组件300与承托板210的安装简单快捷,易于实现。
转接座41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例如可以为长条形、圆形、矩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转接座410与支撑架100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可活动连接,例如转动连接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转接座4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转动组件300,则转接座410的另一侧与转动组件300可以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钉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转接座410与转动组件300也可以为不可拆卸固定连接,例如使得转接座410与第二转动盘320一体成型,焊接等。
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通过在承托板210的正面开设第一沉槽212,使得第一转动盘310嵌置于第一沉槽212内,如此,在使得承托板210能够在其板面所在平面内进行360度周向转动的同时,充分利用承托板210的厚度,可以减小第一转动盘310凸出承托板210的正面的高度,使得整个托盘装置200的厚度更薄更均匀,且保持了承托板210的整体一致性。同时,使得第一转动盘310和第二转动盘320夹设承托板210设置,且承托板210可绕转动轴台311的周向转动,能够增大承托板210与转动组件300之间的摩擦力,且第一转动盘310与第二转动盘320分别从承托板210的正面和背面夹紧承托板210,使得承托板在其所在板面内的周向转动更加平稳,不易发生晃动,进而提升产品品质。
在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照图7至图10,第一转动盘310背离转接组件400的外表面与承托板210背离支撑架100的板面相平齐;或,承托板210背离支撑架100的板面凸出于第一转动盘310背离转接组件400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得第一转动盘310背离转接组件400的外表面与承托板210的板面相平齐,则能够保证承托板210背离支撑架100的板面平整,不会出现凹凸不平。而使得承托板210的板面凸出于第一转动盘310背离转接组件400的外表面,也即第一转动盘310背离转接组件400的外表面低于承托板210的板面。如此,使得第一转动盘310不会凸出承托板210的表面,则能够有效减小整个托盘装置200的厚度。此外,可保证整个托盘装置200的正面的平整度,进而在托盘装置200固定电子设备时,不会因为托盘装置200表面不平整而造成电子设备在托盘装置200上的重力分布不均,从而使得托盘装置200对电子设备的固定更为稳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图8及图10所示,承托板210朝向支撑架100的板面对应转动孔211的周缘开设有第二沉槽214,转动组件300还包括第一阻尼环330和第二阻尼环340,第一阻尼环330安装于第一沉槽212,第一转动盘310覆盖于第一阻尼环330背离转接组件400的一侧,第二阻尼环340安装于第二沉槽214,第二转动盘320覆盖于第二阻尼环340朝向转接组件400的一侧。
在本实施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阻尼环330及第二阻尼环340可起到增大阻力的作用。则第一阻尼环330及第二阻尼环340具体可采用橡胶或硅胶材质。承托板210背面,也即承托板210朝向支撑架100的板面对应转动孔211的周缘开设有第二沉槽214,并使得第二阻尼环340嵌置于第一沉槽212。则第二沉槽214的径向尺寸与第二阻尼环340的径向尺寸相适配。通过在承托板210的背面开设第二沉槽214,使得第二阻尼环340嵌置于第二沉槽214内,如此,在使得承托板210能够在其板面所在平面内进行360度周向转动的同时,充分利用承托板210的厚度,可以减小第二阻尼环340凸出承托板210的背面的高度,保持了承托板210的整体一致性,且使得整个托盘装置200的厚度更薄更均匀。且使得第二阻尼环340设置在第二沉槽214内,第二阻尼环340转动时不会在承托板210的外壁面留下转动痕迹,进而可以保证承托板210的表面平整一致。
第二转动盘320可以嵌置于第二沉槽214内,也可以位于第二沉槽214外。第一阻尼环330和第二阻尼环340的中部可供转动轴台311伸出。通过在第一沉槽212内设置第一阻尼环330,使得第一转动盘310覆盖第一阻尼环330,在第二沉槽214内设置第二阻尼环340,使得第二转动盘320覆盖第二阻尼环340,则第一转动盘310与第二转动盘320通过第一阻尼环330和第二阻尼环340夹设承托板210,可增加承托板210相对转动轴台311的周向转动时的阻力,以产生阻尼效果,使得用户将托盘装置200周向转动至一角度后,能够通过第一阻尼环330、第二阻尼环340对承托板210的阻尼力而将托盘装置200定位在该角度。且第一阻尼环330和第二阻尼环340分设在承托板210的正面和背面,在承托板210的正面和背面同时提供摩擦阻力,进而使得承托板210绕转动轴台311的周向转动更为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阻尼环34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沉槽214的深度,且所述第二转动盘32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阻尼环340的直径。通过使得第二阻尼环340的厚度大于第二沉槽214的深度,则第二阻尼环340凸出承托板210的板面设置。而使得第二转动盘320的直径大于第二阻尼环340的直径,则第二转动盘320能够完全覆盖和遮挡第二阻尼环340,则可防止第二阻尼环340外露,进而保持托盘装置200的整体一致性。且第二转动盘320覆盖在第二阻尼环340时,不会与承托板210的板面接触,进而可避免第二转动盘320刮花承托板210。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图8及图10,第一转动盘310上凸设有转动轴台311,转动轴台311与转接座410的其中一者设有插接凸起412,另一者设有与插接凸起412适配的插接槽311a,第二转动盘320上开设供插接凸起412穿设的过孔321,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连接件500,连接件500对应过孔321并连接第一转动盘310及转接座410。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凸起412的形状可以呈圆形、椭圆形、矩形等。通过在转动轴台311与转接座410的其中一者设有插接凸起412,另一者设有与插接凸起412适配的插接槽311a,使得转动轴台311与转接座410插接。一方面插接槽311a和插接凸起412的配合可实现第一转动盘310与转接座410的预定位安装,以便于连接件500连接第一转动盘310及转接座410;另一方面插接凸起412穿设第二转动盘320上的过孔321,从而可将第二转动盘320定位夹紧于第一转动盘310和转接座410之间,则只需连接第一转动盘310与转接座410,而无需将第二转动盘320与第一转动盘310和/或转接座410连接,从而可简化连接结构,提升转动组件300与转接组件400的整体装配效率。连接件500具体可以为螺钉、螺栓等结构,则具体可在第一转动盘310上对应过孔321的位置设置穿孔,在转接座410对应过孔321的位置设置螺孔,以供连接件500穿设并紧固连接第一转动盘310和转接座410。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图7、图8所示,转接座410上设有插接凸起412,转接座410朝向第二转动盘320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413,安装槽413环绕插接凸起412并与第二转动盘320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接座410上设置插接凸起412,且在转接座410环绕插接凸起412的外围开设安装槽413,以供第二转动盘320安装。如此,在安装时,可将转接座410的插接凸起412插入第二转动盘320的过孔321内,以使得第二转动盘320套设于插接凸起412外围,且使得第二转动盘320部分嵌置于安装槽413内,如此,可充分利用转接座410的厚度,减小第二转动盘320凸出承托板210的高度,进而减小托盘装置200与转接组件400的连接处的厚度,使得整个电子设备支架更为轻薄小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410及所述插接凸起412呈沿横向延伸的长条状,所述过孔321与所述插接凸412起相适配,所述插接凸起412及所述转接座410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转动盘320的直径。插接凸起412具体可以呈腰形、椭圆形、长方形等。使得插接凸起412呈横向延伸的长条状,则插接凸起412与第二转动盘320的过孔321适配安装后,可防止第二转动盘320相对转接座410转动。而通过使得转接座410呈沿横向延伸的长条状,插接凸起412及转接座410的宽度小于第二转动盘320的直径,则可减小整个转接座410的宽度和体积,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且使得整个电子设备支架更为轻薄小巧,外形更为简洁美观。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图10,转动轴台311的端面位于第二沉槽214的底面与承托板210朝向转接组件400的板面之间。也即转动轴台311的端面凸出于第二沉槽214的底面,并且低于承托板210朝向转接组件400的板面。如此,使得整个转动轴台311的端部位于第二沉槽214内,并未凸出于承托板210的板面,如此,能够有效减小整个托盘装置200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承托板210的背面绕第一沉槽212的外周间隔设有多个卡槽213,转接组件400还包括弹性件420以及定位体430,转接座410朝向承托板210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411,弹性件420嵌置于容置槽411内,定位体430安装于弹性件420的自由端,且部分凸出转接座410的侧面设置,定位体430具有与卡槽213相适配的凸弧面。
在本实施例中,承托板210的背面,也即承托板210靠近支撑架100的板面绕第一沉槽212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213。卡槽21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限定。通常,该卡槽213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例如在以转动孔211的圆心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方向各设置一个卡槽213,则使得承托板210整体至少能够相对支撑架100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切换,从而带动电子设备进行横屏和竖屏的切换,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弹性件420具体可以为弹簧或其他能够对定位体430提供弹性支撑的结构。定位体430具有与卡槽213适配的凸弧面,则定位体430可以为球体、也可以为带有凸弧面的柱体等。弹性件420及定位体43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转接座410朝向承托板210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411,使得弹性件420嵌置于容置槽411内,定位体430安装于弹性件420的自由端,且部分凸出转接座410的侧面,则定位体430的一端抵接弹性件420,另一端的凸弧面嵌置于卡槽213内。如此,在承托板210绕转动轴台311周向转动时,带动多个卡槽213周向转动,承托板210挤压定位体430,使得弹性件420压缩,而使定位体430由一卡槽213脱出,定位体430的凸弧面在承托板210上周向滑动,当滑动至相邻的卡槽213内时,弹性件420弹性回复,带动定位体430卡合于卡槽213内,以实现卡合定位。通过在转接座410上设置弹性体和定位体430,在承托板210上设置卡槽213,则用户在转动承托板210时,可通过定位体430实现弹性定位,如此,用户能够清楚的了解承托板210的转动是否到位,从而便于用户对承托板210的转动角度进行精确的调节。
此外,通过在转接座410上开设容置槽411供弹性体和定位体430安装,可充分利用转接座410的厚度,相比于在承托板210上设置容置槽411,使得承托板210能够设置的更薄,进而可减小整个托盘装置200的厚度。
具体而言,如图2至图5、图9及图10所示,定位体430为定位球,弹性件420为弹簧,卡槽213的深度小于定位球的半径,定位球的一端抵接弹簧,另一端抵接卡槽213。使得定位体430为定位球,定位球的一端抵接弹簧,另一端抵接卡槽213,则卡槽213的深度小于定位球的半径,则使得定位球能够在容置槽411和卡槽213内滚动,则在用户给承托板210一个周向上的扭力时,可带动定位球滚出卡槽213,并在承托板210的表面滚动,以滚动至另一相邻卡槽213内。如此,使得定位体430在承托板210上的移动更为顺畅无阻,进而提升用户转动承托板210的手感,增强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转接组件400朝向承托板210的侧面凸设有至少两个定位体430,至少两个定位体430分布于转动孔211径向上的两侧。如此,可使得至少两个定位体430相对转动孔211的轴线对称,则在承托板210相对转接座410周向转动时,能够保证承托板210的受力平衡,进而避免出现承托板210相对转接座410一高一低的现象。为了保持平衡,通常使得定位体430的数量为偶数个。为了减小定位误差,可选地,定位体4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体430相对转动孔211的轴线对称分布。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图9及图10所示,转接座410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架100。可以理解的是,横轴指的是与水平方向相一致的轴。使得转接座410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架100,而由于承托板210通过转动组件300与转接座410固定连接,则可使得承托板210相对支撑架100绕横轴转动,如此,用户可对承托板210进行上下调节角度,进而可实现对安装在承托板210上的电子设备进行上下角度的调节,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1至图5、图9及图10,支撑架100的上端设有沿横向延伸的转筒110,转接组件400包括转轴440及套设于转轴440外围的阻尼套450,转接座410包括沿横向延伸的基板及设于基板两端的凸耳415,每一凸耳415上均开设有安装孔415a,转筒110位于两凸耳415之间,转轴440及阻尼套450穿设转筒110的内腔,且两端伸出转筒110并安装于安装孔415a内。
在本实施例中,阻尼套450可起到增大阻力的作用。则阻尼套450具体可采用橡胶或硅胶材质。使得转接座410设置为长条形,并使得转接座410包括基本和设置在基板两端的凸起,在满足转动需求的同时可减小转接座410的体积,使得整个电子设备支架的体积更小,整体更为轻薄小巧。使得阻尼套450套设于转轴440外围,并将阻尼套450和转轴440穿设转筒110的内腔,则使得转接座410通过阻尼套450相对转筒110绕横轴转动,可增加转接座410相对支撑架100的转筒110上下转动时的阻力,以产生阻尼效果,使得用户将托盘装置200上下转动至一角度后,能够通过阻尼套450对转接座410及转筒110的阻尼力而将托盘装置200定位在该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筒110位于所述支撑架100的前侧,且与所述支撑架100一体设置。具体地,转筒110的横截形状呈圆形。通过使得转筒110与支撑架100一体成型设置,则可保持转筒110与支撑架100的整体一致性。由于支撑架100通常包括向前(面向用户一侧)倾斜的立柱,而使得转筒110位于支撑架100的前侧,可部分遮挡转筒110,保证转筒110与支撑架100的整体一致性。可选地,转筒110的外壁面与支撑架100的外壁面平滑过渡。如此,可进一步保证电子设备支架的完整一致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托盘装置、转动组件及转接组件;
所述托盘装置包括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承托板的正面对应所述转动孔的周缘开设有第一沉槽;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转动盘及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嵌置于所述第一沉槽,所述第二转动盘安装于所述承托板的背侧,所述第一转动盘与所述第二转动盘的其中一者凸设有与所述转动孔相适配的转动轴台,以使所述承托板可绕所述转动轴台的周向转动;
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座,所述转接座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朝向所述支撑架的板面对应所述转动孔的周缘开设有第二沉槽,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阻尼环和第二阻尼环,所述第一阻尼环安装于所述第一沉槽,所述第一转动盘覆盖于所述第一阻尼环背离所述转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阻尼环安装于所述第二沉槽,所述第二转动盘覆盖于所述第二阻尼环朝向所述转接组件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沉槽的深度,且所述第二转动盘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阻尼环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盘上凸设有所述转动轴台,所述转动轴台与所述转接座的其中一者设有插接凸起,另一者设有与所述插接凸起适配的插接槽,所述第二转动盘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接凸起穿设的过孔,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对应所述过孔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及所述转接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上设有所述插接凸起,所述转接座朝向所述第二转动盘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环绕所述插接凸起并与所述第二转动盘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及所述插接凸起呈沿横向延伸的长条状,所述过孔与所述插接凸起相适配,所述插接凸起及所述转接座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转动盘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台的端面位于所述第二沉槽的底面与所述承托板朝向转接组件的板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的背面绕所述第一沉槽的外周间隔设有多个卡槽;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弹性件以及定位体,所述转接座朝向所述承托板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弹性件嵌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定位体安装于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且部分凸出所述转接座的侧面设置,所述定位体具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凸弧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为定位球,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卡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定位球的半径,所述定位球的一端抵接所述弹簧,另一端抵接所述卡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朝向所述承托板的侧面凸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体,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体分布于所述转动孔径向上的两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盘背离所述转接组件的外表面与所述承托板背离所述支撑架的板面相平齐;或,所述承托板背离所述支撑架的板面凸出于所述第一转动盘背离所述转接组件的外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有沿横向延伸的转筒,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轴及套设于转轴外围的阻尼套,所述转接座包括沿横向延伸的基板及设于所述基板两端的凸耳,每一所述凸耳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转筒位于两所述凸耳之间,所述转轴及所述阻尼套穿设所述转筒的内腔,且两端伸出所述转筒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前侧,且与所述支撑架一体设置。
CN202121866231.2U 2021-08-10 2021-08-10 电子设备支架 Active CN215636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6231.2U CN215636146U (zh) 2021-08-10 2021-08-10 电子设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6231.2U CN215636146U (zh) 2021-08-10 2021-08-10 电子设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6146U true CN215636146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66231.2U Active CN215636146U (zh) 2021-08-10 2021-08-10 电子设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61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8263A (zh) * 2022-05-09 2022-08-02 东莞斯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双屏可调节转轴底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8263A (zh) * 2022-05-09 2022-08-02 东莞斯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双屏可调节转轴底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2670B1 (ko) 힌지 구조 및 상기 힌지 구조를 사용한 스탠드
CN215636146U (zh) 电子设备支架
JP5307877B2 (ja) スタンド
CN108895261B (zh) 显示装置
CN115473989A (zh) 摄像头的支架和电子设备
CN219437051U (zh) 保护壳
CN106351942B (zh) 旋转固定装置
CN217406585U (zh) 便于拆装的指环支架
KR101301722B1 (ko) 휴대기기용 스탠딩장치
CN210958433U (zh) 指环支架
CN208014961U (zh) 一种六位可旋式插座
CN216959945U (zh) 斜角支架保护壳
KR101359323B1 (ko) 책상 부착형 독서대
CN216016916U (zh) 支撑结构及保护套
CN201232836Y (zh) 一种基座装置
KR102522141B1 (ko) 단말기 거치대
CN209845257U (zh) 一种耳机支架及头戴式耳机
CN212840381U (zh) 一种显示器支架
CN216185669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9678523U (zh) 一种壳体结构及磁吸式支架
CN213871966U (zh) 一种底座结构及显示设备
US2020008489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frame member
CN216956819U (zh) 具有支架的保护壳
CN213785897U (zh) 转轴结构及化妆镜
CN216437235U (zh) 移动终端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