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4717U - 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4717U
CN215624717U CN202023046560.0U CN202023046560U CN215624717U CN 215624717 U CN215624717 U CN 215624717U CN 202023046560 U CN202023046560 U CN 202023046560U CN 215624717 U CN215624717 U CN 215624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chain
bracket
transport line
tensio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65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端文
褚如昶
吕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4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4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es For Endless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包括运输线主体;所述运输线主体至少包括有主轨道,主轨道的上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支架,驱动支架上设置有环形链条,所述驱动支架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可滑动的调节侧板,调节侧板上设置有链轮,调节侧板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调节侧板移动的驱动装置。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链轮安装在驱动调节上,通过对驱动调节板进而就可以实现对链轮的位移,进而能够实现对链条的张紧。不需要额外的增加一个辅助轮,也不需要单独增加链条的长度,这样的技术方案简单有效。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
背景技术
目前,输送系统是在某一区域内用于运输物品的设备。在服装行业叫做吊挂系统,在商超行业则习惯称为运输系统,但都是用于运输物品。现有的输送系统往往是通过链轮链条的配合来实现驱动。
在专利数据库有公开在先的专利,申请号:CN201310130424.5,其具体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系统及其用途,它包括安装在带式输送机张紧滚筒上的张紧装置和速度采集装置,安装在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支座下的张力传感器,以及以PLC控制器为核心的电控系统。本发明通过电流和负载之间存在比例关系,来识别输送带上荷载量,检测信号在PLC中转化为系统所需的牵引力,再与拉力传感器测到的拉力相比较,比较的结果控制牵引小车前进或后退,使输送带的张紧处在一个动态控制的过程,为输送机提供正常运行的必要张力,防止打滑,从而实现对输送带长距离适时和及时的智能动态张紧。
正如上述张紧系统所体现的技术方案,现有的张紧往往是通过增加辅助轮的形式变化链条的进行轨迹从而实现张紧的。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必然要增加对应辅助轮,还要考虑辅助轮安装和维护,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服装和商超的能够携带重物的一种运输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包括运输线主体;所述运输线主体至少包括有主轨道,主轨道的上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支架,驱动支架上设置有环形链条,所述驱动支架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可滑动的调节侧板,调节侧板上设置有链轮,调节侧板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调节侧板移动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夹板,夹板和调节侧板之间设置有所述驱动支架并通过紧固件之间连接;所述链轮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夹板和调节侧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螺杆和定位块,定位块固设在驱动支架一侧,定位块内成型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孔并抵靠在所述调节侧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调节侧板的两侧分别成型有两滑板,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的上下两侧。
优选地,所述连接角架包括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的形状是 U形支架且所述上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轮,支撑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轨道上;所述下支架包括有两个下连接块,下连接块与所述箱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牵引钩的上端铰接在驱动装置上且所述牵引钩的下端成型有牵引槽,所述挂钩的上端抵靠在所述牵引槽内。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牵引钩设置在环形链条上;所述牵引钩的一侧与所述驱动装置铰接并通过弹簧实现可摆动;所述推钩的一侧设置有抬升斜面,所述挂钩的一侧成型有抬升挡块,抬升挡块用于当与所述抬升斜面抵靠时实现脱钩作业。
优选地,所述环形链条包括有若干节链节,所述牵引钩包括有主钩部和位于主钩部上侧的连接部,连接部与所述链节卡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一侧设置有卡接板,卡接板上穿设有链轴,链轴依次穿过所述卡接板、连接部和链节,所述卡接板中部成型有开口槽,开口槽的两端分别成型有用于与链轴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开口槽的入口处还成型有方便卡入的扩口。
优选地,所述箱体包括有若干根横杆和若干根竖杆,相邻的横杆和竖杆之间设置有角板,且角板同时连接至少一根所述横杆和至少一根所述竖杆。
优选地,所述角板包括有固定主体和两个翼板部,且所述固定主体和两个所述翼板部分别固定两两垂直的横杆和两根竖杆,且两个翼板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三通接头的避让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链轮安装在驱动调节上,通过对驱动调节板进而就可以实现对链轮的位移,进而能够实现对链条的张紧。用这种方式不需要额外的增加一个辅助轮,也不需要单独增加链条的长度,这样的技术方案简单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一;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二;
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卡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轨道;2-箱体;3-连接角架;4-牵引钩;5-牵引槽;6-挂钩;7-驱动支架;8-环形链条;9-弹簧;10-抬升斜面;11-抬升挡块;12-链节;13-主钩部;14-连接部;15-卡接板;16-链轴;17- 开口槽;18-扩口;19-调节侧板;20-容置槽;21-螺杆;22-滑板; 23-定位块;24-上支架;25-下支架;26-支撑轮;27-连接块;28- 链轮;29-推钩;30-角板;31-固定主体;32-翼板;33-横杆;34- 竖杆;35-避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9所示,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包括运输线主体;所述运输线主体至少包括有主轨道1,主轨道1的下侧设置有箱体2,主轨道1和箱体2之间通过连接角架3连接;所述主轨道1的上端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设置有牵引钩4,所述连接角架3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挂钩6和推钩29,挂钩6和牵引钩4适配。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用于载重的输送线。所述的运输线主体是指在传统的吊挂系统或者应用在商超输送系统上部分现有技术的总和,也就是说除了上述技术方案中涉及的技术特征之外,完成输送线功能的其他属于现有技术的特征的组合,例如动力源、伺服控制系统、润滑系统等其他部分。由于这些都属于现有技术且不是本申请的重点,这里不多做赘述。
优选地,所述连接角架3包括有上支架23和下支架25,上支架 23的形状是U形支架且所述上支架2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轮26,支撑轮26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轨道1上;所述下支架25包括有两个下连接块27,下连接块27与所述箱体2连接。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主轨道1是用于通过与连接角架3的连接承载箱体2的部件,一般的主导轨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方形或者圆形也可以采用圆弧包边的三角形,这样可以更加稳定有利于承载重物。所述的连接角架3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用于连接主轨道1和箱体2之间的连接件。一般的连接角架3与主导轨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个管件,管件上侧两端各有一个滚轮,这个滚轮是带有中间槽的,然后中间槽和主导轨进行配合进行输送。至于说驱动装置,优选地可以采用链轮28链条的配合或者齿轮和齿条的配合。然后通过挂钩6和牵引钩4适配可以平稳的驱动这个箱体2。下连接块27的包括有上连接弯片和下连接座,上连接弯片内设置有 U形支架,下连接座的作用是与上连接弯片连接同时与箱体2进行连接,最终实现了箱体2和主轨道1的连接。
因此通过上述这个技术方案可以平稳有序的推动箱体2运动。
优选地,所述牵引钩4的上端铰接在驱动装置上且所述牵引钩4 的下端成型有牵引槽5,所述挂钩6的上端抵靠在所述牵引槽5内。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牵引钩4的结构设计思路。通过将挂钩6上端和牵引槽5进行抵接,从而可以始终让牵引钩4带着挂钩 6移动进而能够驱动箱体2运动。同时优选地,连接角架3一般是左右两个角,每个角上都会有一个对应的挂钩6,两个同时勾住这样就可以更加平稳。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支架7,驱动支架7上设置有环形链条8,若干个牵引钩4设置在环形链条8上;所述牵引钩4的一侧与所述驱动装置铰接并通过弹簧9实现可摆动;所述牵引钩4的一侧设置有抬升斜面10,所述推钩29的一侧成型有抬升挡块11,抬升挡块11用于当与所述抬升斜面10抵靠时实现脱钩作业。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牵引钩4的设计位置。同时还提供了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脱钩的运作方式。在实际使用中,本技术方案优选地会应用在一个环形的输送轨道上,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面临这样的一个场景,当前面的一个箱体2行进到一个位置停下来后,如果没有一个主动脱钩的机制,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牵引钩4继续带动下一个箱体2往前运动即便是已经撞上去了也不会停下来,这样很容易引起驱动系统烧毁。
本技术方案设计的就是在这个场景下能够实现主动脱钩的方案。具体的原理是当前一个已经停止的时候,后一个连接角架3上靠近行进方向上的推钩29的抬升挡块11就会碰到已经停住的箱体2对应的连接角架3的后侧一端牵引钩4的抬升斜面10,进而抬升斜面10由于与驱动装置铰接从而能够实现摆动,进而推钩29和牵引钩4就可以实现脱钩。这样就可以保证后来者与已经停止运行的不再冲突。
优选地,所述环形链条8包括有若干节链节12,所述牵引钩4 包括有主钩部13和位于主钩部13上侧的连接部14,连接部14与所述链节12卡接。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牵引钩4与链条的连接方式。通过直接与链条中的链节12的连接从而能够解决牵引钩4的安装问题。因为在实际的实用中,牵引钩4的数量必须是多个,而且又是要循环运动,所以能够连接链节12就可以解决数量问题和布局问题,连接部14与所述链节12卡接,既可以保证链节12本身的转动的灵活有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14一侧设置有卡接板15,卡接板15上穿设有链轴16,链轴16依次穿过所述卡接板15、连接部14和链节12,所述卡接板15中部成型有开口槽17,开口槽17的两端分别成型有用于与链轴16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开口槽17的入口处还成型有方便卡入的扩口18。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连接部14与卡接板15的设计方案。卡接板15优选地是一块具有开口槽17的板件,开口槽17的两端分别成型有用于与链轴16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开口槽17的入口处还成型有方便卡入的扩口18。在实际使用中,链轴16的一端会抵靠在卡接板15的一侧面上,另一端会有紧固件或者卡簧与之连接,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牵引钩4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驱动支架7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可滑动的调节侧板 19,调节侧板19上设置有链轮28,调节侧板19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调节侧板19移动的驱动装置。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能够解决链条张紧问题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链条会有磨损,因此会有链条需要张紧的问题。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链轮28固定在一个可滑动的调节侧板19上,通过驱动调节侧板19的滑动进而就可以实现对链轮28的张紧。传统的张紧装置往往都是增加一个辅助轮并通过移动辅助轮来实现张紧。但是这样的方式往往需要增加成本,因此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不需要另外增加一个辅助轮就可以实现张紧。这样的结构简单有效是优选地的设计方案。
优选地,所述调节侧板19的一侧设置有夹板,夹板和调节侧板 19之间设置有所述驱动支架7并通过紧固件之间连接;所述链轮28 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夹板和调节侧板19连接。
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板是一块位于驱动支架7外侧的一块板,也就是说,夹板和调节侧板19之间设置有所述驱动支架7并通过紧固件之间连接。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张紧链条的时候,需要先松掉上述紧固件,但是紧固件还是会依次穿过调节侧板19、驱动支架7和夹板;这个时候就可以驱动驱动装置运动,使得调节侧板19移动实现张紧。所述链轮28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夹板和调节侧板19连接,这个时候调节侧板19的移动就能带动链轮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螺杆21和定位块23,定位块23 固设在驱动支架7一侧,定位块23内成型有螺纹孔,所述螺杆21穿过所述螺纹孔并抵靠在所述调节侧板19的一侧。
本技术具体的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会先适当的松动紧固件从而能够使得调节侧板19具有能够松动的空间,此时再通过转动螺杆21的使得螺杆21前进并抵靠着调节侧板19向前运动。这样就实现了调节侧板19移动从而实现张紧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调节侧板19的两侧分别成型有两滑板22,滑板22 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7的上下两侧。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调节侧板19在驱动支架7上实现滑动的原理。上下两侧的滑板22的作用组合在一起雷同于导槽,驱动支架7则雷同于导轨,通过这样的配合就可以实现槽轨配合,那调节侧板19滑动的时候会更加顺畅和稳定。
优选地,所述箱体2包括有若干根横杆和若干根竖杆,如图8和图9所示,横杆33和竖杆34的排布组成了一个长方体的结构,从而能够作为运输物品的工具。
而且相邻的横杆33和竖杆34之间设置有角板,且角板同时连接至少一根所述横杆33和至少一根所述竖杆34。
从本实施例中可得,角板30分布在箱体的八个端部,从而能够让箱体的强度更加牢固,经得起震荡和摇晃。
且如图9所示,所述角板30包括有固定主体31和两个翼板部 32,且所述固定主体和两个所述翼板部分别固定两两垂直的横杆和两根竖杆。而且如图8所示,两个翼板部32分别连接一个横杆33和竖杆34,其固定主体31则是连接在一个横杆上。这样能够实现一个零件就能同时连接三个杆件零件。
且如图9所示,两个翼板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三通接头的避让部35,这样就可以在实现固定连接的同时还能避让三通接头,让箱体2能够更加稳定。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包括运输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线主体至少包括有主轨道(1),主轨道(1)的上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支架(7),驱动支架(7)上设置有环形链条(8),所述驱动支架(7)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可滑动的调节侧板(19),调节侧板(19)上设置有链轮(28),调节侧板(19)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调节侧板(19)移动的驱动装置;
主轨道(1)的下侧设置有箱体(2),主轨道(1)和箱体(2)之间通过连接角架(3)连接;
所述箱体(2)包括有若干根横杆和若干根竖杆,相邻的横杆和竖杆之间设置有角板,且角板同时连接至少一根所述横杆和至少一根所述竖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侧板(19)的一侧设置有夹板,夹板和调节侧板(19)之间设置有所述驱动支架(7)并通过紧固件之间连接;所述链轮(28)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夹板和调节侧板(1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螺杆(21)和定位块(23),定位块(23)固设在驱动支架(7)一侧,定位块(23)内成型有螺纹孔,所述螺杆(21)穿过所述螺纹孔并抵靠在所述调节侧板(19)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侧板(19)的两侧分别成型有两滑板(22),滑板(22)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7)的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牵引钩(4),所述连接角架(3)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挂钩(6)和推钩(29),挂钩(6)和牵引钩(4)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角架(3)包括有上支架(24)和下支架(25),上支架(24)的形状是U形支架且所述上支架(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轮(26),支撑轮(26)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轨道(1)上;所述下支架(25)包括有两个下连接块(27),下连接块(27)与所述箱体(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4)的上端铰接在驱动装置上且所述牵引钩(4)的下端成型有牵引槽(5),所述挂钩(6)的上端抵靠在所述牵引槽(5)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牵引钩(4)设置在环形链条(8)上;所述牵引钩(4)的一侧与所述驱动装置铰接并通过弹簧(9)实现可摆动;所述牵引钩(4)的一侧设置有抬升斜面(10),所述推钩(29)的一侧成型有抬升挡块(11),抬升挡块(11)用于当与所述抬升斜面(10)抵靠时实现脱钩作业;
所述环形链条(8)包括有若干节链节(12),所述牵引钩(4)包括有主钩部(13)和位于主钩部(13)上侧的连接部(14),连接部(14)与所述链节(12)卡接;
所述连接部(14)一侧设置有卡接板(15),卡接板(15)上穿设有链轴(16),链轴(16)依次穿过所述卡接板(15)、连接部(14)和链节(12),所述卡接板(15)中部成型有开口槽(17),开口槽(17)的两端分别成型有用于与链轴(16)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开口槽(17)的入口处还成型有方便卡入的扩口(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包括有固定主体和两个翼板部,且所述固定主体和两个所述翼板部分别固定两两垂直的横杆和两根竖杆,且两个翼板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三通接头的避让部。
CN202023046560.0U 2019-12-20 2020-12-16 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 Active CN21562471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4710 2019-12-20
CN2019223147102 2019-12-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4717U true CN215624717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87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6560.0U Active CN215624717U (zh) 2019-12-20 2020-12-16 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4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Z307595A3 (en) Rail segment for a conveyor system and the conveyor system per se
US6360671B1 (en) Friction drive system trolley conveyor
US4598812A (en) Conveyer for suspended articles, e.g. garments
US20190308818A1 (en) Conveyor axle retainer
CN110436117A (zh) 传送装置
CN215624717U (zh) 一种具有新型张紧装置的运输线
CN207174680U (zh) 直线输送链
US4267778A (en) Overhead conveyor track system
US6745892B2 (en) Conveyor system accessories
CN110436113A (zh) 弯道传送装置
US20110005902A1 (en) Roller conveyor and a roller path system therefor
CN211392802U (zh) 一种箱体运输线
US20110114449A1 (en) Conveyor-to-conveyor transfer mechanism
CN111232555A (zh) 拖拽机构及拖拽转运装置
CN108382804B (zh) 悬挂式输送系统
CN208036271U (zh) 轨道滑车装置
CA1274209A (en) Suspended cylindrical belt conveyor system
CN110436112A (zh) 弯道传送装置
CN209815031U (zh) 一种便于运送建筑物料的建筑传送板
CN209396392U (zh) 一种分段式滚床
CN210139197U (zh) 切换夹具库
CN208948163U (zh) 一种两链输送机
EP2610099A1 (de)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leichte Fördergüter, insbesondere Fahrzeugteile
US5318170A (en) Catenary rigid top troughing assembly-offset
CN110963276A (zh) 一种衣架形吊具专用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