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3565U - 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3565U
CN215623565U CN202122113601.1U CN202122113601U CN215623565U CN 215623565 U CN215623565 U CN 215623565U CN 202122113601 U CN202122113601 U CN 202122113601U CN 215623565 U CN215623565 U CN 215623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tray
main
samp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36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娇宇
俞洪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1136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3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3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3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其涉及医用辅助器械领域,其主体设置有主箱体和控制模块,主箱体上端连接有箱盖,箱盖一侧设置有第一感应区,第一感应区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连接于箱盖,主箱体侧壁活动连接有样本放置盒,主箱体上连接的箱盖通过第一感应区和控制模块,实现感应开合,无需手动开合,医护人员可将样本从箱盖端口取出,而患者则通过活动连接于主箱体的样本放置盒,将样本置入主箱体中,实现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取放端口分离,使其取放过程更为规范、更卫生,且在主箱体下方增加了附加箱体,主箱体满载的样本可暂存于附加箱体中,提高了此新型标本放置箱整体的容量,也相对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主要承担包括病房、门急诊病人、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人体和动物标本的检测工作。
以医院中采集大小便样本为例,标本的存放涉及到相关存放设备,但目前所使用的样本存放设备装置大都为收集箱,收集箱带有活动的盖子,结构较为简单,患者向收集箱中放置样本或者医生从收集箱中拿取样本均是手动开合盖子,并从同一个端口完成取放,极不卫生,且收集箱的容量较小,收集箱中的样本数量容易饱和,需要医护人员频繁收取收集箱的样本,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解决了现有的标本放置箱容量小、且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存取端口相同、不卫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其主体设置有主箱体和控制模块,所述主箱体上端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活动连接于主箱体,所述箱盖一侧设置有第一感应区,所述第一感应区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连接于箱盖,所述主箱体侧壁设置有样本放置盒,所述样本放置盒活动连接于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下方连接有附加箱体,所述附加箱体可拆卸连接于主箱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箱体上连接的箱盖通过第一感应区和控制模块,实现感应开合,无需手动开合,医护人员可将样本从箱盖端口取出,而患者则通过活动连接于主箱体的样本放置盒,将样本置入主箱体中,实现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取放端口分离,使其取放过程更为规范、更卫生,且在主箱体下方增加了附加箱体,主箱体满载的样本可暂存于附加箱体中,提高了此新型标本放置箱整体的容量,也相对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内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控制连接于控制模块,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丝杆电机结构和第一传感器,所述丝杆电机结构带动托盘移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丝杆电机分别电连接于控制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样本被置入主箱体中,并放置于托盘上,托盘在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可实现高度的调节,方便医护人员拿取样本,且升降组件中利用丝杆电机控制托盘升降,结构简单,利用第一传感器与控制模块控制连接丝杆电机的运动时间,从而实现对托盘调节高度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托盘上设置有载具,所述载具活动连接于托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载具用于进一步支撑固定样本。
优选的,所述托盘包括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所述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升降组件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中可放置两种不同的样本,底板与升降组件相连,使得底板可带动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同时完成升降过程。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连接于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X轴运动模组、Y轴运动模组、Z轴运动模组和抓取头,所述抓取头安装于Z轴运动模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组件中利用抓取头固定样本,抓取头和样本在X轴运动模组、Y轴运动模组和Z轴运动模组与控制模块的作用下,灵活调节存放位置。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样本识别模块,所述样本识别模块内置于主箱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样本识别模块,可识别置入的样本类型,使其可正确置入该存放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附加箱体中活动连接有置物抽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拉置物抽屉,可方便样本置入附加箱体中。
优选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于附加箱体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的添加,用于提高整个标本放置箱的稳定性,其作用相当于配重块。
优选的,还设置有状态标识模块,所述状态标识模块安装于主箱体和/或附加箱体上,所述状态标识模块与控制模块通过连接电路实现电信号传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状态标识模块用于标志主箱体和/或附加箱体中是否有放置标本,从而可提示医护人员及时拿取。
优选的,所述状态标识模块包括红绿指示灯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红绿指示灯安装于主箱体和/或附加箱体外侧壁,所述红绿指示灯和第二传感器均电连接于控制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传感器感知主箱体和/或附加箱体中样本的有无,然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红绿指示灯出现不同颜色的变化,可直观标识此标本放置箱内部标本的存放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将标本放置箱设置为由主箱体和附加箱体相组合的结构形式,可提高其整体的容量,医护人员通过主箱体上连接的箱盖将主箱体中放置的样本取出,且箱盖在第一感应区和控制模块的作用下,可实现感应开合,患者则通过样本放置盒将样本置入主箱体内,将样本的置入口与取出口分离,取放过程更卫生、更规范;(2)在主箱体中添加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可用于样本的转移,并使其分类放置到正确位置;(3)在主箱体和/或附加箱体上安装状态标识模块,用于直观表现主箱体和/或附加箱体内部样本的存放状态,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拿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主箱体的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托盘及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主箱体;2-控制模块;3-箱盖;4-第一感应区;5-样本放置盒;6-附加箱体;7-托盘;710-第一托盘;720-第二托盘;8-升降组件;810-丝杆电机结构;820-触点开关;821-第一触点;822-第二触点;9-载具;910-挂耳;10-底板;11-移动组件;111-X轴运动模组;112-Y轴运动模组;113-Z轴运动模组;114-抓取头;115-样本识别模块;12-置物抽屉;13-底座;14-状态标识模块;141-红绿指示灯;142-第二传感器;15-滚轮;16-把手;17-第二感应区;18-载具空位;19-温度传感器;20-语音控制模块;2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其主体设置有主箱体1和附加箱体6,附加箱体6设置于主箱体1下方,附加箱体6和主箱体1内部均形成置物空间,样本通过样本试管或者样本试剂盒盛放,盛放样本的样本试管或样本试剂盒被置于附加箱体6和主箱体1中的置物空间,实现对样本的存放。
所述附加箱体6可拆卸连接于主箱体1,如图2所示,附加箱体6与主箱体1分别通过设置于其底部的凸棱相互累加连接,使得主箱体1下方的附加箱体6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行增减。
此新型标本放置箱还设置有底座13,底座13连接于附加箱体6下方,如图1或图2所示,底座13的设置,用于提高整个标本放置箱底部的重量,相应的其稳定性有所提升。
所述底座13上安装有滚轮15,使其在移动此标本放置箱时,更为省力。
另外,此新型标本放置箱侧壁还设置有把手16,把手16安装于主箱体1和附加箱体6侧壁,如图1或图2所示,通过操作把手16,可方便对主箱体1和附加箱体6进行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箱体1上方安装有箱盖3,箱盖3活动连接于主箱体1,此新型标本放置箱设置有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控制连接箱盖3,箱盖3通过控制模块2连接有第一感应区4,实现箱盖3的感应开合,方便医护人员在不触及箱盖3的情况下打开箱盖3,将主箱体1内的样本取出,形成样本的取出端口。
所述主箱体1侧壁设置有样本放置盒5,样本放置盒5活动连接于主箱体1,患者可通过操作样本放置盒5,将样本置入主箱体1内,形成样本的置入端口。
通过将样本的置入端口与取出端口分离,使得医护人员和患者在不同的端口分别完成取放过程,从而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情况,更加卫生,实用性更强。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2控制样本放置盒5的开合过程,主箱体1表面形成第二感应区17,第二感应区17通过与控制模块2电连接,实现样本放置盒5的自动开合,同样免于患者手部直接与样本放置盒5接触,可进一步提高卫生程度。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感应区17优选但不局限于红外线感应模块,样本放置盒5与箱盖3可通过驱动电机或者电推杆等其他驱动模块控制其开合,当患者手部靠近第二感应区17时,在控制模块2的作用下触发样本放置盒5开启。此处的红外感应模块控制驱动电机或电推杆等其他驱动模块运动已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为确保第一感应区4仅能在医护人员的控制下开启,将第一感应区4设置为与磁卡感应配合的结构形式,磁卡为医护人员专有,通过磁卡与第一感应区4域配合实现箱盖3的开启,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控制模块2设置为PLC微控芯片。
所述主箱体1内设置有托盘7,如图3所示,样本试管或样本试剂盒被置入主箱体1中的托盘7中,托盘7用于承接样本。
所述托盘7设置有第一托盘710和第二托盘720,第一托盘710和第二托盘720使得主箱体1内可放置两种样本,例如是通过样本试管或样本试剂盒放置的两种样本。
所述托盘7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8,升降组件8可带动托盘7完成竖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
为保证同一升降组件8可同时带动第一托盘710和第二托盘720完成上升下降运动,在第一托盘710和第二托盘720下方设置有底板10,第一托盘710和第二托盘720放置于底板10上,升降组件8与底板10相连,如图3所示。
所述升降组件8设置有丝杆电机结构810和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丝杆电机结构810分别与控制模块2通过连接电路实现电信号传输,第一传感器优选但不局限于触点开关820,触点开关820包括第一触点821和第二触点822,其中,第一触点821连接于丝杆电机结构810的活动端,第二触点822连接于主箱体1内部,如图3所示。当托盘7与底板10下行,第一触点821与第二触点822接触时,触点开关820控制丝杆电机结构810停止转动,可限制托盘7继续下行。此处的丝杆电机结构810以及其与触点开关820的连接为现有技术。
当医护人员需要取出主箱体1内的样本时,利用其持有的磁卡靠近第一感应区4,箱盖3在控制模块2的作用下实现感应开启,随后控制模块2启动升降组件8,使其带动底板10及托盘7上移,医护人员可直接端起载有样本的第一托盘710或第二托盘720,将其从底板10上取下,而后升降组件8在控制模块2的控制下带动托盘7下降到主箱体1的初始位置。医护人员可将载有标本的托盘7置入下方的附加箱体6内暂存,可实现多数量样本的运送。
所述托盘7上设置有载具9,载具9放置于托盘7上预设的承载槽中,样本试管或样本试剂盒被置于载具9中,实现对样本的固定。
如图4所示,载具9设置有多个,多个载具9对应卡接于托盘7上预设的承载槽中,第一托盘710和第二托盘720中均设置有一个载具空位18,即此处的承载槽中未放置载具9,其余托盘7的承载槽内均设置有载具9,样本放置盒5中同样放置有一个载具9,患者可将样本试管或样本试剂盒直接放置于样本放置盒5中的载具9内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箱体1设置有移动组件11,移动组件设置于箱盖3下方并与主箱体1相连,移动组件11与控制模块2控制连接,移动组件11用于带动样本在主箱体1内运动,使样本被置于合适的位置上。移动组件11的设置并不会影响箱盖3的开合及医护人员正常拿取托盘7。
具体的,所述移动组件11内设于主箱体1,移动组件11包括有X轴运动模组111、Y轴运动模组112和Z轴运动模组113,如图5所示,X轴运动模组111两端分别设置有Y轴运动模组112,X轴运动模组111活动连接于Y轴运动模组112,Z轴运动模组113活动连接于X轴运动模组111,Z轴运动模组113上安装有抓取头114,三个运动模组优选但不局限于采用电机驱动滑块在丝杠上滑移,协同作用带动抓取头在三维空间内精准动作,电机通过连接电路与控制模块2实现电信号传输。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结构的移动组件11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所述抓取头114设置有两个活动连接于Z轴运动模组的夹爪,如图5所示,夹爪设置有两个,两个夹爪在电缸作用下实现开合动作,控制模块2信号连接于电缸,两个夹爪夹持于载具9的两侧,带动载具9及载具9中的样本在移动组件11及控制模块2的作用下移动。夹爪夹持于载具9相较于夹爪夹持于样本试管或样本试剂盒而言,可保证夹爪多次开合范围的一致性,不存在因样本试管与样本试剂盒尺寸不同而调整夹爪夹持力度的问题。
为方便夹爪牢固的夹取载具9,在载具9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挂耳910,如图6所示。抓取头114的两个夹爪配合夹取载具9的挂耳910处。
所述移动组件11还设置有样本识别模块115,样本识别模块115信号连接于控制模块2,样本识别模块115可扫描并识别样本试管及样本试剂盒表面的标签,使得样本在经过样本识别模块115后可获知其放置的具体位置,并在三个运动模块的作用下带动样本对号落座。此处的样本识别模块可选用市面上的扫码器,经过扫码器的信息传输到控制模块2中,与控制模块2中储存的样本分类数据对比得知分类结果后,再由控制模块2控制三个运动模组及抓取头114动作。
样本识别模块115内设于主箱体1中,如图1所示。
当患者伸手到第二感应区17上方,样本放置盒5打开,可将样本试管或样本试剂盒放置于样本放置盒5内的载具9内,样本放置盒5随后关闭,控制模块2控制移动组件11开始运动,具体是,移动组件11的抓取头114在三个运动模组的带动下运动到标本放置盒5处,随后抓取头114的两个夹爪夹持于载具9两侧,三个运动模组带动抓取头114及带有样本的载具9先经过样本识别模块115处,使得样本试管及样本试剂盒表面的标签信息被分析识别后,控制模块2控制移动组件11中的三个运动模组带动标本到指定放置位置,并将标本连同载具9放置于相应类别的载具空位18处,例如载具9中为样本试管时,则放置于第一托盘710上的载具空位18处,载具9中为样本试剂盒时,则放置于第二托盘720上的载具空位18中。
当上述步骤完成后,控制模块2控制移动组件11中的抓取头114在三个运动模组的作用下夹取顺延的下一位置处的空置载具9放置到样本放置盒5中,之后抓取头114恢复到初始位置,待下一位患者置入样本并重新启动。此处的空置载具9为未放置样本的载具9状态。
上述新型标本放置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9电连接于控制模块2,温度传感器19具体内设于主箱体1和附加箱体6内,用于监测主箱体1和附加箱体6内样本储存环境的温度。
上述新型标本放置箱还设置有语音提示模块20,语音提示模块20电连接于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中预存有若干提示语,可通过语音提示模块20播报,例如“请将样本放置于开启的样本放置盒中,谢谢”等。
所述主箱体1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21,显示屏21通过连接电路电连接于控制模块2,显示屏21用于实现从控制模块2反馈的检测信息,如温度值等。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新型标本放置箱还设置有状态标识模块14,状态标识模块14安装于主箱体1和/或附加箱体6上,状态标识模块14与控制模块2通过连接电路实现电信号传输,用于标识主箱体1和/或附加箱体6内是否存在样本,从而可用于指示医护人员及时拿取主箱体1和/或附加箱体6中的样本。
本实施例以主箱体1和附加箱体6上均安装有状态标识模块14为例展开描述,状态标识模块14包括有红绿指示灯141和第二传感器142,红绿指示灯141分别安装于主箱体1和附加箱体6外壁,第二传感器142内置于主箱体1和附加箱体6中,第二传感器142和红绿标识灯141均电连接于控制模块2,第二传感器142用于感知主箱体1和附加箱体6内样本的有无,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红绿标识灯141显示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主箱体1和附加箱体6内是否存在待取出的样本。
所述第二传感器142设置为重力传感器,主箱体1中的重力传感器设置于底板10上,并可与样本试管或样本试剂盒或载具9底部接触,重力传感器感知到重力信号后传递给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控制红绿标识灯141由初始状态的绿色转变为红色,意为主箱体1内存在样本;重力传感器数量对应于托盘7上承载槽的数量,用于感知托盘7上承载槽中置入的样本数,并通过与控制模块2电连接的显示屏21显示出主箱体1中的样本数量。
附加箱体6中的重力传感器设置于置物抽屉12底部,并可与托盘7接触,重力传感器感知到重力信号后传递给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控制红绿标识灯141由初始状态的绿色转变为红色,意为附加箱体6内存在样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箱盖3活动连接于主箱体1,箱盖3通过连接锁锁止于主箱体1上,医护人员通过配有的钥匙来开启连接于主箱体1上的箱盖3。
所述状态标识模块14中的第二传感器142设置为触点式传感器,主箱体1中的触点式传感器设置于底板10上,并可与样本试管或样本试剂盒或载具9底部接触,当载具9被置于托盘7上时,可触发触点式传感器,触点式传感器将此信号反馈到控制模块2,再由控制模块2控制红绿标识灯141由初始状态的绿色转变为红色,意为主箱体1内存在样本;触点式传感器数量对应于托盘7上承载槽的数量,用于感知托盘7上承载槽中置入的样本数,并通过与控制模块2电连接的显示屏21显示出主箱体1中的样本数量。
附加箱体6中的触点式传感器优选但不局限于设置于置物抽屉12底部,并可与托盘7接触,触点式传感器被托盘7触发后,触点式传感器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控制红绿标识灯141由初始状态的绿色转变为红色,意为附加箱体6内存在样本。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其特征在于,其主体设置有主箱体(1)和控制模块(2),所述主箱体(1)上端连接有箱盖(3),所述箱盖(3)活动连接于主箱体(1),所述箱盖(3)一侧设置有第一感应区(4),所述第一感应区(4)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连接于箱盖(3),所述主箱体(1)侧壁设置有样本放置盒(5),所述样本放置盒(5)活动连接于主箱体(1),所述主箱体(1)下方连接有附加箱体(6),所述附加箱体(6)可拆卸连接于主箱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标本放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内设置有托盘(7),所述托盘(7)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8),所述升降组件(8)控制连接于控制模块(2),所述升降组件(8)包括丝杆电机结构(810)和第一传感器,所述丝杆电机结构(810)带动托盘(7)移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丝杆电机结构(810)分别电连接于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标本放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7)上设置有载具(9),所述载具(9)活动连接于托盘(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标本放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7)包括第一托盘(710)和第二托盘(720),所述第一托盘(710)和第二托盘(720)下方设置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与升降组件(8)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标本放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设置有移动组件(11),所述控制模块(2)控制连接于移动组件(11),所述移动组件(11)包括X轴运动模组(111)、Y轴运动模组(112)、Z轴运动模组(113)和抓取头(114),所述抓取头(114)安装于Z轴运动模组(1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标本放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1)设置有样本识别模块(115),所述样本识别模块(115)内置于主箱体(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标本放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箱体(6)中活动连接有置物抽屉(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标本放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3),所述底座(13)安装于附加箱体(6)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标本放置箱,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状态标识模块(14),所述状态标识模块(14)安装于主箱体(1)和/或附加箱体(6)上,所述状态标识模块(14)与控制模块(2)通过连接电路实现电信号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标本放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标识模块(14)包括红绿指示灯(141)和第二传感器(142),所述红绿指示灯(141)安装于主箱体(1)和/或附加箱体(6)外侧壁,所述红绿指示灯(141)和第二传感器(142)均电连接于控制模块(2)。
CN202122113601.1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 Active CN215623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3601.1U CN215623565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3601.1U CN215623565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3565U true CN215623565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06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3601.1U Active CN215623565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35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7871A (zh) * 2022-02-15 2022-05-27 华威特(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取放疫苗的疫苗保存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7871A (zh) * 2022-02-15 2022-05-27 华威特(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取放疫苗的疫苗保存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2164B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5623565U (zh) 一种新型标本放置箱
CN106037940B (zh) 医用标本收纳车
CN207671000U (zh) 一种智能医学标本运输箱
CN101850280A (zh) 便携式医学检验工作平台
CN112537150A (zh) 一种适用于医院用财务发票收纳及装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437462U (zh) 一种医学检验样本采集转运箱
CN214806384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护理车
CN202942226U (zh) 多功能样本采集箱
CN212497785U (zh) 一种机器人
CN215852699U (zh) 一种标本收纳箱
CN210569449U (zh) 一种新型的密封式临床实验室试剂取用冰箱
CN210626495U (zh) 荧光标记免疫体测定法医物证血型试剂箱
CN210279224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检验架
CN210811177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医疗推车
CN216440700U (zh) 一种用于检验科的可调节的样本收集装置
CN215246156U (zh) 一种携带式医学检验箱
CN217431736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具分类放置的医学检验箱
CN213155911U (zh) 一种标本收集盒
CN213528704U (zh) 检验科样本存储柜
CN217228388U (zh) 一种检验科用检测物分类储存装置
CN220940847U (zh) 一种生物实验取血装置
CN215852591U (zh) 一种消化内科样品送检转运装置
CN220340240U (zh) 钩架机构及样本分析仪
CN210942934U (zh) 一种检验样品临时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