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0808U - 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0808U
CN215620808U CN202023056700.2U CN202023056700U CN215620808U CN 215620808 U CN215620808 U CN 215620808U CN 202023056700 U CN202023056700 U CN 202023056700U CN 215620808 U CN215620808 U CN 215620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violet lamp
light source
shell
line light
ink c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567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晶晶
钟伟明
许欢甜
谢世春
邓皓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uish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uish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uish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uish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567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0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0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0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包括多个相互靠近的紫外线灯珠,且多个所述紫外线灯珠呈线形排布;还包括用于聚光的透镜,且该透镜设置在所述紫外线灯珠的前方,并沿着所述紫外线灯珠的排布设置,所述透镜处设置有支撑壳,所述支撑壳上设置有透光窗,且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透光窗内。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线光源及其结构形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面光源,整体更加紧凑,重量轻,体积小,装配方便,使用便捷,同时也避免了面光源照射范围过大而造成的干涉。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技术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需求的发展,在一些特种产品的处理中,会采用特种油墨进行印刷,例如纸币,商品标签和一些重要的文件等,目的是利用材料特性达到防伪的目的。
特种油墨印刷的处理中,离不开一个步骤,就是光照固化,通过光线照射油墨而产生材料变性。现有技术中,针对油墨光照固化所采用的多是面光源,在实际使用中,其具有以下缺陷:
1.面光源体积较大,占据更多的装配空间,且重量较大,不便使用;
2.面光源发光面大,不便于控制被照区域的范围,容易造成额外的,不必要的区域被照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满足更好的使用效果,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包括多个相互靠近的紫外线灯珠,且多个所述紫外线灯珠呈线形排布;还包括用于聚光的透镜,且该透镜设置在所述紫外线灯珠的前方,并沿着所述紫外线灯珠的排布设置,所述透镜处设置有支撑壳,所述支撑壳上设置有透光窗,且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透光窗内。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将紫外线灯珠排列成线,形成为线状的光源,并通过透镜实现光线集中和聚焦,以提高光能的使用效率;通过支撑壳形成透光窗来设置透镜,以限制光路,缩小照射范围,避免形成发散式的照射效果,也就避免照射不必要的区域。本方案形成的线光源,整体来说在平面的空间维度上,范围更小,使得装置整体的体积也相应更小,相应的材质也更少,重量更轻,因此作为相应的装置装配使用也更加便捷。
进一步,还包括PCB灯板,且所述PCB灯板上设置的灯珠即为所述紫外线灯珠。本优选中,直接采用PCB灯板,便于使用。
进一步,所述透镜采用石英玻璃制成,且呈圆柱状。本方案中,直接采用圆柱状的结构作为透镜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还包括对所述紫外线灯珠起到冷却作用的风冷式冷却系统,所述风冷式冷却系统包括导热性良好的传热基板,所述紫外线灯珠的位置靠近所述传热基板,且与所述传热基板的一个侧面接触或不接触,所述传热基板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叶片,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叶片之间形成夹缝,所述散热叶片旁设置有风扇,且所述风扇与所述夹缝位置相对。本优选中,设置了一种风冷式散热结构,用来给紫外线灯珠进行散热降温,避免高温损坏。
进一步,还包括外壳,所述紫外线灯珠、传热基板、支撑壳和风扇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一通风孔,且所述第一通风孔靠近所述风扇,所述外壳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通风孔,且所述第二通风孔靠近所述夹缝。本优选中,给出了外壳件,起到保护和设置各个功能件的作用,且利用其装配的位置关系和设置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来帮助散热。
进一步,所述传热基板和外壳上均设置有用于导线布线的过孔。本优选中,通过设置过孔来便于布线,使得整体结构涉及合理,紧凑,使用方便。
进一步,还包括对所述紫外线灯珠起到冷却作用的水冷式冷却系统,所述水冷式冷却系统包括水箱,所述紫外线灯珠的位置靠近所述水箱,且与所述水箱的一个侧面接触或不接触,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优选中,设置了一种水冷式散热结构,用来给紫外线灯珠进行散热降温,避免高温损坏。
进一步,还包括外壳,所述紫外线灯珠、水箱和支撑壳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穿过所述外壳伸出到外部。本优选中给除了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设置关系,便于使用。
进一步,所述水箱上通过凹陷形成用于导线布线的线槽,且所述外壳上也形成有用于导线布线的过孔。本优选中,通过设置布线结构来便于布线,方便使用。
进一步,所述紫外线灯珠处设置有温度检测和报警装置。本优选中,通过设置温度检测和报警装置来对紫外线灯珠的发热进行监控和报警,保证安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线光源及其结构形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面光源,整体更加紧凑,重量轻,体积小,装配方便,使用便捷,同时也避免了面光源照射范围过大而造成的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具有多个相互靠近的紫外线灯珠,且多个紫外线灯珠呈线形排布;还包括用于聚光的透镜100,且该透镜 100设置在紫外线灯珠的前方,并沿着紫外线灯珠的排布设置,透镜100处设置有支撑壳200,支撑壳200上设置有透光窗,且透镜100设置在透光窗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PCB灯板300,且PCB灯板300上设置的灯珠即为紫外线灯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透镜100采用石英玻璃制成,且呈圆柱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对紫外线灯珠起到冷却作用的风冷式冷却系统,风冷式冷却系统包括导热性良好的传热基板400,紫外线灯珠的位置靠近传热基板400,且与传热基板400的一个侧面接触或不接触,传热基板400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叶片410,相邻两个散热叶片410之间形成夹缝,散热叶片410旁设置有风扇500,且风扇500与夹缝位置相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外壳600,紫外线灯珠、传热基板400、支撑壳200和风扇500均设置于外壳600内;外壳600的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一通风孔610,且第一通风孔610靠近风扇500,外壳600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通风孔620,且第二通风孔620靠近夹缝。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传热基板400和外壳600上均设置有用于导线布线的过孔。紫外线灯珠处设置有温度检测和报警装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优选采用装有紫外线灯珠的PCB板作为发光装置,并通过圆柱状的石英玻璃制成透镜100,作为聚光装置。如图1-3所示,将透镜 100装入孔状的透光窗内,帮助发光聚光,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紫外线灯珠排布成直线状,透镜100和透光窗也为直线状,三者的位置正对,以保证光线的利用效率。由于灯珠在点燃的过程中会发热,因此设置有一风冷式冷却系统,具体是如图4所示,通过在传热基板400上设置散热叶片410来增大传热和散热面积,同时通过设置风扇500来加快空气流动,帮助更好的散热。作为风口的设置,第一通风孔610和第二通风孔620分别设置在外壳600的两侧,以实现用于冷却的风从一个风口进入,从另一个风口吹出,实现散热,空气在散热叶片410之间运行流畅,散热充分。由于PCB板的使用涉及到导线的布置,因此通过设置用于布线的过孔来进行布线,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温度检测和报警装置为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控温度的电路装置,相关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二
如图5-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对紫外线灯珠起到冷却作用的水冷式冷却系统,水冷式冷却系统包括水箱700,紫外线灯珠的位置靠近水箱700,且与水箱700的一个侧面接触或不接触,水箱700上设置有进水管 710和出水管72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外壳600,紫外线灯珠、水箱700和支撑壳200均设置于外壳600内,进水管710和出水管720均穿过外壳600伸出到外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水箱700上通过凹陷形成用于导线布线的线槽,且外壳600上也形成有用于导线布线的过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的散热系统为水冷式散热系统,具体是通过该进水管710注入用于冷却的液体进入到水箱700内,然后再从出水管720流出,实现散热的循环。本实施例中,用于布线的结构依据水箱700 的特点设置为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靠近的紫外线灯珠,且多个所述紫外线灯珠呈线形排布;还包括用于聚光的透镜(100),且该透镜(100)设置在所述紫外线灯珠的前方,并沿着所述紫外线灯珠的排布设置,所述透镜(100)处设置有支撑壳(200),所述支撑壳(200)上设置有透光窗,且所述透镜(100)设置在所述透光窗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灯板(300),且所述PCB灯板(300)上设置的灯珠即为所述紫外线灯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100)采用石英玻璃制成,且呈圆柱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紫外线灯珠起到冷却作用的风冷式冷却系统,所述风冷式冷却系统包括导热性良好的传热基板(400),所述紫外线灯珠的位置靠近所述传热基板(400),且与所述传热基板(400)的一个侧面接触或不接触,所述传热基板(400)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叶片(410),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叶片(410)之间形成夹缝,所述散热叶片(410)旁设置有风扇(500),且所述风扇(500)与所述夹缝位置相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600),所述紫外线灯珠、传热基板(400)、支撑壳(200)和风扇(500)均设置于所述外壳(600)内;所述外壳(600)的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一通风孔(610),且所述第一通风孔(610)靠近所述风扇(500),所述外壳(600) 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通风孔(620),且所述第二通风孔(620)靠近所述夹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基板(400)和外壳(600)上均设置有用于导线布线的过孔。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紫外线灯珠起到冷却作用的水冷式冷却系统,所述水冷式冷却系统包括水箱(700),所述紫外线灯珠的位置靠近所述水箱(700),且与所述水箱(700)的一个侧面接触或不接触,所述水箱(700)上设置有进水管(710)和出水管(7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600),所述紫外线灯珠、水箱(700)和支撑壳(200)均设置于所述外壳(600)内,所述进水管(710)和出水管(720)均穿过所述外壳(600)伸出到外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00)上通过凹陷形成用于导线布线的线槽,且所述外壳(600)上也形成有用于导线布线的过孔。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胡7或8或9所述的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珠处设置有温度检测和报警装置。
CN202023056700.2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 Active CN215620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6700.2U CN215620808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6700.2U CN215620808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0808U true CN215620808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87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56700.2U Active CN215620808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0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17171B2 (en) Biocidal purification reactor
JP4424296B2 (ja) 紫外線照射装置
US8459833B2 (en) Configurable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ing unit
KR200484719Y1 (ko) 조명 모듈용 디플렉터들
CN110513627B (zh) 一种led灯
KR101787373B1 (ko) 살균기능을 갖는 저중량의 조각 led 조명등
CN109958962B (zh) 灯具单元
JP4661740B2 (ja) 車両用led灯具
RU140531U1 (ru) Светодиодная лампа
CN215620808U (zh) 一种用于油墨固化的线光源
CN101551073A (zh) 路灯通用led配光散热装置
CN211633558U (zh)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CN201606812U (zh) 一种uv灯
JP2010274173A (ja) 紫外線照射装置
EP2089228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ink curing apparatus
JP6413570B2 (ja) 光源装置
KR102402027B1 (ko) Led uv 경화기
CN101370668B (zh) 带有曝光头的打印机
JP2015060745A (ja) 光照射装置
KR20120107235A (ko) 엘이디 광원모듈의 방열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용 엘이디 전조등
CN206539901U (zh) 紫外光led光源装置
TWI824685B (zh) 淨氣殺菌裝置
JP4769688B2 (ja) 紫外線殺菌装置
KR20200084114A (ko) 엘이디 램프용 방열장치
CN217441459U (zh) 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舞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