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12768U - 杆件拉漆机 - Google Patents

杆件拉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12768U
CN215612768U CN202122000811.XU CN202122000811U CN215612768U CN 215612768 U CN215612768 U CN 215612768U CN 202122000811 U CN202122000811 U CN 202122000811U CN 215612768 U CN215612768 U CN 215612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nt
axis
moving mechanism
rod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008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锋
付邦文
崔嵩
郝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Maikainu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Maikainu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Maikainu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Maikainu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008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12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12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12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杆件拉漆机,涉及杆件拉漆领域。包括: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横向导向轨;旋转漆桶,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或两侧单独或同时设置,包括漆桶以及带动漆桶转动的漆桶电机;三轴联动底座,所述三轴联动底座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和Z轴转动机构,所述Z轴转动机构通过Y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所述X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横向导轨上;杆件夹具,夹持所述杆件,固定设置于所述Z轴转动机构的转动轴上。解决纯手工拉漆效率低,机械化平拉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杆件拉漆机,机械化程度高,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拉漆效果。

Description

杆件拉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杆件拉漆领域,尤其涉及杆件拉漆机。
背景技术
杆件,如鱼竿、登山杖等户外运动用品,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包含一个拉漆步骤,传统使用手工进行,在一个存放油漆的漆盒,人工向盒体内插入杆件,然后再偏转盒体,将杆件拉出,偏转盒体的目的是为了使油漆的水平面发生变化,进而使油漆在拉出的过程中浸过杆件,实现较好的拉漆效果,但是进行涂漆杆件一般都较长,因此手动速度较慢。
为解决手动拉漆效率慢的问题,已经有使用机械化替代手工进行拉漆的设备,如申请号为CN201820143020.8公开的一种平抽拉漆装置,该种拉漆装置虽然能够替代手工,但是由于结构简单,仅仅能够实现平拉一种拉漆形式,无法完美复现手动拉漆的倾斜步骤,因此简单机械平拉形式虽然提高了拉漆速度,但是拉漆效果相较于手工拉漆依然存在差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解决纯手工拉漆效率低,机械化平拉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杆件拉漆机,机械化程度高,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拉漆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公开了杆件拉漆机,杆件拉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横向导向轨;旋转漆桶,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或两侧单独或同时设置,包括漆桶以及带动漆桶转动的漆桶电机;三轴联动底座,所述三轴联动底座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和Z轴转动机构,所述Z轴转动机构通过Y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所述X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横向导轨上;杆件夹具,夹持所述杆件,固定设置于所述Z轴转动机构的转动轴上,所述旋转漆桶与所述三轴联动底座联动地设置为所述漆桶的中轴线能够与所述杆件夹具上杆件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漆桶后部为开放式的半筒,漆筒后端设有容纳杆件通过的缺口,漆筒前端固定设置有抽拉漆皮。
进一步的,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与横向导向轨相配合的第一底座以及设置于机架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皮带配合,并通过第一张紧轮张紧,所述第一底座通过第一固定块与皮带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底座上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电机驱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滑座。
进一步的,所述Z轴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滑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杆件夹具包括设置于夹具座上的若干夹具,所述夹具的夹爪通过气动装置控制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夹爪包括平夹爪和凹夹爪。
进一步的,当所述旋转漆筒设置为一个时,所述旋转漆筒固定设置在机架一侧;当所述旋转漆筒设置为两个时,其中一个固定设置于机架一侧,另一个设置于机架另一侧的横向导向轨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机构,保护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漆筒的开口一侧,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推动件和保护板,当所述保护机构工作时,所述推动件推动保护板至漆筒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旋转漆筒和三轴联动底座的设置,通过对各驱动电机的控制,能够实现在杆件夹具夹持杆件运动时,模拟手工拉漆时漆筒和杆件同角度倾斜同时向外抽拉杆件的动作。另外通过机械自动化设置,不仅相较于手工拉漆效率更高,同时也具有比平拉更好的拉漆效果,实现了工作效率和拉漆效果兼顾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X轴移动机构和活动旋转漆筒的驱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漆筒抽漆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轴联动底座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轴联动底座后部视角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机构结构图。
图中:1. 机架、2. 旋转漆桶、3. 三轴联动底座、4.杆件夹具、5.杆件、6.保护机构、11.横向导向轨、21.漆桶、22.漆桶电机、23.半筒、24.缺口、25.抽拉漆皮、31.X轴移动机构、32.Y轴移动机构、33.Z轴转动机构、311.第一底座、312.第一电机、313.第一皮带、314第一张紧轮、315.第一固定块、312.第二底座、322.第二电机、323.丝杆、324.滑座、331. 旋转电机、41.夹具座、42.夹具、421.夹爪、422.气动装置、6.保护机构、61.推动件、62.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杆件拉漆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上设有横向导向轨11;旋转漆桶2,包括漆桶21以及带动漆桶转动的漆桶电机22;三轴联动底座3,所述三轴联动底座包括X轴移动机构31、Y轴移动机构32和Z轴转动机构33,所述Z轴转动机构通过Y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所述X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横向导轨上;杆件夹具4,夹持所述杆件5,固定设置于所述Z轴转动机构的转动轴上,所述旋转漆桶与所述三轴联动底座联动地设置为所述漆桶的中轴线能够与所述杆件夹具上杆件的中轴线重合。
在使用时,通过三轴联动底座上的杆件夹具夹持杆件,通过三轴联动底座的运动将杆件插入漆筒内,然后漆筒和三轴联动底座倾斜,通过各轴联动逐渐将杆件抽出,完成拉漆动作,待杆件即将拉出时,逐步恢复水平,将杆件拉出完成拉漆工作。
如图4所示漆桶后部为开放式的半筒23,漆筒后端设有容纳杆件通过的缺口24,漆筒前端固定设置有抽拉漆皮25。抽拉漆皮防止漆筒内油漆外溢,通过半筒结构的设置方便观察漆筒内油漆剩余量并且方便补充漆料,后方缺口的设置方便将杆件伸过漆筒。
如图3、5、6所示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与横向导向轨相配合的第一底座311以及设置于机架的第一电机312,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皮带313配合,并通过第一张紧轮314张紧,所述第一底座通过第一固定块315与皮带相连。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底座上的第二底座321,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电机322驱动的丝杆323,所述丝杆上设有滑座324。所述Z轴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331,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滑座上。
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实现三轴联动底座在XY轴自由移动,并于Z轴自由旋转,保证了拉漆过程中与漆筒的配合。
如图5所示,为更好的对杆件进行夹持,所述杆件夹具包括设置于夹具座41上的若干夹具42,所述夹具的夹爪421通过气动装置422控制开闭。夹爪包括平夹爪421a和凹夹爪421b。不同形式夹爪的结合,能够更加稳固的保证杆件的固定。
作为简单的实施方式,旋转漆筒设置为一个,所述旋转漆筒固定设置在机架一侧;该装置一次只能进行杆件一端的拉漆作业,方便只需一端进行拉漆的场景使用。
另外旋转漆筒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固定设置于机架一侧,另一个设置于机架另一侧的横向导向轨上。此事能够对杆件两端进行拉漆作业,同时一个固定一个活动,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杆件。活动的一个旋转漆筒的活动方式与上述三轴联动底座在横向导向轨的活动方式一致。
作为更优的实施例,杆件拉漆机还包括保护机构6,保护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漆筒的开口一侧,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推动件61和保护板62,当所述保护机构工作时,所述推动件推动保护板至漆筒开口,防止误操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杆件拉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所述机架上设有横向导向轨(11);
旋转漆桶(2),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或两侧单独或同时设置,包括漆桶(21)以及带动漆桶转动的漆桶电机(22);
三轴联动底座(3),所述三轴联动底座包括X轴移动机构(31)、Y轴移动机构(32)和Z轴转动机构(33),所述Z轴转动机构通过Y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所述X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横向导轨上;
杆件夹具(4),夹持所述杆件(5),固定设置于所述Z轴转动机构的转动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拉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漆桶后部为开放式的半筒(23),漆筒后端设有容纳杆件通过的缺口(24),漆筒前端固定设置有抽拉漆皮(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拉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与横向导向轨相配合的第一底座(311)以及设置于机架的第一电机(312),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皮带(313)配合,并通过第一张紧轮(314)张紧,所述第一底座通过第一固定块(315)与皮带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件拉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底座上的第二底座(321),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电机(322)驱动的丝杆(323),所述丝杆上设有滑座(3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杆件拉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331),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滑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拉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夹具包括设置于夹具座(41)上的若干夹具(42),所述夹具的夹爪(421)通过气动装置(422)控制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杆件拉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平夹爪(421a)和凹夹爪(421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拉漆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旋转漆筒设置为一个时,所述旋转漆筒固定设置在机架一侧;当所述旋转漆筒设置为两个时,其中一个固定设置于机架一侧,另一个设置于机架另一侧的横向导向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拉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机构(6),保护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漆筒的开口一侧,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推动件(61)和保护板(62),当所述保护机构工作时,所述推动件推动保护板至漆筒开口。
CN202122000811.XU 2021-08-24 2021-08-24 杆件拉漆机 Active CN215612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0811.XU CN215612768U (zh) 2021-08-24 2021-08-24 杆件拉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0811.XU CN215612768U (zh) 2021-08-24 2021-08-24 杆件拉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12768U true CN215612768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01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00811.XU Active CN215612768U (zh) 2021-08-24 2021-08-24 杆件拉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12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3476A (zh) 一种用于智能橱柜的直臂铰链自动装配系统
CN215612768U (zh) 杆件拉漆机
CN213587581U (zh) 一种用于穿鞋带的设备
CN110571046A (zh) 一种电感扭线机构及设备
CN206768387U (zh) 一种缝纫设备的自动换梭芯装置
CN109333049A (zh) 一种手电钻用钻夹头自动装配装置
CN207447220U (zh) 可快速高效切断的线材裁断机构
CN109921585A (zh) 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的定子夹具机构
CN109263146B (zh) 一种用于配合手提袋穿绳机穿绳用的辅助装置
CN208068256U (zh) 一种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工业机器人
CN207840528U (zh) 适用于车身焊接生产线上薄壁件的多向夹紧装置
CN214568978U (zh) 一种线束收集夹爪、线束收集夹具及线束收集装置
CN214868847U (zh) 一种用于连接锁杆加工夹具
CN108964385A (zh) 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
CN212197474U (zh) 锂电芯夹取机构和锂电芯夹取设备
CN209170179U (zh) 一种半铁芯定子绕线机的导线挡板机构
CN212264763U (zh) 一种齿轮加工固定夹具
CN209698761U (zh) 一种用于圆柱形工件的抛光机
CN209545393U (zh) 一种半铁芯定子绕线机的定子夹具机构
CN209072294U (zh) 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
CN209986487U (zh) 一种导轨防尘帽的安装夹具
CN207753098U (zh) 一种电池石墨烯极片双面加工系统
CN220592426U (zh) 一种切边上料机械手
CN205888159U (zh) 一种台钻
CN210938842U (zh) 一种台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