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0611U - 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0611U
CN215600611U CN202121482611.6U CN202121482611U CN215600611U CN 215600611 U CN215600611 U CN 215600611U CN 202121482611 U CN202121482611 U CN 202121482611U CN 215600611 U CN215600611 U CN 215600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driving device
plug electrode
conductiv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26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紫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y Area Intelligent Terminal Industri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y Area Intelligent Terminal Industri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y Area Intelligent Terminal Industri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y Area Intelligent Terminal Industri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26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0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0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0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插座,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插孔,还包括绝缘件和至少一个导电件,绝缘件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拔出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绝缘件正对插孔设置;至少一个导电件位于壳体内并邻近插孔设置,至少一个导电件沿靠近/远离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插头电极未插入插孔时,绝缘件抵接在壳体的内壁上、并将至少一个导电件与插孔隔绝;插头电极插入插孔时,绝缘件在插头电极的压持下移离壳体的内壁而不再隔绝至少一个导电件与插孔、以使至少一个导电件能够触及插入插孔的插头电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能够降低发生触电的风险。

Description

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插座的每个插孔内的导电件都是直接接上电网中的火线和零线,这样,用户可以随时将用电设备的插头电极插入插座的插孔进行使用,虽然这样的插座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但是由于用电设备的插头电极并非一直都处于插入插座的插孔的状态,因此当插座闲置不用而暴露出插孔时,如果人体的手指意外插入插座的插孔,容易触及插孔内的导电件而发生触电危险,虽然目前有一些插座设计有按压开关来控制插座的通电/断电,但是用户不太习惯在不用插座时第一时间按压开关使电源插座断电,因此依然容易发生触电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能够降低发生触电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插孔,还包括:
绝缘件,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拔出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绝缘件正对所述插孔设置;
至少一个导电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邻近所述插孔设置,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件沿靠近/远离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插头电极未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绝缘件抵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件与所述插孔隔绝;
插头电极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绝缘件在插头电极的压持下移离所述壳体的内壁而不再隔绝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件与所述插孔、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件能够触及插入所述插孔的插头电极。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插座,在插座的壳体内设置有绝缘件,当用电设备的插头电极未插入插座的插孔时,绝缘件抵接在壳体的内壁上、并将壳体内的至少一个导电件与插座的插孔隔绝,这样,当用电设备的插头电极插入插座的插孔时,绝缘件在插头电极的压持下移离壳体的内壁而使壳体内的至少一个导电件能够触及插入插孔的插头电极,以实现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在用电设备的插头电极未插入插座的插孔时/拔出插孔后,绝缘件可以隔绝壳体内的至少一个导电件与插座的插孔,从而降低发生触电的风险。
另外,该插座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绝缘件,所述绝缘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拔出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可以将绝缘件可移动地连接在壳体上,从而在插头电极插入插座的插孔时,插头电极能够压持绝缘件并使绝缘件移离壳体的内壁,在插头电极未插入插座的插孔/拔出插孔后时,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拉住绝缘件使绝缘件抵接在壳体的内壁上。
另外,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件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驱动装置,每个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固定板和一个压缩弹簧;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压缩弹簧的第一端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固定板固定,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压缩弹簧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导电件固定;每个所述导电件经由对应的所述驱动装置沿靠近/远离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这样,壳体内的至少一个导电件可以经由对应的驱动装置可移动地连接在壳体上,当绝缘件移离壳体的内壁时,壳体内的至少一个导电件能够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向靠近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至触及插入插孔的插头电极;当绝缘件向靠近壳体的内壁移动时,会使压缩弹簧发生压缩,从而使壳体内的至少一个导电件向远离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
另外,每个所述导电件包括邻近所述插孔设置的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逐渐增大;插头电极未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接触部在对应的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下抵接在所述绝缘件上,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绝缘件相互间隔;插头电极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绝缘件在插头电极的压持下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移离所述壳体的内壁,每个所述导电件的所述导向部经由对应的所述驱动装置向靠近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而抵接在所述绝缘件上,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导向部带动下向靠近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以抵接插头电极。这样,在插头电极插入插孔而压持绝缘件,使绝缘件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移动时,导电件的导向部可以随着绝缘件的移动,而向靠近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以抵接在绝缘件上,同时带动导电件的接触部以抵接在插头电极上。
另外,每个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将所述压缩弹簧的所述第二端连接并固定至对应的所述导电件的一个楔块和一个传动组件;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压缩弹簧的所述第二端固定;每个所述导电件经由对应的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传动组件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固定,并经由该驱动装置的所述传动组件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向相反方向运动;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具有与所述绝缘件抵接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绝缘件在插头电极的压持下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移动时,所述斜面向远离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以经由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对应的所述导电件向靠近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这样,可以通过楔块和传动组件的设置,使得绝缘件在插头电极的压持下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移动时,可以带动对应的导电件向靠近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
另外,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个第二弹性件和一个弧形管;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固定,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导电件固定;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弧形管套设在该驱动装置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上,且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弧形管位于对应的所述导电件背离所述绝缘件的一侧;每个所述导电件经由对应的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传动组件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样,可以通过第二弹性件和弧形管的设置,使导电件与对应的驱动装置的楔块向相反方向运动。
另外,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固定板平行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这样,可以方便连接压缩弹簧,使压缩弹簧能够沿着垂直于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
另外,每个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一个管状件,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管状件套设在该驱动装置的所述压缩弹簧上,且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管状件设置在该驱动装置的所述固定板上并沿垂直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以限制对应的所述导电件沿垂直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管状件的设置可以将压缩弹簧的运动方向限制在垂直于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而避免由于压缩弹簧的弯曲导致导电件在移动时出现偏斜。
另外,每个所述导电件呈矩形,且每个所述导电件的长边垂直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这样,可以使导电件的长边方向靠近壳体的内壁,从而使导电件在移动时可以贴着壳体的内壁移动,确保导电件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另外,所述导电件有两个,所述绝缘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底壁,两个所述侧壁与两个所述导电件一一对应;插头电极未插入所述插孔时,两个所述侧壁抵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以使所述绝缘件将两个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插孔隔绝;插头电极插入所述插孔时,压持所述底壁使两个所述侧壁移离所述壳体的内壁而不再隔绝对应的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插孔、以使两个所述导电件能够触及插入所述插孔的插头电极。这样,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与两个导电件一一对应,可以使得绝缘件在移动的过程中,两个侧壁上的受力更加平衡,从而使绝缘件的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三孔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双孔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插座在插头电极未插入插孔时/拔出插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插座在插头电极插入插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插座在插头电极未插入插孔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三孔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双孔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插座在插头电极未插入插孔时/拔出插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插座在插头电极插入插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实用新型例涉及一种插座,如图1至图5所示,该插座包括壳体10、绝缘件20和至少一个导电件30,其中,壳体10上开设有插孔11,绝缘件20沿插头电极60的插入/拔出方向X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0内,绝缘件20正对壳体10的插孔11设置;至少一个导电件30位于壳体10内并邻近壳体10的插孔11设置,至少一个导电件30沿靠近/远离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Y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0内;插头电极60未插入壳体10的插孔11时,绝缘件20抵接在壳体10的内壁上、并将至少一个导电件30与壳体10的插孔11隔绝;插头电极60插入壳体10的插孔11时,绝缘件20在插头电极60的压持下移离壳体10的内壁而不再隔绝至少一个导电件30与壳体10的插孔11、以使至少一个导电件30能够触及插入插孔11的插头电极6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在插座的壳体10内设置有绝缘件20,当用电设备的插头电极60未插入插座的插孔11时,绝缘件20抵接在壳体10的内壁上、并将壳体10内的至少一个导电件30与插座的插孔11隔绝,这样,当用电设备的插头电极60插入插座的插孔11时,绝缘件20在插头电极60的压持下移离壳体10的内壁而使壳体10内的至少一个导电件30能够触及插入插孔11的插头电极60,以实现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在用电设备的插头电极60未插入插座的插孔11时/拔出插孔11后,绝缘件20可以隔绝壳体10内的至少一个导电件30与插座的插孔11,从而降低发生触电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绝缘件20以及导电件3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为了使绝缘件20以及导电件30能够沿着不同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0内,可以但不限于在壳体10内设置滑轨滑道、弹簧弹片或者伸缩杆。另外,该插座在使用时,只需将导电件30与电网中的火线和零线两种电连接线70进行电性连接即可。
其中,绝缘件2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40实现,第一弹性件40固定在壳体10内,同时绝缘件20与第一弹性件40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弹性件40实现绝缘件20沿插头电极60的插入/拔出方向X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0内。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壳体10内靠近插孔1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伸缩带,两个伸缩带的末端与绝缘件20的侧壁21固定,这样,通过两个伸缩带的弹力,可以将绝缘件20紧紧拉住,并使绝缘件20抵接在壳体10的内壁上,从而将至少一个导电件30与壳体10的插孔11进行隔绝,避免人体手指轻易碰触到壳体10内的导电件30而发生触电。同时,当插头电极60插入壳体10的插孔11时,绝缘件20会在插头电极60的压持下与插头电极60一起移动,直至绝缘件20退出隔绝导电件30与插孔11的位置,而使导电件30能够触及插入插孔11的插头电极60。当插座闲置不用时,即插头电极60拔出壳体10的插孔11时,绝缘件20又会在伸缩带的作用下重新移动至隔绝导电件30与插孔11的位置,以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发生触电的风险。同时,此处伸缩带的弹力不会将插入插孔11的插头电极60顶出插孔11。
而至少一个导电件3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驱动装置50实现,驱动装置50与导电件30一一对应,此处以其中一个驱动装置50说明导电件3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该驱动装置50包括一个固定板51和一个压缩弹簧52,其中,固定板51固定在壳体10内;压缩弹簧52的第一端521(图9中压缩弹簧52远离插孔11的中心轴线S的一端)与固定板51固定,压缩弹簧52的第二端522(图9中压缩弹簧52靠近插孔11的中心轴线S的一端)与导电件30固定,这样,导电件30便可在压缩弹簧52的作用下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0内,当绝缘件20退出隔绝导电件30与插孔11的位置时,导电件30可以压缩弹簧52的作用下移动至触及插入插孔11的插头电极60,同时通过对压缩弹簧52进行压缩,可以使导电件30向远离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移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设计导电件30的结构来实现绝缘件20与导电件30之间的联动控制,此处以其中一个导电件30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导电件30包括邻近插孔11设置的接触部31、自接触部31沿插头电极60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导向部32,导向部32与插孔11的中心轴线S之间的距离沿插头电极60的插入方向逐渐增大;当插头电极60未插入插孔11时,接触部31在对应的驱动装置50作用下抵接在绝缘件20上,导向部32与绝缘件20相互间隔;插头电极60插入插孔11时,绝缘件20在插头电极60的压持下沿插头电极60的插入方向移离壳体10的内壁,导电件30的导向部32均由驱动装置50向靠近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移动而抵接在绝缘件20上,接触部31在导向部32带动下向靠近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移动以抵接插头电极60。这样,在插头电极60插入插孔11而压持绝缘件20,使绝缘件20沿插头电极60的插入方向移动时,导电件30的导向部32可以随着绝缘件20的移动,而向靠近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移动以抵接在绝缘件20上,同时带动导电件30的接触部31以抵接在插头电极60上,从而实现绝缘件20与导电件30之间的联动控制。
另外,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三孔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双孔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在每个驱动装置50中加入一个楔块53和一个传动组件54来实现绝缘件20与导电件30之间的联动控制,此处同样以其中一个导电件30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楔块53与压缩弹簧52的第二端522固定,导电件30经由传动组件54与楔块53固定、并经由传动组件54与楔块53向相反方向运动,其中,楔块53具有与绝缘件20抵接的斜面531,该斜面531与插孔11的中心轴线S之间的距离沿插头电极60的插入方向逐渐减小,绝缘件20在插头电极60的压持下沿插头电极60的插入方向移动时,楔块53的斜面531向远离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移动、以经由传动组件54带动导电件30向靠近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移动。这样,可以通过楔块53和传动组件54的设置,使得绝缘件20在插头电极60的压持下沿插头电极60的插入方向移动时,可以带动对应的导电件30向靠近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绝缘件20与导电件30之间的联动控制。
其中,传动组件54可以由连杆结构或者弹性伸缩结构实现,此处以其中一种传动组件54的形式来进行说明。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传动组件54包括一个第二弹性件541和一个弧形管542,第二弹性件541的一端(图8中第二弹性件541远离壳体10内壁的一端)与楔块53固定,第二弹性件541的另一端(图8中第二弹性件541靠近壳体10内壁的一端)与导电件30固定,弧形管542套装在第二弹性件541上,且弧形管542位于导电件30背离绝缘件20的一侧。这样,当楔块53在绝缘件20的带动下向远离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移动时,第二弹性件541与楔块53连接的一端会受到压缩,而使第二弹性件541与导电件30连接的一端向靠近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伸出,从而带动导电件30向靠近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移动。另外,导电件30可以贴近壳体10的内壁设置,这样,当绝缘件20在插头电极60的压持下移动时,导电件30可以较快地接触到插头电极60,从而实现用电设备与电网之间的连通,同时可以保证导电件30与插头电极60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保证插头电极60与导电件30之间的接触效果。
而为了使得压缩弹簧52的移动方向能够保持在垂直于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上,可以使固定板51平行于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设置,同时,为了对压缩弹簧52的运动方形进行限制,避免压缩弹簧52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偏斜,还可以在压缩弹簧52上套装一个管状件55(图8和图9所示),该管状件55设置在固定板51上并沿垂直于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延伸,通过管状件55的设置,可以将压缩弹簧52的运动方向限制在垂直于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上,从而保证压缩弹簧52伸缩时的稳定性。
另外,每个导电件30可以设置为矩形(图8所示),且每个导电件30的长边垂直于插孔11的中心轴线S方向设置。这样,可以使导电件30的长边方向贴近壳体10的内壁,从而使导电件30在移动时可以贴着壳体10的内壁移动,确保导电件30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同时,为了保证绝缘件20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导电件30可以设置为两个,同时绝缘件2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21和连接两个侧壁21的底壁22(图8所示),两个侧壁21与两个导电件30一一对应,插头未插入壳体10的插孔11时,两个侧壁21抵接在壳体10的内壁上、以使绝缘件20将两个导电件30与插孔11隔绝;插头电极60插入插孔11时,压持底壁22使两个侧壁21移离壳体10的内壁而不再隔绝两个导电件30与插孔11、以使两个导电件30能够触及插入插孔11的插头电极60。绝缘件20中两个侧壁21与两个导电件30一一对应,这样,绝缘件20在移动过程中,两个侧壁21上的受力更加平衡,从而使绝缘件20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插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件,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拔出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绝缘件正对所述插孔设置;
至少一个导电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邻近所述插孔设置,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件沿靠近/远离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插头电极未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绝缘件抵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件与所述插孔隔绝;
插头电极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绝缘件在插头电极的压持下移离所述壳体的内壁而不再隔绝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件与所述插孔、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件能够触及插入所述插孔的插头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绝缘件,所述绝缘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拔出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件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驱动装置,每个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固定板和一个压缩弹簧;
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压缩弹簧的第一端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固定板固定,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压缩弹簧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导电件固定;
每个所述导电件经由对应的所述驱动装置沿靠近/远离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电件包括邻近所述插孔设置的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逐渐增大;
插头电极未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接触部在对应的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下抵接在所述绝缘件上,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绝缘件相互间隔;
插头电极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绝缘件在插头电极的压持下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移离所述壳体的内壁,每个所述导电件的所述导向部经由对应的所述驱动装置向靠近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而抵接在所述绝缘件上,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导向部带动下向靠近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以抵接插头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将所述压缩弹簧的所述第二端连接并固定至对应的所述导电件的一个楔块和一个传动组件;
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压缩弹簧的所述第二端固定;
每个所述导电件经由对应的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传动组件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固定,并经由该驱动装置的所述传动组件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向相反方向运动;
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具有与所述绝缘件抵接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绝缘件在插头电极的压持下沿插头电极的插入方向移动时,所述斜面向远离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以经由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对应的所述导电件向靠近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个第二弹性件和一个弧形管;
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固定,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导电件固定;
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弧形管套设在该驱动装置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上,且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弧形管位于对应的所述导电件背离所述绝缘件的一侧;
每个所述导电件经由对应的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传动组件与该驱动装置的所述楔块向相反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固定板平行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一个管状件,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管状件套设在该驱动装置的所述压缩弹簧上,且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管状件设置在该驱动装置的所述固定板上并沿垂直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以限制对应的所述导电件沿垂直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电件呈矩形,且每个所述导电件的长边垂直于所述插孔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件有两个,所述绝缘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底壁,两个所述侧壁与两个所述导电件一一对应;
插头电极未插入所述插孔时,两个所述侧壁抵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以使所述绝缘件将两个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插孔隔绝;
插头电极插入所述插孔时,压持所述底壁使两个所述侧壁移离所述壳体的内壁而不再隔绝对应的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插孔、以使两个所述导电件能够触及插入所述插孔的插头电极。
CN202121482611.6U 2021-06-30 2021-06-30 插座 Active CN215600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2611.6U CN215600611U (zh) 2021-06-30 2021-06-30 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2611.6U CN215600611U (zh) 2021-06-30 2021-06-30 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0611U true CN215600611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6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2611.6U Active CN215600611U (zh) 2021-06-30 2021-06-30 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0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57399A1 (zh) 一种插头插座适配器
US20130040479A1 (en) Adustable power plug,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holder thereof
CN106785557A (zh) 插入式安全便捷插座插头
CN215600611U (zh) 插座
CN201699258U (zh) 安全插座
CN208580887U (zh) 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及其连接器
CN204706674U (zh) 保护儿童的电源插座
CN210517204U (zh) 安全插头
CN209544174U (zh) 一种免压接端头接线的辅助开关
CN209658023U (zh) 新型免压接端头接线的辅助开关
CN216145843U (zh) 一种按钮式接线端子
CN208142391U (zh) 一种新型安全插头插座
US3154364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7800964U (zh) 磁吸式触点插座插头
CN209169506U (zh) 连接器和二次锁的组合件及连接器组件
CN216850414U (zh) 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
CN202034540U (zh) 电源插座
CN213071574U (zh) 适配器
KR102089993B1 (ko) 플러그 분리가 용이한 전원콘센트
CN215299662U (zh) 一种便于插拔的插座
CN209823029U (zh) 一种改进型的连接器
CN218274294U (zh) 一种新型开关
CN209786326U (zh) 一种便于插拔的音频电线电缆
CN216055456U (zh)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CN210224481U (zh) 一种防开路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