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7650U - 除菌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除菌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7650U
CN215597650U CN202121089529.7U CN202121089529U CN215597650U CN 215597650 U CN215597650 U CN 215597650U CN 202121089529 U CN202121089529 U CN 202121089529U CN 215597650 U CN215597650 U CN 215597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hole
connection member
cap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95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洪进
赵国胜
李鹏辉
张润雨
张正林
李永德
贾香慧
杨希亭
李海军
王彩平
孙艳斌
杨文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895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7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7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7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除菌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目前的紫外杀菌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除菌装置包括杀菌单元和安装单元,杀菌单元包括基板、灯帽以及用于发出杀菌光线LED芯片,LED芯片设置于基板,灯帽罩设于LED芯片的外侧,安装单元包括基座和连接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将基板和灯帽设置于基座的第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组件就可以将基板和灯帽设置在基座的第一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除菌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除菌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空调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调器的室内机用于与室内空间的空气交换热量,室内空间的空气经由室内机的进风口进入室内机的壳体内,与蒸发器交换热量,然后再经由室内机的出风口进入室内空间。不过,空调器在长期使用之后,内部会积存大量的细菌、病毒等,这样室内空间的空气在流经室内机的壳体内部时,就会将细菌、病毒等携带至室内空间,进而导致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下降,严重时危害人们的健康。
目前,市面上部分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处通常配置有紫外杀菌装置,通过紫外杀菌装置发射出来的紫外线消除照射范围内的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细菌。不过,目前的紫外杀菌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在设计时需要保证尽可能大的照射范围才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紫外杀菌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除菌装置,所述除菌装置包括杀菌单元和安装单元,所述杀菌单元包括基板、灯帽以及用于发出杀菌光线LED芯片,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灯帽罩设于所述LED芯片的外侧,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基座和连接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基板和所述灯帽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端。
在上述除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彼此相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灯帽配合相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所述基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配合连接使得所述灯帽、所述基板以及所述基座彼此抵接。
在上述除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的第一端沿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一翻边,在组装好时,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一侧、位于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灯帽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二侧。
在上述除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在靠近所述灯帽的端部沿周向向内延伸有第二翻边,所述灯帽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沿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相抵以阻挡所述灯帽向远离所述基座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所述基板位于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之间。
在上述除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配合彼此相接。
在上述除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单元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目标部件,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从而将所述杀菌组件设置于目标部件。
在上述除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基座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后与所述连接孔相接,从而将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并且/或者所述基座的第二端设置有卡爪,所述安装座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孔,在组装好时,所述卡爪卡接于所述卡孔。
在上述除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沿其轴向贯穿形成有通孔,所述安装座在对应于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穿孔,所述基板的导线依次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穿孔与电源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除菌装置包括杀菌单元和安装单元,杀菌单元包括基板、灯帽以及用于发出杀菌光线的LED芯片,通过该LED芯片发出的杀菌光线,能够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获得较好的除菌效果。其中,基板用于为LED芯片提供电源,将LED芯片设置于基板,从而确保LED芯片的正常运行。灯帽罩设于LED芯片的外侧,以便聚集LED芯片产生的杀菌光线,避免LED芯片发出的杀菌光线直射伤人。安装单元包括基座和连接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将基板和灯帽设置在基座的第一端,即将LED芯片设置在了基座的第一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除菌装置通电时,设置在基座的第一端的LED芯片会发出杀菌光线,通过该杀菌光线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从而达到除菌的木器。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彼此相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灯帽配合相接,第二连接件套设于基座,通过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连接,使得灯帽、基板以及基座彼此抵接,从而也就将基座和灯帽设置在了基座上。
进一步地,基座的第一端沿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一翻边,在组装好时,基板设置在第一翻边的第一侧、位于第一翻边与灯帽之间,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一翻边的第二侧,这样也就将基板设置在了基座的第一端。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在靠近灯帽的端部沿周向向内延伸有第二翻边,灯帽靠近第一连接件的端部沿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三翻边,第二翻边与第三翻边相抵,这样也就能够阻挡灯帽向远离基座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从而也就实现了灯帽的固定。基板位于第三翻边与第一翻边之间,这样也就实现灯帽与基板、基板与基座的抵接,通过灯帽与基板、基板与基座的抵接也就将基板固定在了第三翻边与基座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靠近第二连接件的端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段,第二连接件靠近第一连接件的端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段,通过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的配合,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接的方式彼此相接。
进一步地,安装单元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置于目标部件,基座设置于安装座,从而通过安装座能够将杀菌组件设置于目标部件,也就是将除菌装置设置在了目标部件上,这样也就能够通过除菌装置发出的杀菌光线去除目标部件所在位置的细菌、病毒等。
进一步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基座的第二端设置有安装孔,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后与连接孔相接,这样也就能够将基座设置在安装座上,即将杀菌组件设置在了安装座上。基座的第二端设置有卡爪,安装座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孔,在组装好时,卡爪卡接于卡孔,从而进一步地确保了基座的第二端与安装座的相接,更加稳固地将基座设置在了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基座沿其轴向贯穿形成有通孔,安装座在对应于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穿孔,基板的导线依次穿过通孔与穿孔后与电源连接,这样也就确保了基板与电源的电连接,从而确保了LED芯片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设置有至少一个前述任一项方案中所述的除菌装置。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蒸发器,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所述除菌装置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管板,在组装好时,所述除菌装置发出的杀菌光线垂直于流经所述进风口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将除菌装置设置在蒸发器的管板上,在组装好时,除菌装置发出的杀菌光线与流经进风口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如进风口位于壳体的顶部、且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布,室内空间的空气经由进风口沿从上至下的方向进入到壳体内,除菌装置发出的杀菌光线沿水平方向、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布,这样设置的除菌装置发出的杀菌光线也就能够覆盖整个进风口。此时,杀菌光线与经由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彼此垂直,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地与经由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的空气接触,从而更好地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
需要说明的是,该空调室内机具有前述的除菌装置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除菌装置设置在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上并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除菌装置。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除菌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除菌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除菌装置安装在蒸发器的管板上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管板的结构图;
图6是图4在除菌装置处的纵剖图;
图7是图6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除菌装置安装在空调室内机上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除菌装置;11、杀菌单元;111、基板;112、灯帽;1121、第三翻边;113、LED芯片;12、安装单元;121、基座;1211、第一翻边;1212、连接孔;1213、卡爪;1214、通孔;122、螺母;1221、第二翻边;123、螺丝;124、安装座;1241、横向部分;12411、第二螺钉孔;1242、竖向部分;12421、安装孔;12422、卡孔;12423、穿孔;2、壳体;21、进风口;22、出风口;23、蒸发器;24、管板;241、第一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虽然本实施例是以壁挂式空调为例来进行阐述的,但是还可以适用于柜式空调器、吊顶式空调器等其他类型的空调器或者其他需要利用离子发生装置的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间”、“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去除室内空间的空气中以及物品表面附着的细菌、病毒等,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上设置有除菌装置,该除菌装置产生的杀菌光线能够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具有较好的除菌效果。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上设置的除菌装置的可能的设置方式。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除菌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除菌装置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除菌装置安装在蒸发器的管板上的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管板的结构图,图6是图4在除菌装置处的纵剖图,图7是图6中局部B的放大图。
如图1和图2所示,除菌装置1包括杀菌单元11和安装单元12,杀菌单元11包括基板111、灯帽112以及用于发出杀菌光线的LED芯片113,基板111用于为LED芯片113提供电源,大致为圆盘状结构,LED芯片113大致为矩形状结构,设置于基板111的中心,通过基板111能够确保LED芯片113的正常运行。在基板111通电时,LED芯片113就能够发出杀菌光线,该杀菌光线能够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获得较好的除菌效果。灯帽112罩设于LED芯片113的外侧,大致为半球形的结构,通过该灯帽112能够聚集LED芯片113产生的杀菌光线,获得更好的杀菌效果,并且,能够避免LED芯片113发出的杀菌光线直射伤人。
安装单元12包括基座121和连接组件,基座121大致为圆柱状结构,通过连接组件能够将基板111和灯帽112设置在基座121的第一端(即图1中的左端),即将LED芯片113设置在了基座121的第一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除菌装置1通电时,设置在基座121的第一端的LED芯片113会发出杀菌光线,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从而达到除菌的目的。
如图1、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连接组件包括作为第一连接件的螺母122和作为第二连接件的螺丝123,螺母122靠近螺丝123的端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段,螺丝123靠近螺母122的端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段,螺丝123靠近螺母122的端部的径向尺寸略小于螺母122靠近螺丝123的端部的径向尺寸。在组装时,螺丝123靠近螺母122的端部插入螺母122靠近螺丝123的端部,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彼此配合,从而使得螺母122与螺丝123通过螺接的方式彼此相接。显然,也可以是螺丝123靠近螺母122的端部的径向尺寸略大于螺母122靠近螺丝123的端部的径向尺寸,第一螺纹段设置在螺母122靠近螺丝123的端部的外侧,第二螺纹段设置在螺丝123靠近螺母122的端部的内侧。显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还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其他的方式彼此相接。
如图1、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螺母122与灯帽112配合相接,螺丝123套设于基座121,通过螺母122与螺丝123的配合连接,使得灯帽112、基板111以及基座121从左至右彼此抵接,从而也就将基座121和灯帽112设置在了基座121上。
如图1、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基座121的第一端沿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一翻边1211,该第一翻边1211大致为环状结构,与基座121的第一端共同形成大致为圆盘状的结构。在组装好时,基板111设置在第一翻边1211的第一侧(即图6中的左侧),位于第一翻边1211与灯帽112之间,螺丝123设置在第一翻边1211的第二侧(即图6中的右侧),这样也就将基板111设置在了基座121的第一端。显然,第一翻边1211也可以由多个间断设置的弧形段构成。
如图1、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螺母122在靠近灯帽112的端部(即图6中的左端)沿周向向内延伸有第二翻边1221,灯帽112靠近螺母122的端部沿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三翻边1121,在组装好时,第二翻边1221与第三翻边1121相抵,这样也就能够阻挡灯帽112向远离基座121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即阻挡灯帽112向左移动,从而也就实现了灯帽112的固定。基板111位于第三翻边1121与第一翻边1211之间,这样也就实现灯帽112与基板111、基板111与基座121的抵接,通过灯帽112与基板111、基板111与基座121的抵接也就将基板111固定在了第三翻边1121与基座121之间。
显然,第二翻边1221和/或第三翻边1121也可以由多个间断设置的弧形段构成。显然,也可以是,第二翻边1221为由螺母122靠近灯帽112的端部沿周向向外延伸而成的多个弧形段,第三翻边1121为由灯帽112靠近螺母122的端部沿周向向内延伸的多个卡块,在组装时,构成第三翻边1121的卡块从相邻的两个弧形段之间的间隙处穿过,转动灯帽112,使卡块与相邻的两个弧形段之间的间隙错开,从而实现灯帽112的固定。当然,灯帽112还可以通过螺接、卡接、粘接等方式设置于螺母122。
如图1至图7所示,安装单元12还包括安装座124,安装座124设置于空调室内机,基座121设置于安装座124,从而通过安装座124能够将杀菌组件设置于空调室内机,也就是将除菌装置1设置在了空调室内机上,这样也就能够通过除菌装置1发出的杀菌光线去除空调室内机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
显然,安装单元12也可以不包括安装座124,而是在基座121的第二端设置安装结构,如,插片,空调室内机上设置有插孔,通过将插片插入插孔,从而将除菌装置1固定设置在空调室内机上。
如图1至图7所示并按照图6所示的方位,安装座124包括横向部分1241和竖向部分1242,由横向部分1241和竖向部分1242构成截面大致为L型结构的安装座124。竖向部分1242上设置有一个安装孔12421,基座121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孔1212,紧固件(如螺钉等)从右至左穿过安装孔12421后与连接孔1212相接,这样也就能够将基座121设置在安装座124上,即将杀菌组件设置在了安装座124上。
基座121的第二端设置有卡爪1213,安装座124的竖向部分1242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孔12422,在组装好时,卡爪1213卡接于卡孔12422。这样,通过紧固件、以及卡爪1213与卡孔12422的卡接,确保了基座121的第二端与安装座124的相接,更加稳固地将基座121设置在了安装座124上。
显然,基座121的第二端也可以不设置卡爪1213,基座121仅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24上,或者是,基座121的第二端仅通过卡爪1213与卡孔12422的卡接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24上。
当然,基座121也可以通过插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24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基座121与安装座124的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将基座121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24上即可。
如图1至图7所示,基座121的中心沿其轴向贯穿形成有通孔1214,安装座124的竖向部分1242在对应于通孔1214的位置设置有穿孔12423,基板111的导线依次穿过通孔1214与穿孔12423后与电源连接,这样也就确保了基板111与电源的电连接,从而确保了LED芯片113的正常运行。显然,基座121上也可以不沿其轴向贯穿设置通孔1214,基板111的导线可以从基座121的外侧走线、然后与电源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基板111的导线的走线方式,只要能够确保基板111与电源的电连接即可。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除菌装置1在空调室内机上的设置方式。其中,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除菌装置安装在空调室内机上的结构图。
如图1至图8所示并按照图8所示的方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壳体2内的蒸发器23,壳体2具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蒸发器23沿壳体2的长度方向分布,蒸发器23的管板24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螺钉孔241,安装座124的横向部分1241设置有两个第二螺钉孔12411,紧固件(如螺钉等)依次穿过第二螺钉孔12411和第一螺钉孔241后并紧固,从而也就将除菌装置1固定设置在了蒸发器23的管板24上。
显然,也可以将除菌装置1设置在壳体2内的其他位置,如蒸发器23的过滤网上、壳体2靠近出风口22的位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除菌装置1在壳体2内的设置位置,只要能够去除细菌、病毒等即可。
进风口21位于壳体2的顶部、沿壳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出风口22位于壳体2的下侧。在空调室内机正常运行时,室内空间的空气经由进风口21沿从上至下的方向进入到壳体2内,被处理后再经由出风口22返回至室内空间。在除菌装置1安装好时,除菌装置1发出的杀菌光线沿壳体2的长度方向分布,从而能够覆盖整个进风口21。此时,杀菌光线与经由进风口21进入到壳体2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彼此垂直,这样杀菌光线也就能够更加充分地与经由进风口21进入到壳体2内的空气接触,从而更好地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
显然,杀菌光线与经由进风口21进入到壳体2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也可以不垂直,二者之间呈一定锐角,如75°,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组装好后除菌装置1发出的杀菌光线的分布方向,只要其能够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即可。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杀菌单元11的基板111为LED芯片113提供电源从而确保LED芯片113的正常运行,通过将灯帽112照射在LED芯片113的外侧,从而聚集LED芯片113产生的杀菌光线,避免LED芯片113发出的杀菌光线直射伤人。通过安装单元12的连接组件将基板111和灯帽112设置于安装单元12的基座12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配合连接使得风帽、基板111以及基座121彼此抵接,以及风帽的第三翻边1121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翻边1221的抵接,从而实现了风帽和基板111的固定。通过将基座121设置于安装座124、安装座124设置于空调室内机,从而将除菌装置1设置在了空调室内机上。在组装好时,除菌装置1发出的杀菌光线与经由进风口21进入到壳体2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彼此垂直,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地与经由进风口21进入到壳体2内的空气接触,从而更好地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装置包括杀菌单元和安装单元,所述杀菌单元包括基板、灯帽以及用于发出杀菌光线LED芯片,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灯帽罩设于所述LED芯片的外侧,
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基座和连接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基板和所述灯帽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彼此相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灯帽配合相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所述基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配合连接使得所述灯帽、所述基板以及所述基座彼此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第一端沿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一翻边,在组装好时,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一侧、位于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灯帽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在靠近所述灯帽的端部沿周向向内延伸有第二翻边,所述灯帽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沿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相抵以阻挡所述灯帽向远离所述基座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
所述基板位于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配合彼此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目标部件,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从而将所述杀菌单元设置于目标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基座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后与所述连接孔相接,从而将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并且/或者
所述基座的第二端设置有卡爪,所述安装座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孔,在组装好时,所述卡爪卡接于所述卡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沿其轴向贯穿形成有通孔,所述安装座在对应于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穿孔,所述基板的导线依次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穿孔与电源连接。
9.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配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菌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蒸发器,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所述除菌装置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管板,
在组装好时,所述除菌装置发出的杀菌光线垂直于流经所述进风口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CN202121089529.7U 2021-05-20 2021-05-20 除菌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5597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9529.7U CN215597650U (zh) 2021-05-20 2021-05-20 除菌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9529.7U CN215597650U (zh) 2021-05-20 2021-05-20 除菌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7650U true CN215597650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3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9529.7U Active CN215597650U (zh) 2021-05-20 2021-05-20 除菌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7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11161A (en) Ductless air treating device with illuminator
US6932494B1 (en) Germicidal lamp retaining assembly
CN215597650U (zh) 除菌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CN213777932U (zh) 用于空调器的除菌模块及空调器
CN210638174U (zh) 除菌空调
CN213019992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435978B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CN211177128U (zh) 除菌模块及包括该模块的空调器
CN209877165U (zh) 空调器
JP2007205659A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200493245Y1 (ko) 자외선 살균기
CN213777931U (zh) 用于空调器的除菌模块及空调器
CN107197613B (zh) 电器盒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09926467U (zh) 一种除菌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
JP3231577U (ja) 殺菌灯収容装置
CN211739284U (zh) 空调杀菌结构及柜式空调器
CN211822801U (zh) 空调器
CN211739285U (zh) 柜式空调用杀菌装置及空调器
CN212538061U (zh) 紫外灯杀菌装置及空调器
KR20180022063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6346689U (zh) 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01105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US7140749B2 (en) Recessed lamp mount
CN218915148U (zh) 脉冲灯、脉冲灯杀菌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759608U (zh) 红外杀菌装置及具有该红外杀菌装置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