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5874U - 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5874U
CN215595874U CN202122308419.1U CN202122308419U CN215595874U CN 215595874 U CN215595874 U CN 215595874U CN 202122308419 U CN202122308419 U CN 202122308419U CN 215595874 U CN215595874 U CN 215595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water inlet
inlet pipe
fixedly arrang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84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3084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5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5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5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属于防洪排涝领域,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包括车体、两组行走架、泵体、排水管和进水管;车体顶部设有控制箱,且车体侧端面固定设有把手;两组行走架固定设于车体底部,且行走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泵体固定设于车体顶部,且与控制箱连接;可以通过进水管在抽水时,将漂浮箱放置并使其上半部分漂浮在水面上,而促使进水管能够漂浮在水流的表层,避免进水罩直接沉入水底而将水中的淤泥一同带出。同时为避免水流表层出现垃圾影响进水罩,通过进水管和进水罩的转动,经过处理板使得笼罩在进水管上的垃圾进行去除,保证排水管的正常排水,使得排涝工作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洪排涝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而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城市排涝与排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因此城市河道防洪排涝泵站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城市河道防洪排涝泵站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是将排涝用的水管直接放入到河道中,在使用的过程中,水管会沉入到河底,当工作人员进行排涝抽水时,水管极其容易将河底的淤泥吸出,从而导致水管发生堵塞,不仅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造成整个排涝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导致整个城市的秩序无法恢复。并且在抽水时,容易将水流中的大颗粒物质以及其他漂浮的垃圾一同抽取,从而影响正常的防洪排涝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它可以通过进水管在抽水时,将漂浮箱放置并使其上半部分漂浮在水面上,而促使进水管能够漂浮在水流的表层,避免进水罩直接沉入水底而将水中的淤泥一同带出。同时为避免水流表层出现垃圾影响进水罩,通过进水管和进水罩的转动,经过处理板使得笼罩在进水管上的垃圾进行去除,保证排水管的正常排水,使得排涝工作顺利进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包括车体、两组行走架、泵体、排水管和进水管;车体顶部设有控制箱,且车体侧端面固定设有把手;两组行走架固定设于车体底部,且行走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泵体固定设于车体顶部,且与控制箱连接;排水管固定设于泵体顶部;进水管转动设于泵体底部,并穿过车体连接至两组行走架之间,排水管与进水管通过泵体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行走架为凹形,万向轮设于行走架突出部分底部内;行走架的突出部分均滑动设有第一握把,第一握把连接一端连接至车体顶部的外侧;第一握把底部设有位于行走架内的弧形块;弧形块与第一握把靠近进水管侧端面内固定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为能够贴合万向轮表面的弧形;第一握把远离限位槽侧固定设有两个卡块,最下侧的卡块位于车体内;车体内设有能够与卡块滑动配合的至少两处卡槽,两处卡槽分布在车体的高度方向上。
进一步的,进水管能够在高度方向上进行上下伸缩,进水管底部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水罩;进水罩上外侧圆周整列设有至少两处进水口,用于保护进水管不被垃圾堵塞,以及避免大颗粒物质进入而影响泵体正常运转。
进一步的,进水罩的直径大于进水管的直径,使得进水管内流入水流的速度不会被进水罩所影响。
进一步的,进水管外表面转动配合设有漂浮箱,漂浮箱内设有空腔,漂浮箱为T形,且贴近车体侧突出部分设有磁铁;漂浮箱内固定设有电机,电机自带有电机轴,并且电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进水管位于空腔内的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漂浮箱侧端面固定设有第二握把,第二握把连接至车体顶部的外侧;漂浮箱侧端面固定设有两个处理板,处理板靠近进水罩并其进行包裹。
进一步的,车体底部固定设有电磁铁。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方案通过进水管在抽水时,将漂浮箱放置并使其上半部分漂浮在水面上,而促使进水管能够漂浮在水流的表层,避免进水罩直接沉入水底而将水中的淤泥一同带出。同时为避免水流表层出现垃圾影响进水罩,通过进水管和进水罩的转动,经过处理板使得笼罩在进水管上的垃圾进行去除,保证排水管的正常排水,使得排涝工作顺利进行。
二、本方案通过泵体从进水管内抽入的水流时,进水罩对于水流中的垃圾以及大颗粒物质进行阻拦,使得水流通过进水口排入,避免影响进水管的正常工作,以及垃圾以及大颗粒物对泵体造成影响。
三、本方案通过行走架带动车体移动至需要防洪排涝工作的位置,为避免行走架在泵体工作时移动,可通过将限位槽与万向轮进行夹持,并且促使弧形块底部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得万向轮的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有效的增大泵体在工作时行走架与地面的接触,来保证车体不会产生移动以影响泵体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块53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漂浮箱4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握把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车体1、行走架2、泵体3、排水管31、进水管32、进水罩321、进水口322、漂浮箱4、电机41、处理板42、第二握把43、第一握把5、限位槽51、弧形块52、卡块53、卡槽54、电磁铁6。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包括车体1、两组行走架2、泵体3、排水管31和进水管32;车体1顶部设有控制箱,且车体1侧端面固定设有把手;两组行走架2固定设于车体1底部,且行走架2底部设有万向轮;泵体3固定设于车体1顶部,且与控制箱连接;排水管31固定设于泵体3顶部;进水管32转动设于泵体3底部,并穿过车体1连接至两组行走架2之间,排水管31与进水管32通过泵体3相互连通。
请参阅图2-3,行走架2为凹形,万向轮设于行走架2突出部分底部内;行走架2的突出部分均滑动设有第一握把5,第一握把5连接一端连接至车体1顶部的外侧;第一握把5底部设有位于行走架2内的弧形块52;弧形块52与第一握把5靠近进水管32侧端面内固定设有限位槽51,限位槽51为能够贴合万向轮表面的弧形;第一握把5远离限位槽51侧固定设有两个卡块53,最下侧的卡块53位于车体1内;车体1内设有能够与卡块53滑动配合的至少两处卡槽54,两处卡槽54分布在车体1的高度方向上。
请参阅图2,进水管32能够在高度方向上进行上下伸缩,进水管32底部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水罩321;进水罩321上外侧圆周整列设有至少两处进水口322,用于保护进水管32不被垃圾堵塞,以及避免大颗粒物质进入而影响泵体3正常运转。进水罩321的直径大于进水管32的直径,使得进水管32内流入水流的速度不会被进水罩321所影响。
请参阅图4,进水管32外表面转动配合设有漂浮箱4,漂浮箱4内设有空腔,漂浮箱4为T形,且贴近车体1侧突出部分设有磁铁;漂浮箱4内固定设有电机41,电机41自带有电机轴,并且电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进水管32位于空腔内的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漂浮箱4侧端面固定设有第二握把43,第二握把43连接至车体1顶部的外侧;漂浮箱4侧端面固定设有两个处理板42,处理板42靠近进水罩321并其进行包裹。
请参阅图4,车体1底部固定设有电磁铁6,电磁铁6与漂浮箱4上的磁铁相吸。
当进行防洪排涝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推动车体1上的把手,使得行走架2带动车体1移动至需要防洪排涝工作的位置,为避免行走架2在泵体3工作时移动,工作人员可通过推动第一握把5朝靠近车体1的中心移动,使得最下侧的卡块53脱离与其连接的卡槽54,并将第一握把5向下推动,使得弧形块52底部与地面接触,之后再推动第一握把5朝远离车体1的中心移动,使得两个卡块53均两个卡槽54内,通过限位槽51与万向轮进行夹持,并且在弧形块52底部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下,使得万向轮的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有效的增大泵体3在工作时行走架2与地面的接触,来保证车体1不会产生移动以影响泵体3的作业。
在需要通过进水管32抽水时,工作人员控制电磁铁6断电与漂浮箱4上的磁铁脱离,推动第二握把43向下移动使得漂浮箱4浸入水面内,在空腔的作用下使得漂浮箱4上半部分漂浮在水面上,而促使进水管32能够漂浮在水流的表层,避免进水罩321直接沉入水底而将水中的淤泥一同带出。
泵体3开始工作,使得进水管32抽水,通过进水罩321对于水流中的垃圾以及大颗粒物质进行阻拦,使得水流通过进水口322排入,避免影响进水管32的正常工作,以及对泵体3造成影响,为避免水流表层出现垃圾影响进水罩321,启动电机41,使得电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从而导致进水管32和进水罩321的转动,经过处理板42使得笼罩在进水管32上的垃圾进行去除,保证排水管31的正常排水,使得排涝工作顺利进行。

Claims (6)

1.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两组行走架(2)、泵体(3)、排水管(31)和进水管(32);
车体(1)顶部设有控制箱,且车体(1)侧端面固定设有把手;
两组行走架(2)固定设于车体(1)底部,且行走架(2)底部设有万向轮;
泵体(3)固定设于车体(1)顶部,且与控制箱连接;
排水管(31)固定设于泵体(3)顶部;
进水管(32)转动设于泵体(3)底部,并穿过车体(1)连接至两组行走架(2)之间,排水管(31)与进水管(32)通过泵体(3)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行走架(2)为凹形,万向轮设于行走架(2)突出部分底部内;
行走架(2)的突出部分均滑动设有第一握把(5),第一握把(5)连接一端连接至车体(1)顶部的外侧;
第一握把(5)底部设有位于行走架(2)内的弧形块(52);
弧形块(52)与第一握把(5)靠近进水管(32)侧端面内固定设有限位槽(51);
第一握把(5)远离限位槽(51)侧固定设有两个卡块(53),最下侧的卡块(53)位于车体(1)内;
车体(1)内设有能够与卡块(53)滑动配合的至少两处卡槽(54),两处卡槽(54)分布在车体(1)的高度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管(32)能够在高度方向上进行上下伸缩,进水管(32)底部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水罩(321);进水罩(321)上外侧圆周整列设有至少两处进水口(3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罩(321)的直径大于进水管(32)的直径,使得进水管(32)内流入水流的速度不会被进水罩(321)所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管(32)外表面转动配合设有漂浮箱(4),漂浮箱(4)内设有空腔,漂浮箱(4)为T形,且贴近车体(1)侧突出部分设有磁铁;
漂浮箱(4)内固定设有电机(41),电机(41)自带有电机轴,并且电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
进水管(32)位于空腔内的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漂浮箱(4)侧端面固定设有第二握把(43),第二握把(43)连接至车体(1)顶部的外侧;
漂浮箱(4)侧端面固定设有两个处理板(42),处理板(42)靠近进水管(32)并其进行包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车体(1)底部固定设有电磁铁(6)。
CN202122308419.1U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 Active CN215595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8419.1U CN215595874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8419.1U CN215595874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5874U true CN215595874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86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8419.1U Active CN215595874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5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7025A (zh) * 2022-03-22 2022-06-1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城市防洪用应急管理一体化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7025A (zh) * 2022-03-22 2022-06-1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城市防洪用应急管理一体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95874U (zh) 一种防洪工程应用排涝泵站结构
CN210797502U (zh) 一种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
CN200999475Y (zh) 游泳池底自动清洁器
CN103803680B (zh) 膜式污水过滤系统
CN20854579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08717044U (zh) 采用电絮凝膜分离法的污水净化装置
CN111847696A (zh) 一种节能型江河流域水面油污的智能吸附装置及方法
CN21463456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6778158U (zh) 下潜式泵前纯水力驱动过滤器
CN210216549U (zh) 一种河道淤污泥清理设备
CN213725077U (zh) 一种可有效防止泥沙沉积的水利预埋管道
CN107998716A (zh) 一种污水取水口过滤装置及其系统
CN209683650U (zh) 一种具有水循环利用功能的洗车装置
CN112878254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积水高效处理装置
CN112726545A (zh) 一种两栖型水面漂浮物处理装置
CN206081827U (zh) 潜水双向自清洁缝隙式泥水分离系统
CN22101493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4657653U (zh) 一种除污防堵的排水装置
CN21033194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砂池
CN215798568U (zh) 一种旋转式滗水器
CN213899280U (zh) 一种用于污水泵进水端的防堵机构
CN219911055U (zh) 一种地基工程用移动抽水装置
CN218562542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水结构
CN211864101U (zh) 半浸没转盘过滤器
CN21661410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浮渣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