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2885U - 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2885U
CN215592885U CN202122406210.9U CN202122406210U CN215592885U CN 215592885 U CN215592885 U CN 215592885U CN 202122406210 U CN202122406210 U CN 202122406210U CN 215592885 U CN215592885 U CN 215592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aeration
oxygenation
floating bed
water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62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雪
杨宏旺
徐慧荟
曲毅
丁宇
郝进伟
张培杨
张华巍
王兆选
谢辉
张来君
孟祥利
赵风涛
王金城
李守伟
于海深
常安
李鹏
柳晓明
马吉飞
牟玉明
任国杰
杨建成
王翠辉
孙国剑
吴晓峰
肖洪钢
臧岐山
李雪凡
张广为
赵伟龙
张�林
杨小明
朱恩祖
王强
张德亮
郑勇
刘晓锋
于莎莎
于广旭
郭爱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62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2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2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2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02River restoration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包括生态浮床、磁化诱导装置、过滤装置及曝气增氧装置,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磁化诱导装置设在生态浮床下方及两侧的位置,用于促进食物链的转化,加快净化、促进水生植物的根系生长;所述过滤装置设在生态浮床下方中间的位置,用于对水中的细小污染物进行吸附;两个所述曝气增氧装置分别设在生态浮床上端面两侧的位置,用于将空气导入水中进行增氧;本实用新型的生态修复系统,生态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美观、节能,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可有效解决河道水质的水体富营养化、河道水质污染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途径,河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水利工程的逐步实施,用水量和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河流水质恶化,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加剧。然而,现有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应用中,种植的水生植物、投加的微生物等生物常受到外界环境和边界条件影响,造成修复效果极不稳定。
在粤港澳大湾区,合流制雨污溢流现象严重,造成人工种植的水生植物和引入的外源微生物常难以生存,水生态修复效果差;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众,部分河湖水体由于温度、水力条件等原因,水体生态结构严重失衡,仅通过人工种植水生植物,机械除藻等现有水生态修复技术难以全面抑制藻类爆发,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包括生态浮床、磁化诱导装置、过滤装置及曝气增氧装置,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所述磁化诱导装置设在生态浮床下方及两侧的位置,用于促进食物链的转化,加快净化、促进水生植物的根系生长;
所述过滤装置设在生态浮床下方中间的位置,用于对水中的细小污染物进行吸附;
两个所述曝气增氧装置分别设在生态浮床上端面两侧的位置,用于将空气导入水中进行增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采用莲花、芦苇、灯芯草、香蒲、美人蕉、旱伞草、芳草、香根草金鱼藻和坦克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磁化诱导装置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设置在生态浮床下方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框架由支撑杆拼接而成的长方体,所述固定框架上包裹有微孔纤维布,所述固定框架内部堆放有永久性磁铁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生态固定挡墙和磁性纤维吸附球,所述过滤生态固定挡墙设在水生植物的两侧位置,所述过滤生态固定挡墙内填充有磁性纤维球填料,所述磁性纤维吸附球与磁性纤维吸附球之间通过连接绳进行连接形成链状结构,并设置在生态浮床的下端面中间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曝气增氧装置包括电机、风箱动力箱和曝气增氧风箱,所述曝气增氧风箱由风箱动力箱机械连动带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风箱动力箱内部机械部件进行运动,所述风箱动力箱内部设有动力前轮,所述动力前轮由电机进行驱动,所述风箱动力箱内还设有限位壳,限位壳下端腔体内设有导滑板,导滑板两端均设有与限位壳滑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限位壳靠近动力前轮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导滑杆,所述导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转动连接有连动杆,连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动力前轮偏离动力前轮圆心的位置,所述导滑板左侧的连接杆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导滑板右端的连接杆与曝气增氧风箱的外置连杆相连接,用于驱动曝气增氧风箱外置连杆进行循环往复运动,所述曝气增氧风箱上还连接有用于向水中通入空气的导气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气组件包括曝气增氧管,所述曝气增氧管置于水中,且曝气增氧管的进气端与曝气增氧风箱出气口连接,所述曝气增氧管两侧还设有与曝气增氧管连通的支管,所述曝气增氧管和支管上均开设有曝气增氧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永久性磁铁块磁场强度为0.314T-0.388T。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生态固定挡墙内的磁性纤维球填料及链状连接的磁性纤维吸附球均可进行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曝气增氧管及其支管均采用PVC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生态修复系统,生态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美观、节能,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可有效解决河道水质的水体富营养化、河道水质污染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磁化处理技术与人工生态系统联合使用,在实现水质处理的过程,活化水体,为可持续发展和推广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风箱动力装置导滑板位于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风箱动力装置导滑板位于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磁化前后的数据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生态浮床、2水生植物、3曝气增氧风箱、31曝气增氧管、32曝气增氧孔、4风箱动力箱、41动力前轮、42连动杆、43导滑杆、44滑块、45导滑板、46连接杆、5电机、6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1磁性纤维球填料、7固定框架、8磁性纤维吸附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包括生态浮床1、磁化诱导装置、过滤装置及曝气增氧装置,所述生态浮床1上种植有水生植物2;所述水生植物2为挺水植物,采用莲花、芦苇、灯芯草、香蒲、美人蕉、旱伞草、芳草、香根草金鱼藻和坦克草中的一种或几种,水生植物的选择根据修复水环境的气候条件而定。
所述磁化诱导装置设在生态浮床1下方及两侧的位置,用于促进食物链的转化,加快净化、促进水生植物2的根系生长;所述磁化诱导装置包括固定框架7,所述固定框架7设置在生态浮床1下方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框架7由支撑杆拼接而成的长方体,所述固定框架7上包裹有微孔纤维布,所述固定框架7内部堆放有永久性磁铁块;所述永久性磁铁块磁场强度为0.314T-0.388T;随着磁化诱导效应,磁化水的流动,可促进食物链的转化,加快净化,磁场0.314T-0.388T,污水被磁化中产生的双氧水等强氧化剂氧化,COD值可下降7%-33%。同时,磁化处理,对于生态浮床1上种植的水生植物2,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
所述过滤装置设在生态浮床1下方中间的位置,用于对水中的细小污染物进行吸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和磁性纤维吸附球8,所述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设在水生植物2的两侧位置,所述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内填充有磁性纤维球填料61,所述磁性纤维吸附球8与磁性纤维吸附球8之间通过连接绳进行连接形成链状结构,并设置在生态浮床1的下端面中间的位置;所述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内的磁性纤维球填料61及链状连接的磁性纤维吸附球8均可进行更换;生态浮床1两侧同时设有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在水流急的情况下,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可稳定生态浮床1,同时,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内设有磁性纤维球填料61,将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拦截的污染物进行一定的吸附,链状连接的磁性纤维吸附球8顶端固定在生态浮床1下端空隙处,链条状漂浮于水中,对水中的细小污染物进行吸附作用。
两个所述曝气增氧装置分别设在生态浮床1上端面两侧的位置,用于将空气导入水中进行增氧;所述曝气增氧装置包括电机5、风箱动力箱4和曝气增氧风箱3,所述曝气增氧风箱3由风箱动力箱4机械连动带动,所述电机5用于驱动风箱动力箱4内部机械部件进行运动,所述风箱动力箱4内部设有动力前轮41,所述动力前轮41由电机5进行驱动,所述风箱动力箱4内还设有限位壳,限位壳下端腔体内设有导滑板45,导滑板45两端均设有与限位壳滑动连接的连接杆46,所述限位壳靠近动力前轮41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导滑杆43,所述导滑杆4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44,滑块44上转动连接有连动杆42,连动杆42远离滑块4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动力前轮41偏离动力前轮41圆心的位置,所述导滑板45左侧的连接杆46与滑块44固定连接,所述导滑板45右端的连接杆46与曝气增氧风箱3的外置连杆相连接,用于驱动曝气增氧风箱3外置连杆进行循环往复运动,所述曝气增氧风箱3上还连接有用于向水中通入空气的导气组件。
所述导气组件包括曝气增氧管31,所述曝气增氧管31置于水中,且曝气增氧管31的进气端与曝气增氧风箱3出气口连接,所述曝气增氧管31两侧还设有与曝气增氧管31连通的支管,所述曝气增氧管31和支管上均开设有曝气增氧孔32;所述曝气增氧管31及其支管均采用PVC材料制成;水生植物2两侧依次为曝气增氧风箱3、风箱动力箱4及电机5,电机5连接风箱动力箱4的动力前轮41,为风箱动力箱4提供动力,随着滑块44和导滑板45在连动杆42及动力前轮41的带动下,连接杆46随着运动,带动曝气增氧风箱3的外置拉杆来回循环运行,从而有空气鼓入曝气增氧风箱3,随着曝气增氧管31上的曝气增氧孔32进入水体,对水体进行增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中,生态浮床1是整个系统的重要支撑,生态浮床1中间种植水生植物2,水生植物的选择根据修复水环境的气候条件而定。在对水体进行增氧时,通过电机5连接风箱动力箱4的动力前轮41,为风箱动力箱4提供动力,随着滑块44和导滑板45在连动杆42及动力前轮41的带动下,连接杆46随着运动,带动曝气增氧风箱3的外置拉杆来回循环运行,从而有空气鼓入曝气增氧风箱3,随着曝气增氧管31上的曝气增氧孔32进入水体,设置的磁化诱导装置,随着磁化诱导效应,磁化水的流动,可促进食物链的转化,加快净化,磁场0.314T-0.388T,污水被磁化中产生的双氧水等强氧化剂氧化,COD值可下降7%-33%。同时,磁化处理对于生态浮床1上种植的水生植物2,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生态浮床1两侧同时设有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在水流急的情况下,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可稳定生态浮床1,同时,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内设有磁性纤维球填料61,将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拦截的污染物进行一定的吸附,链状连接的磁性纤维吸附球8顶端固定在生态浮床1下端空隙处,链条状漂浮于水中,对水中的细小污染物进行吸附作用,同时磁性纤维球填料61及磁性纤维吸附球8均可进行更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10)

1.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浮床(1)、磁化诱导装置、过滤装置及曝气增氧装置,所述生态浮床(1)上种植有水生植物(2);
所述磁化诱导装置设在生态浮床(1)下方及两侧的位置,用于促进食物链的转化,加快净化、促进水生植物(2)的根系生长;
所述过滤装置设在生态浮床(1)下方中间的位置,用于对水中的细小污染物进行吸附;
两个所述曝气增氧装置分别设在生态浮床(1)上端面两侧的位置,用于将空气导入水中进行增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2)为挺水植物,采用莲花、芦苇、灯芯草、香蒲、美人蕉、旱伞草、芳草、香根草金鱼藻和坦克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诱导装置包括固定框架(7),所述固定框架(7)设置在生态浮床(1)下方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框架(7)由支撑杆拼接而成的长方体,所述固定框架(7)上包裹有微孔纤维布,所述固定框架(7)内部堆放有永久性磁铁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和磁性纤维吸附球(8),所述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设在水生植物(2)的两侧位置,所述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内填充有磁性纤维球填料(61),所述磁性纤维吸附球(8)与磁性纤维吸附球(8)之间通过连接绳进行连接形成链状结构,并设置在生态浮床(1)的下端面中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增氧装置包括电机(5)、风箱动力箱(4)和曝气增氧风箱(3),所述曝气增氧风箱(3)由风箱动力箱(4)机械连动带动,所述电机(5)用于驱动风箱动力箱(4)内部机械部件进行运动,所述风箱动力箱(4)内部设有动力前轮(41),所述动力前轮(41)由电机(5)进行驱动,所述风箱动力箱(4)内还设有限位壳,限位壳下端腔体内设有导滑板(45),导滑板(45)两端均设有与限位壳滑动连接的连接杆(46),所述限位壳靠近动力前轮(41)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导滑杆(43),所述导滑杆(4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44),滑块(44)上转动连接有连动杆(42),连动杆(42)远离滑块(4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动力前轮(41)偏离动力前轮(41)圆心的位置,所述导滑板(45)左侧的连接杆(46)与滑块(44)固定连接,所述导滑板(45)右端的连接杆(46)与曝气增氧风箱(3)的外置连杆相连接,用于驱动曝气增氧风箱(3)外置连杆进行循环往复运动,所述曝气增氧风箱(3)上还连接有用于向水中通入空气的导气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组件包括曝气增氧管(31),所述曝气增氧管(31)置于水中,且曝气增氧管(31)的进气端与曝气增氧风箱(3)出气口连接,所述曝气增氧管(31)两侧还设有与曝气增氧管(31)连通的支管,所述曝气增氧管(31)和支管上均开设有曝气增氧孔(3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性磁铁块磁场强度为0.314T-0.388T。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生态固定挡墙(6)内的磁性纤维球填料(61)及链状连接的磁性纤维吸附球(8)均可进行更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增氧管(31)及其支管均采用PVC材料制成。
10.一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
CN202122406210.9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5592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6210.9U CN215592885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6210.9U CN215592885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2885U true CN215592885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0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6210.9U Active CN215592885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2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99716U (zh) 一种太阳能曝气装置
CN103771664B (zh)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CN112919655B (zh) 一种河流水污染治理用污染水体净化装置
CN113716816A (zh) 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
CN206538265U (zh) 一种垂直组合型生态浮床净水装置
CN101948151B (zh) 一种城市休闲娱乐区污染水体高效净化方法
CN110422961A (zh) 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设备
CN215592885U (zh) 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系统
CN111470635A (zh) 一种改善城市景观水体的太阳能曝气浮岛一体机
CN204981351U (zh) 一种水库生态治理装置
CN209161600U (zh)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智能化装置
CN201264941Y (zh) 三维水体循环增氧净化装置
CN211141656U (zh) 一种生态浮岛
CN213865615U (zh) 一种用于河道污染治理的增氧过滤系统
CN212770056U (zh) 长效生物活水原位净化黑臭水体的成套装置
CN211546098U (zh) 一种生态浮岛
CN204454727U (zh) 水体净化系统
CN212050711U (zh) 一种河道内循环生物净化床
CN210710927U (zh) 一种无泡曝气河道净化一体机
CN110054251B (zh) 一种用于河道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紫外光催化装置
CN209721732U (zh) 一种基于竖流式的光伏发电悬浮式曝气器
CN207581391U (zh) 一种模块化复合多功能河涌治理设备
CN209383602U (zh) 一种内置微动力漂浮湿地净水装置
CN205821063U (zh) 静态水体污染治理装置
CN212982587U (zh) 一种改善城市景观水体的太阳能曝气浮岛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