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8957U - 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48957U CN208948957U CN201821304079.7U CN201821304079U CN208948957U CN 208948957 U CN208948957 U CN 208948957U CN 201821304079 U CN201821304079 U CN 201821304079U CN 208948957 U CN208948957 U CN 2089489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ickboard
- water
- water body
- annular slab
- ann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水面上设置有浮板,浮板的周面固接有支撑网,支撑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生长孔和第二生长孔,并在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内分别种植有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所述浮板上还设置有驱动浮板在水体内移动的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了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的生存平台,从而使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在水体的各个区域进行净化水质,从而提高了净化水质的辐射范围,提高了净化水质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之一,为人类及其他物种提供生存条件,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扩张以及各种工厂的肆意排污导致水资源严重恶化,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尤其是景观水体,由于水质的恶化严重影响景观效果,目前针对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是指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使用各种手段,把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或重建到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人类所利用,又保持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现已运用于我国中大型河流、湿地、湖泊,以恢复其已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使其具有更高的生态耐受性。
公告号为CN2058386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水体,水体靠近岸边的位置处设置有浮床和围网,水体中还设置有水环境调节控制装置,浮床由多块浮板连接而成,浮板上种植有挺水植物,围网的上端设置浮管,下端设置沉管,浮管和沉管的端部之间设置浮体,浮管上种植有浮水植物,水环境调节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溶解氧传感器和增氧装置,溶解氧传感器和增氧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
该水体修复系统主要通过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对水体进行修复,但是由于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生存特性,需设置在岸边的淤泥里才能够生长,所以致使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辐射范围有限,降低了净化水质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优点是提供了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的生存平台,从而使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在水体的各个区域进行净化水质,从而提高了净化水质的辐射范围,提高了净化水质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水面上设置有浮板,浮板的周面固接有支撑网,支撑网朝向水体下方设置有以浮板为中心的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并通过若干个支撑杆相互固定;所述第一环形板内部设有空腔,并且第一环形板朝向水面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环形板内壁的第一生长孔,并且第一环形板内放置有营养土,并种植有浮水植物;所述第二环形板内部设有空腔并且第二环形板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板的直径,第二环形板朝向水面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二环形板内壁的第二生长孔,并且第二环形板内放置有营养土,并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浮板上还设置有驱动浮板在水体内移动的动力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浮板的设置为整体结构提供了浮力,使得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悬浮于水中,第一环形板内和第二环形板内设有空腔从而可放置营养土,给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提供生存的养分。挺水植物可吸收并净化污水中的营养盐成分从而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挺水植物也对同水域的藻类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浮水植物能够最大程度的清除和吸收水中的氮磷等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机污染物而起到有效净化杂质的重大作用。支撑网的设置对生长的挺水植物起到了固定作用,而且将挺水植物设置在浮水植物的外围从而对浮水植物起到了限位作用,当动力机构驱动支撑网移动的过程中,使得浮水植物在挺水植物包裹下移动,使得浮水植物不易被分散,而且移动中的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能够灵活的对不同区域的水质进行进化,从而提高了净化水质的辐射范围,提高了净化水质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接于浮板上表面的两个驱动电机,所述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并朝向相反方向,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接有延长轴,并在延长轴背离驱动电机的端部周面上固接有若干个用于划水的拨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带动输出轴转动,使得延长轴能够带动拨片拨动水面,带动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在水面上飘动,而且控制两个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控制浮板在水面的漂浮方向,从而使工作人员针对性的对污染水域进行净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培养笼,并通过连接杆相互固接,培养笼内放养有虾类生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培养笼的设置,给虾类植物提供了生活区域,由于虾类生物可以净化水中微量元素重金属之类的水质,从而对专项污染进行了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板上设置有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固接有浮板上的气泵,气泵的出气端固接有伸入水下的供气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泵工作,通过供气管将空气泵入进水中,从而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为水中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的底面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分别连通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内的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并且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内腔底面贴设有将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封堵的透水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的开设,提高了营养土与水份的接触面积,使得营养土能够全部湿透,能够为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透水布的设置使得营养土难以从第一过水孔或第二过水孔流出,从而为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提供生存保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网上固接有若干个浮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浮块的设置对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提供了辅助支撑的作用,从而减少驱动电机,以及水泵的压力过大,导致浮板的浮力无法提供稳定漂浮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网上与水面平行的周面上固接有支架,支架上套设有用于装载水面垃圾的布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架的设置对布袋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布袋的设置,使得浮板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打捞水面上的漂浮垃圾,起到了清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包括与支撑网水平固接的延伸杆,延伸板背离与支撑网的端部固接有U型杆,所述布袋的端口处固接有两个与U型杆配合使用的环形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布袋的端口固接有环形管,便于工作人员对布袋进行安装和拆卸,减少了工作人员的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可对水体的不同区域进行净化。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的设置给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提供了支撑和养料,而动力机构使得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能够在水面上飘动,从而提供了不同水域的净化效果;
二、对水体上的垃圾进行了清洁工作。由于支架和布袋的设置,使得浮板移动的过程中,布袋能够对水面的垃圾进行打捞。
附图说明
图1是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图2细节A处的放大图,并体现透水布;
图4是图2细节B处的放大图,并体现支架;
图5是体现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的布局图。
图中,1、浮板;2、支撑网;21、支撑杆;3、第一环形板;31、第一生长孔;32、浮水植物;33、第一过水孔;4、第二环形板;41、第二生长孔;42、挺水植物;43、第二过水孔;5、营养土;51、透水布;6、培养笼;61、连接杆;7、气泵;71、供气管;72、浮块;73、螺栓;74、螺母;8、动力机构;81、驱动电机;82、连轴器;83、延长轴;84、拨片;9、支架;91、延伸杆;92、U型杆;93、布袋;94、环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于水面上的浮板1,浮板1的周面上水平固接有环形的支撑网2,支撑网2的下表面设置有以浮板1为圆心的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并通过若干个支撑杆21(此处如图3所示)将支撑网2与第一环形板3以及支撑网2与第二环形板4之间连接。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环形板3内开设有环形的空腔,并且第一环形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第一环形板3内壁的若干个第一生长孔31,第一环形板3内铺设有营养土5,并种植有浮水植物32;第二环形板4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板3的直径,并且第二环形板4内也开设有环形的空腔,第二环形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二环形板4内壁的第二生长孔41,第二环形板4内铺设有营养土5,并在第二环形板4内种植挺水植物42。当浮水植物32和挺水植物42生长成熟后,浮水植物32会漂浮在水面上,而挺水植物42会从支撑网2的网孔中伸出,使得支撑网2随浮板1移动后,会带动着挺水植物42飘动;挺水植物42茎叶较高,而浮水植物32生长限定在挺水植物42的内环中,从而当浮板1飘动时,挺水植物42会包裹着浮水植物32在水平上飘动。由于营养土5自身具有一定重量,并且直接与水体接触面积有限,外加浮水植物32和挺水植物42根部与营养土5相互盘聚,从而使得营养土5从第一生长孔31和第二生长孔41内飘出有限,并不影响为浮水植物32和挺水植物42提供养料。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的底面分别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环形板3内壁和第二环形板4内壁的第一过水孔33和第二过水孔43,并且第一环形板3内底面和第二环形板4内底面上都贴设有一圈将第一过水孔33和第二过水孔43封堵的透水布51,使得营养土5放置在透水布51上方无法从第一过水孔33和第二过水孔43中漏掉。第一过水孔33和第二过水孔43的开设增加了营养土5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使得营养土5浸湿的更加全面,更利用浮水植物32和挺水植物42的根部营养的吸收。
如图2和图5所示,浮板1的下方设置有培养笼6,并通过连接杆61将浮板1和培养笼6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在培养笼6内放养有虾类生物,培养笼6的笼孔尺寸小于虾类生物的尺寸,从而将虾类生物限定在培养笼6中生存。由于虾类生物可以净化水中微量元素重金属之类的水质,再配合着浮水植物32和挺水植物42的共同净化,从而提高了水体的净化效率。
回看图1,浮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气泵7,气泵7的出气口固接有伸入水下的供气管71。当气泵7工作时,将空气泵7入进供气管71中,并在水下吹出,从而提高了水体中的含氧量,给水中的生物提供了稳定的生存条件。支撑网2的周面均设有若干个浮块72,并通过螺栓73和螺母74将浮块72与支撑网2固设,从而增加了支撑网2的浮力,提高了支撑网2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浮板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驱动浮板1在水中移动的动力机构8。动力机构8包括固接于浮板1上表面的两个驱动电机81,两个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并朝向相反的方向。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上通过连轴器82固接有延长轴83,延长轴83的长度大于支撑网2的半径,并且延长轴83背离驱动电机81的端部固接有若干个用于拍打水面的拨片84,工作人员可通过驱动电机81的工作,带动拨片84以延长轴83的转动轴线转动,使得拨片84拍打于水面并带动浮板1连带着支撑网2以及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在水面上移动,从而增加了浮水植物32和挺水植物42净化水质的辐射面积,工作人员根据水体的污染情况针对性的将浮水植物32和挺水植物42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水质的净化效率。
如图2和图4所示,支撑网2上水平固接有两个支架9,支架9与延长轴83平行设置,并设置于延长轴83一侧,并且延长轴83朝向背离支架9的方向转动,支架9上并架设有布袋93。支架9包括与支撑网2水平固接的延伸杆91,延伸杆91背离支撑网2的端部固接有U型杆92;并且布袋93的袋口处固接有用于和U型杆92配合使用的环形管94。工作人员可将环形管94套设在U型杆92上从而使得布袋93与水面接触,当驱动电机81工作时,拨片84扰动水面带动支撑网2移动,使得水面上漂浮的垃圾进入到布袋93内,便于工作人员的集中处理。
工作过程:工作人员可先在路面上在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内倒入营养土5,并在第一环形板3内种植有浮水植物32,在第二环形板4内种植有挺水植物42。然后在培养笼6中放养有虾类生物,紧接着将浮板1、支撑网2等相连结构放入水面上,启动气泵7,对水中加氧,然后通过控制驱动电机81,使浮水植物32和挺水植物42流动到需要净化的区域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水面上设置有浮板(1),浮板(1)的周面固接有支撑网(2),支撑网(2)朝向水体下方设置有以浮板(1)为中心的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并通过若干个支撑杆(21)相互固定;所述第一环形板(3)内部设有空腔,并且第一环形板(3)朝向水面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环形板(3)内壁的第一生长孔(31),并且第一环形板(3)内放置有营养土(5),并种植有浮水植物(32);所述第二环形板(4)内部设有空腔并且第二环形板(4)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板(3)的直径,第二环形板(4)朝向水面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二环形板(4)内壁的第二生长孔(41),并且第二环形板(4)内放置有营养土(5),并种植有挺水植物(42);所述浮板(1)上还设置有驱动浮板(1)在水体内移动的动力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机构(8)包括固接于浮板(1)上表面的两个驱动电机(81),所述两个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并朝向相反方向,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上同轴固接有延长轴(83),并在延长轴(83)背离驱动电机(81)的端部周面上固接有若干个用于划水的拨片(8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浮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培养笼(6),并通过连接杆(61)相互固接,培养笼(6)内放养有虾类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浮板(1)上设置有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固接有浮板(1)上的气泵(7),气泵(7)的出气端固接有伸入水下的供气管(7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的底面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分别连通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内的第一过水孔(33)和第二过水孔(43);并且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内腔底面贴设有将第一过水孔(33)和第二过水孔(43)封堵的透水布(5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网(2)上固接有若干个浮块(7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支撑网(2)上与水面平行的周面上固接有支架(9),支架(9)上套设有用于装载水面垃圾的布袋(9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架(9)包括与支撑网(2)水平固接的延伸杆(91),延伸板背离与支撑网(2)的端部固接有U型杆(92),所述布袋(93)的端口处固接有两个与U型杆(92)配合使用的环形管(9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04079.7U CN208948957U (zh) | 2018-08-13 | 2018-08-13 | 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04079.7U CN208948957U (zh) | 2018-08-13 | 2018-08-13 | 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48957U true CN208948957U (zh) | 2019-06-07 |
Family
ID=66733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0407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48957U (zh) | 2018-08-13 | 2018-08-13 | 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4895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2003A (zh) * | 2020-04-09 | 2020-07-10 | 台州中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海管浮块的修复方法 |
CN113897931A (zh) * | 2021-10-16 | 2022-01-07 | 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河湖水体原位净化处理用生物浮床 |
CN115571986A (zh) * | 2022-09-09 | 2023-01-06 | 重庆昆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域治理用净化浮床 |
CN117342706A (zh) * | 2023-12-05 | 2024-01-05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生态净化设备 |
-
2018
- 2018-08-13 CN CN201821304079.7U patent/CN20894895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2003A (zh) * | 2020-04-09 | 2020-07-10 | 台州中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海管浮块的修复方法 |
CN113897931A (zh) * | 2021-10-16 | 2022-01-07 | 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河湖水体原位净化处理用生物浮床 |
CN115571986A (zh) * | 2022-09-09 | 2023-01-06 | 重庆昆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域治理用净化浮床 |
CN115571986B (zh) * | 2022-09-09 | 2024-05-31 | 重庆昆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域治理用净化浮床 |
CN117342706A (zh) * | 2023-12-05 | 2024-01-05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生态净化设备 |
CN117342706B (zh) * | 2023-12-05 | 2024-02-06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生态净化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948957U (zh) | 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 |
CN2926210Y (zh) | 复合生态浮岛净水装置 | |
CN100497206C (zh) | 污水生物处理模块化气浮式人工沉床及制作方法和净化方法 | |
CN104895031A (zh) | 一种污染水体泥水同步修复船及使用方法 | |
CN201012911Y (zh) | 污水生物处理模块化气浮式人工沉床 | |
CN206538265U (zh) | 一种垂直组合型生态浮床净水装置 | |
CN107352734A (zh) | 一种黑臭河流生态系统重构集成方法 | |
CN110282726B (zh) | 一种污水水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 | |
CN103803762A (zh) | 一种有机复合土壤高效生态净水系统 | |
CN104261567B (zh) | 适用于较高流速重污染河道具备自主曝气功能的生态浮床 | |
CN108243934A (zh) | 一种快速调节沉水植物种植密度的系统 | |
CN103896458B (zh) | 一种适用于静水湖泊的雨淋式高效生态浮床 | |
CN111362406A (zh) | 悬浮式太阳能一体化净水设备及净水方法 | |
CN202246262U (zh) | 可移动的水域净化用仿生态浮床 | |
CN1837089A (zh) | 水体原位修复生态反应器 | |
CN111470635A (zh) | 一种改善城市景观水体的太阳能曝气浮岛一体机 | |
CN207125156U (zh) | 基于贝类养殖的水处理装置及其系统 | |
CN105502662A (zh) | 一种便携移动式缓流河道水体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215161894U (zh) | 一种用于沉水植物定植的自动升降生态沉床 | |
CN212982587U (zh) | 一种改善城市景观水体的太阳能曝气浮岛一体机 | |
CN115231706A (zh) | 一种用于开放水体原位脱除氮磷的微曝气生物净化装置 | |
CN211546075U (zh) | 一种原位高效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复合生态净化装置 | |
CN110054251B (zh) | 一种用于河道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紫外光催化装置 | |
CN203904141U (zh) | 一种有机复合土壤高效生态净水系统 | |
JP2003112191A (ja) | 水質浄化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