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1926U - 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91926U CN215591926U CN202121374737.1U CN202121374737U CN215591926U CN 215591926 U CN215591926 U CN 215591926U CN 202121374737 U CN202121374737 U CN 202121374737U CN 215591926 U CN215591926 U CN 2155919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ing
- conveying cylinder
- material conveying
- cylinder body
- feed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内衬材料加工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包括:输料筒体,所述输料筒体沿上料高度方向斜向连通布置;下料口,所述下料口设于所述输料筒体的第一侧;以及上料口,所述上料口设于所述输料筒体的第二侧,且所述上料口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料口的高度;相邻的所述输料筒体之间通过上料口与下料口相连接;所述输料筒体内沿筒长方向可转动连接有输料组件,本发明具有导料效率高、产生粉尘污染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衬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多元纳米抗磨内衬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抗磨内衬涂料,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多用于磨损较为严重的管道内壁或者外壁表面,施工时,采用喷涂或者喷洒的方式,而多元纳米抗磨内衬材料产品成品多为粉状或者颗粒状。
中国专利CN211870542U公开了一种多元纳米抗磨内衬材料喷涂用倾斜式螺旋输送上料机,包括输料管和进料斗,所述输料管底面贯通连接有进料斗,且输料管顶面安装有驱动机构,并且输料管内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输料管底面固定安装有端板,所述螺杆底面通过轴承与端板转动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充气泵、输气管、分流环管和注气管,在进行传输物料时,充气泵通过输气管向分流环管中注入高压空气,高压空气经过分流环管进入到注气管中,高压空气经过注气管进入到输料管中,产生气流将残留在输料管底部的粉状原料吹动起来,便于螺杆传送,使出料更加干净,避免过多粉状物残留,提高了输送效率,减少了清理次数。
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上料过程中,通过利用螺杆传输原料,容易导致在停止螺杆转动时,输料管内堆积大量的原料无法排出,十分不便,而且通过传统的输送带式的上料装置进行上料时,粉尘等在上料时容易污染周围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通过在输料筒体内将原料对上料口的输送,可以在上料时进行很好的防尘工作,而且导料效率高,通过各组的输料筒体相互连同导料,可以实现一定高度的原料导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包括:输料筒体,所述输料筒体沿上料高度方向斜向连通布置;下料口,所述下料口设于所述输料筒体的第一侧;以及上料口,所述上料口设于所述输料筒体的第二侧,且所述上料口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料口的高度;相邻的所述输料筒体之间通过上料口与下料口相连接;所述输料筒体内沿筒长方向可转动连接有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可将低位的一组所述输料筒体内原料向其上料口排出,并经高位一组所述输料筒体的下料口排入至高位的所述输料筒体内。
进一步的,最顶部一组所述输料筒体的上料口上安装有排料导板,最底部一组所述输料筒体的下料口上安装有进料导仓。
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筒体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安装支架,且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一侧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地脚。
进一步的,相邻两组所述输料筒体之间的所述下料口与所述上料口之间连接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组件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输料筒体上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带料转板,所述带料转板的第一侧连接在所述驱动轴上,且所述带料转板的第二侧可与所述输料筒体的内腔壁相接触;以及推料件,所述推料件设于所述带料转板转动方向的顶部一侧;所述推料件可将所述带料转板转动方向的顶部一侧原料推送穿过所述上料口至其高位一组所述输料筒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推料件包括:推料块,所述推料块设于所述带料转板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推料块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轴的一侧;以及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于所述推料块的两侧;所述导向组件可在所述带料转板到达所述上料口时,将所述推料块推出所述上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挡条,所述挡条为凸轮状结构,且所述挡条安装在所述输料筒体的内两端;导杆,所述导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推料块相连接,所述导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挡条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的侧表面与所述挡条的内侧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组件还包括: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设于所述输料筒体的外侧,且所述从动带轮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相连接;以及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套设在相邻两组所述从动带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组件还包括主动带轮和第二皮带,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其中一组所述从动带轮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输料筒体内的输料组件将原料对上料口的输送,可以便于将原料从低位一侧的下料口对高位一侧的上料口进行输送上料工作,实现在导料时的防尘作用;
(2)本发明通过沿输料方向依次连接的输料筒体对原料从低位向方向的依次上料,可以实现将位于上料最低端一侧的原料逐级导料到达至上料最顶端的排料位置;
(3)本发明通过过滤网设置在上料口和下料口之间,可以实现在导料时的排气;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导料效率高、产生粉尘污染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输料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另一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推料件与带料转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的另一侧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包括:
输料筒体1,所述输料筒体1沿上料高度方向斜向连通布置;
下料口2,所述下料口2设于所述输料筒体1的第一侧;以及
上料口3,所述上料口3设于所述输料筒体1的第二侧,且所述上料口3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料口2的高度;
相邻的所述输料筒体1之间通过上料口3与下料口2相连接;
所述输料筒体1内沿筒长方向可转动连接有输料组件4;
所述输料组件4可将低位的一组所述输料筒体1内原料向其上料口3排出,并经高位一组所述输料筒体1的下料口2排入至高位的所述输料筒体1内。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在输料过程中,通过输料筒体1沿上料方向的斜向连同布置,也就是说,将输料筒体1依次从低位向高位连接,且高位位于低位的一侧,在输料时,通过各相连的输料筒体1利用上料口3与在其高位一组的输料筒体1的下料口2相连通,进而在位于最低位的输料筒体1携带原料时,原料会在最低位的输料筒体1内通过输料组件4将原料导送至该输料筒体1的上料口3,并通过高位一组的输料筒体1的下料口2进入,后被高位一组的输料筒体1利用输料组件4依次带入至最高位置的输料筒体1中,并再通过其内的输料组件4将其通过上料口3导出,完成原料的上料工作。
如图1和2所示,最顶部一组所述输料筒体1的上料口3上安装有排料导板5,最底部一组所述输料筒体1的下料口2上安装有进料导仓6。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最底部一组的输料筒体1放料时,可以通过将原料导入至进料导仓6内,并且通过进料导仓6将原料通过下料口2导入至输料筒体1中,在最顶部的输料筒体1利用输料组件4放料时,从上料口3出来的原料会通过排料导板5的导料方向将原料进行上料后的排料。
如图1所示,所述输料筒体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安装支架7,且所述安装支架7的底部一侧固定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地脚9。
本实施例中,在对输料筒体1安装过程中,由于输料筒体1是倾斜布置的,且输料筒体1会携带原料进行上料和排料,因此对各组的输料筒体1均通过安装支架7连接,可以提高输料筒体1工作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在安装支架7底部通过底座8和支撑地脚9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对各组的安装支架7相互连接。
如图2所示,相邻两组所述输料筒体1之间的所述下料口2与所述上料口3之间连接有过滤网1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原料在各组输料筒体1之间的传导性,通过在相邻的输料筒体1上的上料口3和下料口2之间,通过利用过滤网10,可以实现对输料筒体1内的通气排气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3-5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输料组件4包括:
驱动轴41,所述驱动轴41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输料筒体1上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带料转板42,所述带料转板42的第一侧连接在所述驱动轴41上,且所述带料转板42的第二侧可与所述输料筒体1的内腔壁相接触;以及
推料件43,所述推料件43设于所述带料转板42转动方向的顶部一侧;
所述推料件43可将所述带料转板42转动方向的顶部一侧原料推送穿过所述上料口3至其高位一组所述输料筒体1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驱动轴41提供转动力给带料转板42时,带料转板42会在输料筒体1中沿转动方向的上方一侧携带原料,并逐渐到达该输料筒体1上的上料口3一侧,并且在到达上料口3后,推料件43会发出推动力将原料从上料口3推出至另一组的输料筒体1下料口2,并到达至另一组的输料筒体1内。
如图5-7所示,所述推料件43包括:
推料块431,所述推料块431设于所述带料转板42上;
弹性件432,所述弹性件432的一端与所述推料块431相连接,所述弹性件43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轴41的一侧;以及
导向组件433,所述导向组件433设于所述推料块431的两侧;
所述导向组件433可在所述带料转板42到达所述上料口3时,将所述推料块431推出所述上料口3。
在本实施例中,在带料转板42到达上料口3后,导向组件433会将推料块431沿带料转板42的宽度方向向上料口3一侧导向,并且此时弹性件432释放弹力,将推料块431推出上料口3,并且推料块431推动方向一侧的原料会被推料块431带出上料口3。
如图5和6所示,所述导向组件433包括:
挡条4331,所述挡条4331为凸轮状结构,且所述挡条4331安装在所述输料筒体1的内两端;
导杆4332,所述导杆4332的第一端与所述推料块431相连接,所述导杆4332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挡条4331的内侧。
本实施例中,导向组件433对推料块431导向过程中,导杆4332的第二端因插设在挡条4331的内侧,而且挡条4331为凸轮状结构,因此在驱动轴41转动带动带料转板42转动时,当带料转板42到达上料口3时,此时的导杆4332第二端到达挡料4331的凸轮的凸起一侧,并且随着带料转板42的转角增加,导杆4332逐渐到达凸轮的凸起最大位置处,当到达该最大位置时,推料块431会将原料推出上料口3,并通过另一组的下料口2进入至另一组的输料筒体1中。
如图6所示,所述导杆4332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有导轮4333,所述导轮4333的侧表面与所述挡条4331的内侧壁相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在导杆4332沿挡条4331的凸轮方向转动时,通过利用导轮4333余挡条4331内壁相接触,可以减少导管4332转动时的摩擦力。
如图1所示,所述输料组件4还包括:
从动带轮44,所述从动带轮44设于所述输料筒体1的外侧,且所述从动带轮44与所述驱动轴41的一端相连接;以及
第一皮带45,所述第一皮带45套设在相邻两组所述从动带轮44之间。
本实施例中,在驱动轴41传动过程中,通过利用从动带轮44与各组的驱动轴41之间进行连接,并且通过第一皮带45,可以实现各组的驱动轴41之间同步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组件4还包括主动带轮46和第二皮带47,所述主动带轮46通过第二皮带47与其中一组所述从动带轮44传动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将提供动力的主动带轮46利用第二皮带47与其中一组的从动带轮44传动连接,可以实现同时带动其他各组的从动带轮44同步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料筒体(1),所述输料筒体(1)沿上料高度方向斜向连通布置;
下料口(2),所述下料口(2)设于所述输料筒体(1)的第一侧;以及
上料口(3),所述上料口(3)设于所述输料筒体(1)的第二侧,且所述上料口(3)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料口(2)的高度;
相邻的所述输料筒体(1)之间通过上料口(3)与下料口(2)相连接;
所述输料筒体(1)内沿筒长方向可转动连接有输料组件(4);
所述输料组件(4)可将低位的一组所述输料筒体(1)内原料向其上料口(3)排出,并经高位一组所述输料筒体(1)的下料口(2)排入至高位的所述输料筒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最顶部一组所述输料筒体(1)的上料口(3)上安装有排料导板(5),最底部一组所述输料筒体(1)的下料口(2)上安装有进料导仓(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筒体(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安装支架(7),且所述安装支架(7)的底部一侧固定有底座(8),所述底座(8) 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地脚(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输料筒体(1)之间的所述下料口(2)与所述上料口(3)之间连接有过滤网(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组件(4)包括:
驱动轴(41),所述驱动轴(41)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输料筒体(1)上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带料转板(42),所述带料转板(42)的第一侧连接在所述驱动轴(41)上,且所述带料转板(42)的第二侧可与所述输料筒体(1)的内腔壁相接触;以及
推料件(43),所述推料件(43)设于所述带料转板(42)转动方向的顶部一侧;
所述推料件(43)可将所述带料转板(42)转动方向的顶部一侧原料推送穿过所述上料口(3)至其高位一组所述输料筒体(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件(43)包括:
推料块(431),所述推料块(431)设于所述带料转板(42)上;
弹性件(432),所述弹性件(432)的一端与所述推料块(431)相连接,所述弹性件(43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轴(41)的一侧;以及
导向组件(433),所述导向组件(433)设于所述推料块(431)的两侧;
所述导向组件(433)可在所述带料转板(42)到达所述上料口(3)时,将所述推料块(431)推出所述上料口(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433)包括:
挡条(4331),所述挡条(4331)为凸轮状结构,且所述挡条(4331)安装在所述输料筒体(1)的内两端;
导杆(4332),所述导杆(4332)的第一端与所述推料块(431)相连接,所述导杆(4332)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挡条(4331)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4332)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有导轮(4333),所述导轮(4333)的侧表面与所述挡条(4331)的内侧壁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组件(4)还包括:
从动带轮(44),所述从动带轮(44)设于所述输料筒体(1)的外侧,且所述从动带轮(44)与所述驱动轴(41)的一端相连接;以及
第一皮带(45),所述第一皮带(45)套设在相邻两组所述从动带轮(4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组件(4)还包括主动带轮(46)和第二皮带(47),所述主动带轮(46)通过第二皮带(47)与其中一组所述从动带轮(44)传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74737.1U CN215591926U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74737.1U CN215591926U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91926U true CN215591926U (zh) | 2022-01-21 |
Family
ID=79875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374737.1U Active CN215591926U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91926U (zh) |
-
2021
- 2021-06-21 CN CN202121374737.1U patent/CN2155919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349042U (zh) | 一种垃圾分选输送装置 | |
CN102152944B (zh) | 六角法兰型螺母输送机 | |
CN212711787U (zh) | 一种用于煤矿的输送装置 | |
CN215591926U (zh) | 一种抗磨内衬材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 | |
CN110040447B (zh) | 一种下料筒用螺旋回收装置 | |
CN113997208A (zh) | 自动喷砂机 | |
CN116588604B (zh) | 一种能够实现饲料快速进出料的螺旋输送器 | |
CN219238636U (zh) | 一种立式链板输送上料设备 | |
CN213737337U (zh) | 一种防尘式给煤机 | |
CN210268161U (zh) | 一种陶粒双向皮带输送装置 | |
CN211517919U (zh) | 一种带有上料装置的制砖机 | |
CN110567257B (zh) | 高效新型环保洁净型煤烘干系统 | |
CN105109911A (zh) | 一种除尘用节能刮板输送装置 | |
CN220578194U (zh) | 一种粉料输送管组件及粉料输送装置 | |
CN220744281U (zh) | 一种水泥用斗式提升装置 | |
CN219296627U (zh) | 一种负压收料、放料的散料运输罐 | |
CN112478592A (zh) | 一种高倾角带式输送机 | |
CN221295139U (zh) | 一种物料提升装置 | |
CN222345247U (zh) | 一种表面加工用喷砂房 | |
CN215099971U (zh) | 一种硫铁矿加工用物料输送装置 | |
CN220276594U (zh) | 一种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 | |
CN117023156B (zh) | 一种干散流体货物集装箱气力装货装置 | |
CN219488599U (zh) | 一种采矿用矿物升降运输装置 | |
CN114212455B (zh) | 危废垂直输送机 | |
CN218057020U (zh) | 一种斗链输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