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1698U - 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91698U CN215591698U CN202121912844.5U CN202121912844U CN215591698U CN 215591698 U CN215591698 U CN 215591698U CN 202121912844 U CN202121912844 U CN 202121912844U CN 215591698 U CN215591698 U CN 2155916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supporting roller
- supporting
- frame
- conve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及驱动输送机构输送的驱动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撑辊,同轴设置于机架一端;第三,第四和第五支撑辊,同轴设置于机架另一端且轴线与第一和第二支撑辊的轴线平行;第一输送带套设于第一支撑辊和第三支撑辊上,第二输送带套设于第一、第二和第四支撑辊上,第三输送带套设于第二和第五支撑辊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一个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支撑辊旋转,依次带动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支撑辊旋转,进而驱动第一、第二、第三输送带输送;将支撑辊设计成多段式结构,保证支撑辊同步旋转的同时使其不易变形,增强输送过程的稳定性,保证产品在输送过程中不会致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也叫带式输送机或胶带输送机等,是组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线所不可缺少的经济型物流输送设备。输送装置中的辊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输送装置通常采用对称式的辊轴,即相互平行的两根辊轴长度相等。当所需输送的产品宽度较大时,需要采用多个输送装置沿辊轴的设置方向平行设置,但此时无法保证多个输送装置上的辊轴同步旋转,若需解决此问题则需在每个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电机,且需多个电机同时同步旋转才行;但这种解决方式所需成本消耗较大。另一种解决方式是通过增加辊轴长度,解决宽度较大的产品输送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如下不足:当输送装置上承载的产品较重或当长期使用后辊轴的中间段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折弯,严重的将造成辊轴断裂的情况,进而影响设备使用和输送的产品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及驱动输送机构输送的驱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同轴设置于所述机架一端;
第三支撑辊,第四支撑辊和第五支撑辊,同轴设置于所述机架另一端且轴线与第一支撑辊及第二支撑辊的轴线平行;
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三支撑辊上,所述第二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和所述第四支撑辊上,所述第三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辊和所述第五支撑辊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中的至少一者为一组并排设置的窄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辊及第三支撑辊上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一输送带沿它们的轴向移动的结构;
和/或,所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和所述第四支撑辊上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二输送带沿它们的轴向移动的结构;
和/或,所述第二支撑辊和第五支撑辊上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三输送带沿它们的轴线移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第三支撑辊,第四支撑辊和第五支撑辊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个皮带套装段,每个所述皮带套装段包括中心圆柱及位于其两端的圆台,所述圆台的大端与所述中心圆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第三支撑辊,第四支撑辊和第五支撑辊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中空的辊体,所述辊体的中心孔内共轴设置有两个位于其两端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轴连接,所述辊体的两端共轴设置有封堵其中心孔两端的端盖。
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两者通过位于它们两侧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之间的间距可调,以调节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的张紧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两侧板上均形成有靠近它们相对端的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为一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同一侧的侧板螺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可自转地设置有一组托辊,所述托辊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辊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围合的区域内。
优选的,每个所述托辊为共轴的多段辊体。
优选的,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两根相邻的所述托辊之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机架的侧板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降低成本,通过一个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支撑辊旋转,依次带动第二支撑辊、第三支撑辊、第四支撑辊和第五支撑辊旋转,进而驱动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输送;
结构稳定,将支撑辊设计成多段式结构,且第一、二支撑辊同轴设置,其余支撑辊同轴并与第一、二支撑辊平行交错设置;保证支撑辊同步旋转的同时使其不易因承载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变形,增强输送过程的稳定性,保证产品在输送过程中不会致损;
防跑偏,所述第一至第五支撑辊均采用一组中间大两端小的皮带套装段结构,使得套设在其上的输送带两端相互牵制,不易造成输送带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偏移的情况。
防尘防潮,每根支撑辊和托辊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用以减小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同时在每个轴承的外端设置有用于防尘防潮的端盖,延长支撑辊和托辊的使用寿命;
局部可更换,采用多段式支撑辊和并排的第一、二、三输送带,且至少一个输送带采用多条并排设置的窄带组成,便于对某一支撑辊或输送带的局部进行更换,不影响整体使用效果,同时节约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方向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方向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方向正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隐藏立体图;
图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隐藏俯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隐藏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皮带套装段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4、输送机构及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可为固定于所述机架4外侧的电机,并与所述输送机构的其中一根支撑辊同轴设置,驱动输送机构输送;或者,电机内置于所述输送机构的支撑辊内,即此时支撑辊为电动辊,驱动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电机结构和电动辊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结合图1和图4所示,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撑辊,所述支撑辊包括同轴设置于所述机架4一端的第一支撑辊11和第二支撑辊12,以及同轴设置于所述机架4另一端且轴线与第一支撑辊11及第二支撑辊12的轴线平行的第三支撑辊13,第四支撑辊14和第五支撑辊15。所述第一支撑辊11和第二支撑辊12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支撑辊13,第四支撑辊14和第五支撑辊15的长度相加。
所述第一支撑辊11及第三支撑辊13上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一输送带21沿它们的轴向移动的结构;和/或,所述第一支撑辊11、第二支撑辊12和所述第四支撑辊14上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二输送带22沿它们的轴向移动的结构;和/或,所述第二支撑辊12和第五支撑辊15上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三输送带23沿它们的轴线移动的结构。
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支撑辊11、第二支撑辊12、第三支撑辊13,第四支撑辊14和第五支撑辊15中的至少一者由多个皮带套装段16组成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五个所述支撑辊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皮带套装段16。每个所述皮带套装段16包括中心圆柱161及位于其两端的圆台162,所述圆台162的大端与所述中心圆柱161连接,即所述皮带套装段16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形状,此后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皮带套装段16上后,通过两端的所述圆台162相互牵制,可有效防止输送带偏移的现象。此外,所述皮带套装段16亦可设计成凹槽状,用以限定支撑辊上承载的输送带的位置,防止输送带在工作过程中偏移。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12、第三支撑辊13,第四支撑辊14和第五支撑辊15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中空的辊体,所述辊体的中心孔内共轴设置有两个位于其两端的轴承145,所述轴承145的内圈固定在所述机架9上的轴连接,所述辊体的两端共轴设置有封堵其中心孔两端的端盖146,通过所述端盖146将所述支撑辊的中心孔密封,能有效防止灰尘进入起到防尘防潮的作用。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由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和第三输送带23组成的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和第三输送带23长度相等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带21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1和所述第三支撑辊13上,所述第二输送带22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1、第二支撑辊12和所述第四支撑辊14上,所述第三输送带23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辊12和所述第五支撑辊15上;即所述第二输送带22的一端横跨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1和第二支撑辊12,其另一端套设于第四支撑辊14上。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所述第二输送带22 分为两条输送带,其中一条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1和所述第四支撑辊14上,并由所述第一支撑辊11带动其与所述第四支撑辊14同步输送;另一条套设于所述第四支撑辊14和所述第二支撑辊12上,并由所述第四支撑辊14驱动其与套设于第一支撑辊11上的输送带同步输送。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1上。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支撑辊11旋转后,所述第一支撑辊11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21工作,进而由所述第一输送带21带动所述第三支撑辊13旋转;同时,所述第一支撑辊11带动所述第二输送带22工作,所述第二输送带22工作后,同时带动所述第二支撑辊12和所述第四支撑辊14旋转;所述第二支撑辊12带动所述第三输送带23工作,进而由所述第三输送带23带动所述第五支撑辊15旋转。通过这种设计方式保证所述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和第三输送带23的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相等,即保证三者同步输送。
所述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第三输送带23中的一者或任意两者或三者为一组并排设置的窄带,一组窄带依次套设于所述皮带套装段16上,并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移动。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当任一窄带出现磨损或断裂现象时,只需更换损坏的窄带即可,其他窄带还可正常工作,同时降低更换成本。
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机架4包括第一框架41及第二框架42,两者通过位于它们两侧的连接件43连接,所述连接件43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框架41及第二框架42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所述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及第三输送带23的张紧度。具体的,所述第一框架41和第二框架42的两侧板上均形成有安装孔420,所述安装孔420位于两个框架的相对端。所述连接件43为一与所述第一框架41和第二框架42的同侧的侧板螺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孔420对应的腰型孔430,所述腰型孔43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当所述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和/或第三输送带23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磨损,导致输送带松弛,影响输送时,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增大所述第一框架41与所述的人框架42之间的距离,并通过所述连接件43补充两者之间的间距;即使用螺栓或定位销依次贯穿所述连接件43上的其中一组所述腰型孔430和所述安装孔420,将所述连接件43与所述第一框架41和所述第二框架42固定连接,当然所述螺栓插接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此外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有张紧块,所述张紧块位于所述连接件43的两端,用于限定所述连接件43的位置,且所述张紧块与所述机架4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机架4上可自转地设置有一组托辊51,所述托辊51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辊11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第三输送带23围合的区域内。由于所述机架4的宽度较大,为避免所述托辊51在使用过程中折弯变形,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每个所述托辊51设计为共轴的多段辊体,且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两根相邻的所述托辊51之间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与所述机架4的侧板平行设置。如图6所示,所述托辊51与所述机架4的侧板上相对设置有一组所述轴承145,所述托辊51套设于所述轴承145上,且所述轴承145的外端还设置有起到防尘防潮作用的所述端盖146。
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4设置于支撑架6的上方,所述支撑架6的底端设置有一组高度可调的支撑脚以及方便移动所述支撑架6的滚轮。
下面简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S1:根据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和第三输送带23的松紧度调整第一框架41和第二框架42之间的间距,并通过连接件43固定第一框架41与第二框架42的位置;
S2:启动第一支撑辊11,并带动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22同步输送;同时第一输送带21带动第三支撑辊13与第一支撑辊11同步旋转;
S3:第二输送带22带动第二支撑辊12和第四支撑辊14与所述第一支撑辊11同步旋转;
S4:第二支撑辊12再次带动第三输送带23与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22同步输送;同时第三输送带23带动第五支撑辊15与所述第二支撑辊12同步旋转;
S5: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和第三输送带23 带动其区域内的托辊51同步旋转;
S6:产品放置于输送带上,并由输送带从机架4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4)、输送机构及驱动输送机构输送的驱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辊(11)和第二支撑辊(12),同轴设置于所述机架(4)一端;
第三支撑辊(13),第四支撑辊(14)和第五支撑辊(15),同轴设置于所述机架(4)另一端且轴线与第一支撑辊(11)及第二支撑辊(12)的轴线平行;
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和第三输送带(23),所述第一输送带(21)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1)和所述第三支撑辊(13)上,所述第二输送带(22)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1)、第二支撑辊(12)和所述第四支撑辊(14)上,所述第三输送带(23)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辊(12)和所述第五支撑辊(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第三输送带(23)中的至少一者为一组并排设置的窄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1)及第三支撑辊(13)上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一输送带(21)沿它们的轴向移动的结构;
和/或,所述第一支撑辊(11)、第二支撑辊(12)和所述第四支撑辊(14)上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二输送带(22)沿它们的轴向移动的结构;
和/或,所述第二支撑辊(12)和第五支撑辊(15)上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三输送带(23)沿它们的轴线移动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1)、第二支撑辊(12)、第三支撑辊(13),第四支撑辊(14)和第五支撑辊(15)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个皮带套装段(16),每个所述皮带套装段(16)包括中心圆柱(161)及位于其两端的圆台(162),所述圆台(162)的大端与所述中心圆柱(16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1)、第二支撑辊(12)、第三支撑辊(13)、第四支撑辊(14)和第五支撑辊(15)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中空的辊体,所述辊体的中心孔内共轴设置有两个位于其两端的轴承(145),所述轴承(145)的内圈固定在所述机架(4)上的轴连接,所述辊体的两端共轴设置有封堵其中心孔两端的端盖(1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4)包括第一框架(41)及第二框架(42),两者通过位于它们两侧的连接件(43)连接,所述第一框架(41)及第二框架(42)之间的间距可调,以调节所述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及第三输送带(23)的张紧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41)和第二框架(42)的两侧板上均形成有靠近它们相对端的安装孔(420),所述连接件(43)为一与所述第一框架(41)和第二框架(42)的同一侧的侧板螺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孔(420)对应的腰型孔(430),所述腰型孔(43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4)上可自转地设置有一组托辊(51),所述托辊(51)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辊(11)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第三输送带(23)围合的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托辊(51)为共轴的多段辊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两根相邻的所述托辊(51)之间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与所述机架(4)的侧板平行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12844.5U CN215591698U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12844.5U CN215591698U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91698U true CN215591698U (zh) | 2022-01-21 |
Family
ID=79881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12844.5U Active CN215591698U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91698U (zh) |
-
2021
- 2021-08-16 CN CN202121912844.5U patent/CN2155916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650842U (zh) | 一种氯化铵输送机 | |
CN111547479A (zh) | 一种可实现物品进行换向的滚筒输送机 | |
CN215591698U (zh) | 一种辊轴非对称式的输送装置 | |
CN113548417A (zh) |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 | |
CN220111660U (zh) | 一种履带式色选机的履带防跑偏装置 | |
CN108016887A (zh) | 一种关节式货物码放执行装置 | |
CN215236844U (zh) | 一种具有快速组接结构的拉拔机送料架 | |
CN110282382A (zh) | 一种托架式无轴托辊超宽幅皮带机 | |
CN215709131U (zh) | 托辊输送机构及穿管装置 | |
CN211845973U (zh) | 一种限制传送带偏移的电动滚筒 | |
CN210437882U (zh) | 一种用于传送工件的传送装置及具有其的生产线 | |
CN214568229U (zh) | 带式双工位电动顶升移载机 | |
CN210102653U (zh) | 带式输送机 | |
CN210709208U (zh) | 一种转弯带式输送机的机架 | |
CN212607385U (zh) | 一种辊道结构及输送型材设备 | |
CN210001074U (zh) | 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的托辊装置 | |
CN103261032A (zh) | 包装设备的封装组件 | |
CN210260063U (zh) | 用于桥式转载机底架的支撑装置及包括其的带式输送机 | |
CN209871538U (zh) | 一种物料传送装置 | |
CN217995691U (zh) | 一种简易皮带传送机 | |
JP2009286545A (ja) | スラットコンベヤ | |
CN216582442U (zh) | 一种防倾倒的自动化送料装置 | |
CN105059900A (zh) | 一种链式推杆直角分拨机 | |
CN216835920U (zh) |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用于整装输送线设备的装置 | |
CN215556766U (zh) | 床垫输送皮带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