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72251U - 一种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72251U
CN215572251U CN202121602193.XU CN202121602193U CN215572251U CN 215572251 U CN215572251 U CN 215572251U CN 202121602193 U CN202121602193 U CN 202121602193U CN 215572251 U CN215572251 U CN 215572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pipe
connecting part
line section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021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斌
许焱宗
董爱芳
刘�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engchuang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021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72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72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72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其包括冷凝管、钢丝、固定架以及安装架,冷凝管由多个首尾相连的“S”形折弯管一体并排设置;钢丝间隔分布在冷凝管外侧;固定架置于冷凝管顶部用以固定冷凝管,固定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将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起来的第一主体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通过折弯形成且置于第一主体部两侧与冷凝管连接;安装架置于冷凝管底部用以固定冷凝器,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置于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连接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凝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具有节能环保、烘干效率高、排湿效果好且操作方便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了一种带有安装架和固定架的新型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制冷装置的主要热交换设备之一,属于换热器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冷凝管中的气态制冷剂液化为液态制冷剂,液化过程会释放出热量至外界,多应用于空调、冰箱等家电领域。在其它应用领域,发电厂要用许多冷凝器使涡轮机排出的蒸气得到冷凝;在冷冻厂中需要用冷凝器来冷凝氨和氟利昂之类的制冷蒸气;石油化学工业中需要使用冷凝器冷凝烃类及其他化学蒸气;在蒸馏过程中,把蒸气转变成液态的装置也称为冷凝器。
目前市场出现的冷凝器多为冷凝管焊接钢丝的结构。然而,此种结构却存在着冷凝器在工作过程中,钢丝容易发生偏移以及冷凝器容易改变工作位置等问题,严重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冷凝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凝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具有工作效率高、结构强度高和稳定性好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器,其包括冷凝管、钢丝、固定架以及安装架,所述冷凝管由多个首尾相连的“S”形折弯管一体并排设置,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直线段以及将第一直线段连接起来的第一圆弧段,所述冷凝管内部流通有制冷剂。
优选地,所述钢丝两两一组间隔分布在所述冷凝管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置于所述冷凝管顶部用以固定所述冷凝管,所述固定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起来的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通过折弯形成且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两侧与所述冷凝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置于所述冷凝管底部用以固定所述冷凝器,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凝管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为结构相同的“U”型折弯板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连接起来的第二主体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用以避让所述连接板设置的开口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四连接部与所述冷凝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体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为“L”型折弯板结构,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三主体部以及折弯形成的第五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开口部,所述第三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接触设置且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方,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包括进液管以及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以及出液管分别置于所述冷凝器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包括第二圆弧段以及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通过所述第二圆弧段与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第二直线段包括进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圆弧段、第三直线段、第四圆弧段以及第四直线段,所述第三直线段通过所述第三圆弧段与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第三直线段通过所述第四圆弧段与所述第四直线段连接,所述第四直线段包括出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所述第四直线段垂直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第四直线段平行设置且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呈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置于所述冷凝器顶部且置于所述冷凝器顶部中心线位置;所述连接板置于所述冷凝器底部且置于所述冷凝器底部中心线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凝器,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凝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具有工作效率高、结构强度高和稳定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钢丝以及冷凝管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进液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出液管结构示意图。
100-冷凝器;1-冷凝管;2-钢丝;3-固定架;4-安装架;11-第一直线段;12- 第一圆弧段;13-进液管;14-出液管;13a-进液口;14a-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参照图1至图8所示,一种冷凝器100,其包括冷凝管1、钢丝2、固定架 3以及安装架4,所述冷凝管1由多个首尾相连的“S”形折弯管一体并排设置,所述冷凝管1包括第一直线段11以及将第一直线段11连接起来的第一圆弧段 12,所述冷凝管1内部流通有制冷剂。
所述钢丝2两两一组间隔分布在所述冷凝管1外侧。
所述固定架3置于所述冷凝管1顶部用以固定所述冷凝管1,所述固定架 3包括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部32以及第二连接部33连接起来的第一主体部31,所述第一连接部32以及第二连接部33通过折弯形成且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31两侧与所述冷凝管1连接。
所述安装架4置于所述冷凝管1底部用以固定所述冷凝器100,所述安装架4包括第一安装板41、第二安装板43以及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41以及第二安装板43之间的连接板42。
所述固定架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凝管1两侧。
所述第一安装板41与第二安装板43为结构相同的“U”型折弯板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41包括第三连接部411、第四连接部413以及将所述第三连接部411和第四连接部413连接起来的第二主体部412。所述第三连接部411包括用以避让所述连接板42设置的开口部4111。
所述安装架4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411以及第四连接部413与所述冷凝管 1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主体部4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121和第二安装孔4122,所述冷凝器10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4121和第二安装孔4122固定安装。
所述连接板42为“L”型折弯板结构,所述连接板42包括第三主体部421 以及折弯形成的第五连接部422。
所述连接板42穿过所述开口部4111,所述第三主体部421与所述第二主体部412接触设置且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412上方,所述第五连接部422与所述第三连接部411接触设置。
所述冷凝管1包括进液管13以及出液管14,所述进液管13以及出液管14 分别置于所述冷凝器100两侧。
所述出液管14包括第二圆弧段141以及第二直线段142,所述第二直线段 142通过所述第二圆弧段141与所述冷凝管1连通,所述第二直线段12包括进液口14a。
所述进液管1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圆弧段131、第三直线段132、第四圆弧段133以及第四直线段144,所述第三直线段132通过所述第三圆弧段131 与所述冷凝管1连通,所述第三直线段132通过所述第四圆弧段133与所述第四直线段144连接,所述第四直线段144包括出液口14a。
所述第三直线段132与所述第四直线段144垂直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段142 与所述第四直线段144平行设置且所述进液口13a与所述出液口14a呈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安装板41、第二安装板43与所述连接板42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板41、第二安装板43与所述连接板42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板41、第二安装板43与所述连接板42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通过本领域内公知的其它技术手段来实现,例如螺栓连接、铆钉连接以及销连接等。
所述固定架3置于所述冷凝器100顶部且置于所述冷凝器100顶部中心线位置;所述连接板42置于所述冷凝器100底部且置于所述冷凝器100底部中心线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架3置于所述冷凝器100顶部且置于所述冷凝器100顶部中心线位置,连接板42置于所述冷凝器100底部且置于所述冷凝器 100底部中心线位置,但这仅为最优选择,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固定架3也可置于所述冷凝器100顶部的非中心线位置,连接板42也可置于所述冷凝器100 底部的非中心线位置。
在制冷系统(未图示)中,蒸发器(未图示)、冷凝器、压缩机(未图示) 和节流阀(未图示)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这当中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冷凝器100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
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100在制冷系统中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在压缩机作用下,转换为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到达冷凝器100,在冷凝器100的作用下液化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液化过程有热量放出。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100中放热冷凝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随后通过节流装置后成为低温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进入到蒸发器中。此时,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被蒸发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蒸发过程吸热,常温空气的潜热经过蒸发器后被吸收。此时,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被蒸发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完成吸热工作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加热循环。
应当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由多个首尾相连的“S”形折弯管一体并排设置,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直线段以及将第一直线段连接起来的第一圆弧段,所述冷凝管内部流通有制冷剂;
钢丝,所述钢丝间隔分布在所述冷凝管外侧;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置于所述冷凝管顶部用以固定所述冷凝管,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起来的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两侧与所述冷凝管连接;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置于所述冷凝管底部用以固定所述冷凝器,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连接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凝管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为结构相同的“U”型折弯板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连接起来的第二主体部;
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用以避让所述连接板设置的开口部;
所述安装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四连接部与所述冷凝管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体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固定安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为“L”型折弯板结构,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三主体部以及折弯形成的第五连接部;
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开口部,所述第三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接触设置且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方,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接触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管包括进液管以及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以及出液管分别置于所述冷凝器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管包括第二圆弧段以及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通过所述第二圆弧段与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第二直线段包括进液口;
所述进液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圆弧段、第三直线段、第四圆弧段以及第四直线段,所述第三直线段通过所述第三圆弧段与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第三直线段通过所述第四圆弧段与所述第四直线段连接,所述第四直线段包括出液口;
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所述第四直线段垂直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第四直线段平行设置且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呈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架置于所述冷凝器顶部且置于所述冷凝器顶部中心线位置;
所述连接板置于所述冷凝器底部且置于所述冷凝器底部中心线位置。
10.一种冰箱,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
CN202121602193.XU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冷凝器 Active CN215572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2193.XU CN215572251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2193.XU CN215572251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72251U true CN215572251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5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02193.XU Active CN215572251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72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4312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1776308B (zh) 一种节能空调装置
CN108344206B (zh) 蒸发器组件和冰箱
EP1882889A2 (en) Absorption cooling system
CN110131817A (zh) 空调制热循环下冷媒的过冷换热系统及空调器
CN215572251U (zh) 一种冷凝器
CN216080483U (zh) 一种冷凝器及冰箱
CN212962167U (zh) 一种底盘和空调器
KR20050024880A (ko) 저진동 에어컨 배관 구조
CN216522503U (zh) 一种冷凝器
CN114909725B (zh) 一种高效节能多联机系统
CN115014003B (zh) 回热器、制冷系统和制冷设备
CN201363971Y (zh) 一种节能空调装置
CN213901570U (zh) 螺旋状卷曲的盘管式冷凝器及冰箱
CN201852258U (zh) 一种空调器的制冷系统
CN209744758U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制冷系统及空调器
KR101353185B1 (ko) 히트펌프
CN213901571U (zh) 箱状的管式冷凝器及冰箱
CN212481495U (zh) 一种空调器
CN221099046U (zh) 一种冷凝器
CN212157734U (zh) 一种双温型冷冻冷藏柜用蒸发器
CN218781369U (zh) 一种分歧管安装在室外机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17464978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8820691U (zh) 一种压缩机用连接管及空调室外机
CN215336666U (zh) 一种蒸发器组件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176 No.20, Jiandong Road, Lijia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Hengchuang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100 room 580, No. 18, Xinya Road, Wujin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