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9646U - 一种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系统和自动换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系统和自动换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9646U
CN215569646U CN202120605434.XU CN202120605434U CN215569646U CN 215569646 U CN215569646 U CN 215569646U CN 202120605434 U CN202120605434 U CN 202120605434U CN 215569646 U CN215569646 U CN 215569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ase
cavity
waste
box body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54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功
赵大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AUT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AUT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AUT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AUTO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9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9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系统和自动换脂系统,可减少废脂内气含量,减小废脂收集容器的体积、方便清理废脂。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出脂口,箱体内具有容纳废脂的空腔,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排气管上设多个排气和排出从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基础油的小孔,排气管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排气通道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管还通过小孔与空腔连通,排气通道上设有集油腔以收集从排气管流出的基础油,集油腔分为气腔和油腔,排气管通入气腔,气腔上还设有供集油腔内的空气排出的出气口,废脂从进脂口进入空腔后将空腔内的空气和离析状态的基础油从小孔排入排气管,基础油和空气从排气管通入气腔后,基础油进入油腔、空气从出气口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系统和自动换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系统和自动换脂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风电行业,为确保风机的变桨轴承运行良好,需要定期为变桨轴承加注润滑脂,使用一段时间后,轴承内摩擦产生的磨粒增多,轴承内的润滑脂变为废旧润滑脂,若不能及时清理将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对此,目前风电行业的轴承上安装有废脂收集系统以对废旧润滑脂进行收集,废脂收集系统一般包括安装在轴承的排脂口上的吸排脂器,每个吸排脂器对应连接有一个废脂收集瓶或者废脂收集袋,用来储存从吸排脂器中所收集的废旧润滑脂,由于空间和安装结构的限制,废脂收集瓶和废脂收集袋尺寸有限,需要频繁更换,但是由于风机上的排脂口较多,所安装的吸排脂器也比较多,因此在安装或更换废脂收集瓶时比较费劲,尤其是在风机内进行更换操作,不仅耗时长,而且十分费力;另一方面,废脂收集瓶和废脂收集袋由于尺寸限制,清理十分困难,现有方式一般将废脂收集瓶或袋取下后都不进行清理,而是直接堆放,造成空间占用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废脂收集瓶和袋不再重复利用,造成大量材料浪费,废脂收集后的处理问题成了业界难题。
而市场上也有将多个吸排脂器抽吸的废脂一起通入一个大箱体或大袋子的尝试,但是由于吸排脂器抽吸废脂时,废脂中含有大量的空气,废脂与气体的比例不低于1:1,甚至达到1:5,即每收集1单位的废脂就会同时收集5单位的气体,而且5单位的气体大部分裹挟在废脂内,占用很大的体积,为了满足至少半年上风机更换一次废脂收集容器的目的,需要将废脂收集容器设置的十分庞大,这就导致空间占用很大,布置困难,更换清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收集废脂,减少废脂内空气含量,减小废脂收集容器的体积、方便清理废脂是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废脂内空气含量,减小废脂收集容器的体积、方便清理废脂的废脂收集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废脂收集箱的废脂收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废脂收集箱的自动换脂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废脂收集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废脂收集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脂口和出脂口,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废脂的空腔,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每根排气管上设有多个用于排气和排出从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基础油的小孔,排气管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排气通道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管还通过小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排气通道上设有集油腔以用于收集从排气管流出的基础油,集油腔分为气腔和油腔,排气管通入气腔,气腔上还设置有供集油腔内的空气排出的出气口,废脂从进脂口进入空腔后将空腔内的空气和离析状态的基础油从小孔排入排气管,基础油和空气从排气管通入气腔后,基础油进入油腔、空气从出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
在上两个方案的基础上,箱体包括中间的圆筒和位于圆筒两端的盖板,两盖板通过连接柱连接后密封压装在圆筒两端。
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或者具有活塞时,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处可拆设置有封堵塞。
另外,箱体为圆柱形,所述集油腔为环形腔。
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废脂收集箱包括用于检测箱体内废脂量多少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可检测箱体内废脂的液位。通过检测模块的设置可检测箱体内收集了多少废脂,以便用于监控轴承内的润滑脂量的平衡。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检测模块可检测活塞的位置以推算箱体内废脂的液位。由于活塞是由所收集的废脂推动而移动的,废脂内的气体也大部分排出,因此,在箱体截面一直且呈线性的情况下(等截面或呈线性变化的截面,如锥形),知道活塞的位置即可知晓箱体内收集的废脂的量。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检测模块包括安装在活塞上或安装在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上的线性测距传感器。通过线性测距传感器的方式检测箱体内活塞的位置,活塞移动的位移对应线性测距传感器的电信号变化量一致,以便可以非接触且精准检测活塞位置,进而推算出箱体内废脂的量。
在箱体为等截面柱形壳体结构且具有活塞的前提下,箱体的局部或全部为透明材质以显示活塞位置,箱体上沿活塞移动方向设置有用于显示箱体内收集的废脂体积的刻度。箱体局部或全部透明是方便查看活塞的位置,设置刻度的目的是方便直观的读取活塞所在位置对应收集的废脂的量。
另外,箱体上于远离进脂口的一端设置有行程开关以在箱体内废脂收集满后停止向箱体内抽入废脂并报警。行程开关的设置主要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使得废脂收集箱不会被过量抽入废脂而导致废脂收集箱损坏,也避免了废脂流出污染环境。
另外,活塞与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以提供给活塞朝向进脂口方向的弹性作用力。
可替换地,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外罩设有封盖,所述排气管的两端从开口伸出并通入封盖内,两封盖与箱体的两端所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集油腔。
本实用新型的废脂收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废脂收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在轴承的排脂口上的吸排脂器,还包括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脂口和出脂口,各吸排脂器的废脂出口通过排脂管通入所述进脂口,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废脂的空腔,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每根排气管上设有多个用于排气和排出从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基础油的小孔,排气管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排气通道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管还通过小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排气通道上设有集油腔以用于收集从排气管流出的基础油,集油腔分为气腔和油腔,排气管通入气腔,气腔上还设置有供集油腔内的空气排出的出气口,废脂从进脂口进入空腔后将空腔内的空气和离析状态的基础油从小孔排入排气管,基础油和空气从排气管通入气腔后,基础油进入油腔、空气从出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
在上两个方案的基础上,箱体包括中间的圆筒和位于圆筒两端的盖板,两盖板通过连接柱连接后密封压装在圆筒两端。
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或者具有活塞时,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处可拆设置有封堵塞。
另外,箱体为圆柱形,所述集油腔为环形腔。
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废脂收集箱包括用于检测箱体内废脂量多少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可检测箱体内废脂的液位。通过检测模块的设置可检测箱体内收集了多少废脂,以便用于监控轴承内的润滑脂量的平衡。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检测模块可检测活塞的位置以推算箱体内废脂的液位。由于活塞是由所收集的废脂推动而移动的,废脂内的气体也大部分排出,因此,在箱体截面一直且呈线性的情况下(等截面或呈线性变化的截面,如锥形),知道活塞的位置即可知晓箱体内收集的废脂的量。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检测模块包括安装在活塞上或安装在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上的线性测距传感器。通过线性测距传感器的方式检测箱体内活塞的位置,活塞移动的位移对应线性测距传感器的电信号变化量一致,以便可以非接触且精准检测活塞位置,进而推算出箱体内废脂的量。
在箱体为等截面柱形壳体结构且具有活塞的前提下,箱体的局部或全部为透明材质以显示活塞位置,箱体上沿活塞移动方向设置有用于显示箱体内收集的废脂体积的刻度。箱体局部或全部透明是方便查看活塞的位置,设置刻度的目的是方便直观的读取活塞所在位置对应收集的废脂的量。
另外,箱体上于远离进脂口的一端设置有行程开关,废脂收集箱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行程开关电连接以在箱体内废脂收集满后控制吸排脂器停机并报警。行程开关的设置主要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使得废脂收集箱不会被过量抽入废脂而导致废脂收集箱损坏,也避免了废脂流出污染环境。
另外,活塞与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以提供给活塞朝向进脂口方向的弹性作用力。
可替换地,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外罩设有封盖,所述排气管的两端从开口伸出并通入封盖内,两封盖与箱体的两端所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集油腔。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脂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自动换脂系统包括集中润滑系统和废脂收集系统,废脂收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在轴承的排脂口上的吸排脂器,废脂收集系统还包括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脂口和出脂口,各吸排脂器的废脂出口通过排脂管通入所述进脂口,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废脂的空腔,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每根排气管上设有多个用于排气和排出从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基础油的小孔,排气管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排气通道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管还通过小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排气通道上设有集油腔以用于收集从排气管流出的基础油,集油腔分为气腔和油腔,排气管通入气腔,气腔上还设置有供集油腔内的空气排出的出气口,废脂从进脂口进入空腔后将空腔内的空气和离析状态的基础油从小孔排入排气管,基础油和空气从排气管通入气腔后,基础油进入油腔、空气从出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
在上两个方案的基础上,箱体包括中间的圆筒和位于圆筒两端的盖板,两盖板通过连接柱连接后密封压装在圆筒两端。
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或者具有活塞时,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处可拆设置有封堵塞。
另外,箱体为圆柱形,所述集油腔为环形腔。
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废脂收集箱包括用于检测箱体内废脂量多少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可检测箱体内废脂的液位。通过检测模块的设置可检测箱体内收集了多少废脂,以便用于监控轴承内的润滑脂量的平衡。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检测模块可检测活塞的位置以推算箱体内废脂的液位。由于活塞是由所收集的废脂推动而移动的,废脂内的气体也大部分排出,因此,在箱体截面一直且呈线性的情况下(等截面或呈线性变化的截面,如锥形),知道活塞的位置即可知晓箱体内收集的废脂的量。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检测模块包括安装在活塞上或安装在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上的线性测距传感器。通过线性测距传感器的方式检测箱体内活塞的位置,活塞移动的位移对应线性测距传感器的电信号变化量一致,以便可以非接触且精准检测活塞位置,进而推算出箱体内废脂的量。
在箱体为等截面柱形壳体结构且具有活塞的前提下,箱体的局部或全部为透明材质以显示活塞位置,箱体上沿活塞移动方向设置有用于显示箱体内收集的废脂体积的刻度。箱体局部或全部透明是方便查看活塞的位置,设置刻度的目的是方便直观的读取活塞所在位置对应收集的废脂的量。
另外,箱体上于远离进脂口的一端设置有行程开关,废脂收集箱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行程开关电连接以在箱体内废脂收集满后控制吸排脂器停机并报警。行程开关的设置主要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使得废脂收集箱不会被过量抽入废脂而导致废脂收集箱损坏,也避免了废脂流出污染环境。
另外,活塞与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以提供给活塞朝向进脂口方向的弹性作用力。
可替换地,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外罩设有封盖,所述排气管的两端从开口伸出并通入封盖内,两封盖与箱体的两端所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集油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安装在一个变桨轴承上的多个吸排脂器可通过排脂管与废脂收集箱连通,也可将三个变桨轴承上的所有吸排脂器均通过排脂管与废脂收集箱连通,吸排脂器将轴承各处对应的废脂抽吸出来后导入到废脂收集箱内,废脂从进脂口进入箱体后,箱体内的空气的体积被废脂逐渐占据,空气以及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少量基础油则通过排气管的小孔流向集油腔,集油腔又分为上部的气腔和下部的油腔,油气在此分离,气体沿着出气口排出到箱体外面,基础油则留在集油腔中,而废脂与排气管的小孔接触时,由于废脂的粘稠度以及小孔和排气管内径的尺寸限制,废脂不会进入排气管内,当废脂收集箱被废脂填充满以后,取下箱体并清理箱体内的废脂后仍可继续使用。可见,该装置可实现多个同一轴承或相近多个轴承的多个吸排脂器的废脂的统一收集,而且收集废脂时还能排出废脂内的以及箱体内的空气,箱体的空间利用率很高且避免废脂内裹挟气体造成处理困难;采用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的方式,维保人员现场无需频繁多次拆装及更换废脂的收集容器,仅需一次操作即可完成,此处时间的节省和效率的提升对于风机上操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箱体可以清理后重复使用,而且清理相对于传统废脂收集瓶更方便,一次清理即可完成,无需多次对多个小的废脂收集瓶进行清理,也进一步提高清理的效率,而且避免了材料的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大量堆放造成的空间占用问题,清理出来的废脂可以集中存放在大容器内,便于后续集中处理。
进一步地,箱体为等截面配合活塞的设置,可方便的通过活塞将箱体内的废脂清理出来,更进一步提高清理效率,清理过程也更加干净整洁。
进一步地,在两端设置开口和封堵塞的结构,使得可以通过挤压装置直接从一端推动活塞朝向另一端移动,从而实现废脂的清理,自动化程度更高,清理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废脂收集箱的外形图;
图2为废脂收集箱的纵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废脂收集箱的立体图(拆除圆筒后);
图4为内盖板和外盖板配合处的半剖视图;
图5为内盖板的立体图;
图6为外盖板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废脂收集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图8为自动换脂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图9为自动换脂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图10为自动换脂系统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图11为废脂收集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12为废脂收集箱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为废脂收集系统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14为废脂收集箱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4的纵剖视图;
图中:1-油脂泵,11-液压泵,2-分配器,3-吸排脂器,4-管路,5-废脂收集箱,51-安装板,52-连接柱,53-圆筒,54-内盖板,55-外盖板,551-封盖,56-螺纹塞,561-进脂口/出脂口,57-排气管,571-小孔,58-集油腔,581-出气管,59-活塞,591-密封圈,61-连接螺栓,62-螺堵,63-螺母,7-开口,8-换向阀;9-软管,91-脂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废脂收集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为废脂收集系统的原理图,以风机变桨轴承为例,废脂收集系统的主要部件有吸排脂器3和驱动装置,图7为双油路控制驱动多个吸排脂器3工作,吸排脂器3安装在变桨轴承的各个排脂孔处,即每个变桨轴承的一周设置多个吸排脂器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电动吸排脂器3,电动吸排脂器3的每个吸排脂器3具有一个独立的电机作为动力,体积小巧。废脂收集箱5可拆安装在轮毂上,各个吸排脂器3的油脂出口通过排脂管接入废脂收集箱5的进脂口561,也可以先将各个吸排脂器3的排脂管连接至一根主管路,主管路再接入废脂收集箱5,各个吸排脂器3抽吸出来的废旧润滑脂可以被统一排入废脂收集箱5中。其中标号A、B处为两个介质转换油缸,在油缸的有杆腔以及左侧区域为润滑脂,在油缸的右侧为液压油,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润滑系统的原有润滑泵作为动力源,省去开发液压泵的成本;更优选地,如图13所示,可以去掉介质转换油缸,对应的油脂泵1改为液压泵(动力泵)11,直接通过液压油双油路控制吸排脂器3的吸排动作,并将抽吸的废旧润滑脂导入废脂收集箱5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8-10所示,图中的介质转换油缸(活塞缸)均可以去掉。
如图1-4任一项所示为废脂收集箱5的结构,废脂收集箱5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中间的圆筒53和位于圆筒53两端的盖板,圆筒53的材质为透明材质以方便查看内部的废脂,两盖板通过连接柱52连接后密封压装在圆筒53两端。盖板包括内盖板54和外盖板55,如图5所示为内盖板54的结构图,内盖板54为圆形板状结构,内盖板54的中间设有开口7,内盖板54的内侧设有环形的凹槽以方便圆筒53卡入,内盖板54的外侧侧面上镶嵌有两个密封圈591,内盖板54的周边设置多个光孔以供连接柱52穿过。内盖板54上还对应于各个排气管57设置有供排气管57穿过的光孔。内盖板54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外盖板55连接所用的螺栓孔。如图6所示为外盖板55的立体图,整体为圆盘状,外径小于内盖板54的直径。外盖板55的内侧设有环形的凹槽,环形的凹槽与内盖板54对接后围成环形腔,环形腔就是集油腔58。在凹槽内还固定有出气管581,出气管581将凹槽与外盖板55外侧连通。外盖板55上设有与对应的内盖板54对应的开口7。外盖板55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内盖板54连接用的两排螺栓孔。
如图1-3所示,箱体整体为圆柱形,圆筒53被夹在两内盖板54之间,且位于内盖板54的环形的凹槽内,两块内盖板54通过多根连接柱52连接,连接柱52两端具有螺纹或一端具有螺帽,通过螺母63在连接柱52上旋拧而将两块内盖板54夹紧。两块内盖板54外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外盖板55,外盖板55与对应的内盖板54拼接后围成环形的集油腔58,集油腔58位于内盖板54的外侧面的两密封圈591之间,内盖板54上的对应排气管57的光孔通入集油腔58内。多根上部均布有多个小孔571的排气管57的两端分别插入至集油腔58内,排气管57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57为刚性管。且排气管57的位置位于集油腔58横截面的中间位置。排气管57上活动装配有活塞59,排气管57与活塞59的配合处为紧配合,在保证能够滑动的同时具有一定得到密封作用。活塞59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配合,其中一种方式为在活塞59的外周面安装密封圈591,活塞59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
箱体的两端,即箱体两侧的盖板上分别设置有开口7,开口7处可拆设置有螺纹塞56。螺纹塞56上设有进脂口561和出脂口,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废脂的空腔。对于排气管57,每根排气管57上设有多个用于排气和排出从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基础油的小孔571,小孔571的尺寸较小,一般为直径1-1.5mm,当然,针对不同粘度的废脂,小孔的直径也可以适应性的调整,从而实现仅供基础油和气体进入,而废脂无法进入的目的。由于润滑脂的粘性较大且小孔571的尺寸较小,因此只能供空气和基础油通过,废脂没法通过,即具有一定的脂气分离作用。排气管57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排气通道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管57还通过小孔571与空腔连通,排气通道上设有集油腔58以用于收集从排气管57流出的基础油,集油腔58分为气腔和油腔,排气管57通入气腔,气腔上还设置有供集油腔58内的空气排出的出气口,废脂从进脂口561进入空腔后将空腔内的空气和离析状态的基础油从小孔571排入排气管57,基础油和空气从排气管57通入气腔后,基础油进入油腔、空气从出气口排出。
在废脂收集箱应用于废脂收集系统或者自动换脂系统时,在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设置有行程开关(即限位开关或位置开关),当活塞被废脂推动移动到接触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触发,代表此时废脂收集箱内的废脂已经集满,需要更换箱体且在更换箱体前系统不能继续运行,如果继续运行,多余的废脂无法继续进入箱体内,将会导致憋压或者废脂泄露等问题。因此,设置行程开关或者其他类型的接近开关,如红外开关,当开关触发时,反馈信号给系统的控制模块,如监控器,控制模块通过发送指令控制系统停机,如果时废脂收集系统则控制对应的动力泵停机,如果时自动换脂系统,则控制对应的动力泵和注脂泵或者控制对应的注脂泵停机,在控制停机的同时,还可发送报警指令,通过醒目的方式,如声光报警提醒后台维保人员注意,维保人员及时更换废脂收集箱并再次启动系统即可继续正常使用。
为了方便废脂收集箱5的安装,在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安装板51,安装板51为L形,通过螺栓安装在两端的内盖板54上。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还在箱体上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或者其他线性测距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距传感器安装在图2中右端的内盖板上并朝向左边,以便检测活塞59的位置,检测到活塞59的位置后,即活塞59距离右端的距离,此时可利用箱体的内腔的总长度减去活塞59距离右端的距离,再乘以油箱的内腔的截面积与多根排气管外径对应的面积的差值,即可得到活塞59左侧空腔中的废脂的体积,得到所收集的废脂的体积、并在已知注入轴承内的新润滑脂的前提下,为了达到轴承的动态平衡,即可调整吸排脂器的工作频率和工作时间,或者调整油脂泵的工作频率和工作时间以调整加注进入轴承内的废脂的量。
另外,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吸排脂器向箱体内抽吸废脂过满而导致箱体撑开或者导致密封损坏等问题,可在图2中箱体的右端内盖板54上加装行程开关,当废脂推动活塞59移动至接触行程开关时,控制器控制吸排脂器停止抽吸动作,同时提醒后台监控人员或声光报警,以便及时更换空的箱体。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查看或现场读取废脂收集箱内收集的废脂的量,可在箱体外部设置刻度,刻度单位为体积单位,对应的需要将箱体设置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以方便肉眼查看活塞的位置。
在使用时:将废脂收集箱5安装在风机的轮毂上,将各个吸排脂器3的油脂出口通过排脂管导入废脂收集箱5的进脂口561,打开另一端的螺纹塞56,通过开口7将活塞59推动至靠近进脂口561的一端,再将螺纹塞56旋上,吸排脂器3工作时,变桨轴承内的废脂被抽吸入排脂的管道,并沿管道从废脂收集箱5的一端的进脂口561进入废脂收集箱5内,废脂推动活塞59朝向远离进脂口561的一侧移动,活塞59移动时压缩箱体内的空气,空气沿着排气管57的小孔571进入排气管57内,同时,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基础油随之进入排气管57内,沿着排气管57进入一端或两端的集油腔58内,随后在集油腔58内进行油气分离,气体沿集油腔58流动并随出气管581排出,基础油留在集油腔58内,当活塞59移动至端部时完成废脂收集过程,完成收集后需进行废脂收集箱5的更换与清理。
清理过程如下:首先将废脂收集箱5从其安装处取下,将收集废脂后的箱体打开,取出空腔内的废脂;将集油腔58内收集的基础油从集油腔58上的出气口排出;通过气源向排气管57中充气,以将排气管57中的基础油和少量废脂通过小孔571吹入箱体的空腔内。
更具体地:首先将废脂收集箱5从其安装处取下,旋开两端的外盖板55上的螺堵62,将集油腔58内的基础油倒出,然后将两端的螺纹塞56旋下,通过工具或设备从一端推动活塞59,从而利用活塞59将废脂收集箱5内的废脂从另一端挤出,通过气源向排气管57中充气,以将排气管57中的基础油和少量废脂通过小孔571吹入箱体的空腔内,清理后的废脂收集箱5可以再次装上使用,清理出来的废脂装在废脂收集桶内被携带下风机,再次清理时携带空的废脂收集桶上风机即可,该方式为现场清理,现场拆装,无需更换废脂收集桶。
第二种清理方法如下:无需将废脂收集箱5取下,而是将进脂口/出脂口561处的排脂管取下,旋开两端的外盖板55上的螺堵62,在进脂口一端套上废脂收集袋(如塑料袋),使集油腔58内的基础油流出,通过杠杆机构从箱体的远离进脂口561的一端开口内挤压活塞59,使得活塞59朝向进脂口561一端移动,从而利用活塞59将废脂收集箱5内的废脂从进脂口561一端挤出,然后取下废脂收集袋并封住袋口,然后通过携带的气源向排气管57中充气,以将排气管57中的基础油和少量废脂通过小孔571吹入箱体的空腔内,下风机时将废脂收集袋携带下去即可,整个过程无需拆卸废脂收集箱,也无需来回携带废脂收集箱,更无需更换废脂收集箱,十分方便。当然,本方式中的废脂收集袋也可以替换为废脂收集桶,只是上风机时携带废脂收集桶多有不便。
第三种清理方法如下:爬风机时携带空的废脂收集箱上去,先将收集满废脂的废脂收集箱5从其安装处取下,将空的废脂收集箱换上去,然后携带收集满的废脂收集箱5下风机,在风机下面旋开两端的外盖板55上的螺堵62,将集油腔58内的基础油倒出,然后将两端的螺纹塞56旋下,通过工具或设备从一端推动活塞59,从而利用活塞59将废脂收集箱5内的废脂从另一端挤出,通过气源向排气管57中充气,以将排气管57中的基础油和少量废脂通过小孔571吹入箱体的空腔内。该方式的优点是在风机上停留时间短,更换下来的废脂收集箱可以在风机下面慢慢清理,相对于在风机上清理的方式成本更低一些,缺点是携带废脂收集箱上、下风机也有不便。
废脂收集箱的一种结构:如图12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废脂收集箱的进脂口561与活塞59之间连接有软管9,软管9的左端与进脂口561连通,使得从进脂口561进入的废脂能够进入软管9的内部并沿软管9流动,软管9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塞59上,活塞59在移动时会带着软管9的右端移动,由于软管9具有一定的柔软度,故而可以在随活塞59移动时伸展或折叠,并在伸展和折叠时不影响内部废脂的流动,在软管9的右端靠近活塞59的位置设置有径向的脂出口91,使得软管9内的废脂可以流出并进入活塞59左侧的内腔中。
使用时,当废脂从箱体左端的废脂口进入软管9后,从软管9右端的脂出口91流出,并将活塞59左侧的空气和软管9内的空气挤入排气管57中并从两端排出,当活塞59左端的废脂充满后即可推动活塞59向右移动,在移动的同时废脂从脂出口91流出,该过程可确保能将废脂内的空气排出的更加彻底。
废脂收集箱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14-15所示,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箱体内仅设置一根排气管57,该排气管57与圆筒53同轴设置,即排气管57位于圆筒53的中心处,排气管57上沿周向、轴向分别均布多个小孔571,活塞59滑动套设在排气管57上,具体为活塞59通过螺纹套和螺母配合套在排气管57上,螺纹套的内表面与排气管57接触处设有至少一个O形密封圈,使得螺纹套沿着排气管57滑动时排气管57与螺纹套之间的间隙不会泄露润滑脂。另外,在两端的内盖板55上于中心处设置有直径与排气管57外径一致的圆形的开口7,以便供排气管57的端部穿过。内盖板55上还至少设置有两个开孔,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开孔,开孔的其中两个位于内盖板55的一条直径线上,开孔可以作为进脂口561或者是出脂口561,也可以作为供清油装置插入以推动活塞59移动的进出口。内盖板55的外面还通过螺钉方式或者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连接有封盖551,封盖551与内盖板55同轴设置的方式倒扣在内盖板55上的开口7处,封盖551与内盖板55围成圆柱形的空腔,该空腔构成集油腔58,排气管57的两端分别伸入两端的集油腔58内,而且排气管57的两端与封盖551的底部抵顶配合以防止排气管57沿轴向移动。封盖551内还向集油腔58内延伸有出气管581,出气管581的一端与集油腔58连通、另一端与外部大气连通。排气管57通过小孔571分别与圆筒53内腔和集油腔58连通。
在使用时,通过工具将活塞59移动至一端,多个吸排脂器的出脂管与废脂收集箱的活塞59所处的一端的进脂口561连通,吸排脂器工作时即可将废旧润滑脂通过进脂口561导入圆筒53的空腔内,并推动活塞59朝向另一端移动,与此同时,圆筒53或废旧润滑脂内的空气及基础油即可通过排气管57的小孔571排入集油腔58内,基础油留在集油腔58内,空气随出气管581排出。当收集满后需要清理时,通过具有两根叉的专用工具从靠近活塞59的一端的进脂口561进入并推动活塞59朝向另一端移动,从而将圆筒53内的废旧润滑脂从对应的出脂口561排出。该实施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十分实用。
如图11所示,废脂收集系统还可以采用单线吸排脂器3,即吸排脂器3采用单油路配合回位弹簧的方式控制吸排脂器内的活塞往复移动,此时,动力泵11输出单油路。
关于箱体的形状的其他实施例:箱体可以是矩形结构(空心长方体),即两端的盖板为方形板,中间的圆筒替换为方筒;同理,也可以是空心三棱柱、空心五棱柱等等截面的结构;当然,若不设置活塞,箱体可以是任意具有空腔的几何形状或不规则形状,此时,对应的排气管不限于是直管,也可以是弯管、柔性管等;在设置活塞时,箱体也不一定非得是等截面结构,也可以是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形结构,此时,活塞需要满足一定的弹性,即活塞在大端与小端之间移动时,其外径要适应性的进行弹性变形,从而与箱体的内壁密封贴合。
关于箱体的结构的其他实施例:箱体也可采用一体式结构,即圆筒与盖板为一体成型,或者圆筒一端与盖板是一体成型,圆筒的另一端与盖板是可拆连接的结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的连接柱压接,也可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
另一种箱体的实施例中,在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例如图2中的右端)与活塞之间设置压缩弹簧,使得在通过进脂口向箱体内抽入废旧润滑脂而使活塞向右移动时,压缩弹簧始终提供给活塞朝向左侧方向的弹性作用力。
关于排气管的其他实施例:排气管不限于刚性的硬管,也可以是柔性的软管,可以是盘管、螺旋形管、回形管、S形管等,排气管上的小孔的排布方式不限于以上方式,也可以是交错布置、不均匀布置,甚至是从一端向另一端排布的稠密度逐渐变化的排布方式。排气管的数量也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当小孔较多且箱体直径较小时,排气管的数量可适当减少,反之则适当增加,排气管的布置方式可以是均布,也可以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上部气体较多的地方排布多一些,而在下部气体较少的地方排布少一些。
关于集油腔的其他实施例:集油腔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基础油与气体的分离,以及对基础油的储存,因此,其需要利用气体轻、基础油重的特点,其形状不限于横截面为矩形,也可以横截面为圆形或三角形,其也可以是半环形槽或矩形槽等,具体形状与箱体的形状适配,确保各根排气管能够方便通入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进脂口与出脂口是同一个开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分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脂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8所示,自动换脂系统包括用于向变桨轴承加注润滑脂的集中润滑系统,即包括油脂泵1、分配器2、管路等部件,油脂泵1供油经过管路到达分配器2,分配器2将油脂分配给各个润滑点,同时,自动换脂系统还包括废脂收集系统,废脂收集系统包括吸排脂器3和废脂收集箱5,而且吸排脂器3的动力与集中润滑系统共用油脂泵1,在其他实施例中,进行润滑的供脂系统以及进行废脂收集的废脂收集系统也可分别采用独立的动力。废脂收集系统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清楚,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脂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和第三种实施例分别见图9和图10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废脂收集箱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废脂收集系统中的废脂收集箱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9)

1.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脂口和出脂口,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废脂的空腔,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每根排气管上设有多个用于排气和排出从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基础油的小孔,排气管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排气通道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管还通过小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排气通道上设有集油腔以用于收集从排气管流出的基础油,集油腔分为气腔和油腔,排气管通入气腔,气腔上还设置有供集油腔内的空气排出的出气口,废脂从进脂口进入空腔后将空腔内的空气和离析状态的基础油从小孔排入排气管,基础油和空气从排气管通入气腔后,基础油进入油腔、空气从出气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箱体包括中间的圆筒和位于圆筒两端的盖板,两盖板通过连接柱连接后密封压装在圆筒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处可拆设置有封堵塞。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箱体为圆柱形,所述集油腔为环形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废脂收集箱包括用于检测箱体内废脂量多少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可检测箱体内废脂的液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检测模块可检测活塞的位置以推算箱体内废脂的液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检测模块包括安装在活塞上或安装在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上的线性测距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箱体的局部或全部为透明材质以显示活塞位置,箱体上沿活塞移动方向设置有用于显示箱体内收集的废脂体积的刻度。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箱体上于远离进脂口的一端设置有行程开关以在箱体内废脂收集满后停止向箱体内抽入废脂并报警。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活塞与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以提供给活塞朝向进脂口方向的弹性作用力。
1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废脂收集箱,其特征在于,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外罩设有封盖,所述排气管的两端从开口伸出并通入封盖内,两封盖与箱体的两端所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集油腔。
14.废脂收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在轴承的排脂口上的吸排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脂口和出脂口,各吸排脂器的废脂出口通过排脂管通入所述进脂口,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废脂的空腔,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每根排气管上设有多个用于排气和排出从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基础油的小孔,排气管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排气通道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管还通过小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排气通道上设有集油腔以用于收集从排气管流出的基础油,集油腔分为气腔和油腔,排气管通入气腔,气腔上还设置有供集油腔内的空气排出的出气口,废脂从进脂口进入空腔后将空腔内的空气和离析状态的基础油从小孔排入排气管,基础油和空气从排气管通入气腔后,基础油进入油腔、空气从出气口排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包括中间的圆筒和位于圆筒两端的盖板,两盖板通过连接柱连接后密封压装在圆筒两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处可拆设置有封堵塞。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为圆柱形,所述集油腔为环形腔。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废脂收集箱包括用于检测箱体内废脂量多少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可检测箱体内废脂的液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检测模块可检测活塞的位置以推算箱体内废脂的液位。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模块包括安装在活塞上或安装在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上的线性测距传感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的局部或全部为透明材质以显示活塞位置,箱体上沿活塞移动方向设置有用于显示箱体内收集的废脂体积的刻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上于远离进脂口的一端设置有行程开关,废脂收集箱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行程开关电连接以在箱体内废脂收集满后控制吸排脂器停机并报警。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塞与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以提供给活塞朝向进脂口方向的弹性作用力。
26.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废脂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外罩设有封盖,所述排气管的两端从开口伸出并通入封盖内,两封盖与箱体的两端所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集油腔。
27.自动换脂系统,包括集中润滑系统和废脂收集系统,废脂收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在轴承的排脂口上的吸排脂器,其特征在于,废脂收集系统还包括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脂口和出脂口,各吸排脂器的废脂出口通过排脂管通入所述进脂口,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废脂的空腔,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每根排气管上设有多个用于排气和排出从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基础油的小孔,排气管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排气通道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管还通过小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排气通道上设有集油腔以用于收集从排气管流出的基础油,集油腔分为气腔和油腔,排气管通入气腔,气腔上还设置有供集油腔内的空气排出的出气口,废脂从进脂口进入空腔后将空腔内的空气和离析状态的基础油从小孔排入排气管,基础油和空气从排气管通入气腔后,基础油进入油腔、空气从出气口排出。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包括中间的圆筒和位于圆筒两端的盖板,两盖板通过连接柱连接后密封压装在圆筒两端。
31.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处可拆设置有封堵塞。
32.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为圆柱形,所述集油腔为环形腔。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废脂收集箱包括用于检测箱体内废脂量多少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可检测箱体内废脂的液位。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检测模块可检测活塞的位置以推算箱体内废脂的液位。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模块包括安装在活塞上或安装在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上的线性测距传感器。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的局部或全部为透明材质以显示活塞位置,箱体上沿活塞移动方向设置有用于显示箱体内收集的废脂体积的刻度。
3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上于远离进脂口的一端设置有行程开关,废脂收集箱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行程开关电连接以在箱体内废脂收集满后控制集中润滑系统和废脂收集系统停机并报警。
38.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塞与箱体的远离进脂口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以提供给活塞朝向进脂口方向的弹性作用力。
39.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自动换脂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外罩设有封盖,所述排气管的两端从开口伸出并通入封盖内,两封盖与箱体的两端所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集油腔。
CN202120605434.XU 2021-01-29 2021-03-25 一种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系统和自动换脂系统 Active CN21556964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74453 2021-01-29
CN202120257445 2021-0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9646U true CN215569646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4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5434.XU Active CN215569646U (zh) 2021-01-29 2021-03-25 一种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系统和自动换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96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6781A (zh) * 2022-06-14 2022-09-30 中广核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室安装总成及风力发电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6781A (zh) * 2022-06-14 2022-09-30 中广核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室安装总成及风力发电机
CN115126781B (zh) * 2022-06-14 2023-12-19 中广核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室安装总成及风力发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69646U (zh) 一种废脂收集箱、废脂收集系统和自动换脂系统
CN109342124B (zh) 一种用于试验室的气体采样检测装置
US5871068A (en) Device for precise replacement of liquids, before, during, or after operation of a mechanism with method of use thereof
EP3458407A1 (en) Sensor technology for fluid handling products
CN114811394A (zh) 废脂收集箱、收集系统、换脂系统及废脂收集箱清理方法
CN108584857B (zh) 一种供胶装置
CN207334203U (zh) 一种电动柱塞式油脂加注泵
CN111070764A (zh) 双头卧式废屑压饼机
CN213120787U (zh) 一种用于运用在餐厨垃圾收集车辆上的自动称重装置
CN201921565U (zh) 免拆自动清洗式机油滤清器
CN210895768U (zh) 烟雾气体自动采集装置
KR960705147A (ko) 폐 유체의 회수 및 새 유체의 반송 시스템(waste fluid recovery and new fluid delivery system)
CN220164454U (zh) 一种包装瓶
CN215543411U (zh) 一种废脂收集箱用清理装置
CN104386643B (zh) 免标定加药机驱动罐、免标定数控加药机
CN211274062U (zh) 一种智能工业除尘设备
CN220887108U (zh) 一种用于隔油设备的真空排油装置
CN215558968U (zh) 一种便携式可计量防爆抽油装置
CN113635483B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检测的装置
CN217155514U (zh) 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入药量辅助检验装置
CN212719140U (zh) 一种电动吸排脂器和废脂回收系统
CN111268793B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硝化菌的富集装置及应急投料方法
CN216717878U (zh) 一种颗粒度取样瓶
CN210118453U (zh) 一种化工泵专用密封装置
CN218584454U (zh) 一种便于取样的工业废气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