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7810U - 主减速器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主减速器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7810U
CN215567810U CN202122432710.XU CN202122432710U CN215567810U CN 215567810 U CN215567810 U CN 215567810U CN 202122432710 U CN202122432710 U CN 202122432710U CN 215567810 U CN215567810 U CN 215567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disc
final drive
groove
connecting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27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殿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327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7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7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7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主减速器总成和车辆,其中,主减速器总成包括主减速器、电机以及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包括设置有轴孔的内盘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内盘体周边的外环体,在所述连接盘朝向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外环体与所述内盘体之间形成有调节台阶,所述内盘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外环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主减速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轴孔与所述主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提高主减速器与电机之间的拆卸效率。

Description

主减速器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减速器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驱动桥是车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于传动系末端能改变来自变速器的转速和转矩,并将它们传递给驱动轮的机构。平行轴电驱桥由于节省传动轴、悬置、减速箱等零部件,且成本低、重量小、传动效率高和便于标准箱电池布置等优点,在车辆中大量使用。其在整车上起着传递扭矩、降速增扭、差速和承载后轴质量的作用。主要由主减速器、连接盘、桥壳本体、半轴、板簧托、驱动电机后支架和轮毂单元等组成。
其中,主减速器为平行轴电驱桥的核心部件,其既要满足电机输出的高速和高扭工况,又需要承受制动能量回收时的瞬时反扭距冲击,特别是主减速器与电机的有效配合,可以将电机的动力平稳高效的承接传递。但是,目前常见的主减速器与电机的固定方式存在着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减速器总成,旨在提高主减速器与电机之间的拆卸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主减速器总成,包括:
主减速器;
电机;以及
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包括设置有轴孔的内盘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内盘体周边的外环体,在所述连接盘朝向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外环体与所述内盘体之间形成有调节台阶,所述内盘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外环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
所述主减速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轴孔与所述主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为开口朝向所述主减速器的盲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通孔。
可选地,所述内盘体朝向所述主减速器的一侧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的中心线与所述轴孔的中心轴线一致,所述凸环与所述主减速器的连接接口卡接。
可选地,所述凸环的内径与所述轴孔的孔径一致。
可选地,所述电机的前端面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数量相同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通过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电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内盘体朝向所述电机的一侧形成有调节凹槽,所述调节凹槽朝所述主减速器方向凹陷,所述前端面与所述调节凹槽抵接,以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电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调节凹槽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内盘体的边缘,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外环体之间形成有所述调节台阶,所述前端面包括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凹槽嵌入所述第一抵接部,以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电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调节凹槽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内盘体的中心,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形成有凹陷滑台,所述前端面还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凹槽嵌入所述第二抵接部,以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电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内花键结构,所述主减速器的输入轴为外花键结构,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花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盘将主减速器和电机连接在一起,连接盘包括设置有轴孔的内盘体以及连接在内盘体周边的外环体。其中主减速器通过第一安装孔与连接盘连接,电机通过第二安装孔与连接盘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轴孔与主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在连接盘朝向所述电机的一侧,外环体与内盘体之间形成有调节台阶,调节台阶可嵌入电机的前端面,如此,一方面调节台阶可为连接盘与电机的连接提供装配定位,使连接盘与电机更快的找准装配位置,提高了连接盘与电机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调节台阶嵌入电机的前端面,可防止连接盘与电机的连接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周向滑动,避免了连接盘与电机在外力作用下的错位连接,为连接盘与电机的连接提供了保证;再一方面调节台阶嵌入电机的前端面也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在主减速器总成需要拆卸时,只需要拆卸第一安装孔处的螺栓,将主减速器与连接盘拆分开即可,而不破坏连接盘与电机之间的连接结构,相较于将电机与连接盘拆分的拆卸方式,一方面,主减速器与连接盘之间的拆卸只需拆卸第一安装孔处的螺栓,拆卸简单方便,提高了主减速器与电机之间的拆卸效率,不会有因电机与连接盘之间的平面密封胶而造成的拆卸困难和暴力拆卸等问题;另一方面,在主减速器总成重新组装时,只需要重新将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使主减速器与连接盘固定连接即可,而不需要将电机与连接盘之间的平面密封胶处理干净后再重新涂抹,节省了辅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减速器总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主减速器总成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主减速器中的连接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连接盘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主减速器总成一实施例的部分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294372620000031
Figure BDA000329437262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减速器与电机之间采用内外花键配合连接,以将电机的动力输出至车轮,促使汽车行驶。由于内外花键间必然存在的间隙,在动力切换的瞬间,内外花键需承受惯性带来的冲击,且由于电机本身运转的高频振动,这些致使花键配合处存在微动磨损,严重的花键磨损造成动力中断,使车辆处于危险境地。
这种微动磨损是由驱动系统的固有特性造成的,为减少售后的故障率,可通过将主减速器和电机的连接拆开,在花键配合处涂抹高温合成锂基润滑脂,使花键键齿表面形成一层油膜,缓和冲击,隔绝水分防止锈蚀,另外还可以融合磨掉的颗粒,减缓磨损的速度,提高花键的使用寿命。目前售后车辆每行驶一定里程后需重新添加一次润滑脂。但是,目前常见的主减速器与电机之间的拆卸存在拆卸工序复杂、拆卸效率低等问题。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速器总成10。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主减速器总成10包括主减速器300、电机200以及连接盘100。其中,连接盘100包括设置有轴孔140的内盘体110以及连接在内盘体110周边的外环体120,在连接盘100朝向电机200的一侧,外环体120与内盘体110之间形成有调节台阶130(参见图3),内盘体110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1,外环体120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121;主减速器300通过第一安装孔111与连接盘100连接,电机200通过第二安装孔121与连接盘100连接,电机200的输出轴230穿过轴孔140与主减速器300的输入轴(未示出)连接。
具体地,主减速器300与电机200通过连接盘100连接,连接盘100为圆心处设有轴孔140的圆盘型结构,轴孔140处供主减速器300和电机200的连接轴穿过。电机200的输出轴230与主减速器300的输入轴为花键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机200的输出轴230为内花键结构,主减速器300的输入轴为外花键结构,输出轴230与输入轴花键连接,即电机200的输出轴230穿过轴孔140与主减速器300的输入轴花键连接。当然,也可以是电机200的输出轴230的外花键与主减速器300的内花键连接。电机200与主减速器300之间的花键连接,保证了电机200的扭矩向主减速器300、车轮的依次传递,其传递扭矩大、对中性好、便于拆卸。
请参照图3和图4,连接盘100包括靠近轴孔140的内盘体110和连接在内盘体110周边的外环体120,内盘体110与外环体120为在冲压下的一体成型结构,如此方便连接盘100的加工成型,有利于提高连接盘100的生产效率。
在连接盘100朝向电机200的一侧,外环体120与内盘体110之间形成有调节台阶130,在连接盘100与电机200连接时,调节台阶130可嵌入电机200的前端面220(参照图2),如此,一方面调节台阶130可为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连接提供装配定位,使连接盘100与电机200更快的找准装配位置,提高了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调节台阶130嵌入电机200的前端面220,可防止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连接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周向滑动,避免了连接盘100与电机200在外力作用下的错位连接,为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连接提供了保证;再一方面调节台阶130嵌入电机200的前端面220也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
内盘体110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1,外环体120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121,具体地,第一安装孔111为开口朝向主减速器300的盲孔,第二安装孔121为通孔,主减速器300通过第一安装孔111与连接盘100连接,电机200通过第二安装孔121与连接盘100连接,即主减速器300通过连接盘100上的盲孔与连接盘100螺栓连接,电机200通过连接盘100上的通孔与连接盘100螺栓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图中示出的方案中,第一安装孔111数量为5个,第二安装孔121数量为7个,第一安装孔111的数量少于第二安装孔121的数量。当然,第一安装孔111的数量也可以是4个或3个,第二安装孔121的数量也可以是6个或5个,在此,不对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的数量做限制。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的截面可以是圆形、多边形等,在此也不对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的截面形状做限制。第一安装孔111的盲孔设计,提高了第一安装孔111的密封性,可防止水汽进入花键配合处,提高了连接盘100与电机200、主减速器300的连接的密封性,避免了花键配合处的锈蚀,提高了主减速器总成10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主减速器总成10的维修成本。
如此,通过连接盘100实现了主减速器300与电机200之间的连接,在主减速器总成10组装时,电机200先通过第二安装孔121与连接盘100连接,同时为提高电机200与连接盘100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在电机200与连接盘100的接触部分涂抹平面密封胶,然后主减速器300再通过第一安装孔111与连接盘100连接。在主减速器总成10需要检修拆卸时,只需要拆卸第一安装孔111处的螺栓,将主减速器300与连接盘100拆分开即可(参照图5),而不破坏连接盘100与电机200之间的连接结构,相较于将电机200与连接盘100拆分的拆卸方式,一方面,主减速器300与连接盘100之间的拆卸只需拆卸第一安装孔111处的螺栓,拆卸简单方便,提高了主减速器300与电机200之间的拆卸效率,不会有因电机200与连接盘100之间的平面密封胶而造成的拆卸困难和暴力拆卸等问题;另一方面,在主减速器总成10重新组装时,只需要重新将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111,使主减速器300与连接盘100固定连接即可,而不需要将电机200与连接盘100之间的平面密封胶处理干净后再重新涂抹,节省了辅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盘100将主减速器300和电机200连接在一起,连接盘100包括设置有轴孔140的内盘体110以及连接在内盘体110周边的外环体120。其中主减速器300通过第一安装孔111与连接盘100连接,电机200通过第二安装孔121与连接盘100连接,电机200的输出轴230穿过轴孔140与主减速器300的输入轴连接,在连接盘100朝向所述电机200的一侧,外环体120与内盘体110之间形成有调节台阶130,调节台阶130可嵌入电机200的前端面220,如此,一方面调节台阶130可为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连接提供装配定位,使连接盘100与电机200更快的找准装配位置,提高了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调节台阶130嵌入电机200的前端面220,可防止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连接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周向滑动,避免了连接盘100与电机200在外力作用下的错位连接,为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连接提供了保证;再一方面调节台阶130嵌入电机200的前端面220也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在主减速器总成10需要拆卸时,只需要拆卸第一安装孔111处的螺栓,将主减速器300与连接盘100拆分开即可,而不破坏连接盘100与电机200之间的连接结构,相较于将电机200与连接盘100拆分的拆卸方式,一方面,主减速器300与连接盘100之间的拆卸只需拆卸第一安装孔111处的螺栓,拆卸简单方便,提高了主减速器300与电机200之间的拆卸效率,不会有因电机200与连接盘100之间的平面密封胶而造成的拆卸困难和暴力拆卸等问题;另一方面,在主减速器总成10重新组装时,只需要重新将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111,使主减速器300与连接盘100固定连接即可,而不需要将电机200与连接盘100之间的平面密封胶处理干净后再重新涂抹,节省了辅料。
请继续参照图4,进一步地,内盘体110朝向主减速器300的一侧设有凸环112,凸环112的中心线与轴孔140的中心轴线一致,凸环112与主减速器300的连接接口(未示出)卡接,凸环112的内径与轴孔140的孔径一致。凸环112以轴孔140的圆心为圆心,即凸环112的内径与轴孔140的孔径一致,凸环112在内盘体110朝向主减速器300的一侧沿内盘体110的径向延伸,即凸环112的外径,同时朝主减速器300的方向延伸有高度,即凸环112的高度。当连接盘100与主减速器300连接时,内盘体110上的凸环112卡入主减速器300的连接接口内,从而使主减速器300的输入轴通过连接接口、轴孔140穿设连接盘100。如此,一方面凸环112可为连接盘100与主减速器300的连接提供装配定位,使连接盘100与主减速器300更快的找准装配位置,提高了连接盘100与主减速器300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凸环112卡入主减速器300的连接接口内,可防止连接盘100与主减速器300的连接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周向滑动,避免了连接盘100与主减速器300在外力作用下的错位连接,为连接盘100与主减速器300的连接提供了保证;再一方面凸环112卡入连接接口也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
请参照图2,电机200的前端面220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与第二安装孔121数量相同的第三安装孔210,第二安装孔121与第三安装孔210通过连接件连接,以使连接盘100与电机200连接。具体地,连接盘100通过第二安装孔121和第三安装孔210与电机200的前端面220螺栓连接。第三安装孔21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等,与第三安装孔210的截面形状匹配,在此不对第三安装孔210的截面形状做限制,只要第三安装孔210的截面形状与第三安装孔210匹配,能实现电机200与连接盘100的有限连接即可。如此,通过螺栓即可实现电机200与连接盘100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
请参照图2和图3,内盘体110朝向电机200的一侧形成有调节凹槽113,调节凹槽113朝主减速器300方向凹陷,前端面220与调节凹槽113抵接,以使连接盘100与电机200连接。如此,通过前端面220与调节凹槽113的抵接可实现电机200与连接盘100的快速找准定位,提高了电机200与连接盘100的组装效率。
具体地,调节凹槽113包括第一凹槽114,第一凹槽114位于内盘体110的边缘,第一凹槽114与外环体120之间形成有调节台阶130,前端面220包括第一抵接部221,第一凹槽114嵌入第一抵接部221,以使连接盘100与电机200连接。调节凹槽113还包括第二凹槽115,第二凹槽115位于内盘体110的中心,第二凹槽115与第一凹槽114之间形成有凹陷滑台,前端面220还包括第二抵接部222,第二凹槽115嵌入第二抵接部222,以使连接盘100与电机200连接。
如此通过第一凹槽114嵌入第一抵接部221,第二凹槽115嵌入第二抵接部222,从而使调节凹槽113抵接前端面220,进而使连接盘100与电机200连接,一方面第一凹槽114嵌入第一抵接部221,第二凹槽115嵌入第二抵接部222,可为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连接提供装配定位,使连接盘100与电机200更快的找准装配位置,提高了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第一凹槽114嵌入第一抵接部221,第二凹槽115嵌入第二抵接部222,可防止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连接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周向滑动,避免了连接盘100与电机200在外力作用下的错位连接,为连接盘100与电机200的连接提供了保证;再一方面第一凹槽114嵌入第一抵接部221,第二凹槽115嵌入第二抵接部222,也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未示出),该汽车包括主减速器总成10,该主减速器总成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减速器;
电机;以及
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包括设置有轴孔的内盘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内盘体周边的外环体,在所述连接盘朝向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外环体与所述内盘体之间形成有调节台阶,所述内盘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外环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
所述主减速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轴孔与所述主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为开口朝向所述主减速器的盲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盘体朝向所述主减速器的一侧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的中心线与所述轴孔的中心轴线一致,所述凸环与所述主减速器的连接接口卡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的内径与所述轴孔的孔径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前端面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数量相同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通过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电机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盘体朝向所述电机的一侧形成有调节凹槽,所述调节凹槽朝所述主减速器方向凹陷,所述前端面与所述调节凹槽抵接,以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电机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凹槽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内盘体的边缘,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外环体之间形成有所述调节台阶,所述前端面包括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凹槽嵌入所述第一抵接部,以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电机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凹槽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内盘体的中心,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形成有凹陷滑台,所述前端面还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凹槽嵌入所述第二抵接部,以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电机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内花键结构,所述主减速器的输入轴为外花键结构,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花键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
CN202122432710.XU 2021-10-09 2021-10-09 主减速器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5567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2710.XU CN215567810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主减速器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2710.XU CN215567810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主减速器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7810U true CN215567810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3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2710.XU Active CN215567810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主减速器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7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12066B1 (en) Axle assembly having an electric motor module
US4478593A (en) Coupling of unrelated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CN215567810U (zh) 主减速器总成和车辆
CN111959193B (zh) 一种车轮轴承组件及车辆
CN211398344U (zh) 一种柔性传扭连接装置
CN204391972U (zh) 集成式电动车动力连接结构
CN211009796U (zh) 一种差速器总成
CN209180249U (zh) 一种电动车的传动装置及制动器安装结构
EP3559490B1 (en) A joint assembly with an installation aid
CN211423201U (zh) 增程式电动汽车联轴器
CN109812510A (zh) 一种万向节叉法兰盘
CN113623131A (zh) 风力发电机组
CN219883625U (zh) 一种抗震压力式驱动轴总成
CN212616106U (zh) 一种自动挡发动机上的柔性飞轮
CN215805862U (zh) 一种滑移联轴器
CN218625306U (zh) 一种减速器箱体组件、减速器总成、电驱桥及车辆
CN214689027U (zh) 动力驱动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5705480U (zh) 凹腔盖及驱动车桥
CN218347886U (zh) 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的输入轴
CN210034215U (zh) 摩托车离合器主动齿轮组合装置
CN215672459U (zh) 一种增程器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20850487U (zh) 扭矩限制器总成
CN221090487U (zh) 一种轮边减速器
CN219734008U (zh) 一种端面花键驱动轴
CN214083708U (zh) 一种驱动桥轮边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