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6862U - 一种泵体以及增压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体以及增压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6862U
CN215566862U CN202121331471.2U CN202121331471U CN215566862U CN 215566862 U CN215566862 U CN 215566862U CN 202121331471 U CN202121331471 U CN 202121331471U CN 215566862 U CN215566862 U CN 215566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onnecting column
pump body
motor shaf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14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b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b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b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b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314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6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6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6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压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体以及增压泵,泵体包括主体;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主体上成型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上开设有进腔口,所述进水通道通过进腔口与所述动力腔相连通;所述进水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增压泵的电机轴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进腔口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通过将连接柱直接设置进水通道的在内壁上,并延伸至动力腔内与电机轴相连接,无需连接筋连接,从而因为少了连接筋的阻隔,大大增加了从进腔口进入动力腔内水的流量,进而提高了增压泵整体的流量,以及增压泵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泵体以及增压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泵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泵体以及增压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流家用增压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水泵工作时,线圈和换向器旋转,磁钢和碳刷不转,线圈电流方向的交替变化是随着电机转动的换向器和电刷来完成。通常具备一进一出的抽水口、排水口各一个,并且在进口处能够持续形成真空或负压,排水口处形成较大输出压力,工作介质为水或液体,且体积小巧的一种设备。
但是常规的增压泵里用于连接电机电机轴的圆柱形的连接柱,如中国专利201922345662.3的一种直流增压泵中的图6,通常采用若干个类似横杆的连接筋连接在泵体的腔内的进口处,其不足之处在于连接筋会阻隔一部分的水流,从而造成从进水通道流入腔内的水流量减少,进而影响增压泵的流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体以及增压泵,通过将连接柱直接设置在进水通道内壁然后延伸至腔内,解决常规泵体因连接筋阻隔水流造成流量变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泵体,包括
主体;
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
所述主体上成型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上开设有进腔口,所述进水通道通过进腔口与所述动力腔相连通;
所述进水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增压泵的电机轴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进腔口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置有套块,所述套块上套设有用于连接电机轴的轴套,轴套上则开设有沿着轴线方向贯穿的通孔,电机轴至少部分伸入通孔的上端,所述套块至少部分伸入通孔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套块与连接柱的形状均为圆柱形,且所述套块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动力腔的内壁侧面开设有出腔口,所述出腔口连通连接通道,所述出水通道通过出腔口与连接通道,与所述动力腔相连通;并且所述出腔口以及连接通道朝向所述动力腔内壁侧面的切线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出腔口位于泵体的左侧,所述连接柱与进腔口均位于所述动力腔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轴套为塑料轴套,且轴套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柱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柱为金属连接柱。
优选地,所述主体为金属主体,并且主体表面覆盖有用于防锈的电镀层。
优选地,所述主体、连接柱、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四者均一体成型设置。
一种增压泵,包括电机、连接在电机上的电机轴、以及套设在电机轴上用于驱动水流流动的叶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泵体,所述泵体内的动力腔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电机轴以及叶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柱直接设置进水通道的在内壁上,并延伸至动力腔内与电机轴相连接,无需连接筋连接,从而因为少了连接筋的阻隔,大大增加了从进腔口进入动力腔内水的流量,进而提高了增压泵整体的流量。
2、本实用新型连接柱与套块采用两个大小圆柱叠加的形状设计,可以提高生产者的加工效率,只需一次车床加工即可加工成所需形状。而且连接柱通过轴套间接连接电机轴的设计,在连接柱与电机轴的连接出现问题时,如轴套损坏变形造成转动不稳定时等,使用者只需更换轴套即可,简单快捷,且节约成本。
3、本实用新型连接柱优选为金属连接柱,相对于常规的塑料连接柱,金属连接柱更不容易收到热胀冷缩的影响,遇到热水也不易变形,从而保证连接柱与电机轴的同心度,防止电机轴转动时出现左右扭动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腔口朝向所述动力腔内壁侧面的切线方向,从而顺应被叶轮驱动的水流方向,使水流能更自然的从出腔口进入出水通道,减少泵体壳体与水流之间的碰撞,进而提高水流的流速,最终提高增压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增压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增压泵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泵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泵体的横向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2的泵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泵体;2-电机;3-电机轴;4-叶轮;5-主体;6-进水通道;7-出水通道;8-动力腔;9-进腔口;10-连接柱;11-套块;12-轴套;13-出腔口;14-通孔;15-连接通道;16-轴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增压泵,如图1-图4所示,包括电机2、电机轴3、叶轮4以及泵体1。泵体1用于连接水流管道。泵体1上成型有动力腔8,电机2安装在泵体1的动力腔8上。电机轴3与电机2相连接,并且延伸至动力腔8内,电机轴3固定在泵体1上用于作为电机2上转子的转动轴。叶轮4套设在电机轴3上,并且其下端也延伸至动力腔8内,从而电机2转子转动驱动电机轴电机轴叶轮4转动,进而通过叶轮4转动即可驱动增压泵的动力腔8内水流的流动,完成水流的输送。
其中结合图2与图3,泵体1包括主体5、进水通道6与出水通道7。所述动力腔8成型在主体5上。进水通道6与出水通道7分别设置在主体5的两端,并且均用于连接流水管道。动力腔8上开设有进腔口9,进水通道6通过进腔口9与动力腔8相连通,从而管道内的流水能流通至动力腔8。
如图3所示,进水通道6的内壁上则设置有连接柱10,连接柱10穿过进腔口9延伸至动力腔8内,用于与动力腔8内的电机轴3相连接,实现电机轴3的安装,进而通过电机2与连接柱10稳定电机轴3的一端,保证电机轴叶轮4转动时的稳定性。连接柱10与泵体1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一体成型或者外置压装等,本实施例中泵体1与连接柱10的连接方式优先为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主体5、连接柱10、进水通道6与出水通道7四者均一体成型设置,从而提高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常规的增压泵中进腔口9上通常设置有由若干条连接筋构成的支撑面,连接柱10通过设置在支撑面上实现与泵体1的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柱10直接设置进水通道6的在内壁上,并延伸至动力腔8内与电机轴3相连接,无需连接筋连接,从而因为少了连接筋的阻隔,大大增加了从进腔口9进入动力腔8内水的流量,进而提高了增压泵整体的流量。
同时,本实施例中连接柱10优选为金属连接柱10,相对于常规的塑料连接柱10,金属连接柱10更不容易收到热胀冷缩的影响,遇到热水也不易变形,从而保证连接柱10与电机轴3的同心度,防止电机轴电机2转子转动时出现左右扭动的情况。
结合图2、图3与图4,连接柱10的上端设置有套块11,套块11上套设有用于连接电机轴3的轴套12。轴套14可开设螺纹口,卡接槽、通孔等,轴套12上则开设有沿着轴线方向贯穿自身的通孔14,电机轴3至少部分伸入通孔14的上端,套块11至少部分伸入通孔14的下端。本实施例中轴套12的材料优选为塑料,从而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同时节约成本,同时轴套12的长度相较于连接柱10的长度较小,即使塑料变形,其变形区域也较小,从而能够保证转动的稳定。
套块1与连接柱10的形状与尺寸均不限定,能实现连接即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套块11与连接柱10的形状均优选为为圆柱形,且两者可一体成型,套块11的直径尺寸小于连接柱10的直径。相对于连接柱10上开孔,通过这种两个大小圆柱叠加的形状设计,可以提高生产者的加工效率,只需车床外车加工即可加工成套块11与连接柱10两圆柱形叠加的形状。而且连接柱10通过轴套12间接连接电机轴3的设计,在连接柱10与电机轴3的连接出现问题时,如轴套12损坏变形造成转动不稳定时等,使用者只需更换轴套12即可,简单快捷,且节约成本。同时套块11与连接柱10连接在一起呈阶梯状,从而轴套12的下端能抵靠在连接柱11的上表面,从而通过连接柱10限制所述轴套12的向下移动。
如图3与图5所示,动力腔8的内壁侧面开设有出腔口13,所述出腔口13连通连接通道15,出水通道7通过出腔口13与连接通道15,与动力腔8相连通,并且出腔口13以及连接通道15朝向所述动力腔8内壁侧面的切线方向延伸,从而顺应被叶轮4驱动的水流方向,使水流能更自然的从出腔口13进入连接通道15,再进入出水通道7,减少泵体1壳体与水流之间的碰撞,进而提高水流的流速,最终提高增压泵的工作效率。
出腔口13位置通常选择动力腔8内侧壁远离进水通道6的一侧,且一般位于泵体1整体的横向轴线位置,如图3与图5所示,本实施出腔口13的位置优先为泵体1的横向轴线的靠左位置,即泵体1的左侧。连接柱10与进腔口9两者则均位于动力腔8的中部,从而当叶轮4围绕着连接柱10转动时,流水也能形成以连接柱10为中心的漩涡状流动,进而通过中间靠左设置的出腔口13进一步顺应流水方向,提高增压泵的水流量。
进一步地,主体5优选为金属主体5,并且主体5表面覆盖有电镀层,主体5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均可覆盖电镀层,从而防止泵体1生锈,延长泵体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柱10的上表面开设有轴定位孔16,通过电机轴3插入轴定位孔16内实现连接柱10与电机轴3的连接,以及电机轴3的定位。相对于实施例1通过轴套12间接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连接柱10整体承接电机轴3的作用力提高电机轴3与连接柱10的连接强度,使两者不易分离,连接处也不易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泵体,包括
主体(5);
进水通道(6)与出水通道(7),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5)的两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5)上成型有动力腔(8),所述动力腔(8)上开设有进腔口(9),所述进水通道(6)通过进腔口(9)与所述动力腔(8)相连通;
所述进水通道(6)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增压泵的电机轴(3)的连接柱(10),所述连接柱(10)穿过所述进腔口(9)延伸至所述动力腔(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0)的上端设置有套块(11),所述套块(11)上套设有用于连接电机轴(3)的轴套(12),轴套(12)上则开设有沿着轴线方向贯穿的通孔(14),电机轴(3)至少部分伸入通孔(14)的上端,所述套块(11)至少部分伸入通孔(14)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块(11)与连接柱(10)的形状均为圆柱形,且所述套块(11)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柱(10)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腔(8)的内壁侧面开设有出腔口(13),所述出腔口(13)连通连接通道(15),所述出水通道(7)通过出腔口(13)与连接通道(15),与所述动力腔(8)相连通;并且所述出腔口(13)以及连接通道(15)均朝向所述动力腔(8)内侧壁的切线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腔口(13)位于泵体(1)的左侧,所述连接柱(10)与进腔口(9)均位于所述动力腔(8)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2)为塑料轴套(12),且轴套(12)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柱(10)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0)为金属连接柱(1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为金属主体(5),并且主体(5)表面覆盖有用于防锈的电镀层。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连接柱(10)、进水通道(6)与出水通道(7)四者均一体成型设置。
10.一种增压泵,包括电机(2)、连接在电机(2)上的电机轴(3)、以及套设在电机轴(3)上用于驱动水流流动的叶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泵体(1),所述泵体(1)内的动力腔(8)用于安装所述电机(2)、电机轴(3)以及叶轮(4)。
CN202121331471.2U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泵体以及增压泵 Active CN215566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1471.2U CN215566862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泵体以及增压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1471.2U CN215566862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泵体以及增压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6862U true CN215566862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17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1471.2U Active CN215566862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泵体以及增压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6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76052B2 (en) Canned motor and pump employing such canned motor
US20150211525A1 (en) Wet-running centrifugal pump
CN108138783B (zh) 泵装置
EP0728949A1 (en) Group of full-circumferential-flow pump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5566862U (zh) 一种泵体以及增压泵
US5522701A (en) Vertical barrel pump
CN115388010A (zh) 一种吸入室水力结构的立式双吸泵和设计方法
CN201627724U (zh) 立式多级离心泵
CN2402845Y (zh) 一种屏蔽电泵
CN211449054U (zh) 管中增压泵
CN108869306A (zh) 双密封水平中开卧式双吸泵
CN215486636U (zh) 一种增压泵
CN212250476U (zh) 一种核电用立式反冲洗水泵
CN200978839Y (zh) 一种立式多级泵
CN219197720U (zh) 一种高效离心泵壳
RU77652U1 (ru) Центробежный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ый электронасос "водомет"
CN209976893U (zh) 一种哈氏合金泵壳
CN220646186U (zh) 一种内置驱动器微型泵
CN220457190U (zh) 转子支架、转子组件及离心式水泵
CN216950985U (zh) 一种蜗壳
CN218407810U (zh) 模块化油田长输管线专用泵
CN216589153U (zh) 一种衬氟磁力驱动离心泵
CN116531654B (zh) 一种微型泵
CN215890582U (zh) 一种卧式两级低汽蚀大流量离心泵
CN217682289U (zh) 一种吸入室水力结构的立式双吸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