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2315U - 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2315U
CN215562315U CN202121438398.9U CN202121438398U CN215562315U CN 215562315 U CN215562315 U CN 215562315U CN 202121438398 U CN202121438398 U CN 202121438398U CN 215562315 U CN215562315 U CN 215562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locks
bottom plate
wall body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83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东伟
蒋健楠
夏季
秦景洪
陈浩
李长斌
吕大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83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2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2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2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生态驳岸墙,包括基座和墙身,基座包括多个基础砌块,多个基础砌块排列为一排,基础砌块包括第一底板和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的凸块,凸块的顶面倾斜设置;墙身包括多个墙身砌块,多个墙身砌块由下向上排列为多排,墙身砌块包括第二底板、设置于第二底板两侧的侧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围成的箱体,前面板、后面板和侧板上均设置有通孔,后面板的底端延伸出底板外形成卡锁;相邻的一排墙身砌块中,位于上方的墙身砌块的卡锁位于相应的下方的墙身砌块的后方并且与相应的下方的墙身砌块的后面板贴合;最底层的一排墙身砌块设置于相应的凸块上,最底层的一排墙身砌的卡锁位于相应的凸块的后方并且与相应的凸块贴合。该驳岸墙施工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河道混凝土挡墙采用现场开挖浇筑,施工繁琐、工期长且施工质量无法保证,从而预制驳岸墙砌块技术应运而生,提高生态性、美观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节约场地、节约能源等。
目前生态河道治理中自锁式砌块应用最为广泛,砌块预制后直接运抵现场进行堆叠,砌块间通过锚棒限位固定,施工快捷方便,同时具有开挖量小、美观性好等特点。但随着生态技术的发展,现有的砌块结构在施工便捷性、生态性、适用性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具体包括:(1)现有砌块通过锚棒限位,施工时需对准限位孔拼装,施工的便捷性无法充分体现;(2)现有砌块由于产品结构固定,拼装后的驳岸墙坡比较陡,在地质较差、坡比较缓的河道中无法使用;(3)现有砌块大多为实心混凝土块,拼装完成后形成的驳岸墙隔绝了水、土间的交互,河道的生态性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以至少解决上述的一个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包括基座和墙身,所述基座包括多个基础砌块,多个所述基础砌块排列为一排,所述基础砌块包括第一底板和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的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墙身包括多个墙身砌块,多个所述墙身砌块由下向上排列为多排,所述墙身砌块包括第二底板、设置于第二底板两侧的侧板、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和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底板、设置于第二底板两侧的侧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围成一个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后面板的底端延伸出所述底板外形成卡锁;相邻的一排墙身砌块中,位于上方的墙身砌块的卡锁位于相应的下方的墙身砌块的后方并且与相应的下方的墙身砌块的后面板贴合;最底层的一排墙身砌块设置于相应的凸块上,最底层的一排墙身砌的卡锁位于相应的凸块的后方并且与相应的凸块贴合。
优选的,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侧板的形状为方形,使得前面板和后面板的顶面和底面的形成等腰三角形形状,每排墙身砌块中,相邻的两个墙身砌块拼接,中间形成第一V形槽,相邻的一排墙身砌块中,位于上方的墙身砌块的第二底板卡在相应的所述第一V形槽内;所述凸块的顶面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一排基础砌块中,相邻的两个基础砌块拼接,中间形成第二V形槽,最底层的一排墙身砌块的第二底板卡在相应的所述第二V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前面板前端的角为倒角。
优选的,所述凸块的顶面的高度由前向后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向后面延伸出所述凸块外形成延伸部。
优选的,所述延伸部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卡锁的厚度,所述凸块的最小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后面板延伸出所述底板的长度。
优选的,顶层的所述墙身砌块中填充有种植土,其余的所述墙身砌块中填充有粗石骨料。
具有以下优点:
1、施工便捷性:通过在墙身砌块上设置卡锁使得卡锁卡在下层墙身砌块或凸块的后部,从而阻止了墙身砌块的纵向移动;墙身砌块间以及墙身砌块与基础砌块间叠置形成墙体时,上下两层砌块错开排放,下层两个相邻砌块的顶面形成V形槽,上层的砌块自定位在下层的凹槽中并锁定,阻止了相对横向移动;这样实现了砌块件的快速自定位,同时整体稳定性较好。
2、适用范围广:在地质较差、坡比较缓的河道中应用时可通过预制倾斜角较大的基础砌块,堆出适应河道的驳岸墙。
3、保证了河道的生态性:通过将墙身砌块设置为待有通孔的箱体结构,为水、土交互创造了条件,满足了河道生态系统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的分解图;
图中:第二底板1、侧板2、卡锁3、后面板4、前面板5、倒角5-1、通孔6、墙身砌块7、基础砌块8、第一底板8-1、凸块8-2、延伸部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包括基座和墙身,所述基座包括多个基础砌块8,多个所述基础砌块排列为一排,所述基础砌块包括第一底板8-1和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的凸块8-2,所述凸块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墙身包括多个墙身砌块7,多个所述墙身砌块由下向上排列为多排,所述墙身砌块包括第二底板1、设置于第二底板两侧的侧板2、前面板5和后面板4,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和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通孔6,本申请中,该通孔也可称为生态孔,所述第二底板、设置于第二底板两侧的侧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围成一个顶部开口的箱体,本申请中该箱体也可称为生态空箱,所述后面板的底端延伸出所述底板外形成卡锁3;相邻的一排墙身砌块中,位于上方的墙身砌块的卡锁位于相应的下方的墙身砌块的后方并且与相应的下方的墙身砌块的后面板贴合;最底层的一排墙身砌块设置于相应的凸块上,最底层的一排墙身砌的卡锁位于相应的凸块的后方并且与相应的凸块贴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侧板的形状为方形,使得前面板和后面板的顶面和底面的形成等腰三角形形状,每排墙身砌块中,相邻的两个墙身砌块拼接,中间形成第一V形槽,相邻的一排墙身砌块中,位于上方的墙身砌块的第二底板卡在相应的所述第一V形槽内;所述凸块的顶面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一排基础砌块中,相邻的两个基础砌块拼接,中间形成第二V形槽,最底层的一排墙身砌块的第二底板卡在相应的所述第二V形槽内。
上述的新型生态驳岸墙具有以下优点:
1、施工便捷性:通过在墙身砌块上设置卡锁使得卡锁卡在下层墙身砌块或凸块的后部,从而阻止了墙身砌块的纵向移动;墙身砌块间以及墙身砌块与基础砌块间叠置形成墙体时,上下两层砌块错开排放,下层两个相邻砌块的顶面形成V形槽,上层的砌块自定位在下层的凹槽中并锁定,阻止了相对横向移动;这样实现了砌块件的快速自定位,同时整体稳定性较好。
2、适用范围广:在地质较差、坡比较缓的河道中应用时可通过预制倾斜角较大的基础砌块,堆出适应河道的驳岸墙。
3、保证了河道的生态性:通过将墙身砌块设置为待有通孔的箱体结构,为水、土交互创造了条件,满足了河道生态系统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前端的角可设置为倒角5-1,以减少墙面板前端的角的损伤概率;所述凸块的顶面的高度由前向后逐渐减小,以使得卡锁位于后面,墙身砌块不容易散。其中我,为了容纳卡锁,所述第一底板向后面延伸出所述凸块外形成延伸部8-3,所述延伸部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卡锁的厚度,以使得卡锁的后端位于延伸部内侧,所述凸块的最小高度(即凸块最后端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后面板延伸出所述底板的长度,以使得卡锁的底端与延伸部之间有距离或正好接触。
在实际使用中,顶层的所述墙身砌块中填充有种植土,其余的所述墙身砌块中填充有粗石骨料,顶层的墙身砌块中种植河道水生景观植物,提高生态性的同时也提升了河道的美观性,其余的所述墙身砌块中填充有粗石骨料,用于充当墙配重,增加墙体稳定性,并且保证了较为理想的透水性。
实施例2,实施例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制作实施例,其中,墙身砌块由底板、侧面板、卡锁、后面板、前面板组成,尺寸为40×40×30cm(长×宽×高),方便施工搬运;侧面板、后面板、前面板均开有4个直径5cm生态孔,沟通生态空箱与外部水土,生态空箱尺寸为24×24cm(长×宽),正常水位以下砌块空箱内回填粗石骨料,用于挡墙配重,增加墙体稳定性,正常水位以上砌块空箱内回填种植土,种植水生植物,提升河道景观性;后面板底部设有5×5cm的卡锁,用于墙身砌块定位与锁止。
基础砌块为实心结构,倾斜角度根据河道岸坡地质情况计算得出,确保河道边坡稳定,河坡土质较好、较差的河道均可使用,砌块尺寸为50×40×30cm(长×宽×高),中脊突出5cm,用于砌块安装定位,一般的基础砌块顶面整体呈10度的倾斜角。
现场施工过程中,驳岸墙墙底整平,浇筑10cm后素砼垫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在垫层上依次排放基础砌块,相邻砌块突出的中脊形成凹槽,再往上错位堆叠墙身砌块,得益于独特的六棱体形状以及后缘的卡锁3,砌块可以迅速定位锁止,每层砌块堆叠好后,生态空箱7内充填粗石骨料,完成后依次往上堆叠至河口,形成砌块驳岸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等词语只是用于名称的区分,不是对技术术语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墙身,所述基座包括多个基础砌块(8),多个所述基础砌块排列为一排,所述基础砌块包括第一底板(8-1)和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的凸块(8-2),所述凸块的顶面倾斜设置;
所述墙身包括多个墙身砌块(7),多个所述墙身砌块由下向上排列为多排,所述墙身砌块包括第二底板(1)、设置于第二底板两侧的侧板(2)、前面板(5)和后面板(4),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和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通孔(6),所述第二底板、设置于第二底板两侧的侧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围成一个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后面板的底端延伸出所述底板外形成卡锁(3);
相邻的一排墙身砌块中,位于上方的墙身砌块的卡锁位于相应的下方的墙身砌块的后方并且与相应的下方的墙身砌块的后面板贴合;
最底层的一排墙身砌块设置于相应的凸块上,最底层的一排墙身砌的卡锁位于相应的凸块的后方并且与相应的凸块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侧板的形状为方形,使得前面板和后面板的顶面和底面的形成等腰三角形形状,每排墙身砌块中,相邻的两个墙身砌块拼接,中间形成第一V形槽,相邻的一排墙身砌块中,位于上方的墙身砌块的第二底板卡在相应的所述第一V形槽内;
所述凸块的顶面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一排基础砌块中,相邻的两个基础砌块拼接,中间形成第二V形槽,最底层的一排墙身砌块的第二底板卡在相应的所述第二V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前端的角为倒角(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顶面的高度由前向后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向后面延伸出所述凸块外形成延伸部(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卡锁的厚度,所述凸块的最小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后面板延伸出所述底板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其特征在于,顶层的所述墙身砌块中填充有种植土,其余的所述墙身砌块中填充有粗石骨料。
CN202121438398.9U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 Active CN215562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8398.9U CN215562315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8398.9U CN215562315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2315U true CN215562315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1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8398.9U Active CN215562315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2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63261A (en) Retaining wall and soil reinforcement subsystems a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for use therein
US6565289B2 (en) Self-connecting,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and masonry units therefor
CN210482200U (zh) 高陡河道岸坡生态护岸结构
CN101144264A (zh) 装配式重力-透空海工工程结构
CN215562315U (zh) 一种新型生态驳岸墙
KR100843330B1 (ko) 계단식 식생호안블록
KR100445075B1 (ko) 토목구조물용 콘크리트 블록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경사지반의안정화 공법
CN214993512U (zh) 一种采用箱式网模堆叠的淤地坝
CN212506385U (zh) 一种桩基挡墙结构
CN212000961U (zh) 农田排水沟生态啮合砖的护砌结构
KR100755744B1 (ko) 보강토 옹벽 공법
CN110306588B (zh) 一种用于加筋土挡墙的面板模块单元及加筋土挡墙
CN111206616A (zh) 一种用于生态挡土墙的装配式墙砖及挡土墙
KR100483885B1 (ko) 하구나 해안의 연약지반에서의 호안공 시공방법
KR20110015718A (ko) 지오그리드를 결합한 생태 옹벽 블럭
CN206385502U (zh) 一种快速施工的组合式预制河道护岸
CN109371907A (zh) 一种呼吸型重力式预制箱体生态驳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200253377Y1 (ko) 토목구조물용 콘크리트 블록
CN212223949U (zh) 一种用于生态挡土墙的装配式墙砖及挡土墙
CN217923719U (zh) 一种复合式挡土支护结构
CN110565666A (zh) 一种平直组合板桩地连墙式挡水围堰施工方法
CN218952237U (zh) 一种具有生态孔的挡土墙
CN214656061U (zh) 一种土石混填路基结构
CN220099806U (zh) 一种装配式高桩码头岸坡加固结构
CN210177517U (zh) 一种近海深基坑桩墙合一围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