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1395U -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1395U
CN215561395U CN202120774757.1U CN202120774757U CN215561395U CN 215561395 U CN215561395 U CN 215561395U CN 202120774757 U CN202120774757 U CN 202120774757U CN 215561395 U CN215561395 U CN 215561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ondenser
drying tunnel
laundry treating
trea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747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庆
田云
王佑喜
张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747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1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1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1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冷凝器组件包括用于将湿热空气冷凝为干冷空气的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外壁上设置有向所述冷凝室输入冷媒的冷媒导管,所述冷凝室的内壁面与所述冷媒导管的截交线为椭圆形,所述截交线限定的区域构成所述冷凝室的冷媒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凝室的外壁上设置冷媒导管,同时将冷媒导管倾斜设置,因此,冷媒导管与冷凝器盖体的内壁面形成椭圆形结构的截交线,使冷媒在进入冷凝室的同时就完成了冷媒的第一次流动分配,提高冷媒对湿热空气的冷凝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
背景技术
壁挂式洗衣机作为小容量的洗衣设备,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
现有壁挂式滚筒洗衣机一般只具有洗涤脱水的功能,无法做到衣服的烘干处理,用户洗完衣物后还需要悬挂晒干。在一些南方城市和沿海城市,往往会遇到连续降雨不见晴天的情况,这时洗过的衣服不好晾干,可是同时购买洗衣机和干衣机对用户的住宅面积和经济情况都有一定的要求。
申请号为CN201811015088.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桶组件、烘道组件、冷凝器组件和气管,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器壳体,气管的一端与冷凝器壳体连通,气管的另一端与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空间连通,冷凝器壳体具有进水口,沿冷凝器壳体的高度方向,进水口位于排水口和排气口之间,出气管与进水口位于冷凝器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申请号为CN20192171483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衣物护理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室、第一入口、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设置于冷凝器一端,以接收湿热空气,湿热空气在所述冷凝室内冷凝后形成干燥空气,所述第一出口设置于冷凝室另一端,以排出干燥空气;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凝室侧壁上的风门,用于排出部分湿热空气。还包括设置在冷凝室上部的第二入口,冷凝用水由所述第二入口进入,在冷凝室内与湿热空气接触,从而使湿热空气冷凝,干燥空气从空气出口排出,从而通过水冷的方式提高冷凝效率。
上述专利文献中,在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中,作为冷媒的水均为通过一进水管进入冷凝空间,这就会使水进入冷凝空间后流动方向较为单一,冷凝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组件,通过在冷凝室的外壁上设置冷媒导管,同时将冷媒导管倾斜设置,因此,冷媒导管与冷凝器盖体的内壁面形成椭圆形结构的截交线,使冷媒在进入冷凝室的同时就完成了冷媒的第一次流动分配,提高冷媒对湿热空气的冷凝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上述的冷凝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组件,包括用于将湿热空气冷凝为干冷空气的冷凝室;
所述冷凝室的外壁上设置有向所述冷凝室输入冷媒的冷媒导管,所述冷凝室的内壁面与所述冷媒导管的截交线为椭圆形,所述截交线限定的区域构成所述冷凝室的冷媒入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凝器本体和冷凝器盖体,所述冷凝器本体和所述冷凝器盖体扣合连接形成所述冷凝室;
所述冷媒导管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盖体的外壁上,且所述冷媒导管的轴线沿横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截交线的长轴与短轴的比例范围为4:1~6:1。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盖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出于内壁面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截交线的长轴的延长线具有交点。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为圆弧状结构,所述导向板的凸面朝向所述冷媒入口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盖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冷媒再分配器,所述导向板上冷媒脱离的一端的切线与所述冷媒再分配器的入口覆盖的范围具有交点;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截交线的长轴的延长线之间的交点位于圆弧状导向板的拐点的上游。
进一步的,所述冷媒再分配器包括圆弧形板,所述圆弧形板凸出于所述冷凝器盖体的内壁面,所述圆弧形板的凹面朝向所述冷媒入口的一侧;
所述圆弧形板的凹口构成所述冷媒再分配器的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形板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径向延伸的贯穿间隙,所述贯穿间隙高于所述圆弧形板的最低位。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盖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凝器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凝室的外壁上设置冷媒导管,同时将冷媒导管倾斜设置,因此,冷媒导管与冷凝室的内壁面形成椭圆形结构的截交线,使冷媒在进入冷凝室时不是以单一的流动方向进入,而是在椭圆面上形成分散的流动方向,因此,冷媒在进入的同时就完成了第一次流动分配,提高冷媒与湿热空气的热质交换速率,进而提高冷媒对湿热空气的冷凝效率,从而提高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D-D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盖体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结构的左视图;
图6是图4中结构的右视图;
图7是图4中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9是图8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烘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加热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导风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结构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0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图13中未安装烘道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衣物处理筒;11、螺钉柱;
20、加热器组件;21、烘道体;211、烘道上壳;212、烘道下壳部;213、第一紧固结构;214、第一定位结构;216、第一下密封槽;217、第一连接结构;218、第二连接结构;219、安装口;22、导风通道;221、部分折边;222、剩余折边;223、密封垫安装槽;224、第二紧固结构;225、第二定位结构;226、第二下密封槽;227、第三连接结构;23、密封垫;24、加热装置;241、加热管;242、接线端子;25、风机;26、风机上壳;261、风机下壳部;262、安装孔;27、密封件;271、凸柱;
30、冷凝器组件;31、冷凝器本体;32、冷凝器盖体;321、加强筋;33、冷媒导管;34、截交线;35、冷媒入口;36、导向板;37、第一圆弧形板;371、贯穿间隙;38、第二圆弧形板;39、第三圆弧形板。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其中,冷凝器组件30包括用于将湿热空气冷凝为干冷空气的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外壁上设置有向所述冷凝室输入冷媒的冷媒导管33,所述冷凝室的内壁面与所述冷媒导管33的截交线34为椭圆形,所述截交线34限定的区域构成所述冷凝室的冷媒入口35。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衣物处理筒10和加热器组件20。冷凝室还包括接收湿热空气的空气入口和排出空气的空气出口。空气入口与衣物处理设备的衣物处理筒10连通,空气出口与加热器组件20的风机25入口连通。加热器组件20包括风道管路,风道管路内设置风机25和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器。
衣物处理设备在烘干衣物时,衣物处理筒10内的湿热空气经过空气入口进入冷凝器组件30的冷凝室,冷媒通过冷媒入口35进入冷凝室。湿热空气在冷媒的冷凝作用后形成干冷空气,由空气出口排出,经过风道管路内的风机25的加压引导和加热器加热,从而形成用于烘干的干燥热空气进一步循环进入衣物处理筒10用于烘干衣物。
可见,在冷凝室内,冷媒与湿热空气的热质传递过程是烘干效率的决定性的因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凝室的外壁上设置冷媒导管33,同时将冷媒导管33倾斜设置,因此,冷媒导管33与冷凝室的内壁面形成椭圆形结构的截交线34,如图3所示,使冷媒在进入冷凝室时不是以单一的流动方向进入,而是在椭圆面上形成分散的流动方向,因此,冷媒在进入的同时就完成了第一次流动分配,提高冷媒与湿热空气的热质交换速率,进而提高冷媒对湿热空气的冷凝效率,从而提高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4至图7所示,冷凝器组件30包括冷凝器本体31和冷凝器盖体32,所述冷凝器本体31和所述冷凝器盖体32扣合连接形成冷凝室。冷媒导管33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盖体32的外壁上,所述冷凝器盖体32的内壁面与所述冷媒导管33的截交线34为椭圆,所述截交线34限定的区域构成所述冷凝室的冷媒入口35,且所述冷媒导管33的轴线沿横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冷媒优选为自来水,空气在自来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利用自来水作为冷媒具有来源可靠,回收简单的优点。另外,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进水组件一般设置在衣物处理筒10的下方,而且,衣物处理筒10的空气出口一般也设置在较低的位置,冷媒入口35设置在较高的位置。这样,在升力的作用下,湿热空气由下方向上方移动,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冷媒由上方向下方移动,在交叉对流的过程中,冷媒将湿热空气中的水蒸汽冷凝为冷凝水,冷凝后的空气即从冷凝室的空气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将冷媒导管33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盖体32的外壁上,且将所述冷媒导管33的轴线沿横向延伸设置,一方面便于冷媒导管33与衣物处理设备的进水组件连通,另一方面,当冷媒通过冷媒导管33进入冷凝室后可使冷媒在横向方向上充分地分散,增大冷媒由上方向下方移动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截交线34的长轴与短轴的比例范围为4:1~6:1。
详细的,截交线34的形状为椭圆形,将椭圆形的长轴与短轴的比例范围为4:1~6:1之间,使椭圆形整体呈细长型,进一步使冷媒在横向方向上充分地分散,增大冷媒由上方向下方移动的面积。
另外,椭圆形的长轴的尺寸与冷凝器盖体32横向尺寸之间的比例应在2:5~3: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引导冷媒在冷凝室内的流动方向,所述冷凝器盖体3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出于内壁面的导向板36,所述导向板36与所述截交线34的长轴的延长线具有交点。
详细的,如图6和图7所示,冷媒由椭圆形结构的冷媒入口35进入冷凝室后,虽然在椭圆形结构的作用下进行了第一次冷媒分配,但是,如果冷媒的进入速度较大时,大量冷媒会沿着椭圆形结构的长轴方向运动,这不利于冷媒的分散。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冷媒入口35下游方向上设置导向板36,当冷媒沿着椭圆形结构的长轴方向流动时,即会冲击导向板36,在导向板36的阻挡作用下,改变冷媒的流动方向,实现第二次冷媒分配。
导向板36可以是平板结构,平板结构的导向板36对冷媒具有反射作用,进而改变冷媒的流动方向。
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导向板36为圆弧状结构,所述导向板36的凸面朝向所述冷媒入口35的一侧,凸面结构的导向板36对冷媒具有发散作用,进一步增强冷媒与湿热空气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冷凝器盖体3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冷媒再分配器,所述导向板36上冷媒脱离的一端的切线与所述冷媒再分配器的入口覆盖的范围具有交点。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导向板36与所述截交线34的长轴的延长线之间的交点位于圆弧状导向板36的拐点的上游。
详细的,为进一步增强冷媒对湿热空气的冷凝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冷凝器盖体32的内侧壁上设置能够进行第三次冷媒分配的冷媒再分配器。冷媒在导向板36的作用下发散流向冷凝室的各个方向,但是仍然有部分冷媒会在导向板36的作用下沿着冷凝器盖体32的内侧壁流动。因此,为了使这一部分冷媒能够充分覆盖冷凝器盖体32的内侧壁,在导向板36的下游方向上设置冷媒再分配器。
需要注意的是,导向板36上冷媒脱离的一端的切线应落入冷媒再分配器的入口,才能将这部分冷媒进行再次分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冷媒再分配器包括圆弧形板,所述圆弧形板凸出于冷凝器盖体32的内壁面,所述圆弧形板的凹面朝向所述冷媒入口35的一侧;所述圆弧形板的凹口构成所述冷媒再分配器的入口,所述圆弧形板的两侧构成所述冷媒再分配器的出口。
详细的,圆弧形板的凹面朝向所述冷媒入口35的一侧,使顺着导向板36流下的冷媒落在圆弧形板的凹面上,在圆弧形板的阻挡作用下,改变冷媒的流动方向,实现第三次冷媒分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弧形板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径向延伸的贯穿间隙371,所述贯穿间隙371高于所述圆弧形板的最低位。
详细的,至少两个贯穿间隙371将圆弧形板至少分隔为第一圆弧形板37、第二圆弧形板38和第三圆弧形板39,第一圆弧形板37、第二圆弧形板38和第三圆弧形板39呈合抱状结构,顺着导向板36流下的冷媒落在第一圆弧形板37、第二圆弧形板38和第三圆弧形板39的凹面上,在第一圆弧形板37、第二圆弧形板38和第三圆弧形板39的分散作用下,改变冷媒的流动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冷凝室内温度梯度较大引起冷凝器盖体32的变形,在所述冷凝器盖体32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321。
详细的,加强筋321包括横向加强筋321、纵向加强筋321和弧状加强筋321,各个加强筋321在冷凝器盖体32的外壁面上交叉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衣物处理筒10包括外筒和内筒,冷凝器本体31与外筒一体成型,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优选为滚筒洗干一体机,更优选地为壁挂式洗干一体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风道管路包括用于安装风机25的风机25外壳、用于安装加热器的烘道体21以及设置在外筒前侧与内筒连通的导风通道22。
详细的,风机25外壳包括扣合连接的风机下壳部261和风机上壳26,烘道体21包括扣合连接的烘道下壳部212和烘道上壳211,其中风机下壳部261与烘道下壳部212一体成型。
具体的,如图1所示,风机25外壳的出风口与烘道体21的进风口连接,用于将空气导入烘道体21内被加热装置24加热升温。冷凝组件排出的空气在烘道体21内被加热升温后由导风通道22导入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衣物处理筒10内去除衣物内的水分,达到烘干衣物的目的。
可见,风机25外壳与烘道体21之间的密封性能直接影响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效率。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风机上壳26与烘道上壳211之间设置密封件27,使风机上壳26与烘道上壳211之间形成密封连接的关系,保证风机25外壳与烘道体21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空气泄漏,进而提高烘干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密封件27包括本体和由所述本体的表面凸出的凸柱271;所述烘道上壳211和/或所述风机上壳26设置有安装孔262;所述本体夹设在所述烘道上壳211与所述风机上壳26之间,所述凸柱271嵌设在所述安装孔262内。
详细的,烘道上壳211与风机上壳26至少在连接处的形状、尺寸应相互匹配,使得烘道上壳211与风机上壳26能够完成装配。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密封件27的本体的形状以及尺寸也与烘道上壳211与风机上壳26在连接处的形状、尺寸相匹配。
如图15所示,例如,密封件27的本体为片状结构的密封条,在装配烘道上壳211和风机上壳26时,可首先将烘道上壳211与下壳体固定连接,再将密封件27垫在烘道上壳211与风机上壳26的连接处,最后将风机上壳26与下壳体固定连接,这样,密封件27就被压紧在烘道上壳211与风机上壳26之间。进一步的,密封件27可以是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
而且,密封件27本体的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突出于表面的凸柱271,烘道上壳211和/或风机上壳26上还设置有安装孔262,在将密封件27垫在烘道上壳211与风机上壳26的连接处时,将凸柱271对应塞入安装孔262内,在将风机上壳26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时,也将安装孔262对准凸柱271,使密封件27就被压紧在烘道上壳211与风机上壳26之间得同时凸柱271又被固定在安装孔262内,可防止密封件27滑脱,进一步增强了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安装孔262可以是由风机上壳26的外壁向外凸出的具有通孔的安装柱,通孔即构成所述的安装孔26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部件的装配顺序可按照实际情况调整。
上述下壳体、烘道上壳211以及风机上壳26可部分为钣金件或者全部为钣金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道上壳211和/或所述风机上壳26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本体的凹槽。凹槽可进一步对密封件27本体起限位作用,防止密封件27滑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道体2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安装口219,该安装口219可由分别设置在烘道上壳211和烘道下壳部212的拗口共同形成。而且,加热装置24包括加热管241和设置于所述加热管241端部的接线端子242,所述加热管241安装在所述烘道体21的气流通道内,所述加热管24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烘道体21内的气流方向相一致,所述接线端子242安装在所述安装口219内。优选的,所述加热管241包括若干与所述烘道体21内气流方向相一致的延伸段,除与所述接线端子242连接的延伸段外,各延伸段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延伸段之间连接有弯折部。
上述方案中,将用于安装接线端子242的安装口219与出风口相对设置,而且令加热管241的延伸方向与烘道体21内气流方向一致,可减少盘旋状结构加热管241的弯头数量,进而减小弯头对气流的影响,降低气流在烘道体21内的流动损失,达到提高烘干效率的目的。
另外,由于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整体尺寸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安装结构将加热管241呈前后方向设置,最大限度的利用烘道体21的通道空间,加大加热管241面积,提高烘干率。
此外,在烘道体21靠近出风口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加热管241端部固定结构,通过将固定结构与烘道体21紧固连接实现对加热管241的固定,提供加热管241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固定结构可以是金属片,具体可以为铜片、不锈钢片等。
进一步的,风机25外壳中设置风机25,使风机25外壳成为向所述烘道体21内输送气流的管路,为了进一步增大加热管241的尺寸,本实用新型限定所述风机25外壳内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烘道体21内的进风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使用于设置加热管241的烘道体21的出风口能够设置在衣物处理筒10的前侧,而安装接线端子242的安装口219能够设置在衣物处理筒10的后侧,因此,烘道体21可以由前向后铺设置在衣物处理筒10的上方,这大大增大了烘道体21的通道空间,进而可以使加热管241的延伸部尽量长,减少弯折部的数量。
上述方案中,将烘道下壳部212和风机25下壳一体成型为下壳体,可减少装配工序,但是,烘道上壳211与风机上壳26并不设置为一体成型,这样,当加热管241或风机25出现故障时,可单独打开烘道上壳211或者风机上壳26进行维修、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烘道下壳部212的外壁在所述出风口处呈平面结构,所述烘道上壳211在所述出风口处呈曲面结构。所述导风通道22在进风口的端部设有向外翻折的折边。所述烘道下壳部212的外壁面与所述导风通道22的部分折边221表明密封连接,所述烘道上壳211的端部与所述导风通道22的剩余折边222端面密封连接。
详细的,如图9和图11所示,以烘道体21设置在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衣物处理筒10的上方为例说明,烘道上壳211的曲面结构为由平面向下弯曲形成。烘道下壳部212的外壁面在出风口处呈平面结构,换言之,烘道下壳部212的侧壁并不向下弯曲。也就是说,烘道体21的出风口不设置弯头结构。
设置在导风通道22进风口一端的折边由进风口的端部向外翻折形成。一部分折边221用于与烘道下壳部212连接,另一部分折边221用于与烘道上壳211的端部连接。
具体的方案中,导风通道22包括首尾顺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宽度。当导风通道22与衣物处理筒10连接时,第二侧壁靠近衣物处理筒10,而第四侧壁远离衣物处理筒10。
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均向外翻折形成有折边,因此,第二侧壁对应的折边为所述部分折边221,与烘道下壳部212连接。第一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对应的折边为所述剩余折边222,与烘道上壳211连接。
当烘道体21与导风通道22装配时,首先将烘道下壳部212与导风通道22的部分折边221密封连接,然后将烘道上壳211与导风通道22的剩余折边222密封连接后,再将烘道上壳211与烘道下壳部212扣合连接。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烘道体21设置为分体结构的烘道上壳211和烘道下壳部212,并将烘道上壳211和烘道下壳部212分别与导风通道22的进风口连接,形成部分表面密封连接、部分端面密封连接的结构,简化了烘道体21与烘干风道的连接结构,方便安装。同时,使烘道体21的出风口不必设计为近乎90°的弯头,降低了烘道体21的加工难度,从而提高烘道体21产品的合格率,达到降低衣物处理设备成本的目的,整体上提高了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烘道体21的结构以及与导风通道22之间的连接方式实质上是烘道下壳部212的外壁面与导风通道22的部分折边221形成表面密封连接,烘道上壳211与烘道下壳部212以及导风通道22的所述剩余折边222扣合连接。
另外,通过上述连接结构,也可使烘道体21与导风通道22之间的密封性能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和图13所示,第二侧壁翻折形成的部分折边221的表面所在的平面低于其余侧壁翻折形成的剩余折边222的表面所在的平面,形成安装烘道下壳部212出风口部位的安装空间。所述烘道下壳部212包括底壁和侧壁,烘道下壳部212的底壁与第二侧壁的折边连接后,使烘道下壳部212的出风口处的侧壁的上沿与第一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翻折形成的折边的表面相平齐。换言之,烘道下壳部212与烘道上壳211的扣合面应与所述剩余折边222的表面保持平齐。
上述方案可增大烘道体21与导风通道22转接处的空间,避免加热后的空气在此处形成涡流,影响进风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烘道下壳部212的外壁面与所述导风通道22的部分折边221密封连接包括如下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如图9所示,所述部分折边221的表面上设置有密封垫安装槽223,所述密封垫安装槽223内设有密封垫23,所述烘道下壳部212的外壁面与所述密封垫安装槽223共同挤压所述密封垫23。
优选的,在部分折边221的表面上设置凹陷的密封垫安装槽223,使密封垫23嵌入密封垫安装槽223内,当装配烘道下壳部212与导风通道22时,可将密封垫23安装到位后,再将烘道下壳部212与部分折边221固定连接,挤压密封垫23,同时使烘道下壳部212的扣合面与剩余折边222的表面平齐,保证烘道下壳部212与剩余折边222的安装面的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第二种方案,所述部分折边221的表面上设置有下密封垫安装槽223,所述烘道下壳部212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上密封垫安装槽223,所述下密封垫安装槽223和所述上密封垫安装槽223共同构成密封垫安装槽223,所述密封垫安装槽223内设有密封垫23。
本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的区别在于在所述部分折边221的表面和所述烘道下壳部212的外壁面上均设置用于安装密封垫23的密封垫安装槽223。当装配烘道下壳部212与导风通道22时,可将密封垫23安装到任一密封垫安装槽223后,再将烘道下壳部212与部分折边221固定连接,挤压密封垫23,同时使烘道下壳部212的扣合面与剩余折边222的表面平齐,保证烘道下壳部212与剩余折边222的安装面的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第三种方案,所述烘道下壳部212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密封垫安装槽223,所述密封垫安装槽223内设有密封垫23,所述密封垫安装槽223和所述部分折边221的表面共同挤压所述密封垫23。
本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的区别在于在所述烘道下壳部212的外壁面上均设置用于安装密封垫23的密封垫安装槽223。当装配烘道下壳部212与导风通道22时,可将密封垫23安装到密封垫安装槽223后,再将烘道下壳部212与部分折边221固定连接,挤压密封垫23,同时使烘道下壳部212的扣合面与剩余折边222的表面平齐,保证烘道下壳部212与剩余折边222的安装面的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10所示,所述烘道下壳部212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紧固结构213,所述部分折边221上设置有第二紧固结构224,所述第一紧固结构213和所述第二紧固结构224连接。
详细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烘道体21与导风通道22之间的密封性能,将密封垫23挤压后还需将烘道下壳部212与所述部分折边221用紧固件连接起来,使其相对固定,还可保证烘道下壳部212与剩余折边222的安装面的完整性。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紧固结构213为烘道下壳部212的侧壁上设置的凸出的凸耳,凸耳上设置螺钉孔。同样的,第二紧固结构224为导风通道22的折边上进一步延伸的固定板,固定板上也设置螺钉孔。当烘道下壳部212与导风通道22的部分折边221装配到位后,通过螺钉将凸耳和固定板拧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3所示,所述烘道上壳211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214,所述导风通道22的剩余折边22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225,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14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25连接。
详细的,一般情况下,烘道体21的形状并不是规则的,因此,在将烘道下壳部212与导风通道22装配时,可能出现错位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在烘道下壳部212和导风通道22上均设置定位结构,在装配时,首先通过定位结构将烘道下壳部212与导风通道22的大致位置关系确定,再进行下一步的装配工序,可保证烘道下壳部212与导风通道22装配不出现错位的情况,提高装配精度,进而提高密封性能,以避免热空气在烘道体21和导风通道22的连接部位发生泄漏,进而保证热空气的热量利用率,以提高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能效。
上述方案中的烘道上壳211、风机上壳26与下壳体以及导风通道22的所述剩余折边222扣合连接的方案有如下三种实施方案。
第一种方案,所述烘道上壳211的扣合面上沿轮廓线设置有上密封槽;所述下壳体的扣合面上沿轮廓线设置有第一下密封槽216,所述剩余折边222上沿轮廓线设置有第二下密封槽226,所述第二下密封槽226与所述第一下密封槽216共同构成与所述上密封槽相适配的下密封槽;所述上密封槽与所述下密封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方案中,如图11所示,所述烘道上壳211和风机上壳26的扣合面上设置凸筋形成上密封槽,所述下壳体的扣合面上设置凸筋形成第一下密封槽216,所述剩余折边222的表面上设置凸筋形成第二下密封槽226。其中,第一下密封槽216和第二下密封槽226共同配合形成完成的下密封槽。当装配烘道上壳211、风机上壳26与下壳体以及导风通道22时,可将密封圈先安装至上密封槽或下密封槽中的任意一个中,再将烘道上壳211、风机上壳26与下壳体和导风通道22扣合连接挤压密封体实现密封效果。
第二种方案,所述烘道上壳211、风机上壳26的扣合面上沿轮廓线设置有上密封槽;所述下壳体的扣合面和所述剩余折边222的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上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上密封槽与所述下壳体的扣合面和所述剩余折边222的表面共同压紧所述密封圈。
本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的区别是仅在所述烘道上壳211、风机上壳26的扣合面上设置上密封槽,利用所述下壳体的扣合面和所述剩余折边222的表面共同挤压密封体实现密封效果。
第三种方案,所述下壳体的扣合面和所述剩余折边222的表面上沿轮廓线设置有下密封槽;所述烘道上壳211、风机上壳26的扣合面的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下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密封槽与所述烘道上壳211、风机上壳26的扣合面共同压紧所述密封圈。
本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的区别是仅在所述下壳体的扣合面和所述剩余折边222的表面上设置下密封槽,利用所述烘道上壳211、风机上壳26的扣合面挤压密封体实现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烘道上壳211和风机上壳26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所述下壳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217;所述风机上壳26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与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衣物处理筒10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218。
上述方案中,第二连接结构218与衣物处理筒10连接紧固的同时,也对下壳体进行了挤压压紧,如果风机上壳26与下壳体之间的第一连接结构217出现松动等故障,仍然有第二连接结构218的压紧作用防止下壳体松脱。如果第二连接结构218出现松动等故障,仍然有第一连接结构217的作用,使风机25外壳的密封性不受影响。可见,本实用新型设置两种功能的连接结构可提高风机25外壳的整体可靠性、提高容错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8包括由所述风机上壳26的边缘向所述下壳体的方向翻折形成的第一翻折部和由所述第一翻折部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上设有与衣物处理筒10连接的通孔。
需要注意的是,衣物处理筒10上应设置与第二连接结构218相适配的结构。例如,当第二连接结构218上设置通孔时,衣物处理筒10上应设置螺钉柱11,通过螺钉将第二连接结构218与衣物处理筒10紧固。
优选的,第二连接结构218可由第一连接结构217引出。
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12所示,所述导风通道22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与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衣物处理筒10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227。
上述方案中,导风通道22设置在衣物处理筒10的前侧,因此,在导风通道22的外侧壁上设置用于与衣物处理筒10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227,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导风通道22与衣物处理筒10连接的稳固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组件,包括用于将湿热空气冷凝为干冷空气的冷凝室;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室的外壁上设置有向所述冷凝室输入冷媒的冷媒导管,所述冷凝室的内壁面与所述冷媒导管的截交线为椭圆形,所述截交线限定的区域构成所述冷凝室的冷媒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冷凝器本体和冷凝器盖体,所述冷凝器本体和所述冷凝器盖体扣合连接形成所述冷凝室;
所述冷媒导管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盖体的外壁上,且所述冷媒导管的轴线沿横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截交线的长轴与短轴的比例范围为4:1~6: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盖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出于内壁面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截交线的长轴的延长线具有交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板为圆弧状结构,所述导向板的凸面朝向所述冷媒入口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盖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冷媒再分配器,所述导向板上冷媒脱离的一端的切线与所述冷媒再分配器的入口覆盖的范围具有交点;
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截交线的长轴的延长线之间的交点位于圆弧状导向板的拐点的上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媒再分配器包括圆弧形板,所述圆弧形板凸出于所述冷凝器盖体的内壁面,所述圆弧形板的凹面朝向所述冷媒入口的一侧;
所述圆弧形板的凹口构成所述冷媒再分配器的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弧形板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径向延伸的贯穿间隙,所述贯穿间隙高于所述圆弧形板的最低位。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盖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
10.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冷凝器组件。
CN202120774757.1U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 Active CN215561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4757.1U CN215561395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4757.1U CN215561395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1395U true CN215561395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6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74757.1U Active CN215561395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1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4907B2 (en) Combined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CN108784606B (zh) 用于洗碗机的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15561395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
CN204880381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19141187A1 (zh) 用于洗碗机的干燥装置和洗碗机
CN215887676U (zh) 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烘干组件
CN115216948A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组件
CN210832281U (zh) 蜗壳盖及移动空调器
CN218096524U (zh) 三集一体除湿机组的排水结构及三集一体除湿机组
CN111980967B (zh) 风机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4782759U (zh)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贮水盒
CN216129855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烘干组件
CN215887656U (zh) 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通风组件及烘干组件
CN210227861U (zh) 一种电烤箱风道系统
CN209508668U (zh) 一种家电系统的风导系统
CN115216950A (zh) 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烘干组件
CN215887657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烘干组件
CN114293355A (zh) 一种干衣机排湿装置的外壳结构、排湿装置、干衣机
CN220486083U (zh) 一种排水系统及洗衣机
CN211368138U (zh)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5216943A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烘干组件
CN109537257A (zh) 一种家电系统的风导系统
CN220503496U (zh) 一种热泵洗烘一体机
CN215561329U (zh) 一种壁挂式洗衣机
CN217785472U (zh) 一种风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