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51539U - 铝塑膜、软包电池及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铝塑膜、软包电池及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51539U CN215551539U CN202120907331.9U CN202120907331U CN215551539U CN 215551539 U CN215551539 U CN 215551539U CN 202120907331 U CN202120907331 U CN 202120907331U CN 215551539 U CN215551539 U CN 2155515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uminum
- protruding
- plastic film
- edge sealing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铝塑膜、软包电池及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铝塑膜用于包裹电芯,铝塑膜包括:铝塑膜本体,铝塑膜本体包括依次层压的外层、铝层和热封层,热封层具有多条封边部;以及凸设部,凸设部沿封边部的长度方向凸设于至少一条封边部上;凸设部为热熔材料凸设部,以能够在铝塑膜本体封装时与封边部热熔相连。在铝塑膜本体进行封装时,对应的两封边部即与凸设部热熔相连,即相当于在封边部处局部增大了热封层的厚度,能够有效避免铝塑膜本体的热封层出现过熔或熔破口等情况而导致铝层与电解液接触,提高绝缘性能,可有效降低软包电池的封装绝缘不良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塑膜、软包电池及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通常包括电芯和包裹于电芯的铝塑膜,且生产过程中需对铝塑膜进行封装操作,例如对铝塑膜的各封边依次进行顶封、侧封、终封等,以使两层铝塑膜层的热封层热熔相连并形成封印。
但是,现有的软包电池,由于铝塑膜的热封层较薄,例如仅30μm-80μm,在采用封头对铝塑膜进行封装时,铝塑膜的热封层易过熔或熔破口,导致铝塑膜的中间铝层与电解液接触而出现封装绝缘不良的情况,以致软包电池不良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塑膜,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铝塑膜在封装时易因铝塑膜的铝层与电解液接触而导致封装绝缘不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铝塑膜,用于包裹电芯,铝塑膜包括:铝塑膜本体,铝塑膜本体包括依次层压的外层、铝层和热封层,热封层具有多条封边部;以及凸设部,凸设部沿封边部的长度方向凸设于至少一条封边部上;凸设部为热熔材料凸设部,以能够在铝塑膜本体封装时与封边部热熔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塑膜,通过设置铝塑膜本体和凸设部,且铝塑膜本体包括依次层压的外层、铝层和热封层,热封层具有多条封边部,在铝塑膜本体封装时,对应的两封边部即相热熔连接,同时通过凸设部沿封边部的长度方向凸设于至少一条封边部上,且凸设部为热熔材料凸设部,因此,在铝塑膜本体进行封装时,对应的两封边部即与凸设部热熔相连,即相当于在封边部处局部增大了热封层的厚度,可增大两铝层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避免铝塑膜本体的热封层出现过熔或熔破口等情况而导致铝层与电解液接触,提高绝缘性能,可有效降低软包电池的封装绝缘不良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设部具有卡合部和/或卡合配合部;其中,一铝塑膜本体上的凸设部的卡合部用于与另一铝塑膜本体上的凸设部的卡合配合部相卡合;或,同一铝塑膜本体的其中一封边部上的凸设部的卡合部用于与另一封边部上的凸设部的卡合配合部相卡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铝塑膜本体进行封装时,可使对应的两封边部的卡合部和卡合配合部相卡合,一方面,可实现两铝塑膜本体或同一铝塑膜本体对折后的对应的两封边部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防止发生错位而影响封装外观质量,另一方面,可使对应的两封边部接合更为平整,以防止两封边部凸凹不平而引起封印处贯穿。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部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凸设于凸设部上背离于封边部的一侧;卡合配合部为凹陷结构,凹陷结构凹设于凸设部上背离于封边部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应的两封边部进行封装时,通过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相卡合,可提高卡合部与卡合配合部之间卡合的稳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结构为沿凸设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凸起结构,凹陷结构为沿凸设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凹陷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凸起结构与条形凹陷结构的卡合配合,可使两者接合更为牢靠,进一步提高需进行封装的对应的两封边部之间的平整度和位置固定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部为凸设部,卡合配合部为凹进结构,凹进结构凹设于凸设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设部本身作为卡合部而与凹进结构的卡合配合部相卡合,即可实现对应的两封边部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以及接合平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部靠近于封边部的部分小于背离于封边部的部分,卡合配合部靠近于封边部的部分大于背离于封边部的部分,以使其中一封边部上的凸设部的卡合部能够与另一封边部上的凸设部的卡合配合部相嵌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合部与卡合配合部相卡合时,可防止相对脱离而导致需进行封装的两对应的封边部之间的移动,提高卡合的稳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铝塑膜本体具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凹坑,封边部位于凹坑的外围;其中一封边部为终封部,终封部上设有凸设部,终封部上的凸设部具有至少一个空置部,以在封装终封部时允许凹坑中的气体由空置部排出至凹坑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终封部进行终封时,凹坑中的气体可由空置部排出至凹坑的外部,以利于抽气,防止卡合部与卡合配合部相卡合而导致凹坑中的气体无法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设部上设有供电芯的极耳穿设的凹槽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铝塑膜包裹电芯后,电芯的极耳能够穿设凹槽结构,利于极耳与铝塑膜本体的封边部之间的连接,避免极耳处封装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软包电池包括:电芯;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铝塑膜,铝塑膜包裹于电芯。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池,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铝塑膜,可避免软包电池封装时铝塑膜的热封层过熔或熔破口而导致铝层与电解液接触,提高软包电池的封装绝缘性能,降低封装绝缘不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软包电池为上述实施例的软包电池,其中软包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软包电池,利于提高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塑膜(各凸设部上均设置卡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铝塑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塑膜(各凸设部上均设置卡合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铝塑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合部与卡合配合部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卡合部与卡合配合部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卡合部与卡合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卡合部与卡合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铝塑膜;10、铝塑膜本体;11、外层;12、铝层;13、热封层;130、封边部;20、凸设部;210、子凸设部;21、卡合部;22、卡合配合部;101、凹坑;102、冲坑;201、空置部;202、凹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条”的含义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至少一条”的含义是一条或一条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塑膜100,用于包裹电芯,以保护电芯,并可将电解液封装于铝塑膜100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其中电芯是指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层叠体;铝塑膜100包括铝塑膜本体10和凸设部20,其中:
铝塑膜本体10包括依次层压的外层11、铝层12和热封层13;外层11也称外阻层或基础层,可以由尼龙或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铝层12包括金属铝材质,铝层12可以防止外界的水汽渗入软包电池的内部而与电解液反应;热封层13可以是聚丙烯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CPP(cast polypropylene,流延聚丙烯薄膜)或PP的改性复合物,但不限于此;其中,热封层13具有多条封边部130,封边部130是指需与另一铝塑膜本体10或同一铝塑膜本体10的另一封边部130相封装连接的边,例如可以是顶封边、侧封边、终封边等,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对铝塑膜本体10进行封装时,在一种情况中,铝塑膜本体10的数量为两个,即相分离的两铝塑膜本体10相扣,且其中一铝塑膜本体10的封边部130与另一铝塑膜本体10的相对应的封边部130相封装连接,例如顶封边与顶封边相封装连接、侧封边与侧封边相封装连接、终封边与终封边相封装连接,从而形成包裹电芯的铝塑膜壳体;在另一种情况中,铝塑膜本体10的数量为一个,即由一整体的铝塑膜本体10对折或折叠而形成相对称的两半铝塑膜层,且其中一半铝塑膜层的封边部130与另一半铝塑膜层的相对应的封边部130相封装连接,从而形成包裹电芯的铝塑膜壳体;其中,可以采用热封的封装方式对铝塑膜本体10进行封装。
凸设部20沿封边部130的长度方向凸设于至少一条封边部130上,即可以是每一条封边部130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凸设部20,此时任意需相封装连接的相对应的两封边部130之间均具有两个凸设部20,也可以是仅其中某一条或多条封边部130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设部20,而允许其他某一条或多条封边部130上不设有凸设部20,此时需相封装连接的相对应的两封边部130之间可以具有两个凸设部20、仅具有一个凸设部20或不具有凸设部20;凸设部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各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可以相互连接为一体,此时也可将多个相连的凸设部20视为一个凸设部,也可以是其中多个凸设部20相互连接而允许其他至少一个凸设部20相对独立,也可以是各凸设部20均相对独立;可以理解,凸设部20即凸出设置于热封层13的封边部130上背离于铝层12的一侧,凸设部20可以与封边部130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成型而连接于封边部130;凸设部20即大致呈条状而沿封边部130的长度方向设置,可以是连续的条状的凸设部20,也可以是由多个依次排列的离散的子凸设部210组合形成的条状的凸设部20;其中,凸设部20为热熔材料凸设部,以能够在铝塑膜本体10封装时与封边部130热熔相连,凸设部20的材料可以与热封层13的材料相同,例如凸设部20可以是聚丙烯材料凸设部,但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塑膜100,通过设置铝塑膜本体10和凸设部20,且铝塑膜本体10包括依次层压的外层11、铝层12和热封层13,热封层13具有多条封边部130,在铝塑膜本体10封装时,对应的两封边部130即相热熔连接,同时通过凸设部20沿封边部130的长度方向凸设于至少一条封边部130上,且凸设部20为热熔材料凸设部,因此,在铝塑膜本体10进行封装时,对应的两封边部130即可与凸设部20热熔相连,两封边部130之间即增加了凸设部20的厚度,即相当于在封边部130处局部增大了热封层13的厚度,可增大两铝层12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避免铝塑膜本体10的热封层13出现过熔或熔破口等情况而导致铝层12与电解液接触,提高绝缘性能,可有效降低软包电池的封装绝缘不良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凸设部20的横截面(即垂直于凸设部2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可以大致呈梯形,梯形的底角为a,即凸设部20的侧边与封边部130之间形成的锐角为a,a的取值范围可以为5°至15°,例如5°、6°、7°、8°、9°、10°、12°、15°等,但不限于此。如此设置,利于相对应的两封边部130相封装连接时,凸设部20与凸设部20之间或凸设部20与封边部130之间为平面相对,利于提高对接平整度,且利于凸设部20与两封边部130之间的热熔相连结合更为牢靠。需要说明的是,凸设部20的横截面不限于梯形,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设部20的横截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长方形、圆形、半圆形等,但不限于此。可选地,凸设部20的厚度可以为热封层13厚度的1至2倍,但不限于此。
作为本实用新型发明创造过程的一部分,发明人发现,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的封装,常采用金属封头高温熔融压缩两层铝塑膜而使两层铝塑膜的热封层热熔相连,但是,由于铝塑膜质地较软,厚度较薄,在金属封头下压过程中,两层铝塑膜放置在高温金属封头上易出现凸凹不平,铝塑膜的封印位置易出现褶皱,褶皱程度过大,则易引起封印位置贯穿,导致铝塑膜的热封层的粘结力下降,且软包电池使用中电解液有漏液的风险。并且,在加热至高温后的金属封头下压过程中,铝塑膜的封边的边沿容易发生翘边,导致两层铝塑膜的封边易发生错位,以致铝塑膜对齐度不良,影响软包电池封装外观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5,凸设部20具有卡合部21和/或卡合配合部22,即同一凸设部20上可以仅具有卡合部21,可以仅具有卡合配合部22,也可以同时具有卡合部21和卡合配合部22;卡合部21是指卡合结构,例如凸出结构、凹进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卡合配合部22是指能够与卡合部21相卡合连接而相配合的卡合配合结构,例如凸出结构、凹进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其中,一铝塑膜本体1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部21用于与另一铝塑膜本体1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配合部22相卡合,此时铝塑膜本体10的数量可以具有两个,两个铝塑膜本体10可相扣合以使两个铝塑膜本体10上的封边部130一一对应;可选地,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中一铝塑膜本体10的各凸设部20上仅设置卡合部21,另一铝塑膜本体10的各凸设部20上仅设置卡合配合部22,如此,在两铝塑膜本体10进行封装时,两铝塑膜本体10的相对应的封边部130上的卡合部21即与卡合配合部22相卡合;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一铝塑膜本体10的一个或多个凸设部20上设置卡合部21、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凸设部20上设置卡合配合部22,另一铝塑膜本体10则对应设置,即一个或多个凸设部20上设置卡合配合部22、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凸设部20上设置卡合部21,此时,两铝塑膜本体10相封装时,其中一铝塑膜本体10的一个或多个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部21与另一铝塑膜本体10的相对应的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配合部22相卡合,其中一铝塑膜本体10的另外一个或多个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配合部22与另一铝塑膜本体10的相对应的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部21相卡合,即两者互补;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铝塑膜本体10的同一凸设部20上既设有卡合部21,又设有卡合配合部22;但不限于此,仅需相对应的两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相互补而能够相互卡合连接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一铝塑膜本体10的其中某一个或多个凸设部20上设有卡合部21或卡合配合部22,而允许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凸设部20上不设置卡合部21和卡合配合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铝塑膜本体10相封装时,可使相对应的两封边部130的凸设部20上的卡合部21与卡合配合部22相卡合连接,而后再进行热封,一方面,可实现两铝塑膜本体10的封边部130之间的定位,使对应的两封边部130位置相对固定,以防止发生错位而导致封装外观质量不良,提高封装对齐度,以提高软包电池封装外观质量;另一方面,可使两铝塑膜本体10的封边部130接合更为平整,以防止封边部130发生翘边而凸凹不平而导致封印位置易出现褶皱而引起封印处贯穿,进一步提高封装绝缘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除采用两个相分离的铝塑膜本体10相封装之外,还可以采用同一铝塑膜本体10进行对折或折叠而形成相对称的两半铝塑膜层而进行封装,此时,同一铝塑膜本体10上的其中一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部21用于与另一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配合部22相卡合,即铝塑膜本体10的其中一半铝塑膜层的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部21与另一半铝塑膜层的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配合部22相卡合连接,可实现两半铝塑膜层的相对应的两封边部130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和平整接合。
卡合部21与卡合配合部22的具体结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5,卡合部21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凸设于凸设部20上背离于封边部130的一侧,凸起结构可以是凸条、凸棱、凸柱、凸点等,也可以是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凸起结构;卡合配合部22为凹陷结构,凹陷结构凹设于凸设部20上背离于封边部130的一侧,凹陷结构可以是凹槽、孔、两物体之间形成的间隙或空间等,也可以是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凹陷结构。如此设置,在对应的两封边部130相封装时,通过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相卡合,可提高卡合部与卡合配合部之间卡合的稳固性,进而提高两封边部130之间接合的稳定性和平整度,并且,此时对应的两封边部130相封装时,之间即具有两个凸设部20,可提高两封边部130与凸设部20封装连接而形成的封印的厚度,提高绝缘效果。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凸起结构为沿凸设部20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凸起结构,凹陷结构为沿凸设部20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凹陷结构。如此设置,在对应的两封边部130相封装时,其中一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条形凸起结构即可嵌入另一封边部130上的条形凹陷结构而相卡合,使两凸设部20结合更为牢靠,接合更为平整,进而可进一步提高两封边部130之间位置的稳定性和接合平整度。需要说明的是,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的结构不限于此,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起结构可以是若干个凸柱或凸点,凹陷结构对应为孔或槽,两者可相嵌合。
需要说明的是,卡合部21与卡合配合部22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和图7,卡合部21为凸设部20,即凸设部20本身作为卡合部21,可以是凸设部20的全部作为卡合部21,也可以是凸设部20的部分作为卡合部21;卡合配合部22为凹进结构,凹进结构凹设于凸设部20上,凹进结构可以是凹槽、两物体之间形成的间隙或空间等;示例性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凸设部20包括多个子凸设部210,多个子凸设部210沿封边部13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子凸设部210即为卡合部21,相邻两子凸设部210之间的空间形成凹进结构而作为卡合配合部22,在相对应的两封边部130相封装时,其中一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子凸设部210即嵌入另一封边部130的两子凸设部210之间,两者相互补嵌合,从而实现两封边部130之间的接合;示例性地,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需进行封装连接的相对应的两封边部130中,其中一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为卡合部21,另一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上沿凸设部20的长度方向设有凹进结构而作为卡合配合部22,两封边部130相封装时,其中一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可嵌入另一封边部130的凹进结构中,从而实现两封边部130之间的接合。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8,卡合部21靠近于封边部130的部分小于背离于封边部130的部分,即卡合部21与封边部130之间形成有一个缩颈部位,卡合配合部22靠近于封边部130的部分大于背离于封边部130的部分,即在卡合配合部22为凹陷结构或凹进结构时,卡合配合部22靠近于封边部130的空间大于背离于封边部130的空间,以使其中一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部21能够与另一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的卡合配合部22相嵌合,避免嵌合后卡合部21与卡合配合部22相脱离而导致需进行封装的对应的两封边部130之间的相对移动,可提高卡合的稳固性。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当卡合部21为沿凸设部20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凸起结构或卡合部21为凸设部20时,卡合部21的横截面(即垂直于卡合部21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大致呈梯形,梯形的底角为b,即卡合部21的侧面与凸设部20之间形成的锐角为b,b的取值范围可以为75°至90°,例如可以是75°、77°、80°、85°、87°、88°等,但不限于此;卡合配合部22为凹陷结构或凹进结构,卡合配合部22的横截面(即垂直于卡合配合部22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大致呈梯形,梯形的底角为c,即卡合配合部22的内侧面与内底面之间形成的锐角为c,c的取值范围可以为75°至90°,例如可以是75°、77°、80°、85°、87°、88°等,但不限于此;如此设置,对应的两封边部130相封装时,其中一封边部130上的呈梯形的卡合部21即嵌入另一封边部130上的呈梯形的卡合配合部22中,且因卡合部21与卡合配合部22的横截面均为底角为75°至90°角度范围内梯形,可使卡合部21既能够较为顺畅地嵌入卡合配合部22,又可防止两者相嵌合后相脱离。
具体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当卡合部21为沿凸设部20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凸起结构或卡合部21为凸设部20时,卡合部21的横截面(即垂直于卡合部21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大致呈外周大于半圆外周的圆弧形,卡合部21靠近于封边部130的部分小于背离于封边部130的部分,卡合部21与凸设部20之间形成有缩颈部位,卡合配合部22为凹陷结构或凹进结构,卡合配合部22的横截面(即垂直于卡合配合部22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大致也呈外周大于半圆外周的圆弧形,卡合配合部22靠近于封边部130的空间大于背离于封边部130的空间,背离于封边部130的一侧即形成缩口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卡合部21为凸柱、凸起等非条状卡合部时,可以大致呈圆台状、球状、葫芦状等,且其靠近于封边部130的部分小于背离于封边部130的部分,卡合配合部22则可以是呈靠近于封边部130的空间大于背离于封边部130的空间的缩口状的孔或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卡合部21靠近于封边部130的部分和背离于封边部130的部分的大小可以大致相同,卡合配合部22靠近于封边部130的部分和背离于封边部130的部分的大小也可以大致相同,卡合部21与卡合配合部22可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而实现相卡合。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铝塑膜本体10具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凹坑101,封边部130位于凹坑101的外围;其中靠近于凹坑101的一封边部130为终封部,终封部上设有凸设部20,终封部上的凸设部20具有至少一个空置部201,以在封装终封部时允许凹坑101中的气体由空置部201排出至凹坑101的外部;具体地,空置部201可以是开设于凸设部20上的凹槽,也可以是凸设部20上不设有卡合部21和卡合配合部22而空置的部位,使得对应的两终封部上的凸设部20相卡合后于空置部201处形成有槽或缝隙,以利于气体由槽或缝隙排出。如此设置,在对终封部进行终封时,凹坑101中的气体可由空置部201排出至凹坑101的外部,以利于抽气,防止卡合部21与卡合配合部22相卡合而导致凹坑101中的气体无法排出而影响软包电池的性能。
可选地,请参阅图1和图3,铝塑膜本体10还具有用于容纳气体的冲坑102,冲坑102位于凹坑101的一侧,且冲坑102与凹坑101之间形成有终封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凸设部20上设有供电芯的极耳穿设的凹槽结构202,具体地,在电芯具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在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位于电芯的同一端时,可于一个凸设部20上设有两个凹槽结构202,以分别供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穿设,在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位于电芯的相对两端时,可于两个相对的封边部130上的凸设部20上分别设有一个凹槽结构202,以分别供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穿设。如此设置,利于铝塑膜包裹电芯后,电芯的极耳能够穿设于凹槽结构而延伸至外部,利于极耳与铝塑膜本体10的封边部130之间的连接,可防止凸设部20、极耳的极耳胶相叠而导致厚度过大而不利于封装连接,避免极耳处封装不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软包电池,软包电池包括电芯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铝塑膜100,铝塑膜100包裹于电芯,铝塑膜100的铝塑膜本体10的封边部130与铝塑膜100的凸设部20热熔相连。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铝塑膜100,因而其同样具有上述铝塑膜100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避免软包电池封装时铝塑膜的热封层过熔或熔破口而导致铝层与电解液接触,提高软包电池的封装绝缘性能,降低封装绝缘不良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软包电池为上述实施例的软包电池,其中软包电池用于为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提供电能。其中,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可以是电池模组,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中的多个软包电池;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可以是电池包,例如由多个软包电池组成的电池包,也可以是由软包电池组成电池模组并由电池模组组成的电池包;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还可以是车辆,例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软包电池可以组成电池包而设置于车辆中,也可以是多个软包电池直接设置于车辆的容置腔中;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还可以是轮船或无人机等。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软包电池,因而其同样具有上述软包电池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利于提高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铝塑膜,用于包裹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包括:
铝塑膜本体,所述铝塑膜本体包括依次层压的外层、铝层和热封层,所述热封层具有多条封边部;以及
凸设部,所述凸设部沿所述封边部的长度方向凸设于至少一条所述封边部上;所述凸设部为热熔材料凸设部,以能够在所述铝塑膜本体封装时与所述封边部热熔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设部具有卡合部和/或卡合配合部;
其中,一所述铝塑膜本体上的所述凸设部的所述卡合部用于与另一所述铝塑膜本体上的所述凸设部的所述卡合配合部相卡合;或,同一所述铝塑膜本体的其中一所述封边部上的所述凸设部的所述卡合部用于与另一所述封边部上的所述凸设部的所述卡合配合部相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为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凸设于所述凸设部上背离于所述封边部的一侧;所述卡合配合部为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凹设于所述凸设部上背离于所述封边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沿所述凸设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凸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为沿所述凸设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凹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为所述凸设部,所述卡合配合部为凹进结构,所述凹进结构凹设于所述凸设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靠近于所述封边部的部分小于背离于所述封边部的部分,所述卡合配合部靠近于所述封边部的部分大于背离于所述封边部的部分,以使其中一所述封边部上的所述凸设部的所述卡合部能够与另一所述封边部上的所述凸设部的所述卡合配合部相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本体具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凹坑,所述封边部位于所述凹坑的外围;其中一所述封边部为终封部,所述终封部上设有所述凸设部,所述终封部上的所述凸设部具有至少一个空置部,以在封装所述终封部时允许所述凹坑中的气体由所述空置部排出至所述凹坑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设部上设有供电芯的极耳穿设的凹槽结构。
9.一种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包括:
电芯;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铝塑膜,所述铝塑膜包裹于所述电芯。
10.一种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包电池,其中所述软包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07331.9U CN215551539U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铝塑膜、软包电池及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07331.9U CN215551539U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铝塑膜、软包电池及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51539U true CN215551539U (zh) | 2022-01-18 |
Family
ID=79858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07331.9U Active CN215551539U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铝塑膜、软包电池及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51539U (zh) |
-
2021
- 2021-04-28 CN CN202120907331.9U patent/CN2155515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19977B1 (ko) | 필름 외장 전지 및 필름 외장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 |
KR100708023B1 (ko) | 필름 외장 전기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3789438B2 (ja) |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 | |
EP3800690B1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KR20110109822A (ko) | 적층식 전지 | |
WO2016208238A1 (ja) |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 |
CN211088324U (zh) | 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 |
KR20220057520A (ko) | 이차 전지 | |
JP6045987B2 (ja) | 角形二次電池 | |
JP2006351361A (ja) | フィルム外装型蓄電装置 | |
CN113330628A (zh) |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0391356B (zh) | 电池 | |
JP4304304B2 (ja) |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 | |
WO2021189264A1 (zh) |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 |
JP2016171035A (ja) | ラミネート形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4558279B2 (ja) | 角形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15070167U (zh) | 新型纽扣电池 | |
CN215551539U (zh) | 铝塑膜、软包电池及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 | |
CN217468540U (zh) |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装置 | |
JP3979100B2 (ja) |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736264B2 (ja) | 二次電池 | |
CN216085209U (zh) | 软包电池、电池模组及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 | |
JP4702969B2 (ja) | 薄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 |
JP3751947B2 (ja) |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 | |
JP2015165459A (ja) | 電気化学セ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