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47797U - 一种光纤研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研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47797U
CN215547797U CN202121337343.9U CN202121337343U CN215547797U CN 215547797 U CN215547797 U CN 215547797U CN 202121337343 U CN202121337343 U CN 202121337343U CN 215547797 U CN215547797 U CN 215547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grinding
axis direction
clampi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73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波
覃坤
梁志发
史鹏飞
杨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iShen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iShen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iShen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iShen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373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47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47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47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研磨机,属于光纤研磨技术领域。光纤研磨机包括:自转机构,用于夹持待研磨的光纤,并驱动光纤绕自转机构的中心轴自转;研磨机构,包括研磨盘,研磨盘与自转机构相对设置;摆动机构,自转机构安装在摆动机构上,摆动机构用于驱动自转机构在竖直平面内绕摆动机构的中心轴摆动;Z轴驱动模组,Z轴驱动模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摆动机构,用于驱动摆动机构沿Z轴方向移动;X轴驱动模组,X轴驱动模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Z轴驱动模组,用于驱动Z轴驱动模组沿X轴方向移动,X轴方向与研磨盘的研磨面相平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研磨精度的光纤研磨机。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研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研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研磨机。
背景技术
光纤透镜是一种对光纤的端面进行加工,以制成锥形、楔形、切面、球形等透镜形状的光纤产品。从激光二极管芯片射出的激光是发散状态,需要光纤透镜进行聚焦、整形,把尽可能多的光能量收入光纤中进行传输,由于光纤透镜的高集成度、极高耦合效率及低成本,故而成为光通信/工业激光行业半导体激光器的重要组件。
目前,在光纤透镜的研磨过程中,待磨光纤始终在研磨盘的固定位置处完成研磨,该位置的磨损程度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研磨效果下降,导致研磨得到的光纤透镜的尺寸误差增大,光纤研磨机的研磨精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研磨精度的光纤研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研磨机,包括:
自转机构,用于夹持待研磨的光纤,并驱动所述光纤绕所述自转机构的中心轴自转;
研磨机构,包括研磨盘,所述研磨盘与所述自转机构相对设置,用于研磨所述光纤;
摆动机构,所述自转机构安装在所述摆动机构上,所述摆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自转机构在竖直平面内绕所述摆动机构的中心轴摆动;
Z轴驱动模组,所述Z轴驱动模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机构沿Z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光纤沿所述Z轴方向移动;
X轴驱动模组,所述X轴驱动模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Z轴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Z轴驱动模组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光纤沿所述X轴方向移动,所述X轴方向与所述研磨盘的研磨面相平行,所述X轴方向与所述Z轴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自转机构包括:
自转电机,所述自转电机安装于所述摆动机构上;
光纤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光纤;所述光纤夹持机构同轴设于所述自转电机的输出轴上。
可选地,所述光纤研磨机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件和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CCD相机;所述支撑件沿所述Z轴方向延伸;所述CCD相机在所述支撑件沿所述Z轴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可选地,所述光纤夹持机构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自转电机的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自转电机的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连接轴上均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穿线槽,所述光纤由所述连接轴的所述穿线槽引出。
可选地,所述光纤夹持机构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
滑槽,开设于所述连接轴的侧壁上;
夹持按钮,滑动设于所述滑槽内;
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夹持按钮之间设有供所述光纤穿过的间隙;
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夹持按钮始终具有靠近所述固定块移动以夹紧所述光纤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连接轴的自由端还设置穿线管,所述穿线管与所述连接轴的所述穿线槽连通,以使所述光纤由所述穿线管引出。
可选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
电动旋转平台,设置于所述Z轴驱动模组上;
L型连接板,所述L型连接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固定于所述电动旋转平台上,所述自转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自转电机的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二侧板后与所述连接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侧板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研磨机构还包括机座和设于所述机座上的研磨电机,所述研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承载台,所述研磨盘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承载台上。
可选地,所述光纤研磨机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研磨机构和所述X轴驱动模组均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研磨机将摆动机构设于Z轴驱动模组的输出端,并将自转机构安装在摆动机构上,具体实施时,Z轴驱动模组驱动摆动机构沿Z轴方向移动,直至光纤与研磨机构的研磨盘接触,摆动机构用于驱动整个自转机构摆动至一定角度或进行往复摆动,自转机构用于驱动所夹持的光纤自转进而完成研磨,整个光纤研磨机结构简单、操作也方便;同时,还设置了X轴驱动模组,X轴驱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Z轴驱动模组,用于驱动Z轴驱动模组及其上的摆动机构和自转机构整体沿X轴方向移动,进而使光纤与研磨盘上的不同区域都进行接触,有效避免研磨盘某处研磨过度导致研磨精度变差、最终光纤透镜的尺寸误差增大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光纤研磨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转电机与L型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轴及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研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自转机构;20、研磨机构;30、摆动机构;40、Z轴驱动模组;50、X轴驱动模组;60、光纤夹持机构;70、检测机构;80、安装座;90、L型连接板;100、联轴器;
11、自转电机;111、输出轴;1111、穿线槽;1112、锥形导向槽;21、研磨电机;22、研磨盘;23、承载台;24、机座;31、电动旋转平台;61、连接轴;62、穿线管;63、夹持件;631、滑槽;632、固定块;633、夹持按钮;6331、让位槽;634、弹性件;71、支撑件;72、CCD相机;73、卡块;731、安装孔;732、通槽;81、提手;91、第一侧板;92、第二侧板;921、轴承座;92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研磨机,主要用于对光纤的端面进行研磨加工。具体地,参阅图1,光纤研磨机包括自转机构10、研磨机构20、摆动机构30、Z轴驱动模组40和X轴驱动模组50;其中,自转机构10用于夹持待研磨的光纤,并驱动光纤绕自转机构10的中心轴自转;自转机构10的中心轴沿Z轴方向延伸;研磨机构20包括研磨盘22,研磨盘22与自转机构10相对设置,用于研磨光纤;摆动机构30,自转机构10安装在摆动机构30上,摆动机构30用于驱动自转机构10在竖直平面内绕摆动机构30的中心轴摆动;Z轴驱动模组4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摆动机构30,用于驱动摆动机构30沿Z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光纤沿Z轴方向移动;X轴驱动模组50,X轴驱动模组5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Z轴驱动模组40,用于驱动Z轴驱动模组40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光纤沿X轴方向移动,X轴方向与研磨盘22的研磨面相平行,X轴方向与Z轴方向垂直。
本实施例中,Z轴方向为竖直方向,X轴方向为水平方向;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根据光纤研磨机各零部件放置方位的不同,Z轴方向不局限于必须为竖直方向,X轴方向也不必须为水平方向。进一步地,摆动机构30的中心轴沿Y轴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Y轴方向也为水平方向,且与X轴方向平行;在本实施例中,Y轴方向为水平方向,且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两垂直,如此能够提高整个光纤研磨机结构的紧凑性,避免在某一方向上占用尺寸过大。
具体实施时,将摆动机构30设于Z轴驱动模组40的输出端,并将自转机构10安装在摆动机构30上,具体实施时,Z轴驱动模组40驱动摆动机构30沿Z轴方向移动,直至光纤与研磨机构20的研磨盘22接触,摆动机构30用于驱动整个自转机构10摆动至一定角度或进行往复摆动,自转机构10用于驱动所夹持的光纤自转进而完成研磨,整个光纤研磨机结构简单、操作也方便;同时,还设置了X轴驱动模组50,X轴驱动模组50的输出端连接Z轴驱动模组40,用于驱动Z轴驱动模组40及其上的摆动机构30和自转机构10整体沿X轴方向移动,进而使光纤与研磨盘22上的不同区域都进行接触,有效避免研磨盘22某处研磨过度导致研磨精度变差、最终光纤透镜的尺寸误差增大现象的发生。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X轴驱动模组50和Z轴驱动模组40均可以选用滑台气缸,但不仅限于滑台驱动件,也可为直线电机等其他直线驱动机构。
继续参阅图1,光纤研磨机还包括安装座80,研磨机构20和X轴驱动模组50均固定于安装座80上。可选地,安装座80的内部中空,以方便容纳各零部件或电器件的线缆及控制器等。进一步地,安装座80上还设置提手81,方便搬运和转移光纤研磨机。
参阅图1和图2,光纤研磨机还包括检测机构70,检测机构70也固定于安装座80上。检测机构70包括支撑件71和设于支撑件71上的CCD相机72。CCD相机72用于获取光纤端部的图像;具体操作时,待光纤研磨一端时间后,可以使光纤恢复竖直,并沿Z轴方向与研磨盘22脱离接触,CCD相机72及时获取此时光纤端部的图像,再将该图像上传至光纤研磨机的控制系统,通过图像分析获得相应的形状参数值,进而获知研磨进度和效果;进一步地,CCD相机72还可以检测光纤端面到研磨盘22的研磨面的距离,方便控制光纤在Z轴方向上的下移量。可选地,支撑件71沿Z轴方向延伸,CCD相机72在支撑件71沿Z轴方向上的位置可调,以提高检测机构70的适用性,尽可能获得清楚完整的光纤相关图像。具体可选地,CCD相机72与支撑件71通过卡块73连接,CCD相机72固定在卡块73上;卡块73上开设有安装孔731和通槽732,通槽732沿Z轴方向贯穿整个卡块73,且以卡块73的一端为始,向安装孔731延伸直至与安装孔731连通,支撑件71穿设于卡块73的安装孔731内,使得卡块73能够带着CCD相机72沿着Z轴方向滑动,实现位置调节;待CCD相机72位置确定后,采用紧固件依次穿过通槽732的两个槽壁以使卡块73卡紧在支撑件71上实现CCD相机72的固定。
参阅图1、图3和图4,自转机构10包括自转电机11和光纤夹持机构60,自转电机11安装于摆动机构30上;光纤夹持机构60用于夹持光纤;光纤夹持机构60同轴设于自转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上;进而通过自转电机11输出转动力矩,使光纤夹持机构60及其所夹持的光纤实现自转。具体地,光纤夹持机构60包括连接轴61,连接轴61与自转电机11的输出轴111连接;自转电机11的输出轴111和连接轴61上均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穿线槽1111,光纤依次穿过输出轴111和连接轴61上的穿线槽1111后,由连接轴61的穿线槽1111引出;上述在自转电机11的输出轴111和连接轴61上均设置穿线槽1111的方式实现了光纤的上料,使其跟随自转电机11的输出轴111同步转动成为可能。进一步可选地,自转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上的穿线槽1111的入口端设置有上宽下窄的锥形导向槽1112,方便光纤伸入;同样地,连接轴61上的穿线槽1111的入口端也同样设置有上宽下窄的锥形导向槽1112,这是由于两个穿线槽1111在轴与轴之间连接时可能无法精确对准,进而产生误差,导致光纤可能受阻无法顺利由输出轴111进入连接轴61,而有了锥形导向槽1112后,光纤在自转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与连接轴61的连接处能够实现顺滑穿设。继续参阅图3和图4,连接轴61的自由端还设置穿线管62,穿线管62与连接轴61的穿线槽1111连通,以使光纤由穿线管62引出;一般地,穿线管62较连接轴61的尺寸小,且其向外凸出连接轴61设置,以尽可能避免自转电机11摆动时,连接轴61与研磨盘22发生机械干涉。可选地,穿线管62为陶瓷穿线管,陶瓷制的穿线管62硬度高、制造精度也高,在光纤与研磨盘22发生摩擦时不会轻易变形,有利于提高光纤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可选地,穿线管62采用插设的方式设于连接轴61的自由端。进一步可选地,穿线管62中的管腔在入口端同样设置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以方便光纤由连接轴61的穿线槽1111进入穿线管62,而管腔的其余部分则仍保持竖直以限位光纤。
继续参阅图1、图3-5,光纤夹持机构60还包括夹持件63,夹持件63包括:滑槽631,开设于连接轴61的侧壁上;夹持按钮633,滑动设于滑槽631内;固定块632,固定于滑槽631内,固定块632与夹持按钮633之间设有供光纤穿过的间隙;弹性件634,被配置为使夹持按钮633始终具有靠近固定块632移动以夹紧光纤的趋势。夹持件63的设置能够使光纤被稳定地夹持在连接轴61上,进而在研磨时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研磨过程的顺利进行。本实施例中,滑槽631为盲槽,且夹持按钮633上开设有让位槽6331,让位槽633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第二槽壁和设于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之间的槽底,槽底上设置供光纤穿过的通孔,通孔沿夹持按钮633的按动方向延伸,以使夹持按钮633的滑动不对光纤穿过产生干涉;固定块632位于让位槽6331内,既不干涉夹持按钮633的滑动,还能够与让位槽6331的第一槽壁之间形成光纤通过的间隙。具体可选地,参阅图5,弹性件634设于夹持按钮633与滑槽631的槽底之间,且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进而使得夹持按钮633始终具有靠近固定块632运动的趋势。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634还可以设于夹持按钮633与固定块632之间,即设于让位槽6331的第二槽壁与固定块632之间,弹性件634同样也处于压缩状态,也能实现夹持按钮633向固定块632移动的趋势。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夹持按钮633、固定块632及弹性件634的实现方式还有多种,只要能够实现对光纤的夹紧即可,这里不再赘述。可选地,夹持状态下,夹持按钮633凸出连接轴61的外壁设置,以方便人员按动。
参阅图1、图3和图4,摆动机构30包括电动旋转平台31和L型连接板90,电动旋转平台31设置于Z轴驱动模组40上;L型连接板9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板91和第二侧板92,第一侧板91固定于电动旋转平台31上,自转电机11安装于第二侧板92,且自转电机11的输出轴111穿过第二侧板92后与连接轴61连接。进一步地,连接轴61与第二侧板92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连接,以提高连接轴61转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示例地,第二侧板92的底部设置轴承座921,轴承座921上设置轴承922,连接轴61穿设于轴承922的内圈。
参阅图4,自转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与连接轴61之间通过联轴器100连接,以确保自转电机11转动力矩的顺利传递。
参阅图1和图6,研磨机构20还包括机座24和设于机座24上的研磨电机21,机座24坐落于安装座80上;研磨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承载台23,研磨盘22可拆卸地安装于承载台23上;将研磨盘22与承载台23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换研磨盘22,以满足不同光纤的研磨需求。可选地,承载台23为电磁吸件,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研磨盘22的可拆卸连接。
下面以研磨球形形状的光纤透镜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光纤研磨机的具体使用方法:
步骤一:按动夹持按钮633,将光纤依次穿过自转电机11的输出轴111、连接轴61和穿线管62,然后释放夹持按钮633;
步骤二:X轴驱动模组50驱动光纤由上料位置横移至起点位置;Z轴驱动模组40驱动光纤下降至起始位置;
步骤三:检测机构70检测光纤端面距离研磨面的高度H0,Z轴驱动模组40进行调整,直至H0到达标准高度值;
步骤四:启动自转电机11和研磨盘22,摆动机构30驱动光纤做往复摆动;Z轴驱动模组40驱动光纤下降至与研磨盘22接触进行研磨;研磨过程中X轴驱动模组50驱动光纤沿X轴方向逐渐横移出研磨盘22,使光纤能够与研磨盘22各个区域都能接触,不会发生研磨盘22某处研磨过度的问题;
步骤五:光纤返回起始位置,检测机构70检测光纤端面的形状和尺寸,若合格,则光纤回到上料位置,若不合格,则重复步骤三到步骤四。
进一步地,当光纤需要打磨成锥形光纤透镜时,则在初始打磨时,步骤四中摆动机构30需驱动自转电机11保持一定角度不变,随着光纤的自转和研磨盘22的研磨,光纤端部会形成锥形形状;然后锥形形状的角度研磨好后,摆动机构30再驱动自转电机11往复摆动,得以将锥形的尖端打磨为圆角。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光纤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转机构(10),用于夹持待研磨的光纤,并驱动所述光纤绕所述自转机构(10)的中心轴自转;
研磨机构(20),包括研磨盘(22),所述研磨盘(22)与所述自转机构(10)相对设置,用于研磨所述光纤;
摆动机构(30),所述自转机构(10)安装在所述摆动机构(30)上,所述摆动机构(30)用于驱动所述自转机构(10)在竖直平面内绕所述摆动机构(30)的中心轴摆动;
Z轴驱动模组(40),所述Z轴驱动模组(4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机构(30),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机构(30)沿Z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光纤沿所述Z轴方向移动;
X轴驱动模组(50),所述X轴驱动模组(5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Z轴驱动模组(40),用于驱动所述Z轴驱动模组(40)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光纤沿所述X轴方向移动,所述X轴方向与所述研磨盘(22)的研磨面相平行,所述X轴方向与所述Z轴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机构(10)包括:
自转电机(11),所述自转电机(11)安装于所述摆动机构(30)上;
光纤夹持机构(60),用于夹持所述光纤;所述光纤夹持机构(60)同轴设于所述自转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研磨机还包括检测机构(70),所述检测机构(70)包括支撑件(71)和设于所述支撑件(71)上的CCD相机(72);所述支撑件(71)沿所述Z轴方向延伸;所述CCD相机(72)在所述支撑件(71)沿所述Z轴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夹持机构(60)包括连接轴(61),所述连接轴(61)与所述自转电机(11)的所述输出轴(111)连接;所述自转电机(11)的所述输出轴(111)和所述连接轴(61)上均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穿线槽(1111),所述光纤由所述连接轴(61)的所述穿线槽(1111)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夹持机构(60)还包括夹持件(63),所述夹持件(63)包括:
滑槽(631),开设于所述连接轴(61)的侧壁上;
夹持按钮(633),滑动设于所述滑槽(631)内;
固定块(632),固定于所述滑槽(631)内,所述固定块(632)与所述夹持按钮(633)之间设有供所述光纤穿过的间隙;
弹性件(634),被配置为使所述夹持按钮(633)始终具有靠近所述固定块(632)移动以夹紧所述光纤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61)的自由端还设置穿线管(62),所述穿线管(62)与所述连接轴(61)的所述穿线槽(1111)连通,以使所述光纤由所述穿线管(62)引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30)包括:
电动旋转平台(31),设置于所述Z轴驱动模组(40)上;
L型连接板(90),所述L型连接板(9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板(91)和第二侧板(92),所述第一侧板(91)固定于所述电动旋转平台(31)上,所述自转电机(11)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板(92),且所述自转电机(11)的所述输出轴(111)穿过所述第二侧板(92)后与所述连接轴(6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61)与所述第二侧板(92)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构(20)还包括机座(24)和设于所述机座(24)上的研磨电机(21),所述研磨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承载台(23),所述研磨盘(2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承载台(2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研磨机还包括安装座(80),所述研磨机构(20)和所述X轴驱动模组(50)均固定于所述安装座(80)上。
CN202121337343.9U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光纤研磨机 Active CN215547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7343.9U CN215547797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光纤研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7343.9U CN215547797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光纤研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47797U true CN215547797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17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7343.9U Active CN215547797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光纤研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477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3413A (zh) * 2022-01-28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研磨装置
CN117067094A (zh) * 2023-09-18 2023-11-17 深圳市纽飞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裸纤研磨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3413A (zh) * 2022-01-28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研磨装置
CN114523413B (zh) * 2022-01-28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研磨装置
CN117067094A (zh) * 2023-09-18 2023-11-17 深圳市纽飞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裸纤研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47797U (zh) 一种光纤研磨机
US6520843B1 (en) High planarity 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EP1710047A3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ligning a surface of an active retainer ring with a wafer surface during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US20040048550A1 (en) Modular method for 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CN110293480A (zh) 磨削装置
US6629874B1 (en) Feature height measurement during CMP
US6945860B2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machining of optical connector end
US6736702B2 (en) End face polishing machine
US6976901B1 (en) In situ feature height measurement
WO2018016966A1 (en) Apparatus for cutting, polishing and processing of gemstones
US8128459B2 (en) Polishing holder for workpiece end surface
EP0678359A1 (en) Polisher
CN1093942C (zh) 光导基片端平行度调节设备
US6514129B1 (en) Multi-action 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
WO2002060643A9 (en) Spherical drive assembly for 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US7597034B2 (en) Machining method employing oblique workpiece spindle
CN214771113U (zh) 一种光纤研磨装置
CN112223010A (zh)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打磨加工的打磨机固定机构
WO2020161637A1 (en) A gemstone polishing robot
CN116141177A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用石英环台阶抛光装置
CN206605367U (zh) 一种光纤端面研磨检验装置
CN212682805U (zh) 一种柱塞打标检测机
KR20200062421A (ko) 리테이너 링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기판 처리 장치
JP7147249B2 (ja) 搬送装置
KR20130121374A (ko) 잉곳의 스윙 중심축의 정렬이 용이하도록 구조가 개선된 잉곳 스윙방식의 와이어 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