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47212U - 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47212U
CN215547212U CN202122420477.3U CN202122420477U CN215547212U CN 215547212 U CN215547212 U CN 215547212U CN 202122420477 U CN202122420477 U CN 202122420477U CN 215547212 U CN215547212 U CN 215547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base
heat
dissipation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204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zhou Hangyu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zhou Hangyu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zhou Hangyu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ozhou Hangyu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204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47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47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47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加工腔内的内冷件,壳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内冷件通过循环水泵与底座连通,底座内开设有冷却腔,冷却腔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开口,开口内嵌设安装有冷却件,内冷件内至少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侧壁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鳍板,第一散热鳍板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冷却管的安装孔,由第一散热鳍板和冷却管共同对加工腔内温度进行吸收,起到对加工腔散热的目的,冷却液通过出水口进入冷却件进行降温冷却,通过循环水泵将冷却件中冷却后的冷却液送入冷却管,实现对加工腔的循环冷却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加工中心是一种带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多功能数控机床,主要适用于加工板类、盘类、模具及小型壳体类复杂零件,加工中心在进行工件加工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加工腔温度升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现在的加工中心通过在壳体开设散热孔的方式进行散热,同时,加工中心在加工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噪音通过散热孔传出,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加工腔内的内冷件,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内冷件通过循环水泵与所述底座连通;
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嵌设安装有冷却件,所述冷却件至少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鳍板,所述第二散热鳍板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嵌设安装有散热风扇;
所述内冷件内至少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侧壁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鳍板,所述第一散热鳍板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冷却管的安装孔,所述冷却管一端管道连接有汇流顶座,所述汇流顶座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冷却管另一端管道连接有汇流底座,所述汇流底座下方设置有出水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顶部表面上嵌设安装有汇流顶座,所述加工腔内腔下表面嵌设安装有汇流底座,所述汇流底座通过出水口与所述冷却腔连通,所述壳体上安装有用于密封所述加工腔的柜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冷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内冷件通过安装板对称安装在所述加工腔内壁两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汇流顶座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冷却管通过所述空腔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第一散热鳍板等距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侧壁表面,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鳍板之间预留有间隙。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件通过所述固定板嵌设安装在所述开口内,所述固定板一侧所述第二散热鳍板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固定板另一侧所述第二散热鳍板设置在所述底座外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水泵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腔连通,所述循环水泵出水端设置有提升管,所述提升管通过分流管与所述内冷件管道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管呈U型结构设计,所述冷却管贯穿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鳍板上,所述冷却管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冷却管一端均通过汇流顶座与所述进水口连通,若干所述冷却管另一端均通过汇流底座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中,加工腔内设置有内冷件,由第一散热鳍板和冷却管共同对加工腔内温度进行吸收,起到对加工腔散热的目的,冷却液通过出水口进入冷却件进行降温冷却,通过循环水泵将冷却件中冷却后的冷却液送入冷却管,实现对加工腔的循环冷却散热。
2、该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中,内冷件安装在加工腔内部,通过冷却液的热传导对加工腔进行散热降温,避免了在壳体上开设散热孔降温,导致壳体密封性不佳,隔音降噪能力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循环水泵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冷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散热鳍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壳体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壳体;101、加工腔;102、柜门;
2、底座;201、冷却腔;202、开口;
3、内冷件;
301、第一散热鳍板;3011、安装孔;
302、冷却管;3021、进水口;3022、出水口;303、汇流顶座;304、汇流底座;305、安装板;
4、冷却件;401、固定板;402、第二散热鳍板;403、安装凹槽;404、散热风扇;
5、循环水泵;501、提升管;502、分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加工腔101内的内冷件3,壳体1底部设置有底座2,内冷件3通过循环水泵5与底座2连通;
底座2内开设有冷却腔201,冷却腔201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开口202,开口202内嵌设安装有冷却件4,冷却件4至少包括固定板401,固定板40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鳍板402,若干第二散热鳍板402等距安装在固定板401侧壁表面,两个第二散热鳍板402之间预留有空隙,空隙用于增加第二散热鳍板402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热能传递效率,第二散热鳍板402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403,安装凹槽403嵌设安装有散热风扇404;
内冷件3内至少包括安装板305,安装板305侧壁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鳍板301,第一散热鳍板30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冷却管302的安装孔3011,冷却管302一端管道连接有汇流顶座303,汇流顶座303上方设置有进水口3021,冷却管302另一端管道连接有汇流底座304,汇流底座304下方设置有出水口3022。
为了满足内冷件3与循环水泵5和冷却件4之间的连通,壳体1顶部表面上嵌设安装有汇流顶座303,加工腔101内腔下表面嵌设安装有汇流底座304,汇流底座304通过出水口3022与冷却腔201连通,壳体1上安装有用于密封加工腔101的柜门102,壳体1在进行工件加工时,关闭柜门102,加工腔101为密闭隔离空间,可有效减轻工件加工时的产生噪音传递到外界环境中,优选的,壳体1采用一体化密封结构设计,加工腔101内壁采用聚酯纤维材质,具有吸音、环保、阻燃、隔热、防潮、稳定性好、抗冲击能力好、等优点,通过柜门102在加工件工时间实现密封隔音,有效提高了壳体1的降噪效果。
为了提高内冷件3对加工腔101的降温效果,内冷件3设置有两个,两个内冷件3通过安装板305对称安装在加工腔101内壁两侧,通过两个内冷件3用于提高对加工腔101内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顶座303内开设有空腔,冷却管302通过空腔与进水口3021连通,保障冷却液体通过进水口3021流入汇流顶座303内,由汇流顶座303分流至冷却管302内。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内冷件3的冷却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若干第一散热鳍板301等距安装在安装板305侧壁表面,两个第一散热鳍板301之间预留有间隙,间隙用于增加第一散热鳍板301与加工腔101的接触面积,增加冷却效率。
具体的为了实现通过冷却件4对冷却腔201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降温,冷却件4通过固定板401嵌设安装在开口202内,固定板401一侧第二散热鳍板402设置在冷却腔201内,固定板401另一侧第二散热鳍板402设置在底座2外侧,通过热传导将冷却腔201内的热能由冷却件4传递到外界环境中,通过散热风扇404加速冷却件4的散热。
为了实现循环水泵5将冷却腔201内的冷却液送入内冷件3内,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流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水泵5进水端通过管道与冷却腔201连通,循环水泵5出水端设置有提升管501,提升管501通过分流管502与内冷件3管道连接,通过循环水泵5实现冷却腔201与内冷件3内的冷却液的循环流通,优选的,冷却腔201侧壁上开设有注液口,注液口用于排放或注水。
为了提高内冷件3的冷却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管302呈U型结构设计,冷却管302贯穿安装在第一散热鳍板301上,冷却管302的U型结构用于增加与第一散热鳍板301的接触面积,增加冷却液在加工腔101内的流动时间,进而提高冷却效率,冷却管302设置有若干,若干冷却管302一端均通过汇流顶座303与进水口3021连通,若干冷却管302另一端均通过汇流底座304与出水口3022连通,通过在第一散热鳍板301上安装多个冷却管302,进一步提高内冷件3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当加工中心进行工件加工作业时,由注液口向冷却腔201内注满冷却液,关闭柜门102,同时给循环水泵5供电,循环水泵5运行,循环水泵5通过提升管501将冷却腔201内的冷却液送入冷却管302内,由冷却管302对第一散热鳍板301和加工腔101进行冷却降温,对工件加工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实现了对加工腔101降温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的,冷却管302内吸收了加工腔101热能的冷却液由出水口3022送入冷却腔201,冷却件4通过安装在冷却腔201内一侧的第二散热鳍板402将热能传递至底座2外,对冷却腔201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给散热风扇404供电,通过散热风扇404加速冷却件4的散热能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加工腔(101)内的内冷件(3),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内冷件(3)通过循环水泵(5)与所述底座(2)连通;
所述底座(2)内开设有冷却腔(201),所述冷却腔(201)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开口(202),所述开口(202)内嵌设安装有冷却件(4),所述冷却件(4)至少包括固定板(401),所述固定板(40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鳍板(402),所述第二散热鳍板(402)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403),所述安装凹槽(403)嵌设安装有散热风扇(404);
所述内冷件(3)内至少包括安装板(305),所述安装板(305)侧壁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鳍板(301),所述第一散热鳍板(30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冷却管(302)的安装孔(3011),所述冷却管(302)一端管道连接有汇流顶座(303),所述汇流顶座(303)上方设置有进水口(3021),所述冷却管(302)另一端管道连接有汇流底座(304),所述汇流底座(304)下方设置有出水口(30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表面上嵌设安装有汇流顶座(303),所述加工腔(101)内腔下表面嵌设安装有汇流底座(304),所述汇流底座(304)通过出水口(3022)与所述冷却腔(201)连通,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用于密封所述加工腔(101)的柜门(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件(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内冷件(3)通过安装板(305)对称安装在所述加工腔(101)内壁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顶座(303)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冷却管(302)通过所述空腔与所述进水口(302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散热鳍板(301)等距安装在所述安装板(305)侧壁表面,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鳍板(301)之间预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件(4)通过所述固定板(401)嵌设安装在所述开口(202)内,所述固定板(401)一侧所述第二散热鳍板(402)设置在所述冷却腔(201)内,所述固定板(401)另一侧所述第二散热鳍板(402)设置在所述底座(2)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5)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腔(201)连通,所述循环水泵(5)出水端设置有提升管(501),所述提升管(501)通过分流管(502)与所述内冷件(3)管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02)呈U型结构设计,所述冷却管(302)贯穿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鳍板(301)上,所述冷却管(302)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冷却管(302)一端均通过汇流顶座(303)与所述进水口(3021)连通,若干所述冷却管(302)另一端均通过汇流底座(304)与所述出水口(3022)连通。
CN202122420477.3U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 Active CN215547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20477.3U CN215547212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20477.3U CN215547212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47212U true CN215547212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3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20477.3U Active CN215547212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47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6635B (zh) 机箱散热结构
TWI810461B (zh) 水冷頭
TW202203740A (zh) 提高換熱效率的液冷散熱器及液冷散熱器系統
CN113993350A (zh) 一种具有空气循环机构的高效散热器
TWM591156U (zh) 高效液冷散熱系統
CN215547212U (zh) 一种加工中心的降噪散热装置
JP3103678U (ja) コンピュータの冷却装置
CN109496107B (zh) 一种强效散热型机柜结构
CN214278885U (zh) 一种计算机用散热装置
CN113727589B (zh) 水冷散热装置
CN212183990U (zh) 一种自循环冷却式服务器机柜结构
CN211427282U (zh) 一种大数据一体机的散热装置
CN211297346U (zh) 一种节能环保机柜
CN107223009A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其散热系统
CN210491501U (zh) 一种设有散热降噪装置的通信机柜
CN218334930U (zh) 一种电力机柜的独立散热机构
CN220253936U (zh) 一种高效散热自动化电气控制柜
CN219589247U (zh) 散热装置和储能设备
CN211628176U (zh) 一种带有热传递功能的全密闭式服务器
CN217718627U (zh) 一种水冷却器
CN219555508U (zh) 一种防尘型散热机柜
CN217386293U (zh) 一种服务器
CN215991789U (zh) 一种电源功率器件的散热装置
CN218998642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箱
CN112467170B (zh) 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