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42309U - 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42309U
CN215542309U CN202121488977.4U CN202121488977U CN215542309U CN 215542309 U CN215542309 U CN 215542309U CN 202121488977 U CN202121488977 U CN 202121488977U CN 215542309 U CN215542309 U CN 215542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glue
valve body
joint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89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法兵
杨洋
高苏旭
尹波涛
吴亚中
谢菩亮
杨洪亮
冯航
雍士勇
罗正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aok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aok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aok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aok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89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42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42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42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包括阀体和位于阀体内并沿阀体的轴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有轴向贯通的B胶通道;活塞杆上靠近所述混合出胶口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接头,所述活塞接头的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所述B胶通道连通的出胶孔,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活塞杆连通的A胶通道,位于所述A胶通道前端的所述阀体内壁设有接头密封圈,所述活塞接头的直径等于所述接头密封圈的内径;所述接头密封圈的前端设有内径大于所述活塞接头直径的混合腔。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塞杆的运动来控制胶液的通断情况,大大简化了截断控制元件的使用,当活塞接头与接头密封圈重合时,便能达到同时关闭A胶与B胶进液通道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阀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合进胶阀主要通过不同的截止阀对不同胶液进行流断控制,这样就需要多个控制元件的存在来保证进胶阀功能的实现,导致需要较大的空间,造成产品空间布局的浪费,尤其是在一些小型化的产品中会妨碍其余元器件的布局,并且现有的混合进胶阀密封性能难以保证,管道内胶液固化后的清洗液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合进胶阀需要多个控制元件实现胶液的流断,需要较大的空间,造成产品空间布局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包括阀体和位于阀体内并沿阀体的轴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阀体的轴向一端为B进胶口,阀体的轴向另一端为混合出胶口;所述活塞杆上设有轴向贯通的B胶通道;活塞杆上靠近所述混合出胶口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接头,所述活塞接头的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所述B胶通道连通的出胶孔,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活塞杆连通的A胶通道,位于所述A胶通道前端的所述阀体内壁设有接头密封圈,所述活塞接头的直径等于所述接头密封圈的内径;所述接头密封圈的前端设有内径大于所述活塞接头直径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混合出胶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阀身、固定于所述阀身两端的阀盖和点胶头,所述点胶头上具有连通所述混合腔的点胶通道,所述出胶口位于所述点胶通道的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阀身的内壁之间具有沿轴向分布且互不连通的进给腔和后退腔,所述阀身上设有连通所述进给腔和外部气源的第一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后退腔和外部气源的第二进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上设有挡圈,所述进给腔和后退腔分别位于所述挡圈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与所述阀身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阀身的中心具有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由前至后逐渐分为混合段、密封段、套接段和控制段,所述混合腔位于混合段,所述接头密封圈位于密封段,所述进给腔和后退腔位于控制段,所述套接段的内径等于所述活塞杆的直径,所述A胶通道连接所述套接段,且A胶通道与密封段的后端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端面处与所述活塞杆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阀身与所述点胶头的端面连接处设有下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密封段的前端,所述密封段的后端具有适于抵住接头密封圈的台阶,所述台阶的内径大于所述活塞杆的直径,且所述台阶与A胶通道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活塞杆的运动来控制胶液的通断情况,只通过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便实现胶液通断控制,大大简化了截断控制元件的使用,当活塞接头与接头密封圈重合时,便能达到关闭A胶与B胶进液通道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气路简单,能够节省空间,只有两个进气通道,工作时只要打开一个,关闭另一个即可实现压差,从而推动活塞的往复运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活塞接头、接头密封圈、A胶进料通道的尺寸与位置设计,实现了控制A胶与B胶通断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位于活塞接头外周的出胶孔喷出B胶,A胶和B胶的打通和关闭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可以应用在一种材料加色素或者固化时间长、比例要求不高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体图;
图2是图1的D-D向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阀身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活塞杆,2、阀体,201、阀身,202、阀盖,203、点胶头,2031、点胶通道,3、B进胶口,4、混合出胶口,5、B胶通道,6、活塞接头,7、出胶孔,8、A胶通道,9、接头密封圈,10、混合腔,11、进给腔,12、后退腔,13、第一进气通道,14、第二进气通道,15、挡圈,16、第一密封圈,17、第二密封圈,18、下密封圈,19、混合段,20、密封段,21、套接段,22、控制段,23、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包括阀体2和位于阀体2内并沿阀体2的轴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1;阀体2的轴向一端为B进胶口3,阀体2的轴向另一端为混合出胶口4;活塞杆1上设有轴向贯通的B胶通道5;活塞杆1上靠近混合出胶口4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接头6,活塞接头6的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B胶通道5连通的出胶孔7,阀体2上设有与活塞杆1连通的A胶通道8,位于A胶通道8前端的阀体2内壁设有接头密封圈9,活塞接头6的直径等于接头密封圈9的内径;接头密封圈9的前端设有内径大于活塞接头6直径的混合腔10,混合腔10与混合出胶口4连通。
接头密封圈9至混合腔10之间的距离即为活塞杆1的往复运动行程,当活塞杆1向后运动至活塞接头6与接头密封圈9重合时,出胶孔7被接头密封圈9堵住,B胶无法流出,同时A胶通道8和混合腔10被阻隔在活塞接头6的两端,即A胶无法流至混合腔10内,此时A胶和B胶断开;当活塞杆1向前运动至活塞接头6位于混合腔10内时,B胶通过B胶通道5和出胶孔7进入混合腔10,同时A胶通过A胶通道8和活塞杆1与接头密封圈9的径向间隙进入混合腔10,此时A胶和B胶开始进胶。
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活塞接头6外周的出胶孔7喷出B胶,当活塞接头6向下运动时,出胶孔7先从接头密封圈9漏出,此时A胶通道8仍然被活塞接头6堵住,B胶先导通,当活塞接头6完全脱离接头密封圈9时,A胶通道8也导通,先通入B胶后通入A胶,可以使出胶孔7有一定压力,避免A胶进入B胶通道5。同理,关闭出胶时,在出胶孔7与接头密封圈9接触前,A胶通道8可以先被活塞接头6堵住,即B胶延后关闭。
阀体2可以为整体式结构,为了便于拆装,阀体2包括阀身201、固定于阀身201两端的阀盖202和点胶头203,点胶头203上具有连通混合腔10的点胶通道2031,出胶口位于点胶通道2031的末端。端盖和点胶头203均与阀身201螺纹连接,如图2所示,活塞杆1的一端安装在阀盖202的轴孔处、并与阀盖202滑动连接,当阀盖202的轴孔不贯通时,B进胶口3则位于阀盖202上、并且与B胶通道5相通;当阀盖202的轴孔轴向贯通时,活塞杆1的后端外漏,B进胶口3即为B胶通道5的外端口。点胶头203直接作用于待点胶工件,因此点胶头203的端部直径较小,点胶通道2031的前端直径也较小。
活塞杆1可以通过机械推动或者气动方式实现往复运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活塞杆1与阀身201的内壁之间具有沿轴向分布且互不连通的进给腔11和后退腔12,阀身201上设有连通进给腔11和外部气源的第一进气通道13、连通后退腔12和外部气源的第二进气通道14。通过第一进气通道13和第二进气通道14实现进给腔11和后退腔12压差的变化,从而推动活塞杆1往复运动。
当开始进胶工作时,B胶从B进胶口3流入B胶通道5,A胶从A胶通道8同时流入,此时对第一进气通道13进行充气,同时打开第二进气通道14,由于压差的存在,从而推动活塞杆1向下运动,当活塞接头6运动到混合腔10时,A胶开始流入与B胶混合,最终通过点胶通道2031流出。
当进胶工作截止时,此时对第二进气通道14进行充气,同时打开第一进气通道13,由于压差的存在,从而推动活塞杆1向上运动,当活塞接头6运动到与接头密封圈9重合时,此时A胶与B胶进液通道同时关闭。
进给腔11和后退腔12由活塞杆1分隔而成,具体的,活塞杆1上设有挡圈15,进给腔11和后退腔12分别位于挡圈15的两侧。
为了保证密封效果,在两个部件的接触面处需要设置密封圈,例如,挡圈15与阀身201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6,阀体2的端面处与活塞杆1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7,阀身201与点胶头203的端面连接处设有下密封圈18,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圈16位于挡圈15的轴向中间部位,避免进给腔11和后退腔12内的气体互相泄露,阀盖202的下端面与活塞杆1之间设有一第二密封圈17,避免外部杂质进入阀身201内部,阀身201内后退腔12的下端面与活塞杆1之间设有一第二密封圈17,避免A胶进入后退腔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混合腔10、进给腔11和后退腔12通过阀身201和活塞杆1的配合形成,具体的,阀身201的中心具有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由前至后逐渐分为混合段19、密封段20、套接段21和控制段22,混合腔10位于混合段19,接头密封圈9位于密封段20,进给腔11和后退腔12位于控制段22,套接段21的内径等于活塞杆1的直径,A胶通道8连接套接段21,且A胶通道8与密封段20的后端相接。如图2和图4所示,套接段21与活塞杆1紧密接触,可以避免A胶进入后退腔12,当阀打开后,由于A胶通道8与密封段20相通,因此可以通过密封段20进入混合腔10。
密封段20的长度可以和接头密封圈9的长度相等,当阀瞬时关闭时,A胶通道8的末端完全堵住,会有少量胶水粘附在活塞杆1和阀身201的壁面之间,影响活塞杆1的再次启动,为此,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接头密封圈9安装于密封段20的前端,密封段20的后端具有适于抵住接头密封圈9的台阶23,台阶23的内径大于活塞杆1的直径,且台阶23与A胶通道8相接。当接头密封圈9与活塞接头6重合时,台阶23与活塞杆1之间仍存在一定间隙(如图3所示),该间隙可以用于存放少量的剩余A胶,只需要定期拆除活塞接头6清理即可,从而优选避免活塞杆1堵塞。
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2)和位于阀体(2)内并沿阀体(2)的轴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1);阀体(2)的轴向一端为B进胶口(3),阀体(2)的轴向另一端为混合出胶口(4);所述活塞杆(1)上设有轴向贯通的B胶通道(5);
活塞杆(1)上靠近所述混合出胶口(4)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接头(6),所述活塞接头(6)的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所述B胶通道(5)连通的出胶孔(7),所述阀体(2)上设有与所述活塞杆(1)连通的A胶通道(8),位于所述A胶通道(8)前端的所述阀体(2)内壁设有接头密封圈(9),所述活塞接头(6)的直径等于所述接头密封圈(9)的内径;所述接头密封圈(9)的前端设有内径大于所述活塞接头(6)直径的混合腔(10),所述混合腔(10)与所述混合出胶口(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包括阀身(201)、固定于所述阀身(201)两端的阀盖(202)和点胶头(203),所述点胶头(203)上具有连通所述混合腔(10)的点胶通道(2031),所述出胶口位于所述点胶通道(2031)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与所述阀身(201)的内壁之间具有沿轴向分布且互不连通的进给腔(11)和后退腔(12),所述阀身(201)上设有连通所述进给腔(11)和外部气源的第一进气通道(13)、连通所述后退腔(12)和外部气源的第二进气通道(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上设有挡圈(15),所述进给腔(11)和后退腔(12)分别位于所述挡圈(15)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15)与所述阀身(201)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身(201)的中心具有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由前至后逐渐分为混合段(19)、密封段(20)、套接段(21)和控制段(22),所述混合腔(10)位于混合段(19),所述接头密封圈(9)位于密封段(20),所述进给腔(11)和后退腔(12)位于控制段(22),所述套接段(21)的内径等于所述活塞杆(1)的直径,所述A胶通道(8)连接所述套接段(21),且A胶通道(8)与密封段(20)的后端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的端面处与所述活塞杆(1)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身(201)与所述点胶头(203)的端面连接处设有下密封圈(18)。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密封圈(9)安装于所述密封段(20)的前端,所述密封段(20)的后端具有适于抵住接头密封圈(9)的台阶(23),所述台阶(23)的内径大于所述活塞杆(1)的直径,且所述台阶(23)与A胶通道(8)相接。
CN202121488977.4U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 Active CN215542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8977.4U CN215542309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8977.4U CN215542309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42309U true CN215542309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8977.4U Active CN215542309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42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0765B (zh) 计量泵装置
CN102165161B (zh) 用于控制系统之流体供应的装置
US7614529B2 (en) Spool valve and valve seat assembly for an intermittently operable hot melt adhesive material control module
WO2018044771A1 (en) Stackable static mixing elements
KR20070012694A (ko) 저장조로부터 연소 엔진으로 연료를 공급하기 위한 장치
JP2005226641A (ja) 燃料移送装置
US3888420A (en) Positive-displacement mist lubricator
US9822771B2 (en) Compressed air driven reciprocating piston hydraulic pump
CN103842650A (zh) 流体分配系统
CN112483675A (zh) 流动控制阀和用于清洁车辆表面的系统
CN105545858B (zh) 一种气‑液增压缸专用气控阀及气‑液增压缸
CN215542309U (zh) 一种活塞杆带流道的双组分阀
CN101927227B (zh) 一种三组份阀
CN214487621U (zh) 一种数控密封点胶机用活塞式封胶阀
JP3749717B2 (ja) 往復動式流体移送ポンプ
CN102518816A (zh) 双胶混合气动施胶枪专用气动阀
JP6630936B2 (ja) 二流体ノズル
CN211756526U (zh) 一种通用接头型ab双液点胶阀
CN201026359Y (zh) 高压远近程转换喷枪及其喷头
CN202823800U (zh) 双胶同步进胶混合装置
US20210025377A1 (en) Valve unit for pumps
CN201519647U (zh) 一种三组份阀
CN216038644U (zh) 一种加油枪油路切换装置及加油枪
CN115069486B (zh) 一种胶枪结构
CN104214026B (zh) 内燃机与用于在内燃机中构建和喷射wif的wif构建和喷射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