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8090U - 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8090U
CN215538090U CN202121078550.7U CN202121078550U CN215538090U CN 215538090 U CN215538090 U CN 215538090U CN 202121078550 U CN202121078550 U CN 202121078550U CN 215538090 U CN215538090 U CN 215538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magnetic control
rewinding device
rowing machine
damp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785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富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Weilai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Weilai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Weilai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Weilai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785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8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8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8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包括主架、第一收线器、磁控阻尼轮和坐垫;所述主架设有轨道,所述坐垫滑动配合在所述轨道上;所述第一收线器和所述磁控阻尼轮分别装在主架上,所述第一收线器的拉线的外端与牵拉杆相固定;所述第一收线器通过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磁控阻尼轮相联动;所述划船器还包括第二收线器,所述第二收线器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的外端与所述坐垫相固定,所述第二收线器通过第二传动部件与所述磁控阻尼轮相联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坐垫与阻尼机构的相联动,增加了坐垫的阻尼效果训练,使得划船器的训练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Description

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
背景技术
划船器也叫划船机是一种模拟划船运动的健身器械,对腿部、腰部、上肢、胸部、背部的肌肉增强有较好的作用。划船器通常设有阻尼机构,通过对阻尼机构的调节,可以调整锻炼者的训练强度,现有技术的一种划船器是采用磁控阻尼轮作为阻尼机构。划船器还通常设有动力传导机构,动力传导机构用来连接在训练者的操作动作与磁控轮之间,训练者的操作动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牵拉式,另一种是划桨式,前者是由训练者通过牵拉拉绳而联动于阻尼机构,后者则是由训练者通过划桨动作来联动于阻尼机构,其中,通过牵拉拉绳来联动于阻尼机构的动力传导机构通常采用收线器,这种划船器是将收线器装在牵拉杆与磁控轮之间,收线器的拉绳与牵拉杆相固定,收线器与磁控轮之间则是通过皮带或链条等传导媒介传动连接,当收线器的拉绳由训练者拉出时,收线器转动,收线器转动时带动了磁控轮转动,通过调节磁控轮的阻力,可以调节训练者所需的牵拉力,当训练者停止牵拉时,拉绳由收线器收回,因此,现有技术的这种划船器只采用了一个收线器来作为动力传导机构。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划船器的坐垫通常是自由滑动在划船器的导轨上,没有与阻尼机构相联动,缺乏坐垫的阻尼效果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通过结构改进,实现了坐垫与阻尼机构的相联动,增加了坐垫的阻尼效果训练,使得划船器的训练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包括主架、第一收线器、磁控阻尼轮和坐垫;所述主架设有轨道,所述坐垫滑动配合在所述轨道上;所述第一收线器和所述磁控阻尼轮分别装在主架上,所述第一收线器的拉线的外端与牵拉杆相固定;所述第一收线器通过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磁控阻尼轮相联动;所述划船器还包括第二收线器,所述第二收线器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的外端与所述坐垫相固定,所述第二收线器通过第二传动部件与所述磁控阻尼轮相联动。
所述第一收线器和所述第二收线器分别包括转动盘和拉线盒;所述第一收线器和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盒分别通过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一收线器和所述第二收线器的转动盘相联动。
所述第一收线器的转动盘通过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磁控阻尼轮相联动;所述第二收线器的转动盘通过第二传动部件与所述磁控阻尼轮相联动。
所述磁控阻尼轮包括铝轮组合和设置在铝轮组合的两端的小转动盘,所述磁控阻尼轮的两个小转动盘通过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收线器的转动盘、所述第二收线器的转动盘相联动。
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分别为皮带。
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分别为链条。
所述第一收线器的拉线为织带结构,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为拉力绳或弹力绳。
所述第一收线器和所述第二收线器的转动盘的尺寸大于所述磁控阻尼轮的小转动盘的尺寸。
所述主架还包括机芯架,所述机芯架连接在所述轨道的前部,所述轨道呈斜向设置,所述轨道的前端位置低于所述轨道的后端位置,所述第一收线器、磁控阻尼轮和第二收线器分别装在所述机芯架上,且第一收线器、磁控阻尼轮和第二收线器呈上、中、下分布。
所述轨道的下面还装有过渡轮和套筒,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的外端端头设有挂钩,所述坐垫的底部设有钩座,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绕过对应的过渡轮和穿过对应的套筒后,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的挂钩与所述坐垫的底部的钩座钩挂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划船器上还设置第二收线器,且所述第二收线器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的外端与所述坐垫相固定,所述第二收线器通过第二传动部件与所述磁控阻尼轮相联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增加第二收线器,并利用第二收线器连接在坐垫与磁控阻尼轮之间,使得坐垫的运动也能够与磁控阻尼轮相关联,这样,当需要使得坐垫也带有阻力时,可将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的挂钩钩在坐垫的钩座上,使得坐垫的移动也带有阻力,当不需要使得坐垫带有阻力时,只需将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的挂钩从坐垫的钩座上取下即可。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包括主架1、第一收线器2、磁控阻尼轮3和坐垫4;所述主架1设有轨道11,所述坐垫4滑动配合在所述轨道11上;所述第一收线器2和所述磁控阻尼轮3分别装在主架1上,所述第一收线器2的拉线21的外端与牵拉杆51相固定;所述第一收线器2通过第一传动部件52与所述磁控阻尼轮3相联动;所述划船器还包括第二收线器6,所述第二收线器6安装在所述主架1上,所述第二收线器6的拉线61的外端与所述坐垫4相固定,所述第二收线器6通过第二传动部件53与所述磁控阻尼轮3相联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线器2包括转动盘22和拉线盒23,所述第二收线器6分别包括转动盘62和拉线盒63,所述第一收线器的拉线盒23通过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一收线器的转动盘22相联动,这样,第一收线器的拉线盒23是单向带动第一收线器的转动盘22转动,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盒63通过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二收线器的转动盘62相联动,这样,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盒63也是单向带动第二收线器的转动盘62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线器2的转动盘22通过第一传动部件52与所述磁控阻尼轮3相联动;所述第二收线器6的转动盘62通过第二传动部件53与所述磁控阻尼轮3相联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控阻尼轮3包括铝轮组合31和设置在铝轮组合31的两端的小转动盘32,所述磁控阻尼轮3的两个小转动盘32通过第一传动部件52和第二传动部件53分别与所述第一收线器2的转动盘22、所述第二收线器6的转动盘62相联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部件52和第二传动部件53分别为皮带。
当然,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也可以分别为链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线器2的拉线21为织带结构,所述第二收线器6的拉线61为拉力绳,当然,也可以是弹力绳。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线器2的转动盘22的尺寸和所述第二收线器6的转动盘62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磁控阻尼轮3的小转动盘32的尺寸。本实施例的这种结构可实现铝轮组合31的增速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架1还包括机芯架12,所述机芯架12连接在所述轨道11的前部,所述轨道11呈斜向设置,所述轨道11的前端位置低于所述轨道11的后端位置,所述第一收线器2、磁控阻尼轮3和第二收线器6分别装在所述机芯架12上,且第一收线器2、磁控阻尼轮3和第二收线器6呈上、中、下分布。
在机芯架12上还装有拉把座54,用来支撑牵拉杆51。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11的下面还装有过渡轮55和套筒56,所述第二收线器6的拉线61的外端端头设有挂钩64,所述坐垫4的底部设有钩座41,所述第二收线器6的拉线61绕过对应的过渡轮55和穿过对应的套筒56后,所述第二收线器6的拉线61的挂钩64与所述坐垫4的底部的钩座41钩挂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采用了在划船器上还设置第二收线器6,且所述第二收线器6安装在所述主架1上,所述第二收线器6的拉线61的外端与所述坐垫4相固定,所述第二收线器6通过第二传动部件53与所述磁控阻尼轮3相联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增加第二收线器6,并利用第二收线器6连接在坐垫4与磁控阻尼轮3之间,使得坐垫4的运动也能够与磁控阻尼轮3相关联,这样,当需要使得坐垫4也带有阻力时,可将第二收线器6的拉线的挂钩64钩在坐垫4的钩座41上,使得坐垫4的移动也带有阻力,当不需要使得坐垫4带有阻力时,只需将第二收线器6的拉线的挂钩64从坐垫4的钩座41上取下即可。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包括主架、第一收线器、磁控阻尼轮和坐垫;所述主架设有轨道,所述坐垫滑动配合在所述轨道上;所述第一收线器和所述磁控阻尼轮分别装在主架上,所述第一收线器的拉线的外端与牵拉杆相固定;所述第一收线器通过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磁控阻尼轮相联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划船器还包括第二收线器,所述第二收线器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的外端与所述坐垫相固定,所述第二收线器通过第二传动部件与所述磁控阻尼轮相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线器和所述第二收线器分别包括转动盘和拉线盒;所述第一收线器和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盒分别通过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一收线器和所述第二收线器的转动盘相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线器的转动盘通过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磁控阻尼轮相联动;所述第二收线器的转动盘通过第二传动部件与所述磁控阻尼轮相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阻尼轮包括铝轮组合和设置在铝轮组合的两端的小转动盘,所述磁控阻尼轮的两个小转动盘通过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收线器的转动盘、所述第二收线器的转动盘相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分别为皮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分别为链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线器的拉线为织带结构,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为拉力绳或弹力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线器和所述第二收线器的转动盘的尺寸大于所述磁控阻尼轮的小转动盘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还包括机芯架,所述机芯架连接在所述轨道的前部,所述轨道呈斜向设置,所述轨道的前端位置低于所述轨道的后端位置,所述第一收线器、磁控阻尼轮和第二收线器分别装在所述机芯架上,且第一收线器、磁控阻尼轮和第二收线器呈上、中、下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下面还装有过渡轮和套筒,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的外端端头设有挂钩,所述坐垫的底部设有钩座,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绕过对应的过渡轮和穿过对应的套筒后,所述第二收线器的拉线的挂钩与所述坐垫的底部的钩座钩挂相连接。
CN202121078550.7U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 Active CN215538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8550.7U CN215538090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8550.7U CN215538090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8090U true CN215538090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62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78550.7U Active CN215538090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8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6016B2 (en) Indoor rower
US20120100965A1 (en) Exercising
US20110082015A1 (en) Exercising
CN207605300U (zh) 一种阻力可调的组合式液阻磁阻划船器
EP3492147A1 (en) Indoor rower
GB2412605A (en) Exerciser for realistic simulation of boat rowing
CN215538090U (zh) 一种带双收线器的划船器
CN211885114U (zh) 一种体育健身用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CN213527322U (zh) 一种田径训练用韧带牵拉装置
TWM564461U (zh) Compound exercise device
CN110947154A (zh) 一种阻力装置
CN210044769U (zh) 双桨划船器
CN108939492B (zh) 一种划船器
CN108392792B (zh) 磁控训练机
CN210845130U (zh) 一种可磁控调节阻力的双桨划船器
CN214436400U (zh) 一种运用于划船机的收绳装置
CN205672440U (zh) 一种健美操训练用的踏跳器
CN211585058U (zh) 一种划船器
CN205832466U (zh) 划船运动装置
CN212880826U (zh) 一种户外磁控四肢联动训练器
CN217367021U (zh) 一种动感划船机
CN212038899U (zh) 一种涡卷旋转复位机构及划船器
CN113680001A (zh) 一种伺服轮毂绳动肌肉训练设备
CN216755301U (zh) 一种划船器
CN207342100U (zh) 运动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1000 floor 5, plant 2, No. 133, Tongji North Road, To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men Weilai sport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room 201-6, No. 1-1, Dingshan Road,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Weilai sports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