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5058U - 一种划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划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85058U
CN211585058U CN202020047539.3U CN202020047539U CN211585058U CN 211585058 U CN211585058 U CN 211585058U CN 202020047539 U CN202020047539 U CN 202020047539U CN 211585058 U CN211585058 U CN 211585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winding wheel
wheel
belt
row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75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金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BH Fitne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BH Fitne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BH Fitne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BH Fitne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475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85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85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85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划船器,其包括:第一支架;惯性轮,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架上;绕带轮,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架上,且绕带轮上沿第一方向卷绕有拉力带;单向传动机构,其传动连接于惯性轮和绕带轮之间;第一复位部件,其与绕带轮连接,用于向绕带轮施加第一复位力;牵拉拉力带时,绕带轮通过单向传动机构带动惯性轮向第一方向旋转;释放拉力带时,绕带轮在第一复位力的作用下向第二方向旋转并重新卷绕拉力带,且绕带轮与惯性轮之间空转。本申请实施例的划船器,牵拉拉力带时阻力较大,释放拉力带时,拉力带施加给用户的作用力较小,与真实划船场景较为相似,模拟效果较好,有易于提高训练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划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划船器。
背景技术
划船器又名划船机、划艇机、划艇器、赛艇器、测功仪、陆上划船器、室内划船器。划船器是以训练为目的,用来模拟水上赛艇运动的机器。室内赛艇比赛已经成为一项专业的比赛。室内划船器也通常被称为测功仪(在国外通常俗称尔格或ERGO),测量运动者在运动中消耗的力量。
划船器对腿部、腰部、上肢、胸部、背部的肌肉增强有较好的作用。每划一次,上肢、下肢、腰腹部、背部在过程中都会完成一次完整的收缩与伸展,可以达到一个全身肌肉有氧练习效果。尤其对腰腹部和上臂部脂肪较多的人群,划船器运动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塑身效果。
但现有技术中的划船器通常采用弹性体才施加负载,模拟效果较差,并且弹性体容易老化,导致弹力下降,影响训练效果。如授权公告号为 CN2073847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划船器,该划船器依靠两根弹性拉绳来提供负载,模拟效果和训练效果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划船器,使其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并能够提供较好的训练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划船器,包括:
第一支架;
惯性轮,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
绕带轮,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所述绕带轮上沿第一方向卷绕有拉力带;
单向传动机构,其传动连接于所述惯性轮和所述绕带轮之间;
第一复位部件,其与所述绕带轮连接,用于向所述绕带轮施加第一复位力;
牵拉所述拉力带时,所述绕带轮通过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惯性轮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释放所述拉力带时,所述绕带轮在所述第一复位力的作用下向第二方向旋转并重新卷绕所述拉力带,且所述绕带轮与所述惯性轮之间空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包括转轴和单向轴承,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绕带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惯性轮通过所述单向轴承连接于所述转轴上;
其中,所述转轴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单向轴承锁死,所述转轴向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单向轴承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部件包括:
绕绳轮,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上;
弹性绳,其一端与所述绕绳轮连接,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卷绕于所述绕绳轮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绕过所述第一滑轮后,沿所述第一方向绕过所述第二滑轮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阻力施加机构,所述阻力施加机构用于向所述惯性轮施加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惯性轮为导体,所述阻力施加机构包括:
磁性组件,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用于形成穿过所述惯性轮的磁场;
调节机构,其与所述磁性组件连接,用于通过调节所述磁性组件的位置来调节所述磁场的强度,以调节由洛伦兹力形成的所述阻力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组件包括:
第二支架,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靠近所述惯性轮的位置处;
至少一个磁性体,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架旋转,以改变所述磁性体在所述惯性轮的轮面上的投影面积,调节所述磁场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钢索,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钢索牵拉机构,其与所述钢索的另一端连接,用于牵拉所述钢索并带动所述第二支架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
第二复位部件,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支架施加第二复位力,以在所述钢索牵拉机构释放所述钢索时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沿所述拉力带的牵拉方向布置的导向支架,所述导向支架上滑动连接有座椅,所述导向支架上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处设置有脚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力带的自由端连接有拉把。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的划船器,在牵拉拉力带时,惯性轮向绕带轮施加负载,牵拉拉力带时阻力较大,在释放拉力带时,绕带轮与惯性轮之间空转,惯性轮不向绕带轮施加负载,拉力带施加给用户的作用力较小,与真实划船场景较为相似,模拟效果较好,有易于提高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划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划船器的一侧侧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划船器的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划船器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划船器的另一侧侧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架;2-惯性轮;3-绕带轮;4-拉力带;5-转轴;6-单向轴承; 7-绕绳轮;8-弹性绳;9-第一滑轮;10-第二滑轮;11-第二支架;12-磁性体; 13-钢索;14-钢索牵拉机构;15-第二复位部件;16-导向支架;17-座椅;18- 脚踏;19-拉把;20-绕绳槽。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申请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划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划船器包括第一支架1、惯性轮2、绕带轮3、单向传动机构及第一复位件,惯性轮2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架1上;绕带轮3也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架1上,并通过单向传动机构与惯性轮2传动连接,绕带轮3上沿第一方向卷绕有拉力带4;第一复位部件与绕带轮3连接,用于向绕带轮3施加第一复位力;牵拉拉力带4时,拉力带4从绕带轮3上拉出的同时能够带动绕带轮3向第一方向转动,同时绕带轮3能够通过单向传动机构带动惯性轮2向第一方向旋转;释放拉力带4时,绕带轮3在第一复位力的作用下向第二方向旋转并重新卷绕已经被拉出的拉力带4,并且绕带轮3与惯性轮2之间空转,惯性轮2不向绕带轮3施加负载。
采用上述结构的划船器,由惯性轮2提供负载,第一复位部件所提供的第一复位力用于在释放拉力带4时带动绕带轮3沿第二方向旋转。由于绕带轮3和惯性轮2之间通过单向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以只有在牵拉拉力带4时,绕带轮3能够带动惯性轮2转动,惯性轮2向绕带轮3施加负载,牵拉拉力带4的阻力较大,在释放拉力带4时,绕带轮3与惯性轮2 之间空转,惯性轮2不向绕带轮3施加负载,拉力带4施加给用户的作用力较小,与真实划船场景较为相似,模拟效果较好,有易于提高训练效果。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划船器的具体结构及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配合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单向传动机构可包括转轴5和单向轴承6,转轴5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架1上,绕带轮3固定连接于转轴5上,惯性轮2通过单向轴承6连接于转轴5上。例如,该第一支架1 可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可相对且具有间隙的设置在基座上,转轴5的两端可通过普通轴承分别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连接,绕带轮3和单向轴承6可同轴固定连接在转轴 5上,并且均位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惯性轮2连接在单向轴承6 上。
拉力带4带动绕带轮3向第一方向旋转时,绕带轮3能够带动转轴5 向第一方向旋转,单向轴承6锁死,惯性轮2和转轴5之间不能发生相对旋转,转轴5向第一方向旋转的同时带动惯性轮2向第一方向旋转,与此同时,惯性轮2也会通过单向轴承6、转轴5及绕带轮3向拉力带4施加负载。释放拉力带4时,转轴5在第一复位力的作用下向第二方向旋转,单向轴承6解锁,转轴5和惯性轮2之间空转,惯性轮2不向转轴5和绕带轮3施加负载。绕带轮3和惯性轮2均通过转轴5与第一架体可转动连接,通过单向轴承6实现了单向传动的目的,结构设计巧妙、简单且易于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方向可为顺时针方向,也可为逆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单向传动机构可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通过单向棘轮、单向齿轮或单向离合器等均可实现单向传动的目的,不仅限于上述结构。
第一复位部件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能够向绕带轮3施加第一复位力。在拉力带4被释放时,使绕带轮3在该第一复位力的作用下能够向第二方向旋转,并重新卷绕拉力带4即可。
配合图2、图3及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复位部件可包括绕绳轮7和弹性绳8,该绕绳轮7也固定连接于转轴5上,并能够随转轴5同步转动,弹性绳8为能够产生弹性形变并提供弹性复位力的绳索,该弹性绳8的一端与绕绳轮7连接,该弹性绳8沿第二方向卷绕于绕绳轮 7上,另一端与第一支架1固定连接。
例如,该绕绳轮7可与绕带轮3同轴固定连接于转轴5上,并分别位于惯性轮2的相对两侧。弹性绳8的一端可固定连接在绕绳的外周面上,弹性绳8沿例如顺时针方向卷绕于绕绳轮7上,弹性绳8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架1固定连接。
如此,当牵拉拉力带4时,绕带轮3带动转轴5向第一方向旋转,绕绳轮7随转轴5同步旋转并卷绕弹性绳8,使弹性绳8产生弹性形变,并通过转轴5向绕带轮3施加第一复位力。当释放拉力带4时,该弹性绳8 拉动绕绳轮7向第二方向旋转,进而通过转轴5带动绕带轮3向第二方向旋转,以重新卷绕拉力带4,为下一次牵拉动作做准备。通过弹性绳8和绕绳轮7相配合,能够将弹性绳8的拉力转化成旋转驱动力,以带动转轴 5转动,结构设计巧妙,不容易导致弹性绳8老化,使用寿命较长。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该绕绳轮7的外周面上可设有沿第二方向螺旋形布置的绕绳槽20,如图3、图4所示,弹性绳8的一端可固定连接在绕绳槽20的一端,绕绳轮7随转轴5向第一方向旋转时,弹性绳8依次卷绕在绕绳槽20内,能够避免弹性绳8杂乱缠绕而容易结成死结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复位部件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的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如图4所示,弹性绳8的另一端沿第二方向绕过第一滑轮9后,沿第一方向绕过第二滑轮10并与第一支架1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能够引导弹性绳8的布设路径,而且通过该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能够提高该第一复位部件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该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可配置为能够改变相对位置的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这样,通过改变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 10的相对位置能够调整弹性绳8的松紧度,起到张紧机构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划船器还可包括阻力施加机构,阻力施加机构用于向惯性轮2施加阻力,以调整惯性轮2的负载。提高阻力时,则惯性轮 2负载较大,需要向拉力带4施加较大的拉力才能拉动拉力带4,降低阻力时,则惯性轮2负载较小,向拉力带4施加较小的拉力就能拉动拉力带4。通过该阻力施加机构能够调整训练强度,有益于提高该划船器的易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阻力施加机构可为磁性阻力施加机构。具体的,该惯性轮2可为导体,阻力施加机构包括:磁性组件和调节机构,磁性组件活动连接于第一支架1上,用于形成穿过惯性轮2的磁场;调节机构与磁性组件连接,用于通过调节磁性组件的位置来调节穿过惯性轮2的磁场的强度,以调节由洛伦兹力形成的阻力的大小。由于惯性轮2为导体,惯性轮2沿第一方向旋转过程中能够切割磁感线,洛伦兹力方向恰好与惯性轮2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形成阻力。该磁性阻力施加机构不会对惯性轮 2造成磨损,其自身也不容易磨损,使用寿命较长,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配合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磁性组件可包括第二支架11和设置在第二支架11上的至少一个磁性体12,第二支架11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支架1上靠近惯性轮2的位置处;调节机构与第二支架11连接,能够带动第二支架11旋转,以改变磁性体12在惯性轮2的轮面上的投影面积,进而调节穿过惯性轮2的磁场的强度。例如,该第二支架11可为与惯性轮 2的半径相同的弧形支架,该弧形支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支架1 上,该弧形支架上可设置有若干永磁铁,通过调整该第二支架11的角度,就能够调整永磁铁在惯性轮2的轮面上的投影面积,进而调节穿过惯性轮 2的磁场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调节机构可包括钢索13、钢索牵拉机构14及第二复位部件15,钢索13的一端与第二支架11连接,钢索13的另一端与钢索牵拉机构14连接,钢索牵拉机构14用于牵拉钢索13并带动第二支架 11向第二方向旋转,以增加投影面积;第二复位部件15与第二支架11连接,用于向第二支架11施加第二复位力,以在钢索牵拉机构14释放钢索 13时向第一方向旋转,以缩小投影面积。具体的,该钢索牵拉机构14可包括壳体、可转动地连接在该壳体内的阻尼绕索轮以及与该阻尼绕索伦连接的旋钮,钢索13的另一端伸入到壳体内并与阻尼绕索伦连接,旋转旋钮能够带动阻尼绕索轮旋转,以卷绕钢索13或释放钢索13,从而调节第二支架11的角度。当然,该钢索牵拉机构14也可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牵拉钢索13的目的即可。该第二复位件可为例如扭簧或拉簧。该调节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划船器还可包括沿拉力带4的牵拉方向布置的导向支架16,导向支架16上滑动连接有座椅17,导向支架16上靠近第一支架1的位置处设置有脚踏18。训练时,训练人员可面向第一支架1坐于座椅17上,双脚踩踏于脚踏18上,用力牵拉拉力带4的同时,双脚用力蹬踏脚踏18,并通过臀部带动座椅17向远离第一支架1的方向滑动,双腿由弯曲状态转变成伸直状态;释放拉力带4时,双脚逐渐收力,座椅17向靠近第一支架1的方向移动,双腿由伸直状态转变成弯曲状态,从而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训练过程,通过重复上述动作就能够达到健身和训练的目的,使用舒适,且训练效果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力带4的自由端可连接有拉把19。具体的,该拉把19可为一根直杆,也可为半环形或环形结构件,或者该拉板亦可由拉力带4的自由端回折而成的环形带结构。训练人员通过该拉把19可以方便、舒适的牵拉拉力带4,有益于提高训练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划船器,在牵拉拉力带4时,惯性轮2向绕带轮3施加负载,牵拉拉力带4时阻力较大,在释放拉力带4时,绕带轮3与惯性轮2之间空转,惯性轮2不向绕带轮3施加负载,拉力带4施加给用户的作用力较小,与真实划船场景较为相似,模拟效果较好,有易于提高训练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划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
惯性轮,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
绕带轮,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所述绕带轮上沿第一方向卷绕有拉力带;
单向传动机构,其传动连接于所述惯性轮和所述绕带轮之间;
第一复位部件,其与所述绕带轮连接,用于向所述绕带轮施加第一复位力;
牵拉所述拉力带时,所述绕带轮通过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惯性轮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释放所述拉力带时,所述绕带轮在所述第一复位力的作用下向第二方向旋转并重新卷绕所述拉力带,且所述绕带轮与所述惯性轮之间空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包括转轴和单向轴承,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绕带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惯性轮通过所述单向轴承连接于所述转轴上;
其中,所述转轴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单向轴承锁死,所述转轴向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单向轴承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部件包括:
绕绳轮,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上;
弹性绳,其一端与所述绕绳轮连接,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卷绕于所述绕绳轮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绕过所述第一滑轮后,沿所述第一方向绕过所述第二滑轮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力施加机构,所述阻力施加机构用于向所述惯性轮施加阻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轮为导体,所述阻力施加机构包括:
磁性组件,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用于形成穿过所述惯性轮的磁场;
调节机构,其与所述磁性组件连接,用于通过调节所述磁性组件的位置来调节所述磁场的强度,以调节由洛伦兹力形成的所述阻力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包括:
第二支架,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靠近所述惯性轮的位置处;
至少一个磁性体,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架旋转,以改变所述磁性体在所述惯性轮的轮面上的投影面积,调节所述磁场的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钢索,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钢索牵拉机构,其与所述钢索的另一端连接,用于牵拉所述钢索并带动所述第二支架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
第二复位部件,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支架施加第二复位力,以在所述钢索牵拉机构释放所述钢索时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拉力带的牵拉方向布置的导向支架,所述导向支架上滑动连接有座椅,所述导向支架上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处设置有脚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带的自由端连接有拉把。
CN202020047539.3U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划船器 Active CN211585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7539.3U CN211585058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划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7539.3U CN211585058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划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85058U true CN211585058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7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7539.3U Active CN211585058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划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850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5407A (zh) * 2022-01-27 2022-05-20 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水阻划船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5407A (zh) * 2022-01-27 2022-05-20 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水阻划船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52440B2 (en) Dual-function treading exerciser
US7850584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a pull cord looped about a central pulley and first and second free pulleys
US7998036B2 (en) Functional training exercise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9526937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a pull cord looped about a central pulley and first and second free pulleys
US20190054343A1 (en) Exercise apparatus
US20020086779A1 (en) Resistance devices, total-body exercise machines outfitted therewith, and exercise methods using such devices and machines
RU2710424C1 (ru) Гребной тренажер
US20070082793A1 (en) Exercise rowboat with a fan
CN209917157U (zh) 一种用于上肢锻炼的新型健身器材
CN211585058U (zh) 一种划船器
EP2383020A1 (en) Elliptical trainer for arms
CN2820233Y (zh) 风扇划船器
CN109107086B (zh) 运动器材
US8435163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a pull cord looped about a central pulley and first and second free pulleys
CN112827146A (zh) 一种体育健身用划船机
TWM564461U (zh) Compound exercise device
US20220362620A1 (en) Rally fitness equipment
US4978119A (en) Exercising device for simulating athletic movements
CN108392792B (zh) 磁控训练机
TWM552365U (zh) 划船健身裝置
CN109646874B (zh) 划船健身装置
TWI644705B (zh) Rowing exercise device
CN113509682B (zh) 一种划船机用机芯
CN214633716U (zh) 一种配置有健身弹力绳的腰部健身器
JP3225097U (ja) マルチポジション運動調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row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Pledgee: Qilu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Dezhou Ningjin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MBH FITNES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0849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8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Pledgee: Qilu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Dezhou Ningjin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MBH FITNES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084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boat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Pledgee: Qilu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Dezhou Ningjin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MBH FITNES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