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2313U - 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及打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及打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2313U
CN215532313U CN202023271212.3U CN202023271212U CN215532313U CN 215532313 U CN215532313 U CN 215532313U CN 202023271212 U CN202023271212 U CN 202023271212U CN 215532313 U CN215532313 U CN 215532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apacitor
chip
module
sa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12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sl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n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ny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n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12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2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2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2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与打磨器,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指令产生控制信号;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打磨;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到所述控制模块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通过在系统内部内置电池,使得打磨器可以进行外带,并且可以随时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磨器不便于携带和不具备充电功能的问题,实现了提升打磨器的续航能力和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及打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打磨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及打磨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个人护理美容市场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指甲打磨器成为流行趋势;但是当前市场上面没有流行无线打磨器,都是主体和打磨头分离的产品形态;不管是从携带,或者操作都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及打磨器,以实现提升打磨器的续航能力和用户的体验。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包括: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指令产生控制信号;
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打磨;
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到所述控制模块中。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块用于可拆卸的连接外部充电器,所述电池模块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外部电源对所述电池模块充电或无线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0端口,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K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1端口,所述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开关K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2端口,所述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内容;和/或灯光模块,所述灯光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发光或者熄灭。
进一步的,还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电压进行电压调整并输送到所述控制模块中。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31、电阻R32、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和芯片U3,所述电阻R26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端VBAT,所述电阻R2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6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8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与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电机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电压进行升压并输送到所述电机模块中。
进一步的,所述升压电路包括:芯片U2、电容C3、电阻R9、电感L1、电容C6、电容C21、电容C11、电阻R20、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阻R10、电阻R15、电阻R17,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9引脚,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端VBAT,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端VBAT,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4引脚,所述电容C2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端VBAT,所述电容C2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9引脚,所述电阻R2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8引脚,所述电阻R2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4引脚,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2引脚,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6引脚,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的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7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4引脚。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和散热片,所述风扇用于产生散热气流,所述散热片用于挥发热量。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所述无线充电打磨器包含如上述任一所述的无线充电打磨系统,所述无线充电打磨器还包括多个进风口,所述多个进风口用于送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与打磨器,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指令产生控制信号;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打磨;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到所述控制模块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通过在系统内部内置电池,使得打磨器可以进行外带,并且可以随时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磨器不便于携带和不具备充电功能的问题,实现了提升打磨器的续航能力和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的模块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的模块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升压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等,但这些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与另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模块为第二模块,且类似地,可将第二模块称为第一模块。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两者都是模块,但其不是同一模块。术语“第一”、“第二”等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的模块连接图,本实施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适用于外出携带打磨器的情况,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电机模块2和电池模块3。
所述控制模块1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1的电路图,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1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0端口,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K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1端口,所述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开关K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2端口,所述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芯片U1为MCU控制芯片,MCU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芯片U1优选为型号为CMS8M3512S024的MCU芯片,芯片U1在打磨器系统中主要起到信号通讯与控制功能,其可以接收外部信号并根据外部信号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内部模块进行工作,示例性的,通过打磨器系统外部机械按键产生外部对内部的控制信号。
电机模块2,所述电机模块2与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打磨。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模块2即为马达,通过电池模块3提供的电压进行干工作,马达转动带动打磨头进行指甲打磨。
电池模块3,所述电池模块3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到所述控制模块1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3用于可拆卸的连接外部充电器,所述电池模块3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3连接,用于控制外部电源对所述电池模块3充电或无线充电。具体地,电池模块3为储能电池,可以通过外部充电器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接口模块为TYPE C充电接口,电池模块3连接到控制模块1和电机模块2并提供电池电压,在电池电量不够时,可以通过有线充电器或者无线充电器对电池模块3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指令产生控制信号;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打磨;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到所述控制模块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通过在系统内部内置电池,使得打磨器可以进行外带,并且可以随时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磨器不便于携带和不具备充电功能的问题,实现了提升打磨器的续航能力和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的模块连接图,本实施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适用于外出携带打磨器的情况,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电机模块2和电池模块3、显示模块和/或灯光模块4、充电电路5、升压电路6、散热模块7。
控制模块1,所述控制模块1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指令产生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1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0端口,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K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1端口,所述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开关K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2端口,所述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
电机模块2,所述电机模块2与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打磨。
电池模块3,所述电池模块3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到所述控制模块1中。所述电池模块3用于可拆卸的连接外部充电器,所述电池模块3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3连接,用于控制外部电源对所述电池模块3充电或无线充电。
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用于显示内容;和/或灯光模块,所述灯光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发光或者熄灭。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主要为微型显示屏,设置于打磨器的主体结构上,可以显示内容菜单等等,也可以设置为触摸显示屏,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灯光模块为一般的LED灯光,通常设置于打磨器的主体结构上,通过灯光模块发出的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功能按键。
参阅图4,图4为本实施例中充电电路5的电路图,所述充电电路5与所述控制模块1和所述电池模块3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电压进行电压调整并输送到所述控制模块1中。所述充电电路5包括: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31、电阻R32、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和芯片U3,所述电阻R26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端VBAT,所述电阻R2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6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8的第二端接地。
参阅图5,图5为本实施例中升压电路的电路图,所述升压电路6与所述电池模块3和所述电机模块2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电压进行升压并输送到所述电机模块2中。所述升压电路6包括:芯片U2、电容C3、电阻R9、电感L1、电容C6、电容C21、电容C11、电阻R20、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阻R10、电阻R15、电阻R17,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9引脚,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端VBAT,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端VBAT,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4引脚,所述电容C2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端VBAT,所述电容C2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9引脚,所述电阻R2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8引脚,所述电阻R2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4引脚,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2引脚,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6引脚,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的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7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4引脚。
所述散热模块7与所述电池模块3连接,所述散热模块7包括风扇和散热片,所述风扇用于产生散热气流,所述散热片用于挥发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模块7主要由风扇和散热片组成,风扇主要通过在主体上的进风口输入冷却风对打磨器内部的控制模块1和电池模块3进行吹风散热,散热片覆盖在外壳上,采用了铝合金,热系数高,散热速度快,容易快速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指令产生控制信号;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打磨;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到所述控制模块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通过在系统内部内置电池,使得打磨器可以进行外带,并且可以随时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磨器不便于携带和不具备充电功能的问题,实现了提升打磨器的续航能力和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包括:控制模块1、电机模块2和电池模块3、显示模块和/或灯光模块4、充电电路5、升压电路6、散热模块7。
控制模块1,所述控制模块1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指令产生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1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0端口,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K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1端口,所述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开关K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2端口,所述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
电机模块2,所述电机模块2与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打磨。
电池模块3,所述电池模块3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到所述控制模块1中。所述电池模块3用于可拆卸的连接外部充电器,所述电池模块3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3连接,用于控制外部电源对所述电池模块3充电或无线充电。
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用于显示内容;和/或灯光模块,所述灯光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发光或者熄灭。
所述充电电路5与所述控制模块1和所述电池模块3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电压进行电压调整并输送到所述控制模块1中。所述充电电路5包括: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31、电阻R32、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和芯片U3,所述电阻R26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端VBAT,所述电阻R2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6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8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升压电路6与所述电池模块3和所述电机模块2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电压进行升压并输送到所述电机模块2中。所述升压电路6包括:芯片U2、电容C3、电阻R9、电感L1、电容C6、电容C21、电容C11、电阻R20、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阻R10、电阻R15、电阻R17,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9引脚,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端VBAT,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端VBAT,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4引脚,所述电容C2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端VBAT,所述电容C2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9引脚,所述电阻R2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8引脚,所述电阻R2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4引脚,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2引脚,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6引脚,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的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7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4引脚。
所述散热模块7与所述电池模块3连接,所述散热模块7包括风扇和散热片,所述风扇用于产生散热气流,所述散热片用于挥发热量。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打磨器还包括多个进风口,所述多个进风口用于送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指令产生控制信号;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打磨;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到所述控制模块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通过在系统内部内置电池,使得打磨器可以进行外带,并且可以随时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磨器不便于携带和不具备充电功能的问题,实现了提升打磨器的续航能力和用户的体验。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指令产生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0端口,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K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1端口,所述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开关K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2端口,所述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
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打磨;
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到所述控制模块中;所述电池模块用于可拆卸的连接外部充电器,所述电池模块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外部电源对所述电池模块充电或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内容;和/或灯光模块,所述灯光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发光或者熄灭。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电压进行电压调整并输送到所述控制模块中。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31、电阻R32、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和芯片U3,所述电阻R26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端VBAT,所述电阻R2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6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8的第二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与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电机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电压进行升压并输送到所述电机模块中。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芯片U2、电容C3、电阻R9、电感L1、电容C6、电容C21、电容C11、电阻R20、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阻R10、电阻R15、电阻R17,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9引脚,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端VBAT,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端VBAT,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4引脚,所述电容C2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端VBAT,所述电容C2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9引脚,所述电阻R2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8引脚,所述电阻R2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4引脚,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2引脚,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6引脚,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的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7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4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和散热片,所述风扇用于产生散热气流,所述散热片用于挥发热量。
8.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所述无线充电打磨器包含如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无线充电打磨系统,所述无线充电打磨器还包括多个进风口,所述多个进风口用于送风。
CN202023271212.3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及打磨器 Active CN215532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1212.3U CN21553231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及打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1212.3U CN21553231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及打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2313U true CN215532313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15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1212.3U Active CN21553231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及打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2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2836B2 (en) Electronic nail file with digital control and display and system of operation
JP2009523399A (ja) 携帯式装置複合電気供給システム
CN215532313U (zh) 一种无线充电打磨器系统及打磨器
CN104653498A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充电风扇
KR101474392B1 (ko) 확장형 배터리 장치
TW201636787A (zh) 無線供電滑鼠系統
CN204407981U (zh) 一种带电烙铁焊接功能的充电器
CN207123820U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鼠标垫
CN207010302U (zh) 可输出220v交流电的便携式大功率移动电源
CN110290685A (zh) 一种散热器及保护壳
CN214105530U (zh) 一种婴儿智能助眠音响控制系统
CN205304336U (zh) 车载充电装置
CN104284560B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护套
CN204650412U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散热垫
CN203272074U (zh) 一种带有复合充电模式的无叶风扇
CN205753521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宝装置
TWM609905U (zh) 無線充電裝置
CN114629187A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205671730U (zh) 一种智能无线充电打磨机
CN206442307U (zh) 多功能车载逆变器
CN206332483U (zh) 一种通用车载usb充电器
CN211585188U (zh) 一种用于游戏手柄的无线适配器及游戏手柄
CN209709706U (zh) 组合式无线充电器
EP2602905A2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suitable for use with multi-series-cell batteries
CN213305010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模块的储能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5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803b, building C, Xinghe world phase II, Minle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sl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705, building e, phase II, Xinghe world, Minle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any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