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7655U - 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7655U
CN215527655U CN202121905020.5U CN202121905020U CN215527655U CN 215527655 U CN215527655 U CN 215527655U CN 202121905020 U CN202121905020 U CN 202121905020U CN 215527655 U CN215527655 U CN 215527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 wire
circuit breaker
button
wire
oper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50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小苇
邹瑞
沈朦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050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7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7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7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该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压线端子以及SMA丝线;压线端子包括与操作机构连接的本体,以及与本体连接且与本体相向设置的折板;SMA丝线的一端插设于本体和折板之间,且SMA丝线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外部电源为SMA丝线通电,SMA丝线能够发生形变带动操作机构运动,以使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该断路器能够便于丝线在断路器内部连接。

Description

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当系统中出现漏电、过载、短路等故障时,断路器可以快速切断系统中的故障机构,或者切断整个电源供电,以防止故障扩大,避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现有的断路器大多采用电机、齿轮等提供动力以实现电动操作,然而,这种驱动方式将导致断路器的空间占用率增大,有悖于断路器小型化的发展需求。为避免上述问题,有人提出了采用通过热弹性与马氏体相变及其逆变而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hapememoryeffect,SME)的由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所构成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Alloys,SMA)制成的丝线作为驱动力来实现电动操作的方式。然而,这种能够电致伸缩的SMA丝线,一来,其焊接性能较差且横截面较小,不适用于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断路器的内部;二来,其强度和耐磨性均远大于断路器内部的塑料件,这样,若直接将这种SMA丝线连接于断路器内部的零部件上时,将会使得断路器内部的零部件被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其能够便于丝线在断路器内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压线端子以及SMA丝线;压线端子包括与操作机构连接的本体,以及与本体连接且与本体相向设置的折板;SMA丝线的一端插设于本体和折板之间,且SMA丝线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外部电源为SMA丝线通电,SMA丝线能够发生形变带动操作机构运动,以使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该断路器能够便于丝线在断路器内部连接。
可选地,本体靠近折板的一面凹设有第一凹槽,SMA丝线具有位于第一凹槽内的弯折部,折板朝向本体凸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用于将弯折部压接于第一凹槽内。
可选地,第一凹槽包括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第一凹槽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于本体上;弯折部与第一凹槽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与至少两个第一凹槽内;第一凸起与弯折部的数量相同,用于将每个弯折部分别压接于对应第一凹槽内;第一方向为SMA丝线的长度方向。
可选地,本体靠近折板的一面凹设有第二凹槽,折板靠近本体的一面凹设有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共同形成收容腔,SMA丝线插设于收容腔内。
可选地,折板为开口朝向本体的U形折板,U形折板与本体围合形成收容腔,SMA丝线的一端插设于收容腔内。
可选地,SMA丝线过盈配合至收容腔内。
可选地,断路器还包括穿设于操作机构上的连接轴,本体上设有挂装孔,本体通过挂装孔套设于连接轴的一端。
可选地,操作机构包括按钮、与按钮传动连接的手柄,以及与手柄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驱动按钮转动,手柄能够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以使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连接轴穿设于手柄上。
可选地,操作机构包括按钮、与按钮传动连接的手柄,以及与手柄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驱动按钮转动,手柄能够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以使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连接轴穿设于按钮上。
可选地,按钮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与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呈夹角设置;本体设有挂装孔的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孔插接于按钮内,连接轴穿过第一连接孔插设于挂装孔内以将本体固定于按钮上。
可选地,SMA丝线包括第一子SMA丝线和与第一子SMA丝线连接的第二子SMA丝线,第一子SMA丝线和第二子SMA丝线相连接的一端插设于本体和折板之间,第一子SMA丝线的另一端和第二子SMA丝线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电源连接。
可选地,压线端子包括两个,SMA丝线包括两个;两个压线端子的本体分别连接于操作机构的分闸位和合闸位上,每个SMA丝线一一对应插设于每个压线端子的本体和折板之间,且每个SMA丝线的两端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其中,连接于分闸位的压线端子的SMA丝线发生形变能够使断路器分闸,连接于合闸位的压线端子的SMA丝线发生形变能够使断路器合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压线端子以及SMA丝线;压线端子包括与操作机构连接的本体,以及与本体连接且与本体相向设置的折板;SMA丝线的一端插设于本体和折板之间,且SMA丝线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外部电源为SMA丝线通电,SMA丝线能够发生形变带动操作机构运动,以使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这样,在实际使用时,若需要对断路器进行电动合闸或者分闸,则可以开启外部电源,从而使得外部电源为SMA丝线通电,这样,SMA丝线在通电的情况下将发生对应形变,如此,SMA丝线将带动操作机构发生运动,从而使得操作机构驱动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本申请通过压线端子将SMA丝线固定在操作机构上,其SMA丝线未与操作机构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压线端子固定,可以避免SMA丝线在断路器内部固定时,对材质为塑料的操作机构进行损伤;且通过具有相向设置的折板和本体的压线端子还可以将SMA丝线稳定的固定于压线端子上。这样,便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SMA丝线不易在断路器内部固定而导致的断路器不得不采用电机驱动方式的问题,如此,本申请在电动操作时由于采用了SMA丝线驱动操作机构运动,因此,还可以缩小断路器的整体体积,有利于断路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压线端子与按钮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压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压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压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压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线端子和连接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压线端子未冲压形成第一凸起时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压线端子未冲压形成第一凸起时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压线端子被冲压形成第一凸起时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压线端子被冲压形成第一凸起时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标:10-操作机构;11-按钮;111-第一连接孔;112-第一安装孔;12-连杆;13-手柄;14-传动机构;20-压线端子;21-本体;211-第一凹槽;212-第二凹槽;213-挂装孔;22-折板;221-第一凸起;222-第三凹槽;223-收容腔;30-SMA丝线;31-弯折部;32-第一子SMA丝线;33-第二子SMA丝线;40-连接轴;50-分闸位;60-合闸位;70-冲压成型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10、压线端子20以及SMA丝线30;压线端子20包括与操作机构10连接的本体21,以及与本体21连接且与本体21相向设置的折板22;SMA丝线30的一端插设于本体21和折板22之间,且SMA丝线30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外部电源为SMA丝线30通电,SMA丝线30能够发生形变带动操作机构10运动,以使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该断路器能够便于丝线在断路器内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压线端子20的本体21和操作机构10连接。其中,操作机构10包括按钮11、与按钮11传动连接的手柄13,以及与手柄13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14;驱动按钮11转动,手柄13能够带动传动机构14运动,以使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线端子20的本体21可以连接于操作机构10的任意一个部件上。例如,本体21可以连接于按钮11上;又例如,本体21还可以连接于手柄13上;再例如,本体21也可以连接于传动机构14上。只要将本体21连接于操作机构10能够运动的部件上即可,这样,连接于压线端子20上的SMA丝线30发生形变,便可以带动操作机构10发生相应的运动,从而使得操作机构10驱动断路器进行分闸或者合闸。
请再结合参照图4和图5,折板22和本体21连接。其中,折板22与本体21呈相向设置。示例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折板22呈L形,这样,折板22和本体21可以形成U形结构,如图5所示。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折板22还可以是一字型平板,这样,将折板22的一端和本体21的一端固定也可以形成压线端子20。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折板22和本体21可以是一体成型件,也可以是两个独立的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如此一来,SMA丝线30便可以插设于折板22和本体21之间,从而通过折板22和本体21夹紧SMA丝线30,以达到固定SMA丝线30的目的。示例地,SMA丝线30可以过盈配合至折板22和本体21之间。
其中,SMA丝线30为通电后可以形变的零部件。这样,当通过外部电源为SMA丝线30通电后,SMA丝线30可以收缩,从而拉动操作机构10运动,进而使得操作机构10驱动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需要说明的是,SMA丝线30可以在不通电时自动恢复原状;或者,也可以在不通电时,通过辅助零部件(例如弹性件)带动下恢复原状,从而为下一次的工作做准备。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10、压线端子20以及SMA丝线30;压线端子20包括与操作机构10连接的本体21,以及与本体21连接且与本体21相向设置的折板22;SMA丝线30的一端插设于本体21和折板22之间,且SMA丝线30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外部电源为SMA丝线30通电,SMA丝线30能够发生形变带动操作机构10运动,以使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这样,在实际使用时,若需要对断路器进行电动合闸或者分闸,则可以开启外部电源,从而使得外部电源为SMA丝线30通电,这样,SMA丝线30在通电的情况下将发生对应形变,如此,SMA丝线30将带动操作机构10发生运动,从而使得操作机构10驱动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本申请通过压线端子20将SMA丝线30固定在操作机构10上,其SMA丝线30未与操作机构10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压线端子20固定,可以避免SMA丝线30在断路器内部固定时,对材质为塑料的操作机构10进行损伤;且通过具有相向设置的折板22和本体21的压线端子20还可以将SMA丝线30稳定的固定于压线端子20上。这样,便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SMA丝线30不易在断路器内部固定而导致的断路器不得不采用电机驱动方式的问题,如此,本申请在电动操作时由于采用了SMA丝线30驱动操作机构10运动,因此,还可以缩小断路器的整体体积,有利于断路器的小型化。
请参照图6和图7,可选地,本体21靠近折板22的一面凹设有第一凹槽211,SMA丝线30具有位于第一凹槽211内的弯折部31,折板22朝向本体21凸设有第一凸起221,第一凸起221用于将弯折部31压接于第一凹槽211内。
其中,第一凹槽211自本体21靠近折板22的一面朝向远离折板22的方向凹陷形成;弯折部31位于第一凹槽211内;第一凸起221自折板22靠近本体21的一面朝向本体21的方向凸设。这样,SMA丝线30的弯折部31可以置于第一凹槽211内,折板22上的第一凸起221可以自弯折部31远离本体21的一面压紧弯折部31,以将弯折部31紧压至第一凹槽211内,如此,可以进一步加强SMA丝线30与压线端子20的连接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情况中,第一凹槽211、弯折部31以及第一凸起221可以是通过自折板22朝向本体21的方向通过铆压机冲压形成的。即,可以先将SMA丝线30插设至本体21和折板22之间,然后采用铆压机对压线端子20进行冲压,从而使得折板22上形成朝向本体21凸设的第一凸起221,SMA丝线30上形成朝向本体21凸设的弯折部31,本体21上形成朝向背离折板22的方向凹设的第一凹槽211。
请参照图6,对SMA丝线30进行冲压时,可以自冲压成型区70对压线端子20进行冲压。可选地,冲压成型区70的位置和面积的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申请不做限制,只要能使得通过该冲压成型区70域得到的第一凹槽211、弯折部31以及第一凸起221在相互配合后能够对SMA丝线30沿其长度方向的移动起到限制作用,能够加强SMA丝线30在压线端子20内的连接固定强度即可。
可选地,第一凹槽211包括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1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于本体21上;弯折部31与第一凹槽2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与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1内;第一凸起221与弯折部31的数量相同,用于将每个弯折部31分别压接于对应第一凹槽211内;第一方向为SMA丝线30的长度方向(SMA丝线30的长度方向即为图7和图8所示方位的水平方向)。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SMA丝线30和压线端子20的连接稳固性。
请参照图4和图5,可选地,本体21靠近折板22的一面凹设有第二凹槽212,折板22靠近本体21的一面凹设有第三凹槽222,第二凹槽212和第三凹槽222共同形成收容腔223,SMA丝线30插设于收容腔223内。
其中,如图5所示,第二凹槽212自本体21靠近折板22的一面朝向远离折板22的方向凹设形成,第三凹槽222自折板22靠近本体21的一面朝向远离本体21的方向凹设形成,如此,便可以形成用于收容SMA丝线30的收容腔223。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SMA丝线30可以过盈配合至收容腔223内;或者,当将SMA丝线30插设于收容腔223内后,还需要对压线端子20进行冲压以形成第一凹槽211、弯折部31以及第一凸起221,则也可以无需将SMA丝线30过盈配合至收容腔223内。针对具体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选择。
请参照图2、图4和图8,断路器还包括穿设于操作机构10上的连接轴40,本体21上设有挂装孔213,本体21通过挂装孔213套设于连接轴40的一端。
这样,在使用时,可以将连接轴40固定于操作机构10上,并将本体21通过挂装孔213套设于连接轴40上,如此,也可以实现压线端子20和操作机构10的连接。其中,挂装孔213的形状与连接轴40适配,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可选地,操作机构10包括按钮11、与按钮11传动连接的手柄13,以及与手柄13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14;驱动按钮11转动,手柄13能够带动传动机构14运动,以使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连接轴40穿设于手柄13上。即,将连接轴40连接在手柄13上。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操作机构10包括按钮11、与按钮11传动连接的手柄13,以及与手柄13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14;驱动按钮11转动,手柄13能够带动传动机构14运动,以使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连接轴40穿设于按钮11上。即,将连接轴40连接在按钮11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轴40连接于手柄13上或者按钮11上仅为本申请的两种示例,不应当看做是对本申请的连接轴40的设置位置的限制。例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连接轴40连接在传动机构14上,亦或者将连接轴40连接在活动连接于按钮11和手柄13之间的连杆12上等。
第二,连接轴40在操作机构10的对应部件上的连接形式也不做限制,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等。
当连接轴40穿设于按钮11上时,可选地,请参照图2和图3,按钮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1和与第一连接孔111连通的第一安装孔112,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一安装孔112的轴线呈夹角设置;本体21设有挂装孔213的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孔112插接于按钮11内,连接轴40穿过第一连接孔111插设于挂装孔213内以将本体21固定于按钮11上。
其中,第一连接孔111用于安装连接轴40,第一安装孔112用于插设压线端子20的本体21。这样,在使用时,可以先将本体21具有挂装孔213的一端插接于第一安装孔112内,然后将连接轴40自第一连接孔111内插入,并穿过挂装孔213固定在按钮11上;如此,本体21便可以在挂装孔213和连接轴40的配合下固定于按钮11上,避免本体21与按钮11脱离。本申请将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一安装孔112的轴线设置成夹角设置(即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一安装孔112的轴线不共线),这样,可以避免本体21脱离按钮1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孔112可以是设于按钮11上的;也可以是按钮11和按钮11的铰接轴共同形成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不做限制。
还有,为了防止连接轴40自按钮11上脱落,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40可以设置为阶梯轴,即连接轴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其中,第一轴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轴段的直径,且第二轴段用于与挂装孔213配合;挂装孔213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第二轴段的直径,且小于第一轴段的直径(第一轴段的直径与第一连接孔111适配)。这样,将连接轴40安装至第一连接孔111内后,由于第一轴段的直径大于挂装孔213的直径,如此,本体21将对连接轴40的第一轴段进行限位,可以避免连接轴40在安装时掉落。
可选地,SMA丝线30包括第一子SMA丝线32和与第一子SMA丝线32连接的第二子SMA丝线33,第一子SMA丝线32和第二子SMA丝线33相连接的一端插设于本体21和折板22之间,第一子SMA丝线32的另一端和第二子SMA丝线33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电源连接。
这样,第一子SMA丝线32和第二子SMA丝线33靠近本体21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分别向远离本体21的方向延伸,且分别与外部电源连接,如此可以形成闭合回路。当然,若SMA丝线30只有一根丝线时,则该丝线的两端都应该和外部电源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SMA丝线30包括第一子SMA丝线32和第二子SMA丝线33时,则需要第一子SMA丝线32和第二子SMA丝线33的长度相当,这样,则可以通过两根丝线提供形变力,效果更佳。
为了使得通过SMA丝线30实现分闸和合闸两个功能,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压线端子20包括两个,SMA丝线30包括两个;两个压线端子20的本体21分别连接于操作机构10的分闸位50和合闸位60上,每个SMA丝线30一一对应插设于每个压线端子20的本体21和折板22之间,且每个SMA丝线30的两端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其中,连接于分闸位50的压线端子20的SMA丝线30发生形变能够使断路器分闸,连接于合闸位60的压线端子20的SMA丝线30发生形变能够使断路器合闸。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一个压线端子20是连接于操作机构10的分闸位50的,另一个是连接于操作机构10的合闸位60的。还有,位于连接于分闸位50的压线端子20所固定的SMA丝线30,和连接于合闸位60的压线端子20所固定的SMA丝线30分别属于不同的闭合回路,在对断路器进行电动操作时,两个闭合回路其中一个接通、另一个断开(即固定于分闸位50的SMA丝线30通电,则固定于合闸位60的SMA丝线30不通电;反之亦然)。
这样,当需要合闸时,通过外部电源为连接于分闸位50处的压线端子20所固定的SMA丝线30通电,SMA丝线30发生形变,从而驱动操作机构10进行合闸;当需要分闸时,通过外部电源为连接于分闸位50处的压线端子20所固定的SMA丝线30通电,SMA丝线30发生形变,从而驱动操作机构10进行分闸。
示例地,当两个压线端子20均连接于操作机构10的按钮11上时,则两个压线端子20可以分别连接于操作机构10的相对两端,如图1所示。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区别仅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和图10所示,折板22为开口朝向本体21的U形折板,U形折板与本体21围合形成收容腔223,SMA丝线30的一端插设于收容腔223内。
其中,上述U形折板与本体21可以为一体成型件(图9和图10示出的U形折板与本体21即为一体成型件,此时收容腔223相当于在该一体成型件内设置的插接孔),也可以是一个板体通过弯折形成的U形结构。为便于生产制备,在本实施例中,折板22和本体21形成的具有收容腔223的结构可以是管状结构,比如钢管。这样,可以将SMA丝线30固定在钢管内即可。为使得SMA丝线30和压线端子20的固定更紧密,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可以将压线端子20与SMA丝线30进行过盈配合。
当本体21靠近折板22的一面凹设有第一凹槽211,SMA丝线30具有位于第一凹槽211内的弯折部31,折板22上设有用于将弯折部31压接于第一凹槽211内的第一凸起221时,在实际情况中,第一凹槽211、弯折部31以及第一凸起221可以是通过自折板22朝向本体21的方向通过铆压机冲压形成的。即,可以先将SMA丝线30插设至本体21和折板22之间,然后采用铆压机对压线端子20进行冲压,从而使得折板22上形成朝向本体21凸设的第一凸起221,SMA丝线30上形成朝向本体21凸设的弯折部31,本体21上形成朝向背离折板22的方向凹设的第一凹槽211。如图9和图10所示,此时,折板22和本体21未被铆压机冲压;当折板22和本体21被冲压后,可参考图11、图12和图13所示。
当第一凹槽211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3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凸起221包括至少两个时,则可以是通过铆压机对折板22和本体21至少两次冲压形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矛盾的情况下,本实施例还可以包含第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的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组合,本申请不做限制。由于第一实施例中已经对断路器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解释说明,故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1)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机构、压线端子以及SMA丝线;所述压线端子包括与所述操作机构连接的本体,以及与所述本体连接且与所述本体相向设置的折板;所述SMA丝线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折板之间,且所述SMA丝线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所述外部电源为所述SMA丝线通电,所述SMA丝线能够发生形变带动所述操作机构运动,以使所述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折板的一面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SMA丝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弯折部,所述折板朝向所述本体凸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将所述弯折部压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槽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弯折部的数量相同,用于将每个所述弯折部分别压接于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SMA丝线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折板的一面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折板靠近所述本体的一面凹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共同形成收容腔,所述SMA丝线插设于所述收容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为开口朝向所述本体的U形折板,所述U形折板与所述本体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SMA丝线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收容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穿设于所述操作机构上的连接轴,所述本体上设有挂装孔,所述本体通过所述挂装孔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按钮、与所述按钮传动连接的手柄,以及与所述手柄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按钮转动,所述手柄能够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以使所述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手柄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按钮、与所述按钮传动连接的手柄,以及与所述手柄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按钮转动,所述手柄能够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以使所述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按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呈夹角设置;所述本体设有挂装孔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插接于所述按钮内,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插设于所述挂装孔内以将所述本体固定于所述按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MA丝线包括第一子SMA丝线和与所述第一子SMA丝线连接的第二子SMA丝线,所述第一子SMA丝线和所述第二子SMA丝线相连接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折板之间,所述第一子SMA丝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子SMA丝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端子包括两个,所述SMA丝线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压线端子的本体分别连接于所述操作机构的分闸位和合闸位上,每个所述SMA丝线一一对应插设于每个所述压线端子的本体和折板之间,且每个所述SMA丝线的两端均与所述外部电源电连接;其中,连接于所述分闸位的所述压线端子的SMA丝线发生形变能够使所述断路器分闸,连接于所述合闸位的所述压线端子的SMA丝线发生形变能够使所述断路器合闸。
CN202121905020.5U 2021-08-13 2021-08-13 断路器 Active CN215527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5020.5U CN215527655U (zh) 2021-08-13 2021-08-13 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5020.5U CN215527655U (zh) 2021-08-13 2021-08-13 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7655U true CN215527655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1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5020.5U Active CN215527655U (zh) 2021-08-13 2021-08-13 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7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00535B1 (ko) 전자식 계전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장치
EP2323155A1 (en) Movable contactor device of circuit breaker
CN215527655U (zh) 断路器
CN112908791B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
KR100773318B1 (ko) 회로 차단기의 부속 스위치 장치
CN1214434C (zh) 具有低电阻的活动触点
EP2261943B1 (en) Insertion terminal and switch
CN111899992A (zh) 1p+n断路器和安装有该断路器的电气设备
JP3272248B2 (ja) サービスプラグのレバー保持機構
EP1530265B1 (en) A connector housing assembly and an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CN212485234U (zh) 电能表外置断路器
CN214411099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12434565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JP4155761B2 (ja) 配線用遮断器
CN218826741U (zh) 维修开关及汽车
CN217902909U (zh) 电路保护开关和电器设备
CN217902958U (zh) 电路保护开关和电器设备
CN216054537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5869174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CN114784578B (zh) 一种应用于低压直流领域的直流插座
CN212342554U (zh)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18215183U (zh) 试验回路机构和漏电断路器
CN114914598B (zh) 电池组
CN216980406U (zh) 一种按键手控器
CN220796618U (zh) 传动机构、断路器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