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3759U - 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3759U
CN215523759U CN202120531137.5U CN202120531137U CN215523759U CN 215523759 U CN215523759 U CN 215523759U CN 202120531137 U CN202120531137 U CN 202120531137U CN 215523759 U CN215523759 U CN 215523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transfer
heating
bas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11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毅
黄国轩
黄邦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or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zhu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zhu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zhu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11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3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3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3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包括:外壳,其底部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风口;加热装置,设于外壳内,包括底座、换热件、加热件和隔热结构,换热件的内腔中具有传热介质,换热件的底部插设于底座,换热件的外侧壁设有第一翅片,加热件设于底座并贴设于换热件的外壁,隔热结构设于底座并位于加热件的外侧;风机,设于外壳内并位于加热装置的上方或下方。加热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由换热件短距快速传导至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吸热后能够扩张流动以将热量沿换热件的内腔快速传导,然后将热量传导至换热件的管壁,热量能够于换热件快速传导,使得加热件的热量能够快速且均匀地分布于换热件,如此,能够提高热量传导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取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电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气温较低的时候,对于一些室内场所(例如学校、商场、家庭、工厂、大棚等)以及一些烘干系统(例如烘房等),需要通过散热装置进行供暖以提高室温。通常情况下,散热装置包括热源和散热结构,散热结构与热源相连接,散热结构吸收热源产生的热量,然后将热量予以散发。但是热量在散热结构上的传导速率不高,且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较低,使得加热速率较低,加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能够提高热传导速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包括:外壳,其底部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风口;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外壳内,包括底座、换热件、加热件和隔热结构,所述换热件设置为中空,且其内腔中具有传热介质,所述换热件的底部插设于底座,换热件的外侧壁设有第一翅片,所述加热件设于底座并贴设于换热件的外壁,隔热结构设于底座并位于加热件的外侧;风机,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位于加热装置的上方或下方。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传热介质设置为1,1,1,2 — 四氟乙烷。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件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翅片。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翅片设置为三维肋翅片或三维针翅片;所述第二翅片设置为三维肋翅片或三维针翅片。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件设置为电热丝或者电热棒或者电热膜或者电热片。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件设置为呈板状或管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件倾斜或者垂直于底座的底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热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加热件设于第一壳体内侧,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外侧并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内凹形成容置槽,所述换热件的底部插设于所述插槽,所述加热件和隔热结构设于所述容置槽。
有益效果:加热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由换热件短距快速传导至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吸热后能够扩张流动以将热量沿换热件的内腔快速传导,然后将热量传导至换热件的管壁,经由换热件的外壁和第一翅片将热量予以散发,热量能够于换热件快速传导,使得加热件的热量能够快速且均匀地分布于换热件,如此,能够提高热量传导和散发的速度,其加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隔热结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换热件与底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换热件与底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包括外壳10、加热装置20和风机30,其中,外壳10底部设置有进风口11,顶部设置有出风口12,外壳10内具有支架14,加热装置20和风机30均设置于外壳10内,且风机30位于加热装置20的上方。加热装置20包括底座21、换热件22、加热件23和隔热结构24,底座21设置于支架14上,换热件22设置为中空结构,换热件22的内腔中具有传热介质,换热件22的底部插设于底座21,换热件22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翅片221,加热件23设置于底座21并贴设于换热件22的外壁,隔热结构24设置于底座21并位于加热件23的外侧。传热介质可设置为HFC-134a(1,1,1,2 — 四氟乙烷)。
加热件2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由换热件22短距快速传导至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吸热后能够相变扩张流动以将热量沿换热件22的内腔快速传导,然后将热量传导至换热件22的管壁,经由换热件22的外壁和第一翅片221将热量予以散发。热量能够于换热件22快速传导,使得加热件23的热量能够快速且均匀地分布于换热件22;通过设置第一翅片221能够增加换热件22的散热表面积,以将热量快速散发。如此,能够提高热量传导和散发的速度,可提高加热速率,其加热效果较好。风机30运行时产生气流,气流自进风口11流入,在流经加热装置20时吸收热量,热空气经出风口12流出。
隔热结构24能够阻隔加热件23的热量散失,使得更多的热量能够传导至换热件22以及其内侧的传热介质,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并可降低底座21以及外壳10内其他零部件的温升。此外,加热件23上的热量能够快速传导至传热介质,使得加热件23上的热量堆积较少,如此可便于提高加热件23的制热功率,进而可便于提高加热装置20的加热功率。
在出风口12处设有格栅板13,以使出风均匀。在进风口11处设置有滤网,以减少尘埃、蚊虫等被吸入外壳10的内腔。风机30设置为轴流风机30并位于加热装置20的上方,其中,轴流风机30设置为多个并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当然,风机30还可设置为贯流风扇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30亦可设置于加热装置20的下方。
在换热件22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翅片222,通过设置第二翅片222能增加换热件22内侧的吸热表面积,提高传热介质与换热件22的换热效率,且能够将传热介质的流动进行扰动,使得传热介质与换热件22内侧充分接触换热。
第一翅片221可设置为三维肋翅片或三维针翅片,第二翅片222亦可设置为三维肋翅片或三维针翅片。
第一翅片221的高度设置为L1,0.1≤L1≤100mm,宽度设置为W1,0.1≤W1≤100mm,厚度设置为H1,0.1≤H1≤10mm。例如,可将L1设置为0.1mm、10mm、20mm、30mm、60mm、80mm、100mm等,W1设置为0.1mm、10mm、20mm、30mm、60mm、80mm、100mm等,H1设置为0.1mm、0.2mm、1.5mm、5mm、10mm等。第二翅片222的高度设置为L2,0.1≤L2≤100mm,宽度设置为W2,0.1≤W2≤100mm,厚度为H2,0.1≤H2≤10mm。例如,可将L2设置为0.1mm、10mm、20mm、30mm、60mm、80mm、100mm等,W2设置为0.1mm、10mm、20mm、30mm、60mm、80mm、100mm等,H2设置为0.1mm、0.2mm、1.5mm、5mm、10mm等。其中,第一翅片221、第二翅片222设置为三维针翅片时,其直径即等于其厚度和宽度。
可选的,加热件23可设置为电热丝或者电热棒或者电热膜或者电热片。其中,电热丝可以缠绕在换热件22的外壁;电热棒可以呈环状并套设于换热件22,或者电热棒设置为多个并绕换热件22分布;电热膜可贴设于换热件22的外壁;电热片可呈环状并套设于换热件22,或者电热片呈弧面状并贴设于换热件22的外壁。
换热件22可以设置为呈板状或者管状。此外,换热件22与底座21底面之间的夹角为β,1°≤β≤90°,即换热件22倾斜或者垂直于底座21的底面。
隔热结构24可设置为保温层,具体的,保温层的材料可设置为石棉等保温棉。在一些实施例中,传热介质还可设置为乙醇等。
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结构24包括第一壳体241和第二壳体242,加热件23设置于第一壳体241内侧,第一壳体241位于第二壳体242内侧,第二壳体242与第一壳体241之间具有间距以在第二壳体242与第一壳体241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243。第一隔热腔243内可填充石棉等隔热材料,亦可将第一隔热腔243设置为真空。
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底座21上设置有插槽211,插槽211的内壁内凹形成容置槽,换热件22的底部插设于插槽211,加热件23和隔热结构24设置于容置槽内。当换热件22损坏时,可将换热件22拔出插槽211以更换新的换热件22,换热件22的拆装较为方便。此外,在实际应用时,可将换热件22的底部涂设导热脂后插设于插槽211,以利于热量的传导。
参照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1包括座体212和安装座213,安装座213与座体212可拆卸连接,前述的换热件22、加热件23和隔热结构24均设置于安装座213上,如此可将换热件22与加热件23固设于一起,使得换热件22与加热件23的贴合度更好。具体的,安装座213可插设于座体212上,或者在安装座213上设置外螺纹,在座体212上设置与之配合的螺纹孔。在安装座213上设置第一导电部2131,第一导电部2131与加热件23电连接,在座体212上设置第二导电部2121,当安装座213连接于座体212上时可将第一导电部2131与第二导电部2121相接触,从而可进行供电。
在上述实施例中,换热件22的材料可设置为铝、铜、钢以及钛合金等。
参照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4的左侧设置有卡槽15,底座21的左侧插设于该卡槽15,右侧与支架14通过螺钉连接,如此可便于加热装置20的定位。支架14上具有上下贯通的通槽,以使气流可通过。在外壳10的右侧设有开口,开口处通过螺钉固定有挡板16,将挡板16拆离,可将加热装置20移动取出,如此可便于加热装置20的拆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的内壁覆设有隔热层,以降低外壳10的外表面的温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第一主壳和第二主壳,第二主壳位于第一主壳内侧,前述的加热装置20设于第二主壳内侧。第一主壳与第二主壳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第二隔热腔,如此亦可降低外壳10的外表面的温升。其中,第二隔热腔内可填充石棉等隔热材料,亦可将第二隔热腔设置为真空。
加热装置20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这些加热装置20均布置于支架14上,且相邻加热装置20之间具有间距,以使气流能够经过加热装置20之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其底部设有进风口(11),顶部设有出风口(12);
加热装置(20),设于所述外壳(10)内,包括底座(21)、换热件(22)、加热件(23)和隔热结构(24),所述换热件(22)设置为中空,且其内腔中具有传热介质,所述换热件(22)的底部插设于底座(21),换热件(22)的外侧壁设有第一翅片(221),所述加热件(23)设于底座(21)并贴设于换热件(22)的外壁,隔热结构(24)设于底座(21)并位于加热件(23)的外侧;
风机(30),设于所述外壳(10)内并位于加热装置(20)的上方或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介质设置为1,1,1,2 — 四氟乙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22)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翅片(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221)设置为三维肋翅片或三维针翅片;所述第二翅片(222)设置为三维肋翅片或三维针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3)设置为电热丝或者电热棒或者电热膜或者电热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22)设置为呈板状或管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22)倾斜或者垂直于底座(21)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24)包括第一壳体(241)和第二壳体(242),所述加热件(23)设于第一壳体(241)内侧,所述第二壳体(242)位于第一壳体(241)外侧并与第一壳体(241)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24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上设有插槽(211),所述插槽(211)的内壁内凹形成容置槽,所述换热件(22)的底部插设于所述插槽(211),所述加热件(23)和隔热结构(24)设于所述容置槽。
CN202120531137.5U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 Active CN215523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1137.5U CN215523759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1137.5U CN215523759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3759U true CN215523759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1137.5U Active CN215523759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3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3571A (zh) 超导热管电加热器
KR101039612B1 (ko) 면상 발열체를 이용한 에너지 절약형 온풍 난방기
CN215523759U (zh) 一种相变传热室内电散热器
CN205537254U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
CN204717939U (zh) 一种热管半导体空调
CN208095028U (zh) 空调电器盒及空调
CN215571301U (zh) 一种空腔内高速流体传热式加热装置
CN113970135B (zh) 一种电控散热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4962944U (zh) 空气能散热器
CN212205788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0861325U (zh) 一种蓄热式电暖器
CN210349818U (zh) 一种低流阻鳍片散热器
CN218954826U (zh) 一种水冷散热式无极工矿灯
CN215175411U (zh) 发热件及踢脚线电暖器
CN213019834U (zh) 一种取暖器
CN214800381U (zh) 一种利用空气对流高效散热的散热器
CN214746110U (zh) 天花机
CN214581425U (zh) 一种换热式室内散热装置
CN218042251U (zh) 电器盒散热结构及空调
CN220038598U (zh)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器
CN217884347U (zh) 一种组合式热管散热器
CN215581747U (zh) 一种ptc陶瓷发热器
CN212629042U (zh)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导流散热结构
CN219660256U (zh) 散热结构及电器盒
CN113873803B (zh) 复合型散热结构及电子式电能表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4

Address after: 401329 room 408-82, 4th floor, building 1, No. 10, Fengde Road, Jinfeng Town, high tech Zone,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bor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1-307-1, 3rd floor, building 1, No.20 Xiguan Road, Chengbei street,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ongzhu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