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3473U - 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3473U
CN215523473U CN202121655901.6U CN202121655901U CN215523473U CN 215523473 U CN215523473 U CN 215523473U CN 202121655901 U CN202121655901 U CN 202121655901U CN 215523473 U CN215523473 U CN 215523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ing box
heating
rod
condu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59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壮男
孙志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Zhinan
Original Assignee
Sun Zhin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Zhinan filed Critical Sun Zhinan
Priority to CN2021216559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3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3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3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力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技术包括用于盛放水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加热箱上设置有导热杆;导热杆的下端位于加热箱内部,且设置有集热板;导热杆的上端穿过加热箱位于加热箱的外部。在导热杆和集热板的设计下,热量可以更好地收集和传导,提升了供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力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热力站有直供站和间供站的分别,直供站是电力厂直接向用户供暖,间供站是电力厂通过热力公司收费后向用户供暖,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间供站慢慢占据了主导地位。
热力循环装置是将热力进行循环,主要用于工业当中;工业当中的热力循环装置因为其体积过大,所以很少用在用户的个人家庭当中,且一般的热力循环装置是通过热水管道循环的热水来供热,一方面是较为浪费水资源,另一方面是供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解决了热力循环装置导热的问题。
所述的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水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加热箱上设置有导热杆;导热杆的下端位于加热箱内部,且设置有集热板;导热杆的上端穿过加热箱位于加热箱的外部。
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热杆的上端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与加热箱之间的导热杆上安装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外部套有保护套。
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加热箱外部设置有壳体,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加热箱上设置有温度计和压力计。
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盛装的水的水面不能高于集热板的所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导热杆和集热板的设计下,热量可以更好地收集和传导,提升了供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1、散热板 2、保护套 3、保温层 4、导热杆 5、集热板 6、壳体 7、加热箱 8、加热棒 9、密封圈 10、出水口 11、进水口 12、温度计 13、压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所述的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水的加热箱7,所述加热箱7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8;加热箱7上设置有导热杆4;导热杆4的下端位于加热箱7内部,且设置有集热板5;导热杆4的上端穿过加热箱7位于加热箱7的外部。
本实施具有以下效果:
本实施例中,使用加热棒8可以更方便地提供热能;集热板5增大了受热的面积,使本实施例能收集到更多的热能;导热杆4将加热箱7内部产生的热能传递到外界,起到了导热的作用;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1所示,使用时,给加热棒8通电,将加热箱7中的水加热至60摄氏度左右,加热时产生的热量会集中传导在集热板5上,收集的热量通过导热杆4传递到外界,再对其进行利用。
具体实施时,因为铝合金导热的性价比最好,所以在导热杆4和集热板5选材时最佳选用铝合金;加热棒8通过密封圈9固定在加热箱7上,密封圈9防止了加热箱7内部的水流出,提升了加热箱7的密闭性,此外,加热棒8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加热箱7上,焊接使用的烙铁也可以将加热棒8与加热箱7之间的缝隙填补,使加热箱7内形成密闭空间。
另外,导热杆4在加热箱7外部的长度可以根据所需要的供暖距离来进行调整;当加热箱7中的空腔足够大时,可以利用加热液体水时所产生的更高温度的水蒸气来进行供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导热杆4的上端设置有散热板1,散热板1与加热箱7之间的导热杆4上安装有保温层3,保温层3的外部套有保护套2。
本实施具有以下效果:
本实施例中,散热板1可以增大散热面积,加快了热能循环;保护套2和保温层3一方面是防止了热量散失,另一方面是起到了隔热作用,防止烫伤。
具体实施时,散热板1上可以放置物体进行烘干。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加热箱7外部设置有壳体6,壳体6上开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0。
本实施具有以下效果:
本实施例中,出水口10和进水口11方便了冷水循环,可以更好地对加热箱7的侧壁进行降温,防止加热箱7内部出现过高的温度。
使用时,加热箱7内部出现高温高压的情况后,在壳体6与加热箱7之间加入循环的冷水,冷水使加热箱7的侧壁降温,水蒸气在内壁上便能更快地冷凝,从而降低了加热箱7内部的温度和压力。
此外,也可以将壳体6的高度降低,只需要将加热箱7内形成的空腔的外侧壁包围即可;此举既达到了对加热箱7内部进行降温的效果,也节省了成本。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加热箱7上设置有温度计12和压力计13。
本实施具有以下效果:
本实施例中,温度计12和压力计13可以监测到加热箱7的内部情况,以便对加热箱7在出现过高的温度之前做出相应的措施,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能。
具体实施时,可以安装一个加热开关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模块与温度计12和加热棒8通过导线连接;当温度达到70摄氏度时,控制器模块控制加热棒8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50摄氏度时,控制器模块控制加热棒8开始加热;此方法既保证了热量的持续输出,又防止了出现过高温度而损坏设备,还使本实施例达到了智能控制效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盛装的水的水面不能高于集热板5的所处位置。
本实施具有以下效果:
本实施例中,集热板5能收集到更多的热量。
具体实施时,若是集热板5淹没在水中,形成的水蒸气便不能附着在集热板5上释放热量,因此便减缓了本实施例的热能循环。

Claims (5)

1.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水的加热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7)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8);加热箱(7)上设置有导热杆(4);导热杆(4)的下端位于加热箱(7)内部,且设置有集热板(5);导热杆(4)的上端穿过加热箱(7)位于加热箱(7)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杆(4)的上端设置有散热板(1),散热板(1)与加热箱(7)之间的导热杆(4)上安装有保温层(3),保温层(3)的外部套有保护套(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7)外部设置有壳体(6),壳体(6)上开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7)上设置有温度计(12)和压力计(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装的水的水面不能高于集热板(5)的所处位置。
CN202121655901.6U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 Active CN215523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5901.6U CN215523473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5901.6U CN215523473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3473U true CN215523473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14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5901.6U Active CN215523473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3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42636U (zh) 一种散热电机机壳
CN215523473U (zh) 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
CN104214932A (zh) 水冷预热式加热体
CN109974287A (zh) 一种带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小体积高效率电加热装置
CN212081651U (zh) 一种新型水电分离液体加热器
CN211208187U (zh) 一种快速散热型配电箱变压器
CN210579772U (zh) 一种隔热结构及液冷板
CN203443083U (zh) 水冷预热式加热体
CN216159346U (zh) 一种电磁采暖炉加热体水冷装置
CN210070632U (zh) 一种熔融石英冷却用快速冷却装置
CN212761679U (zh) 一种电焊机热保护装置
CN211290531U (zh) 一种单泵双温光纤激光冷水机常温水加热ptc装置
CN211296995U (zh) 一种快速冷却型铸钢加热器
CN205208891U (zh) 一种基于相变储热材料的自然对流式加热器
CN110739124A (zh) 一种具有高效降温的变压器
CN204214135U (zh) 一种用于搪瓷夹套式蒸发釜的导热油循环加热系统
CN220366705U (zh) 一种蓖冷机智能温度冷却设备
CN204115536U (zh) 超导热管及传导散热地暖
CN216869200U (zh) 一种高温真空炉的快冷系统
JPS5549640A (en) Apparatus for cooling, heating air and water by solar heat
CN216398358U (zh)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热切割导热装置
CN209588385U (zh) 一种导热油防碳化膨胀槽
CN215489652U (zh) 一种变频电磁锅炉过热降温装置
CN208671357U (zh) 智能模块化承压热泵热水器
CN218936664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